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论文_王树凤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3%,在不良反应上,研究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经过对比发现α-硫辛酸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理想的药物。

【关键词】α-硫辛酸。甲钴胺;2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在糖尿病发病当中,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主,目前,临床在治疗糖尿病上还没有根治的药物。若是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就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四肢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的药物是α-硫辛酸与甲钴胺,但是这两者药物治疗所获得的效果不同。本文对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有100例患者,对两种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100例患者,男58例,女42例,年龄50-84岁,平均(60.26±5.53)岁,病程2-10年,平均(5.6±2.5)年;对照组100例患者,男55例,女45例,年龄52-85岁,平均(60.51±5.61)岁,病程1-11年,平均(5.8±2.3)年。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在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控制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即选择2片甲钴胺,口服,每日服用3次,若是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可以适当增加药物剂量,持续用药28天。在患者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给予α-硫辛酸治疗,即选择2粒α-硫辛酸,口服,每日一次,服用时间要在早餐前30分钟,持续用药28天[1]。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记录患者是否存在恶心、皮肤过敏、肠胃疼痛等症状,若是出现立马停止用药。研究组与对照组所使用的药物都必须长时间服用,在结束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进行检查,患者的病情若是得到改善,可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显效指的是临床基本消失,对跟腱反射进行检查,发现基本恢复正常,神经传导检测显示正常水平;有效指的是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跟腱反射得到一定改善,神经传导检测显示有所好转;无效指的是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和治疗前对比无差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的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3%,如表1所示;在不良反应上,研究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出现恶心呕吐患者1例,腹泻患者2例,皮肤过敏患者2例,对照组有1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出现恶心呕吐患者6例,腹泻患者5例,食欲下降患者3,皮肤过敏患者4例。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这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累及到神经系统的任何一部分,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会造成微血管和大血管发生病变、自身免疫机制和生长因子缺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变性加速、肢体麻木、疼痛、胃瘫、腹泻、便秘等,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瘫痪、截肢等,对患者生命造成巨大威胁[3]。

近年来,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产生被认为是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个共同的发病机制,因此,在治疗上提倡抗氧化治疗[4]。硫辛酸类似于维生素,能迅速清除衰老和引起疾病的自由基。α硫辛酸通过吸收进入细胞,并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个特征。因此,它可以到达细胞的许多部位,为全身提供能量。α硫辛酸还属于万能抗氧化剂,其不仅能抑制脂质过氧化,还能增加营养血管的血流量,减少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5]。与甲钴胺甲基化联合使用,可以增加蛋白质和细胞内核酸的合成,增加卵磷脂的浓度,形成轴突和髓腔,快速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α-硫辛酸治疗的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4%,接受甲钴胺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3%,在不良反应上,研究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更佳理想,安全可靠,患者乐意接受,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静. 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13

[2]刘慧芳. 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2):79-8

[3]杨泽辉,陈晓东,张强.雾化吸入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3292-3293.

[4]徐爱平,闫侠,赵一宁. 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2):50+52.

[5]曹述任,张敏.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疗效的 Meta 分析[J].中国医药,2014,9(10):1446-1450.

论文作者:王树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论文_王树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