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李杏杏

试述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李杏杏

中海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城市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生态的相关建设,生态建设关系着城市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合理的生态配置可以改善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环境,还能为市民提供活动空间,改善市民的心情,提高城市的整体文化水平。同时,景观园林还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土壤质量,调节空气湿度,从而有利于生态平衡。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1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坚持的原则分析

1.1统一性原则

在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将多样性的特点呈现出来,线条、色彩、比例等都有着差异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在园林设计时还需要让景观之间有相似性,只有让人感觉到景观间的统一和谐,才能让生态园林建设得更加活泼在进行园林生态设计时,如果变化过多,那么在后期的园林建设中就会使人们的视感很乱,失去了园林应有的美感,这样无法发挥出应有的美化城市的作用而如果每一个设计都平淡,则会造成效果呆板,同样难以起到美化的作用所以设计中的统一性原则非常重要,需要在统一中寻找变化,实现各个方面的和谐,不至于格格不入

1.2美观性原则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美观性原则必须是符合人的审美要求,美观的设计能够有效地缓解观赏者的视觉疲劳,还能使植物的群落美体现出来,这样艺术与科学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设计者需要在植物景观的配置过程中充分地将观赏性与功能性体现出来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需要将观赏需求以及景观美学原理作为观赏的基础,并详细掌握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的观赏期得到有效的延长和提高

1.3因地制宜原则

整个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必须把城市的自然条件与城市特有的文化特点作为景观设计的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对景观的要求,这样的园林设计才能被大家接受。

1.4经济性原则

为人们建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是我们设计生态型园林景观的目的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为了实现园林景观建造去破坏环境,要以较小的投入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要坚持设计的经济性原则,将绿色环保等理念融入设计当中,科学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2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2.1 植物配置种类单一,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

对于生态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的具体构建来看,不仅仅需要体现出较为理想的绿化效果,保障其能够在城市绿化方面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还需要重点从相应的植物配置所能够表现出来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层面进行控制分析,确保其能够达到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效果。但是在该方面,现阶段的植物配置却表现出了一定的限制性影响,人们往往在具体植物配置中选择单一物种或者是相近的物种进行配置,如此也就必然会影响到生态园林景观的物种多样性效果,导致其整个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复杂性不足也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效果,容易发生各类问题,造成其难以在后续长期应用中得到可持续发展效果。

2.2 功能性不足

在当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构建中,相应植物配置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还表现在其最终达到的功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植物配置后体现出来的作用效果,很难满足于最初的设计规划要求,进而导致其功能效果受损。结合这种功能性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是因为在植物配置过程中,没有结合各个方面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区域特点进行设计,因而难以发挥出植物的最大应用效果。比如对于一些需要具备遮荫效果的植物配置区域,如果所选择的植物较为低矮,也就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遮荫效果,进而影响到了相应生态园林景观的功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对于乡土植物的应用不足

在现阶段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其对于植物的配置应用还往往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崇洋媚外”现象,即为了提升生态园林景观的视觉表现效果,很多设计人员都会优先选择一些外地的高档植物种类进行配置构建,而忽视乡土植物的应用,这一表现必然也就会影响到生态效果。我们都知道,从生态园林景观的具体植物应用来看,无疑是乡土植物具备着更为理想和突出的适应性效果,能够更好地在本地生长,并且还有助于提升生态稳定性;而随意引入一些外来物种,不仅可能因为其自身不适应这种外界环境而造成大量死亡现象,还极有可能影响到生态园林景观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效果,给其它物种带来较大威胁和影响。

3针对现代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应对策略

3.1 提高生态园林施工工艺并做好养护工作是前提

生态园林景观的施工重点在于植物的成活率与后期的维护,我们应该做到全方位地覆盖每一个角落。目前生态园林景观建设的屋顶花园、植物造型灯施工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各种新型的环保材料等也得到了充分应用。像街头、公园、游园等主城区的绿地养护工作也落实到位,滴灌、微喷等先进的节水技术也在不断地被推广,但那些偏僻的景观管理工作也需要重视落实,若 2 年不养护,一块生态园林项目就会荒废。

3.2注重树种多样的配置

在具体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构建中,为了较好地提升其配置效果,促使各类植物都能够在生态园林景观中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必须要重点围绕着相应的树种多样性进行探索。在具体的树种选择和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多地选择各类不同的植物,在经济许可范围内,越多的植物种类能够表现出越强的积极作用,如此也就必然能够有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升优化,从这一方面来看,相应的植物配置选择也就需要进行广泛的分析,了解可以被选择到该项工程中来的所有植物种类,然后借助于这些不同种类植物的合理搭配,来提升其整体作用价值。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关注于乡土植物以及外来植物的协调性处理效果,乡土植物的应用需要重点加强比例的提升,尽可能多地选择乡土植物进行配置,这不仅仅能够提升其生态系统稳定性,还能够达到经济节约效果。当然,适当运用一些高档的外来植物进行点缀和美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3.3施工过程中及时与设计师沟通

生态园林从方案设计确定,最终通过施工过程把方案变为现实,相关参建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实际,要及时与设计师沟通,不断完善设计中的景观植物配置,不断确定和优化生态园林项目的定位,公园、道路、景观节点、郊野等项目的不同,方案不同,应实事求是,使工程的植物配置效果尽量完美。

3.4彩化与香化的生态配置变化

彩化与香化是园林生态建设的重要配置手段,两者结合可以增加园林景观设计的美感。它们是园林艺术打造的第三阶段,也可以说是压轴戏码。植物有独特的自然清香和纷繁色彩,不同种类植物的枝叶、花芽甚至茎干都有独特的气味和色彩,能吸引昆虫萦绕。香化植物的种类有很多,如常见的栀子花、玉兰、米兰等,它们集香、色于一身,品种多样。设计者可以采用垂直绿化的形式进行景观配置,为人们带来视觉与嗅觉方面的融合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生态园林景观的具体构建设计而言,相应的植物配置工作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同种类植物的合理配置确实能够较好提升其整体表现效果,尤其是对于生态园林景观功能性以及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价值更是极为突出,进而也就需要在今后的具体植物配置中,丰富植物种类,提升其配置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彭静,郭勇君.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南方农业,2015

[2]肖菡.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3]刘永山.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5

论文作者:李杏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试述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李杏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