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哲学本体论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论文,思维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6;B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4)01-0005-06
从古至今,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导引人们解读和改造人与世界的关系。它是人的世界
观的核心。因为只有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而反观“世界”,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世界
。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包括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等,波及人类生活世界和
理论思维的方方面面,因而也为方方面面的文化层次和具体科学或学科所关注。但是,
若要整体性、全方位和深层次的、特别是作为一种终极性的关怀和追求,只能在哲学本
体论思维的视阈内才能运演和解读。
一、哲学与本体论思维
恩格斯曾经非常深刻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
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
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 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 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思维对 存在的地位问题,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什么是本原的, 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 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 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 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但是,思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 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 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例如在黑格尔那里,……这是他和几 乎所有的哲学家所共有的幻想。”[1](P219—221)
在我看来,恩格斯这些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即是以本体论思维回答哲学本体论问题
。据此可以确证,抽象的具有普适意义的本体论问题,首先是个匡定学科领域问题,实
质是个认识和研究的对象和目的问题;本体论实际是关于研究目的和对象的理论。任何
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政治学是关于政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学说,“
政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就是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伦理学是关于道德规范及其
发展的学说,“道德规范及其发展”就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政治经济学是关于
生产关系的学说。揭示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目
的,等等,就思维形式和理论的价值取向而言,都是说的本体和本体论问题。哲学也是
这样。按照恩格斯的意见:远古时代的人“思考”的对象是“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
,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探求人自身在世界中的生存根据。这应当是哲学发生的源头。随着
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几个发达区域几乎同时产生了哲学理论。其基本标志正
如当代美国哲学家理查·罗蒂所说:“自希腊时代以来,西方思想家们一直在寻求一套
统一的观念”,“这套观念可被用于证明或批评个人行为和生活以及社会习俗和制度,
还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进行个人道德思想和社会政治思考的框架。‘哲学’(‘爱智’)就
是希腊人赋予这样一套映现现实结构的观念的名称。”[2](P11)这“一套统一的观念” ,无论在中世纪还是在近代,都是在追问一个问题,即人所面对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就是哲学本体论问题。逻辑地讲,认识和研究这 一问题,就是哲学;否则,就不是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看,本体论问题,亦如恩格斯所 指出,又是哲学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对此,我国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也 曾明确指出,哲学就是“关于本体的学问”,“即以本体论为其领域”。又说:“哲学 思想,本不可以有限界言,然而本体论究是阐明万化根源,……则谓哲学建本立极,只 是本体论,要不为过。夫哲学所穷究的,即是本体”[3](P248)。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事实上,哲学史关于本体论的论争,其焦点不过是确证由“谁”或者“什么”来表征“ 本体”罢了。
二、哲学本体论思维的发育发展理路
人类的哲学本体论思维的发育发展无疑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的理路。这里有两种基础
性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程度特别是科学发展的程度
;二是时代的思维范式和方法论原则。后者以前者为依据,但后者是一种直接现实。换
一句话说,对于把握哲学本体论思维而言,前者的作用是通过后者实现的。一般地说,
思维范式是指人们用以进行思考问题的概念或观念,它是时代认识成果的凝结;方法论
原则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运用概念或观念的组合、“集成”的结构性形式。在现实思维
中,两者实际是统一的。J·M·鲍亨斯基在《当代思维方法》一书中指出,“方法论”
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的“沿”和“途”。因此,它字面上的含义就是论述正确行动的途 径。“方法是任何特殊领域中实施程序的方式,即组织活动的方式和使对象协调的方式 ”,“方法论正是对各种领域应用逻辑规律的理论。”[4](P7)明确这一点,也许对我 们深入把握哲学本体论思维的历史演进有所帮助。
应当说,尽管受到时代的科学发展程度和思维方法的制约,古代哲学的典型形态——
希腊哲学已不可避免地提出了本体论问题,并确立了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框架。因为这是
哲学理论发生和安身立命的根基。但它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将个别当
作一般,以实体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把世界本体归结于某种事物结构中的“最小单位”,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最为典型;二是,将本体的无限性当作有限性去把握,以独断
论的思维原则试图穷尽本体的蕴涵;三是,将本体的对象研究事实上限定于自然界,还
不能以人与世界的关系反观世界本体问题,以至于把哲学自然观当作哲学世界观,这恐
怕是古希腊哲人都不可能摆脱的根本局限。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于古人。事实上古希腊人
在本体论研究方面已经走在人类哲学发展的前列,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但是,正是因为
古希腊哲学不能把人与世界(包括社会)的关系自觉地纳入本体论视野,不能科学解决事
物的有限存在与世界的无限发展的关系,不能正确说明本体的现象形态与本质形态的关
系等一系列矛盾问题,因而在精神文化方面倒向了欧洲人“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 ,哲学成了宗教的“婢女”。到了近代,由于人类认识的发展包括哲学逻辑的规律性演 进,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彻底冲垮了中世纪的宗教统治,重新焕发了哲学的生机。 这里有两条主要发展线索。一个是重新发现了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 帝,是人将自己的本质赋予了上帝,因而人才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和本体,“人是人的最 高本质”,人是世界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形形色色的哲学人本主 义思潮,都表现了这种哲学的本体论思维倾向。另一个发展线索是所谓哲学的“认识论 转向”。其中最著名的命题就是“没有认识论的本体论无效”。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哲学 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任何世界本体的确认,都是人的认识的结果。这就有个人的 认识与其认识对象(结果)的关系问题:我们所把握的本体究竟是对象本身呢,还是认识 与对象交互作用的结果,拟或纯粹是先验的、超验的认识本身?其实,中世纪的“唯名 论”与“唯实论”的论争已隐含了这一矛盾,而近代以来这一矛盾不过被自觉凸现出来 而已。无论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将视阈转向了人的认识本身的研究。但是,人本主义的 本体观也好,比如“人就是世界”;认识论的本体观也罢,比如“存在就是被感知”、 “我思故我在”以及洛克的“白板说”等典型命题,都无法正确解读人及人的认识与世 界的关系,无法合理说明它们内在统一的真实而切近的基础。因为人并非从来就有的, 而是自然的产物,面对广袤的自然它是渺小的;而人的认识也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用逻辑学的语言来讲,它们都不能达到“本体”的“极度而适度的抽象”。德国著 名哲学家康德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矛盾,指出:经验知识“永远无法满足理性,它在问题 的答案上把我们越带越远,让我们永远在问题的彻底解决上得不到满足”。“因为无论 我们怎样做,根据经验的基本法则做出来的任何答案都又产生新的问题,而新的问题又 同样要求一个答案,从而清楚地指出一切形而下的说明方式都不足以满足理性。”[5]( P142、140)但另一方面,“他立于彻底探索理性功能的更高水平上指出经验的不可或离 ,他的重视经验超出了经验论者的朴素水平。不管理性多么伟大,也离不开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之伟大,又是理性无法穷尽的,认识现实的任务,理性永远完不成。康德对人 类的主观——理性,做了前无古人的挖掘;同时还强调自然界的广漠无垠,无穷无尽, 从而开辟了人类的眼界。可以说:康德的理性是伟大的渺小,他的自然界是渺小的伟大 。”[6](P75)康德从人的认识着眼、从人的主体能动性出发,但在本体论上却陷入了二 律背反的二元论思维。他看到了人类对于世界本体即“物自体”或“自在之物”认识的 无限性,可同时又无奈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局限性,这种把有限与无限绝对对立起来 ,实质还是把无限当作“有限物”来思考,把本体当作对象结构中的“最后一块砖瓦” 来对待,仍然未逃脱“还原论”的思维理路。这样,就将本体论思维推向了两难境地: 或者,人为世界本体“立法”,人、主要是人的认识、精神、理性、感觉等成为世界本 体本身;或者,认为人的认识根本无法达到“彼岸世界”,只好把本体问题丢给“信仰 ”了事。此后,唯心主义包括黑格尔哲学极致地发挥了前者,休谟等人的不可知论更加 理论化了后者。现代西方哲学无论是“拒斥形而上学”者,还是回避本体论问题者,都 没有跳出上述逻辑矛盾圈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架构
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们的天才的理论思维在于:(1)以实践思维深刻回答了思维与
存在的关系问题;(2)以唯物史观思维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并用以回答了世界本体问
题;(3)以彻底的辩证法思维解决了世界存在的无限与有限、一与多的关系问题,三者
内在观照、交叉融通,科学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框架,其主要逻辑关系
是:其一,确证物质先在性,以实践思维解答唯心论和不可知论提出的诘难。实践性思
维方式,是溶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在方法论的意
义上,它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层基础及其在哲学史上根本变革的真谛所在。
依据这种实践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一系列著名论断: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
的物质性;那么,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我们感觉到的客观实在”(列宁语),它“无非 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语);这当然不 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 的。列宁指出,“自然科学肯定地认为:在地球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和任何生物的状况 下,地球就已经存在了;有机物质是后来的现象,是长期发展的结果。这就是说,…… 物质是第一性的,思想、意识、感觉是高度发展的产物。”然而,何以得到证明呢?恩 格斯说,“最令人信服”的论证是实践,“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 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7](P317)所以,实践思 维是确证物质先在性的最切近的逻辑基础。其二,实践并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也 许更根本的是一个历史观和价值观问题。如果谁仅仅停留在认识论水平,即使喊一百遍 “认识论转向”,也不能达于真正科学的实践观。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没有历史观 和价值观的实践观无效”,当然也就无助于本体论问题的解决。因为,实践是人的社会 的实践,脱开对人和社会的把握,根本无法把握实践;社会在本质是实践的,实践在本 质上也是社会的,而社会则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实践也是人的存在方 式。进一步讲,由于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因而实践也必然是一种目的性存在,是为解 决人的目的、“为我”的问题而发生、存在和发展的。那么,如何“解决”呢?根据实 践的内在本性,就是要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包括它们之间的改造关系、认识关系 和价值关系。正是在不断解决它们这种相互关系问题的过程中,人类以自身的实践和认 识反观世界,才能真正把握世界及其本体。所以马克思明确提出,新哲学的立脚点是人 类社会或是社会化的人类;问题不在于如何解释世界,而在于如何改变世界。就是说, 解决世界本体问题,必须注入唯物史观精神。不过,其三,“我们却遇到了这样一个问 题:人的认识的产物究竟能否具有至上的意义和无条件的真理权”。恩格斯对这个问题 的解答是:“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二者 <绝对真理的认识和至上的思维>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一
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做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
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至少对我们说来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
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
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
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8](P94)又说,世界不是一个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就必然导出这样
的理路:思维的至上性和无限性,取决于思维对象即世界的至上性和无限性;而对世界
无限性的把握是“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这就是哲学本体论的追求
;但是,“无限延续”本身就意味着不可能“完全实现”。因此恩格斯说,“无限性是
一个矛盾,而且充满种种矛盾。……任何消除这些矛盾的尝试都会引起新的更坏的矛盾
。正因为无限性是矛盾,所以它是无限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止境地展开的过程。如
果矛盾消灭了,那就是无限性的终结。”[9](P90、91)所以,哲学本体论在思维逻辑上 ,归根到底体现为一种人类的过程性的、终极性的、趋势性的追问、追寻和价值关怀, 体现为一种宏大的思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境。
总起来说,哲学本体论思维是以物质先在性为前提,以人的实践和认识反观世界为逻
辑基础,以世界的高级发展形态即“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以无限与有
限的辩证统一为方法论原则,追寻世界的本源、本原、本质及普遍规律的思维方式。它
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追本溯源。第二,反思的和批判的。第三,过程性和终极性的追
求。第四,蕴涵着时代性的价值依归。它极具方法论意义。例如,依照哲学本体论思维 考察德育现象,我以为,可以三种理论视野揭示德育活动的三重本质形态:一是,以社 会哲学的视野,揭示德育的工具性本质。二是,以人学哲学的视野,揭示德育的目的性 本质。三是,以文化哲学的视野,揭示德育的载体性本质。其中,德育的目的性本质, 是最为深层、最为根本的本质。它有一个逐渐形成、逐步显露并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的 过程,但它是终极性的;德育的工具性本质,是伴随人类始终的“次级”本质。它在社 会生存发展中影响巨大,亦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至今仍然统治着我们 许多人的德育思维;德育的载体性本质,是中介性质的。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积淀、德 性进步和素质提升的传承方式之一,德育活动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乃至在整个社会历
史发展中的载体性效应,是不可也不能忽视的。毛泽东说:“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
,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
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
统”[10](P280)。列宁还指出,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
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
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不但现象是短
暂的、运动的、流逝的、只是被假定的界限所划分的,而且事物的本质也是如此。”[1
1](P239、278)这些,显然都是哲学本体论思维的重要指导原则。
收稿日期:200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