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 352100
【摘 要】目的: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PLT、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患者液体输液量、PT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患者脓毒血症(12.8%)、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0.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5.4%)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8.2%、33.3%,而且实验组患者死亡率(10.3%)明显低于对照组(25.6%),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良好,改善机体止血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临床应用
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重症,患者病情往往比较危急,每年大概会有20%左右患者会由于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而死亡[1]。目前,临床治疗HTS患者主要采用液体复苏治疗,但是经过临床相关实践研究证明[2],传统快速液体复苏治疗会进一步恶化机体内环境,对于患者尽快恢复不利。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也就是指机体出现活动性休克时,控制液体输注速度维持机体内血压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一直到完全止血为止。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78例HTS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相关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8例HTS患者,现将78例HTS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中男24例,女15例;患者年龄最大76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35.5±10.2)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14例;患者年龄最大78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35.3±10.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通过统计学处理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价值较高。
1.2 方法
本次78例患者接诊后快速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将呼吸道分泌物完全清除干净,使气道保持畅通,同时应该配合心电监护、吸氧等治疗措施,必要的情况下应该给予适当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胶体液、晶体液快速补液,胶体液、晶体液的比例应该设置为1:3,主要的晶体液选择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主要的胶体液为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羟乙基淀粉。
对照组患者还没有有效控制出血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非限制性液体复苏,尽早快速进行大量补液,主要是维持收缩压超过100mmHg。
实验组患者还没有有效控制出血的情况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待患者收缩压升高到80-90mmHg再合理控制患者的液体量和输液速度,将患者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3观察指标内容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液体输液量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各项血液指标。同时应该统计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软件采用SPSS16.0,两组计量数据通过(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同时采用X2检验两组计数数据,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P<0.05表示。
2.结 果
2.1两组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对比。实验组患者PLT、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患者液体输液量、PT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3.讨 论
以往很多学者都认为早期快速大量输液,充分积极的进行液体复苏,可以尽快帮助患者恢复有效血容量,而且应该选择恰当的血管活性药物尽早将患者血压维持在合理范围内,进而保证机体内重要脏器保持充足的血流灌注,避免出现严重的休克并发症。然而通过临床相关研究表明采用正压,并且即刻进行复苏,可维持机体血压在较低水平,然而复苏后很容易发生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PLT、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患者液体输液量、PT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和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相符[4]。由此可见,HTS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机制以及其他代偿机制,为患者重要脏器提供充足的血流灌注,而且也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良好,改善机体止血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 春.创伤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急诊急救应用进展[J].当代医学,2013,19(14):17.
[2]罗琼湘,周俊杰.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14(1):11.
[3]王 梅.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31(1):1.
[4]姜嘉赢.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中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59.
论文作者:李百来,林基表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患者论文; 液体论文; 限制性论文; 实验组论文; 创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性休克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