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促进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区域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0)05-0064-0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出现,区域被视为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单元和关键力量,提升区域竞争力成为世界各国、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城市群发展、创业型经济发展,适应全球产业分工重塑背景下产业高端化、产业集聚与集群的趋势,成为许多先发国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国区域发展新契机和新跳板
现代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的劳动者。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区域的战略突围、产业升级、高端化的需要,使职业教育承担了更多的使命,赋予其更多的内涵①②③。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需要。
现代职业教育具有可持续性、开放性,其内涵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进一步扩展。时间的扩展呈现出教育的终身化趋势,一次性教育开始向多次的循环往复的终身教育发展。内容的扩展呈现出教育社会化、区域化趋势,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注重企业家精神。知识经济时代,将完全改变“传统的正规学校教育”、“终生一次性教育”、“少数人受教育”等旧思想观念,树立起“终生教育”、“创新教育”、“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新观念④⑤。因此,构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纵观全球经济地理,后发区域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分工链条的高端的道路虽不尽相同,但其经济发展模式无非是三种:一是资源拉动型,如依靠石油、煤炭等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二是要素拉动型,即依靠土地和人力优势,推进工业化进程;三是创新创业驱动型,科技创新和创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显而易见,除资源拉动型发展模式外,其余发展模式都是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创业型经济兴起与发展要有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产业升级换代需要大批新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和创业型人才。这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先发国家区域突破的发展轨迹来看,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注重职业教育,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为经济发展做优质人力资源的储备。世界大城市群发展无不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商家和人群地域上的集中造成了其独特的经济条件,这一经济条件能产生新产业业态,加速知识的传播、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的革新,以及提高生产率。城市群拥有比单独城市更加庞大的商品和服务市场,更为专业化的劳动力蓄水池,以及更为广泛和高度发展的运输、电讯网络,这些竞争优势使城市群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全球新的竞争者⑥。我国应充分利用金融风暴后全球政治经济大洗牌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和培训新型人力资本,使城市群发展、产业集聚与集群的发展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职业教育大发展,将是未来30年主导中国新一轮区域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也是中国区域突破的新契机和新跳板。
区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取决于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三者分别对应了知识、人力、制度的发育程度。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能更直接、及时地体现“三大资本”状况,可促进城市群发展,加速产业集聚与集群的趋势,使区域要素资源、效能和能量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美国非常重视发展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从19世纪的州立大学到20世纪的社区学院,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为中心的马萨诸塞州生物科技园和硅谷,形成了美国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完整体系。印度班加罗尔大力培养软件职业技术专业人才,为适应软件外包业务发展需求,培养了大量软件蓝领工人。现代职业教育为台湾新竹提供人才培训和支撑,使该地区成为世界杰出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和制造中心。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的互动发展为形成区域增长极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等区域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学校数量快速增加,规模明显扩大;市场配置现代职业教育资源的作用得到了初步发挥。专业设置合理、教师配备优良、实训技能熟练的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供不应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等方面,注重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逐渐消亡,新兴产业占据主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等区域企业对创业型、应用型、操作型人才需求迅猛增长,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的竞争与整合将启航中国区域新一轮发展。
图1 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创新创业体系
二、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区域创新创业的机制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必将促进中国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创新创业体系二者关系如图1所示。
1.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区域人才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是区域发展人才的培养库。从承载的功能看,创业型经济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三类:创新创业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先锋;促进与产业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产业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促进与社会融合的职业教育,促进边缘化群体融入主流社会的职业教育。
创业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动力源,其创新创业行为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等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创业型经济社会的到来,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能够与产业升级、产业调整相适应,为纵向的产业升级、横向的产业替代服务培养各种层次具有专业技能或技术的职业人。现代职业教育还可为新生代农民工、因产业升级或产业摩擦带来的职业消失而结构性失业的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其职业转换,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可为农民工提供基本的技能培训,可促使农民市民化。
2.现代职业教育是区域产业转型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源
在后危机时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洗牌的大变局下,一方面先发国家传统产业加速转移,另一方面,全球产业的立体分工取代一、二、三产业的平面分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流,先发国家越来越多的把它的注意力投向新兴战略性产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创业教育催生新兴产业,创业型人才通过创意、创新、创造发掘全球最具前导性和领先性的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引领区域发展⑦。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可增强产业创新能力,通过培养产业自主创新紧缺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增强产业自主创新中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从而发挥其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使产业主动动态升级,克服市场的制度性介入形成的困境。促进与社会融合的职业教育是较低层次的职业教育,通过产业技能教育培训,为产业机构优化提供人才支撑。职业教育培训通过对大量进城务工农业人口和下岗工人的职业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加全面、专业的生产技术,从而避免出现结构性失业、“民工荒”等不良后果。
目前,我国区域新兴战略型产业正在加速发展,产业集群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职业教育是经济、科技、知识教育的联结点,在推动技术进步、培养创业型人才、发展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决定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
3.现代职业教育引领区域创新创业发展
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是现代职业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创业教育强调对教育对象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具备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才能。创业教育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特质,能够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能够增强区域有机体的活力。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即机会意识、创新精神与理性的冒险精神。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就是要实施企业家精神教育。企业家精神教育是指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使其能识别被他人忽略的机会,勇于做他人不敢做的事情,包括机会感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管理新企业等。美国硅谷许多企业的创始人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创业精神强,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硅谷地区新创企业在2000-2002年间净增长约2.38万家,给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以职业教育为源头的创业活动已成为美国区域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三、促进区域创新创业的职业教育改革路径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必然带来全球性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增长方式的产生势必直接冲击传统就业方式。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等区域已经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其余大部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在进行,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不同区域的发展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接受过现代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力资本。经过多年的探索,职业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职业教育需要促进自身科学发展,需要更加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1.建设区域创新创业大学,打造全球高端“人才森林”
创新创业大学是孕育全球高端人才的集散地。8世纪左右,翰林院是中国当时最高的学术机构,“翰林”可以译成“人才的森林”。所以,大约1千年前,中国就认识到了把来自全国有才华的学者集聚在一起追求进步的重要性。在条件成熟地区建立创新创业大学,学员主要为创业企业家以及准备创业的人员。每年为大量愿意创业的人员提供免费短期培训、免费咨询、免费讲座;以案例教学为主,逐渐建立起一个中国乃至世界水平的创业创新案例库;学生在学习期间广泛参与创业咨询活动;冲破传统的办学方式,课程设置与内容不拘一格,除创业企业家们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课外,重点在于创业与创新所需的跨学科、跨领域、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⑧。学校要特别注重国外新学科、新领域的引进与实践。以创业创新大学为中心,从各个角度与深度研究创业创新企业的特殊需求、特殊环境、特殊政策,创建创业银行,设立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创建不同类型的创业创新咨询公司、猎头公司,形成一个创业创新的新产业链,推动全国的创业创新产业快速发展。
2.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共轭联动,形成区域职业技术扩散平台
构建“职业教育集群—产业集群”运行、管理与联动的平台。首先,成立专门机构,研究并形成关于职业教育平台的运营机制,初步拟定操作要点或实施方案。其次,强化职业教育集群的管理中心、教学中心、研发中心、技术扩散中心的作用。最后,强化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功能以及基地与当地的人脉优势。这种模式是在职业教育集群经济的架构下,构筑产学研合作、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有效联动与成功对接的机制⑨。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的共轭联动的长效机制,必须借助于产学研合作这一平台,并有赖于产学研合作体系中各构成要素(学生群、学校群、企业群、政府等)的互动关系及利益博弈。创造性地引入企业孵化器模式,是对这种共轭联动机制的创新。职业院校依托职业教育集群的平台,可充分发挥技术开发与服务、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
3.创新人力资本培育机制,突破区域产业链低端自锁
新技术浪潮的来临,新兴产业的不断催化,新的产业业态演变,决定了中国向新兴发达国家迈进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现阶段,产业升级的发展导致了技术工人群体的产生、发展与分工;在历经机械化阶段、电气化阶段进入信息化阶段之后,纳米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低碳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领域的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呈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要求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不断高移,从而使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⑩。现代职业教育在自主创新和发展先导产业中的性质和功能定位,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定位。政府应调整教育政策,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一是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开设适合社会经济、行业发展的专业,培养大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二是培养专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与传统行业经营理念的升级,社会迫切需要大批素质更高的技术人才。三是高职教育的提升。随着高新科技产业群的逐步形成,政府应重视高职教育横向与纵向的发展。扩大高职教育的规模,为社会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所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为我国新兴战略型产业的兴起、发展和提升准备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4.实施创业教育,弘扬企业家精神
创业教育是面向改革的教育,被誉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赋予创业教育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推进创业教育,是教育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的责任体现,是社会需求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走向创新的必由之路,是破解素质教育发展难题的黄金钥匙。弘扬勇于创业、宽容失败的企业家精神,提倡通过创业实现人生价值;鼓励不甘失败、不畏艰险、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风气;提倡“冒险求变,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开创从前没有的事业;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树立重视协作、合作共赢的协同意识;倡导开放思维与流动意识,实现从静态封闭向动态开放转变,使创新要素在企业与大学之间建立起沟通交流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与创新活动顺利实现。
收稿日期:2010-04-21
注释:
①Van der Meer.The University as a Local Source of Expertise[J].Geojoumal,1997,41(4).
②Harris,R.,Guthrie,H.,Hobart,B.and Lundberg,D.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Between a Rock and a Whirlpool[M].South Melbourne:Macmillan Education Australia,1995.
③Laurence Brockliss.The University and the City in Europe,1200-2000[J].Minerva,2000,(38).
④许正中.跨越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社会普遍服务体系的构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⑤许秀菊.21世纪对教育培训提出新要求[J].中国培训,2000,(3).
⑥马庆发.“长三角”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7,(10).
⑦连莲,许明.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以英国英格兰东北部为例[J].东南学术,2009,(2).
⑧王亚杰.共建互动共赢——特色型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初探[J].北京教育,2009,(2).
⑨熊惠平.“微笑曲线”及其优化——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话语[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⑩冯俭.我国高职创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