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40例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并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内固定术治疗的基础上实行感染预防措施,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感染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感染发生率为20%。结论:感染预防措施的实施对伤口感染和皮肤坏死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帮助患者减少手术后的再次伤害,促进患者正常恢复,临床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临床观察;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4-0074-02
作为人体重要活动关节的一员,踝关节在集体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承受着几乎全身的重量,运动过程中的危险事件常会引起踝关节骨折的发生[1]。踝关节发生骨折后常伴随着肿胀疼痛,骨折方式以关节内骨折居多,严重者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2]。手术治疗结束后,因局部血供差,患者很容易导致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对患者产生了二次伤害,影响患者恢复的质量和速度。本文通过讨论40例踝关节骨折临床观察结果来探究高质量的踝关节临床治疗方法,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随访时间3~6月,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19~82岁,平均年龄为(57.6±5.62)岁。将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22~82岁,平均年龄为(49.7±3.4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为18~80岁,平均年龄为(58.4±7.44)岁。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感染预防措施并实行相关护理干预。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先进行牵引复位然后通过石膏或跟骨牵引固定位置。待踝关节消肿后进行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如为三踝骨折,按照后、外和内踝的顺序进行手术。后踝骨折的患者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外踝复位后通过钢板螺钉固定位置;内踝骨折的患者做切口时避开大隐静脉,切开关节囊后确保复位正确;使用2枚空心加压钉进行加压固定。术中尽量做到微创、轻柔操作,减少周围软组织损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取血时间。观察组在采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感染预防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指导患者保持卫生清洁,做好病区管理。做好病房的卫生清洁工作,定期消毒。嘱咐患者注意切口周围卫生,如足部卫生、足趾趾甲及时修剪等。环境卫生要定时检查,消毒环节要定期进行,保持好病房环境。(2)密切关注切口变化。术后观察组患者予以踝关节石膏或支具固定,以减少局部皮肤张力,同时给予改善循环药物改善局部血供,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密切关注切口周围组织的变化,一旦发现有渗出较多、坏死或感染的倾向,要及时予以分泌物培养并选取敏感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清创。(3)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及抵抗力。嘱咐患者减少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积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为老年患者,术后积极予以营养支持如输注白蛋白等,促进机体各项物质的平衡。调整好恢复期的饮食结构,保障机体恢复需要。(4)关注踝关节功能状态。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同时予以红外线理疗,术后第2~3周拆除石膏后进行踝关节不负重功能锻炼,帮助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后期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活动,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5)重视护理的作用。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进行规范化操作,对患者进行跟个方面的指导,在恢复时期嘱咐好各种注意事项,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帮助患者在恢复期间保持良好的状态。
1.3 疗效评价
根据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1)显效:治疗后骨折处完全愈合,活动时不产生疼痛,关节肿胀消失。(2)有效:治疗后骨折处基本愈合,活动时有轻微疼痛,轻微肿胀存在。(3)无效:治疗后踝关节肿胀无明显改变,休息时依然疼痛,活动范围低。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通过3~6个月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例)
3.讨论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常见于青年人和老年人,青年人常由运动受伤所致,老年人多由于骨质疏松。临床治疗常用石膏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更为常见[3]。切口感染和皮肤坏死是固定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出现感染后对患者的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感染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引起伤口的糜烂,阻碍骨折的愈合,对患者造成在此的伤害,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伤口感染和皮肤坏死的产生与卫生环境、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以及有效的踝关节功能锻炼有很大关系。环境卫生质量不高很容易导致细菌感染,患者机体抵抗力不足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局部循受阻对患者受伤部位的愈合产生阻碍[4]。无菌操作和卫生条件的提升可以减少细菌的侵入,从根源减少危害;患者机体抵抗力提升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提升抵抗细菌微生物的侵入的能力。早期有效的踝关节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血管痉挛,帮助局部组织减少炎症发生,促进骨骼和组织的营养的供给,帮助伤口及骨折的愈合[5]。各种方法的联合治疗,对于感染的预防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由结果来看,采用感染预防措施的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的几率降低,对患者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内固定术本身可以帮助患者固定损伤位置,促进骨骼愈合,与单纯石膏固定相比较安全高效,治疗效果上也有很大的优势[6]。感染预防措施的实施从各个方面减轻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了感染发生的几率,帮助患者减少二次伤害,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在感染预防措施中并入有效的踝关节功能训练,促进患者踝关节伤口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在最佳的时机开始恢复训练,对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好的作用。治疗结合护理共同防治感染发生,保持院内环境的整洁,及时进行消毒,规范进行无菌操作,指导患者饮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患者的恢复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综上,内固定术合并感染预防措施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切口感染和皮肤坏死,对踝关节骨折的恢复也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机体的恢复,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在临床治疗治疗方案选择时,可以通过此种方法加强对感染的重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史斌.不同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1):138+140.
[2] Anxin Wang,Zhaoping Su,Xiaoxue Liu et al..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general population:the APAC study[J].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016, 16(1).
[3]吴俊义,梅凯,张杰.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7,36(28):82-83+86.
[4] Agrawal Alok,Raza HKT,Haq R.Closed 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ankle without fracture[J].Indian Journal of Orthopaedics,2008,42(3).
[5]徐龙.何仕诚.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与功能康复研究[N].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56-58.
[6]谭凯敏.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4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07):33-34.
论文作者:周士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患者论文; 踝关节论文; 切口论文; 预防措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论文; 功能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