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探讨论文_陈志永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探讨论文_陈志永

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彬塘小学 536000

摘 要:由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所居住的环境不同,所以接受教育的质量也就不同,最终导致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这样来看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也不尽相同。鉴于这种现状,为了解决学生不同程度的学习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下面就对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进行探讨,供小学数学老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 分层教学 实施策略

想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老师首先应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他们的智力高低、学习兴趣等等,这样才能将学生进行正确的分层。老师在课堂上数学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在给学生布置习题的时候也应该结合他们的能力,最后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候也应该结合他们之前的学习情况,即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这样的分层次教学,可以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老师所讲的数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发现合适的学习方式,这样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也就会有所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下面就对数学老师分层次教学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进行分层

先要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进行正确分层,当然这种分层只是老师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就好,不应该将这些分层告知学生,尤其是在排座位的时候不能将那些学习层次比较高的学生都排在最前面,这样对于那些中层或者低层次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打击,同时学生之间也可能因为这个会出现争执。这样将学生在心中形成分层以后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教学。

1.对知识的难易程度分层。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所学习的数学课本知识都是以中等学生的学习水平来确定的,也就是说课本上的这些数学内容不会过于复杂但同时也不会过于容易。基于这种情况,如果对于一些稍微有些复杂的问题老师进行详细、反复的讲解,这样确实对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反过来,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已经明白了这部分数学知识,而老师还在反复讲解,最终这部分数学学习好的学生就会对数学课产生厌烦的感觉。因此,数学老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和数学有关的课外知识,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那么枯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不会降低。比如讲解百分比,等到学生都对这一知识理解得差不多的时候也就是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感到枯燥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现在的银行收取五分之一的利息税,反过来讲他们怎么不直接将利率降低五分之一呢?”这样就会涉及教学以外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再次集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补充数学课外知识,学生还可以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当然,对于这些课外的知识,学生不用完全理解,这样的话他们学习起来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最终老师就可以顺利实现分层次教学,同时还可以拓宽那些优等生的思维。

2.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也就不能一概而论。倘若一概而论的话,那些数学优等生很容易就会达到老师的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数学学习就会放松,最终成绩定会下降;而对于那些数学差等生来说,这些要求过于高,尽管他们不断地努力,最终也不一定能达到,这样他们很容易对自己的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因此,老师在提要求的时候一定要分层,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学习。

二、对不同的学生实行教学时间分层

由于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数学老师对于他们的教学时间也应该进行分层。比如:对于一些数学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老师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引导就可以,剩下的就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样就可以培养这部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一层学生的辅导大概十分钟;对于数学中等生,老师应该要求他们自己课下提前预习,然后再给他们进行讲解,大概在十五分钟;对于数学学习最差的学生,老师应该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尤其是一些重点、难点,重复讲解,大概在二十分钟左右。

三、分层评估学生

过去数学老师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实际上这样的评价是不科学的,数学学困生有可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他们的成绩很有可能还是不能超过那些数学优等生,这样按照成绩评价,就会无视学困生的努力,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所以,老师要分层评估,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结语

由以上简单阐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每一层次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最终就可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海平 浅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的教学意义.《课外阅读旬刊》,2013。

[2]王发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建议.《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6。

[3]韦利荣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

[4]黄凯波 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论文作者:陈志永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  ;  ;  ;  ;  ;  ;  ;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探讨论文_陈志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