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日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_孙浩,马洁,李聪

水利工程日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_孙浩,马洁,李聪

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 河北石家庄 050002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在水务业务管理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涉及防汛抗旱、水资源、水文各个方面,因此实现水利工程日常管理信息化是水务信息化应用的客观要求。目前,各水务单位在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专项工程、工程考核等工程管理方面,已基本形成规范的业务流程,项目管理方面也已取得显著成果,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与历史资料,然而,水利工程资料和水利工程管理资料多以纸质版本或各种形式的电子版本存放,该存储方式很难使资料得到安全、统一、有序、便捷的管理,大量历史经验无法及时体现其应有的价值。不利于水利工程信息和工程管理信息的及时查阅和有效共享,难以实现快速有效的决策支持。因此,为提高水利工程日常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规范水利工程管理过程,初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和深化应用,亟需开发满足水利工程管理要求的水利工程日常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水利工程;日常管理;信息系统

引言: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它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以及水利工程的维护中,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水利工程的工期非常长,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难度系数非常大,技术具有复杂性等,因此,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都是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的,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信息化系统平台能够实现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的资源共享目标,当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量较大,各项数据文件数量较多,传统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因此,为了满足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数据的高效收集、存储、分析、处理、传递等多方面需求,应采取信息化平台来进行统一管理,从而科学、全面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具备极高的时效性,需要不断提升信息之间的传输速度,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管理,通过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能够随时随地管理水利工程各项工作,进而对水利工程资源、生产、调配等工作进行管理。

2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

2.1工程数据采集不全面

水利工程的各种数据采集、统计、管理工作都有一定的困难性。水利工程人员靠自身的经验和目测给出一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差异还是很大,资历老一些的员工相对资历较浅的员工差异性会小一些。

2.2水利工程检测不到位

根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避免使检查水利工程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由于人工给出的观测值没有较高精准性,且存在差异。

2.3工人技术上得不到辅助

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水利工程师要靠自己的判断给出内部结构,然而内部结构会存在差异性,对水利建造也带来了阻碍,且会耽误一些施工的时间。

3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策略

3.1逐步建立水利信息体系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推动了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信息利用效率的程度,为了更好的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从而为此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水利工程属于系统工程,它其中所包含的部门非常多,目前,在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利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将各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为水利工程服务提供有利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将各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其中包括水利工程历年的有关信息的汇总,可以形成水利工程信息体系,不仅方便今后进行管理以及查阅,还可以增强管理的系统化,提高管理的工作水平。

3.2统一系统开发标准

水利工程在所有的工程中是最为关键的,它是民生工程,是造福于民的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提高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以及工程的质量。因此,行业要统一系统开发标准,软件开发公司在研发过程中,要以水利工程的总体特征为主要依据,从而研发一个符合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现状的系统软件。

3.3重视GIS系统的应用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几年的实践,现已取得一定效果,一般情况下,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是由GIS系统支持,GIS系统是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之中存储和分析的主要工具,也是整个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件。通过GIS系统,能够实时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部分,通过直观的动态图像方式展现出来,从而促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呈现出全面化、准确化的特征,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分析工具。在新时期背景下,水利工程信息化GIS系统中,往往是通过C/S结构来进行管理,C/S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水利企业数据安全维护成本,但实时传输能力较差,应采用更为先进的B/S结构来优化GIS系统。所谓B/S结构,就是将传统C/S结构的服务器和数据可进行分化处理,从而形成多个服务器和数据库,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信息共享,并简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所有端口,令系统维护和管理更为简单,有效降低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另外,随着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三维定位技术的发展,GIS系统中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能够通过水利工程所在地流域地形、水文、气候等条件进行三维立体化的观察。目前国际GIS系统的开发重点在优化三维数据结构方面,三维数据结构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之中加以应用,将文字、数据、图形、视频来多方位展现工程中的信息,极大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这也是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4B/S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由于C/S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顺应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发展的要求,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B/S结构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逐渐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B/S结构不管是在系统开发上,还是在系统维护上,都要优于C/S结构。B/S结构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对水利工程的信息可以随时的进行查找和整理,从而做出具有真实性、准确性的有关决策;另一方面,B/S结构的管理系统,要比C/S结构的管理系统更加容易维护,不用考虑其他因素,以及兼容性的问题,有助于是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促进,从而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3.5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信息资源

为了提升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应进一步利用现有的水利信息资源,令我国水利事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通过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针对各个地区水文情况不同,建立区域性的水利数据库,实现全国范围内各项数据的实时沟通,从而提升水利信息的利用率。其中,水利数据库需要包含如下子系统:国家水文信息、水利空间数据、水资源信息、水利工程数据、国家防汛信息、水利经济数据等等,随着不断完善数据库资源和信息的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并结合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充分挖掘现有的水利信息资源,促使我国水利事业的稳定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工程管理中,占据有力的位置,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工程管理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强有力的保障了工程的质量。不断加强信息的共享力度,进一步转变系统的结构,通过把水利工程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形成信息体系,在未来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翁建平,赵凤霞.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2):3715~3716.

[2]丁铁英.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2):331.

[3]任霞.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7):1208.

论文作者:孙浩,马洁,李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日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_孙浩,马洁,李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