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与对策分析论文_周立忠,吴建锋

周立忠 吴建锋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商洛供电公司 72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安全风险的防范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大运行背景下,提高电网调控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完善管理模式,实现调控一体化控制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安全风险;对策分析

1.前言

我国电网结构日渐复杂,变电站数量急剧增加,电网特性越来越复杂,造成调控难度不断增大,加上电网将变电监控职能规划到调度范围之内,传统电网调控运行模式很难满足实际要求。大运行体系下的电网,除了要承担调度、处理电网事故,指挥电网操作之外,还要对变电站进行监控、消防、视频、通信,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控制[1]。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对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进行了概述,然后讲述了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风险,最后从组织管理和技术两方面讲述了相应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2.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电网运行分为调度运行和设备运行两方面,其中调度运行由调度机构调度人员和所辖厂站端运行值班人员构成调度系统,共同负责实施电网运行,而设备运行包括发电设备运行和输变电设备运行两个方面。我国现有“无极调度”,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电网调控,但是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国家电网物理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所以“大运行”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的核心是实行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调整调控业务范围。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大运行体系下调度范围

大运行体系下,电网以提升电网运行绩效为目标,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主线,实施调度体系功能结构优化调整,构筑电网运行的新型体系。

3.影响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的安全风险

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是一项综合化、系统化的工程,其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7 项一级指标和 53 项二级指标[2],其中以及指标包括:电网调度保障、电网监控保障、调控技术保障、网架结构保障、在线监测保障、应急管理保障及培训管理保障。影响电网调控安全性的因素有很多,概括来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3.1外部安全风险

电网大运行外部安全风险包括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人为事故等,比如泥石流、冰雹等气象。外部因素可以通过必要的“刺激”手段来控制,比如增加电网安全等级来抵御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人为事故是造成电网运行风险的重要方面,通过落实责任制,制定合理有效的奖励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人为事故,提高电网运行风险。

3.2内部安全风险

内部安全风险有很多,比如集约化管理风险、硬件风险、管理风险等。电网调控安全运行集约化风险是因为大运行体系和传统调度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大运行体系下管理范围更广,调控更加全面,涉及到的业务流程也不断增加,无形之中增加了的安全风险。硬件风险是因为设备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导致电网事故。大运行体系下的电网管理是一项自动化管理,但是我国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技术经验亏大,会导致调度过程中的电网事故。此外,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备死机现象都会造成安全隐患。

4.提高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安全性和可靠性几条措施

根据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相关职责和业务范围变化情况,考虑与其他相关体系的衔接,对相应主要业务流程进行完善和调整,其中主要涉及到的业务流程包括:设备监控流程、电网调控流程、调度计划流程、运行方式流程和安全内控流程。

4.1强化风险识别能力,加强风险处理能力

强化风险识别能力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式,建立安全风险模型,确定安全风险等级,根据大运行体系可以将风险指标分为七类,其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一级指标权重分解一览表[3]

通过安全指标权重来识别风险,坚持“安全第一、先立后破”的原则,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结合基础运行参数和安全数值进行风险评估。制定一整套完善的风险处理措施,将人工和自动化处理结合起来,用模拟仿真的安全预测来降低风险危害,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沟通协调全局,针对重点地区和环节进行风险强化设计,从全局角度调整国家和地方的电网协调程度,实现集约化管理,加强各等级电网协调沟通,有效控制风险。

4.2加强组织保障,提高风险预处理能力

调控一体化系统运作之前,建立完备管理制度,核批配置调度中心、控制中心和监视中心,加强人员岗位培训,成立领导小组和专业工作小组,保证传统电网向大运行体系过渡,完善省调联络员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制,明确调度员、监视员、巡维人员的智能,自上而下梳理规章制度,开展省、地、县三级调度规程修编工作。根据组织构架变革相应部门职能,测算监控中心、监视中心岗位标准,优化人力资源分配,建立良好专业培训体系,将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和工资挂钩,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且进行安全事故预演习,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4.3完善计算机系统,加强技术保障

完善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发电控制(AGC)和自动电压控制(AVC),充分发挥“集中控制”优势,实现“四控”功能。调控中心应实现电网快速控制,保护信息管理,使得整个系统具有远程修改参数、切换定值区、保护投退等功能。对于线路跳闸,站内设备检查时间长的问题,可以采用二次重合闸技术,提高重合成功率,完善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功能,合理布局巡维中心。对于地区供电局,巡维中心驻地应该选择枢纽变电站,超高压变电站要选择少人值守方式。调度操作工作量大的地区,可以增设“控制员”职位,完善智能化操作票管理系统,通过电气封锁和潮流校验等方式降低误操作率。程序化电气倒闸操作,使得电网调度能够自动按照顺序执行,提高倒闸操作的效率。

5.结语

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是一项系统化、综合化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在保证最大价值的同时,有效解决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最大限度提高调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剑峰,魏美兰.基于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8:137-138.

[2]钟利群.基于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探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2:93-94.

[3]王晓,黄森炯,陈楚楚,王京峰.基于“大运行”体系的调控安全评价模型研究[J].电气应用,2013,19:20-24.

论文作者:周立忠,吴建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关于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与对策分析论文_周立忠,吴建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