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句法论文,意义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
本文试图证明“S了”的时体意义,并建立这些时体意义和句法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的这种对应关系是“‘句法形式’蕴涵‘时体意义’”的充分条件关系,还远不是相反的“‘时体意义’蕴涵‘句法形式’”的充分条件关系,或句法反蕴涵时体的必要条件关系。
1.1 “S了”体的内涵
金立鑫(1998)曾经将“了”分为四种:动词后的“了[,1]”;具有补语性质的“了[,2]”(马希文1983);纯粹表示语气的“了[,4]”和句尾表示时体特征的“了[,3]”。本文“S了”指的是“了[,3]”。
“S了”和“V了”是两个不同的体标记。因此当“V了”处于句子末尾的时候,这种句子的时体有歧义:
(1)他吃了。(开始吃、吃过了) (2)他做了。(开始做、做过了)
(3)他看了。(开始看、看过了)
有学者认为,动词后宾语前的“了”和句尾“了”来源并不相同。刘勋宁(1985)证明了句尾的“了”与近代汉语中句尾“了也”的关系。赵元任(1968)认为句尾的“了”可能来自古汉语的句尾“来”,并且这一现象仍然遗留在宁波话中。梅祖麟(1981)为此举出了日本学者调查的宁波话的例子。为了证实这些例子的可靠性,2001年5月我们调查了宁波奉化(溪口)方言中的句尾“了”,我们所列出的下面各种类型句子的句尾“了”在奉化(溪口)方言中都说成“来”(注:这里采用赵元任和梅祖麟先生的用字,汤珍珠等记为“”。):
(4)他看了三遍了。(其看了三遍来) (5)下雨了。(落雨来)
(6)10点了。(十点来) (7)他是大学生了。(其是大学生来)
(8)我有工作了。(我有工作来) (9)他会讲话了。(其会讲艾话来)
(10)他不去学校了。(其不去学堂来) (11)他吃了。(其吃来、其吃了来)
(12)他结婚了。(其结婚来、其结婚了来) (13)他吃了晚饭了。(其吃了夜饭来)
(14)他前天晚上写字了。(其前日夜头写字来)
动词结尾的句子,如“他吃了”,在奉化(溪口)方言中可以有两种说法:
(15)其吃来。 (16)其吃了来。/其吃过来。
但是没有:
(17)*其吃了。
也就是说,普通话中以“了”结尾的句子在奉化(溪口)方言是以“来”结尾。同样,我们认为,普通话中句子如果以动词结尾,句尾如果有“了”的话,有两种形式:(1)句尾“了”;(2)词尾“了”+句尾“了”。不可能出现词尾“了”结尾的形式。因此,普通话中的句子“吃了”,要么是“吃了[,3]”,要么是“吃了[,1]了[,3]”的简化形式。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句尾的“了”和动词后面的“了”表示的语法意义并不相同。动词后的“了”根据它与不同特征的动词组合以及其他句法成分的组合,表现为不同的体特征,其中有的表示行为的结束(注:“结束”和“完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结束”指的是行为,“完成”指的是任务或对象。行为结束了,但“任务”并不一定完成。“V了”表示的是行为的“结束”而非任务的“完成”。极端的例子如:“上午他看了书,做了作业”,“书”和“作业”或许并未“看完”“做完”,但是行为肯定已经结束。),有的表示状态的持续,有的表示行为的持续。
句尾“了”的体意义主要是表现某种状态的“起始”。下面我们用最简形式逐步证明。
(18)a吃药。 b吃药了。
(19)a做作业。 b做作业了。
(20)a洗完衣服。 b洗完衣服了。 (21)a倒下来。 b倒下来了。
例(18)-(21)是一般动词,通过a和b两种类型的比较,可以看出,a类属于“非实现”体,b类属于“已经实现并且持续并且处于事件的起始阶段”体。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来证明b类的体意义:(1)事件是否已经发生?(2)句子是否表达了事件发生后的状态?(3)句子是否表达了事件发生后状态的起始阶段?(1)的肯定回答得到“实现”体,(2)的肯定回答得到“持续”体,(3)的肯定回答得到“起始”体。总结三个肯定回答就能得到“实现——持续——起始”的结果。再来看下面的句子:
(22)a吃了一些药。 b吃了一些药了。 (23)a做了家庭作业。 b做了家庭作业了。
(24)a挂了两分钟。 b挂了两分钟了。 (25)a学了两年。 b学了两年了。
例(22)-(25)中的a类是结束体,可是b类却是行为结束以后状态的起始(例(24)和(25)的歧义结构在后文分析)。我们同样可以设计下面的问卷来证明:(1)事件是否得到实现?(2)现在是否已经处于行为结束后的状态?(3)现在是否处于行为结束后的状态的起始阶段?问题(1)的肯定回答得到“实现”体,问题(2)的回答得到“持续”体,问题(3)的回答得到“起始”体。
例(18)-(21)跟例(22)-(25)的不同在于:前者表示事件本身的“实现——持续——起始”,而后者由于结果补语和词尾“了”的作用,表示的是前一个事件结束后的状态的“实现——持续——起始”。
我们将“实现——持续——起始”之间的体关系图示如下:
因此,实际上,“起始”蕴涵“持续”,“持续”蕴涵“实现”。
我们还要说明的是,句尾“了”表示的“起始”体和“V起来”表示的“起始”不同,前者是整个事件或状态的“起始”,后者是动作行为的起始。本文用“起始”指称句尾“了”的体属性,不涉及动作行为的起始。
以下我们继续证明。请看下面的例子:
(26)他吃饭。 (27)?他吃了饭。
(28)他吃了一碗饭。 (29)他吃饭了。
(30)他吃了一碗饭了。
例(26)不用“你吃饭”,是为了排除“你”作为祈使句使用成分的干扰,用“他”或者“我”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从例(26)到(27)只增加了一个成分,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的差别,如果把例(27)置于一个更大的结构中,这种差别将更为明显(例如:他吃了饭来);从例(27)到(28)也只增加了一个成分,也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别。这些差别都跟汉语的时体概念的变化有关。例(27)和(29)仅仅是“了”的位置不同,但是却引起了体的变化。正是根据这一点我们将它们归入两种不同的体范畴,前者是“行为的结束”,后者是事件的起始(在北京话中有歧义)。例(30)便是“结束”和“起始”的复合体形式,例如:
a他吃了一碗饭。 b他吃了一碗饭了。
a表现的是一个行为的结束,b则是这一“行为结束”“之后”的状态,开始发生一个新事件。图示如下:
从哲学上来看,时间轴上的任意一点,既可以看作是结束,也可以看作是开始。结束表示另一个新事件的开始,而开始则表示前一个事件的结束。在时轴上,词尾“了”处于β线段的左边一侧,而句尾“了”则处于β线段的右面一侧,如同一张纸的两面,但是它们一个属于“结束”,另一个则属于“起始”。以上图示中的事件(1)“他吃了一碗饭”由于词尾“了”和宾语(包括定语)的作用,事件在时体上得到了封闭,处于β左侧。如果在句尾加上“了”,它就将“事件结束后的状态”作为一个新事件来介绍,在理论上这种状态是一个“新事件”,处于β的右侧。因此句尾“了”的着眼点是“事件结束后状态”这一“新事件”的起点。这正是教学上常说的句尾“了”表示“新情况”或“变化”语感的来源。
1.2 “S了”时的内涵
在一个表述中,通常需要两个时间的比较,一个是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即“所指时间”,另一个是表述事件的时间,即“参考时间”。通常情况下,所指时间可以有“过去”、“现在”、“将来”等,而参考时间在无标记情况下总是指说话的时间。句尾“了”除了以上我们观察到的表示“体”的意义之外,它还兼表参考时间的“时”意义。一般情况下,它总是指向说话的时间。也就是总是表达“在说话的时候事件处于‘实现——持续——起始’的状态”,它具体表达的可能是“在说话的时候事件处于起始的状态”或者“在说话的时候进入β右侧的状态”。句尾“了”的一个功能在于向听话人提示参考时间(说话的时间)。
如果将缺省所指时间词情况下的句尾“了”的时意义定位在默认参考时间,那么所有句尾“了”的句子都成为“现在时”,实际并非如此。前面我们说过,句尾“了”的一个功能在于向听话人提示参考时间,而不在于向听话人提供所指时间。但即使这样,使用句尾“了”的句子,还是存在所指时间的,这些所指时间是由特定的句法成分所提供的,并不是句尾“了”的功能。
以下我们讨论“S了”句子的所指时间特征。
假定现代汉语有三种“时”:过去、现在、将来。再假定现代汉语中有起始体,它分别对应于三种“时”构成“过去起始”、“现在起始”、“将来起始”三种时体特征。我们根据这三种时体进行一种疑问测试的证明,以此来分化、确定不同“S了”的时体性质。
以往对“了”的时体性质的确定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语感。这种研究虽然也能获得正确的结论,但缺乏实验的支持。本文采用的疑问测试法建立在相应的语义对立的基础上。
1.2.1 现在起始:其基本意义和“保持原有状态”相对立,也就是打破“保持某一状态”(所谓的“变化”或“新情况”)。如果用现代汉语中表示保持状态的副词“还”(还在)、“仍然”、“仍旧”或者“还不”、“仍然不”等来提问,就可以检验句子是否具有“现在起始”的时体特征。例如:
(31)A:他还是医生吗? (32)A:他还不吃吗?(丈夫问妻子,儿子吃不吃饭)
B:他不是医生了。 B:他吃了。(妻子回答丈夫,儿子开始吃了)
通过上面的疑问测试可以确定(31)、(32)的B都是“现在起始”体。
1.2.2 过去起始体:“过去起始”和“没”是对立的。因此其时体意义可以用“没(有)”来提问测试:
(32)A:他昨天没看电影吧? (34)A:你早上没吃饭吧?
B:他看了电影了。 B:我吃了饭了。
例(33)B“他看了电影”、(34)B“我吃了饭”指这些行为在说话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已经结束。句尾“了”是“过去的行为结束”以后状态的“起始”标记。
1.2.3 将来起始体:将来起始体表示行为的实施要在将来的一个时间里实现或进入某种状态。由于有着明显的外部标记特征“快要”(快/要/将……),因此不必设计疑问测试。
二 “S了”表示“将来起始”的句法条件
我们先通过加入变项的方法来观察:
(35)火车到了。 (36)火车快要到了。
(37)下雨了。 (38)就要下雨了。
(39)饭好了。 (40)饭快好了。
(41)工作完成了。 (42)工作要完成了。
上面的例句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已经实施,句尾“了”表示“将来进入行为结束后的状态的起始端”,如例(40)、(42),这一类句子有表示“完成”的句法成分(如“好、完”等);另一种是表示“将来进入行为实施的起始端”,如例(38)。
上面的比较还可以看出,例(36)、(38)、(40)、(42)中的“将来”并不是“了”赋予的,而是句子中的副词性成分“快要”、“就要”等赋予的。
总之,“将来起始”有两个变体:(1)将来进入行为结束后的状态的起始端;(2)将来进入行为实施的起始端。
三 “S了”表示“现在起始”的句法条件
所谓现在事件的起始,就是在说话的那段时间“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的起始端”(教学界通常所说的“新情况”、“变化”等)。相反的情况是保持说话前的状态。汉语中表示保持状态的典型副词是“还”、“仍旧”等。下面我们用这些副词作疑问句测试。以下描写“现在起始”体意义的结构条件,我们试图通过疑问句测试证明这些句子的时体特征。
3.1 形容词+了
先看下面的一组例子:
例句 测试
(43)天晴了。 还下雨吗?不,天晴了。
(44)我饿了。 你还不饿吧?不,我饿了。
(45)今天冷了。 今天仍然不冷吧?不,今天冷了。
(46)现在我不忙了。 你现在还很忙吧?不,我现在不忙了。
(47)外面的雨大了。 外面还下小雨吗?不,外面的雨大了。
以上疑问测试表明,句尾“了”表示“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的起始端”。
3.2 数量性名词短语+了
例句
测试
(48)10点了。 还早吧?不,10点了。
(49)我大学生了。 你还在念中学吧?不,我大学生了。
(50)今天儿童节了。 还早呢!不,今天儿童节了。
(51)大姑娘了。 你女儿现在还小吧?不,人家大姑娘了。
(52)大小伙子了。 您儿子还小吧?不,人家大小伙子了。
以上的疑问测试也同样表示例句(48)-(52)“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的起始端”。
上面例子中的“儿童节”、“大姑娘”、“大小伙子”等名词都具有量(或者排序)的特征,不具有量特征的普通名词无法进入这一框架,例如:
(53)*桌子了。 (54)*电视了。
(55)*大楼了。 (56)*地铁了。
归纳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如果结构形式为“数量/数量特征名词+了”,则该结构也属于“现在起始”体。
3.3 系词+Np+了
这一类句子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通常所说的判断句,动词通常由系词充当。例如:
例句测试
(57)他是大学生了。 他还不是大学生吧?不,他是大学生了。
(58)他像老师了。 他还不像老师吧?不,他像老师了。
(59)你是医生了。 我还不是医生吧?不,你是医生了。
(60)他是九三社员了。 他还不是九三学社社员吧?不,他是九三学社社员了。
上面的句子不能用“没”来提问,主要原因是“没”和“了”以及系词相冲突。
3.4 有+Np+了
例句
测试
(61)我有工作了。 你还没有工作吧?不,我有工作了。
(62)我有钱了。 你仍然没有钱吧?不,我有钱了。
(63)我有女朋友了。 你还没有女朋友吧?不,我有女朋友了。
(64)我有书了。 你还没有书吗?不,我有书了。
上面的句子也不能用“不”和“没”来提问。
3.5 能愿动词+Vp+了
例句测试
(65)我会说汉语了。 你还不会说汉语吧?不,我会说汉语了。
(66)我能看见了。 你仍然看不见吗?不,我能看见了。
(67)这儿不可以吸烟了。 这儿还可以吸烟吗?不,这儿不可以吸烟了。
(68)她会游泳了。 她还不会游泳吗?不,她会游泳了。
(69)她能工作了。 她还不能工作吗?不,她现在能工作了。
(70)图书馆可以借书了。 图书馆还不能借书吗?不,图书馆可以借书了。
在以下的动词结构后面,句尾“了”表示“现在起始”的体意义,句法上有一些特别的条件限制。
3.6 位移动词否定式+了
如果位移动词否定式句子末尾加上“了”,那么“了”表示“现在起始”的体意义。
例句测试
(71)他不去学校了。 他还想去学校吗?不,他不去学校了。
(72)她不来了。 她还打算来吗?不,她不来了。
(73)他不到北京去了。 他还到北京去吗?不,他不到北京去了。
(74)我不走了。 你还在走吗?不,我不走了。
(75)他不跑了。 他还在跑吗?不,他不跑了。
在这一结构中,否定位移动词成为构成“现在起始”体的充分条件。与上面的例子相对,如果去掉句子中的否定词“不”,就失去了“现在起始”的体意义。请比较本文4.2节。
以上表现“现在起始”体的句子结构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句法标记,时间词看作零形式也可以。其谓词核心也值得注意:形容词、系词、数量名、“有”、能愿动词、否定式位移动动词。可以说,这些零形式的谓词核心的特殊性本身就成了“现在”的标记。
四 “S了”表示“现在起始”或“过去起始”的句法条件
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用“还不”、“仍旧不”的提问方式来提问、证明“现在起始”体。与此相对的方法是利用否定“没有(没)”来证明“过去起始”。但是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四种结构可以同时接受以上两种不同“体”的疑问测试,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语境控制的话,它们到底是表示“现在起始”还是“过去起始”是不确定的。如果要确定它们准确的时体意义还需要加入其他变量才行。
4.1 一般行为动词
先看例句。
例句 “现在起始”测试 “过去起始”测试
(76)她吃(饭)了。 她还不吃吗?不,她吃了。 她没吃饭吗?不,她吃了。
(77)他看(书)了。 还不看吗?不,他看了。 他没看吗?不,他看了。
(78)她休息了。 她还不休息吗?不,她休息了。 她没休息吗?不,她休息了。
(79)她写(字)了。 她还不写吗?不,她写了。 她没写吗?不,她写了。
这种结构在时体意义上是有歧义的,一种意思是表示“现在起始”,另一种意思是表示“过去起始”(详见本文第五部分)。我们用两种不同体的提问方式来分化。朱德熙(1984)用“V了了”来分化这种歧义,这一假设在宁波话中得到了证实,在宁波话中,“V了了”要说成“V了来”。
4.2 位移动词肯定式结构
先看下面的例句和“没”的测试。
例句
测试
(80)他去学校了。 他没去学校吗?不,他去学校了。
(81)他来中国了。 他没来中国吗?不,他来中国了。
(82)他去北京了。 他没去北京吗?不,他去北京了。
(83)他去美国了。 他没去美国吗?不,他去美国了。
(84)他去医院了。 他没去医院吗?不,他去医院了。
与(71)-(75)不同,上面的例子是否可以解释为“过去起始”(行为实施的时间点难以确定),是不确定的,因为这一类例子还可以通过“还不”测试,这就产生了麻烦。如果是:
(85)他还不去学校吗?不,他去学校了。 (86)他还不去医院吗?不,他去医院了。
就可以是“现在起始”。因此,位移动词的时体意义是最不确定的,它可能有三种情况:现在起始(刚刚实施行为)、过去起始1(在途中,移动行为未结束)、过去起始2(已经,移动行为已结束)。
因此这种结构的“时”意义是不确定的。时意义不能得到确定的还有4.3和4.4中的两种结构。
4.3 VR结构
VR结构就是“动词+结果补语”结构。除非否定,一般情况下对“结果的起始”应该认为这一行为在此之前已经得到了实施。例如下面的例子和“没”的测试。
例句
测试
(87)那个抢劫犯死掉了。 那个抢劫犯没死掉吗?不,那个抢劫犯死掉了。
(88)那些人逃走了。 那些人没逃走吗?不,那些人逃走了。
(89)他把球踢破了。 他没把球踢破吗?不,他把球踢破了。
(90)我写完了。 你没写完吗?不,我写完了。
如果说上面的句子表示“过去”,我们认为那是结果补语赋予的,句尾的“了”表示VR这一结构后的状态的起始。但是这一结构大部分也可以通过“还不”的测试。
(91)那些人还不逃跑吗?那些人逃走了。 (92)他还不把球踢破吗?他把球踢破了。
因此,这一类结构的时体到底是“现在”还是“过去”也需要在语境中才能确定。
4.4 非持续性动词结构
这一结构和上面有交叉,而且多数瞬间动词使用结果补语。下面的例子实际上是补充上面一节的。先看例句和“没”的测试。
例句
测试
(93)她结婚了。 他没结婚吗?不,她结婚了。 *她不结婚吗?不,她结婚了。
(94)屋子塌了。 屋子没塌吗?不,屋子塌了。 *屋子不塌吗?不,屋子塌了。
(95)熄灯了。 没熄灯吗?不,熄灯了。 *不熄灯吗?不,熄灯了。
(96)我投降了。 你没投降吗?不,我投降了。 *你不投降吗?不,我投降了。
以上是用“没”测试的结果,说明它们具有“过去起始”的意义,但是这种结构也能通过“还不”的测试。
(97)她还不结婚吗?不,她结婚了。 (98)还不熄灯吗?不,熄灯了。
(99)你还不投降吗?不,我投降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它们又具有了“现在起始”的意义。因此,这种结构所表示的时体意义也是两可的。这一结构的基本特征和“非持续性动词”有关,因为这样的动词,一旦起始,也就意味着结束。
以上表示“现在”或“过去”的结构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形式标记,但是其动词核心很值得注意,这些动词似乎成了“现在”或“过去”两可的原因。
五 “S了”表示“过去起始”的句法条件
本节中的“过去”实际上是动词行为得到实施的时间。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用否定“没有(没)”或者“之前怎么了”的疑问来证明“过去起始”。在以下的结构中,“过去”的时意义并不是句尾“了”作用的结果,而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在这些结构中,句尾“了”出现之前,就已经蕴含了“过去”的意义。句尾“了”的作用是将过去结束的事件引入结束后的状态,表示在“参照时间”时事件进入结束后的状态的起始端的体特征。
5.1 T没Vp了
这一结构表现的“过去”是由“时间+没”获得的。
因为下面的句子本身已经包含了“没”,我们无法再用“没”测试,但是可以用“之前怎么了”测试。
例句
测试
(100)小王三天没喝酒了。 小王之前怎么了?小王三天没喝酒了。
(101)我们八年没见面了。 你们之前怎么了?我们八年没见面了。
(102)孩子两天没回家了。 孩子之前怎么了?孩子两天没回家了。
(103)他三年没工作了。 他之前怎么了?他三年没工作了。
这一类句子的时体表现的是在说话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某种行为得到了实施。句尾“了”的作用是将过去结束的事件引入结束后的状态,表示在“参照时间”时事件进入结束后的状态的起始端的体特征。如例(100)表示“小王”进入“三天没喝酒”之后的状态的起始阶段。
5.2 “V了O了”结构
例句
测试
(104)我吃了饭了。 你没吃饭吗?不,我吃了饭了。
(105)他跑了步了。 他没跑步吗?不,他跑了步了。
(106)我签了字了。 你没签字吗?不,我签了字了。
动词后的“了”已经表示行为的结束,句尾“了”将事件引入行为结束后的状态。这一结构式可以描写为:“[V了O]了”。在宁波话中,句尾的“了”仍要读成“来”。要说这一结构在“时”方面属于“过去”,那是动词后“了”的作用,因为它表示事件的结束,而句尾“了”又跟说话的参照时间有关,在说话的时间一个行为已经结束,因此整个事件在时的特征上就可以理解为“过去”了。
5.3 “V了T了”结构
例句测试
(107)那件事儿做了三天了。 那件事儿没做吗?不,那件事儿做了三天了。
(108)那件衣服洗了两天了。 那件衣服没洗吗?不,那件衣服洗了两天了。
(109)他躺了一个小时了。 他没躺下吗?不,他躺了一个小时了。
(110)他等了半天了。 他没等吗?不,他等了半天了。
前两例的动词是弱持续性动词(马庆株1981),语义上有歧义,一是说行为已经结束,二是说行为还没结束。这一歧义实际上是由结构歧义引起的。歧义一:[[那件事儿做了三天]了],这是“还在做”,“三天”是“做”延续的时间,句尾“了”作为一个新的起点,表示接着“三天”继续延续;结构歧义二:[[那件事儿做了]三天了],“做了”表示行为的结束,“三天了”表示“结束”之后进入“第三天”(第四天?)状态的起始端。因此它表示行为“结束”至今已经有三天了。
后两例的动词是强持续性动词,语义上是说事件还在持续。无论行为是已经结束还是在持续,事件的“实现”是在“之前”发生的,句尾“了”还是表示行为得到实施后事件经历了某个时间段之后的状态。
5.4 past V结构
例句
测试
(111)她昨天吃生鱼片了。 她昨天没吃生鱼片吗?不,她昨天吃生鱼片了。
(112)她今天早上买水饺了。 她今天早上没买水饺吗?不,她今天早上买水饺了。
(113)她上个星期六休息了。 她上个星期六没有休息吗?不,她上个星期六休息了。
(114)她前天晚上写字了。 她前天晚上没有写字吗?不,她前天晚上写字了。
这一组例子的特点是有表示过去的时间词。在一般的受控制的实验观察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特定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结果的变化,可以认定这一特定因素的变化便是构成结果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上例句与其他例句的不同在于多出了表示过去时间的词:
(115)她吃生鱼片了。 (116)她买水饺了。
(117)她休息了。 (118)她写字了。
例(115)-(118)变成了“现在起始”。那么我们可以初步认定表示“过去”的时间词的出现是决定“过去(起始)”的主要因素。
以上表示“过去”的结构有一些形式上的特征:“时量+没、V+了、过去时点”,它们构成了“过去”的基本特征。
六 小结
本文着重讨论了句尾“了[,3]”,通过疑问句测试,可以发现句尾“了”所表达的时间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1)将来起始;(2)现在起始;(3)现在起始或过去起始;(4)过去起始。其中(3)介于(2)和(4)之间。
不同的句尾“了”和不同的句法结构结合,产生不同的时体意义。到目前为止,我们观察到的结构,表示将来起始的有1种结构;表示现在起始的有6种结构;表示现在或者过去起始的有4种结构;表示过去起始的有4种结构。如果发现本文中没有讨论过的结构,也可用同样的方法通过相应的测试确定它的时体类型。测试条件如下:
现在实现 过去实现 过去或现 将来实现
在实现
还/还不/仍然/仍然不 +
-+-
没 - ++-
快/要/快要-
--+
本文所考察的四种起始体的“时”特征及其句法形式分别为:(1)将来:“快要”、“就要”等;(2)现在:形容词、系词、数量名、“有”、能愿动词、否定式位移动词;(3)现在/过去:一般行为动词、肯定式位移动词、VR结构、非持续性动词;(4)过去:时量+没、V+了、过去时点。
标签:行为动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