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论文_郭爱凤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论文_郭爱凤

禹城市中恒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禹城 251200

摘要:道路建设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规模和成熟的建设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现代施工技术的成熟使得市政道路工程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发展。然而在市政工程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难度较大,给施工现场管理带来较大影响,阻碍了工程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特点

(1)施工条件复杂,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而言,它的呈线性布局比较长,通常存在拆迁不到位的情况,并且地下管线和地下管线综合复杂,同时涉及的种类比较多迁改的难度很高,很难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保护。(2)协调难度大,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而言,它通常涉及供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管线等等,有时候还会涉及铁路线路。而在协商过程中,一些部门都是国企部门,并且在协调难度上,很多单位都是从自身的出发点去想,那么在调节的过程中遇到的难度就会很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顺利开展。(3)安全文明施工难度大,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通常涉及的点面比较广,同时施工线路比较长,具备施工不连续等特征。施工时他还需要保证市民的日常正常通行,并且还需要对施工线路上的各种施工设备进行保护。该如何做好施工矛盾与社会需求矛盾的解决,对道路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出的挑战越来越大。

2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

2.1合理调配资源,提升施工效率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三项资源,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针对这三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提升工程施工效率。首先,对于施工过程要根据工程量划分施工阶段,以此确定每个阶段需要多少施工人员,各个工种的占比为多少,针对性的做好规划,合理的利用施工人员。其次,关于施工材料,由于市政施工现场场地有限,因此,施工材料可进行分批采购,分批运输,减少仓储费用,同时也不影响施工现场。此外,关于施工设备的调配要按照工程需要进行调配,施工的各个阶段需要哪种设备,需要多少,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做好规划,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设备问题影响施工效率。此外还要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万一出现设备损坏的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补充,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2加强图纸设计的审查和核对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当设计图纸完成之后,相关的施工部门需要对图纸进行严格的检查,将图纸设计存在的难点问题找出,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对设计的内容以及整体结构的特点和地质条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开展。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技术经验总结,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以保证整体工程能够有效进行。

2.3市政工程道路涵洞施工深化设计要点

(1)设计涵洞时以暗涵的设计为最佳。暗涵设计有着优越的稳定性:其一,在涵洞背部压实过程中,其使得回填材料的压实程度更加严密,有利于涵洞内部的结构稳定。其二,暗涵设计的荷载承受能力更高,避免了道路振动对涵洞的影响。然而并非所有的涵洞设计都以暗涵为优,一旦涵洞出口位置的标高有所限制,则必须采用明涵对其进行技术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明涵设计应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涵洞盖板顶部标高与地面基层标高一致,确保路面面层施工的连续性。并且对于涵背回填材料的压实也有帮助。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对路面面层进行双层配筋处理;针对沥青路面应按要求展开施工。(2)针对可以基本利用现有市政工程道路的路段,在路线定线时,控制方向尽可能为原有涵洞的轴线,有利于涵洞的应用和涵洞路线接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涵洞加长过程中,一旦加长部分与原存涵洞存在结构形式的差异,且以盖板涵进行加长时,暗涵是其最优的形式选择。(4)在一侧加宽暗涵过程中,对涵洞的一字墙进行高度增加是处理其宽度设计问题的有效措施。(5)山区涵洞设计过程中,要对涵洞的方向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其与河沟水流方向的一致;同时确保路线与涵洞夹角的设置合理。(6)为避免涵洞位置对排水效果造成影响,应按照平纵排水的原则进行涵洞位置布置。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路基的稳定和交通行驶的安全。(7)市政公路经过水库下游时,为避免暴雨天气对路基的影响,应合理的设置涵洞进行堤坝保证。

2.4地上、地下管线等障碍物保护

结合相关单位提供的管线布置图和现场实际障碍调查和勘察,若有出入或遗漏,及时书面补充,并将调查结果上报业主及各个管线管理单位,配合管理单位制定并落实保护措施。同时统一安排专人负责的施工区域管线调查,在遇到障碍物不明或出现险情时,应立即上报项目经理部,同时保护好现场,切记盲目施工。对原有排水管线需拆除后重建的地方,及时作好排水工作不致影响基坑(槽)的后续施工。

2.5对道路沉降的处理

市政工程道路建设过程中,一旦道路的路基过宽,就难以实现其地基基础承载能力的准确把控,导致地基的不规则沉降,影响市政工程公路的建设质量。为避免该病害的产生,可采取以下措施,整体式基础适合应用于跨径较小的涵洞,使基础与洞身同时变形,防止对局部产生影响;换土(垫层)法适合在地基承载力低的一侧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基础的盖板涵在沉降缝处设置传力杆等。

2.6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首先需要合理的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安排,将健全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建立,并且将组织管理的内容落实到基层,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安全施工管理的内容,在施工之前将所有的规章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度建立,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按照谁出问题,谁负责责任到底的做法进行管理。其次还需要做好安全施工管理的健全制度,建立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市政工程道路安全管理工作,那么在开展工作之前需要建立一支具备组织协调检查以及监督工作的部门,同时做好对班组施工管理人员组织的评价。使其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解决安全问题。

2.7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定期维护与保养设备是确保基础机械与设备顺利运转和维护工程机械的关键,尤其是要保证机械润滑、磨损部件,这一点至关重要。由于材料老化会影响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造成了工程机械设备日常运转中出现问题,特别是机械设备的问题影响最大,通常而言,制约技术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机械设备的机械部件磨损问题。

2.8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需要对施工路段的情况进行综合勘察,针对路面情况、地下管道线、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条件要进行综合分析,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针对这一情况,首先,项目承建单位在选派项目管理人员的时候可以针对项目情况选择有相关经验的人员或者专业素养较强的管理人员;其次;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要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对项目各项情况的熟悉,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单位也要定期开展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解决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9材料引起沉降跳车的处治

施工材料是确保市政工程道路建设高质量的基本保证。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夯实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透水效果较均匀是高质量材料选择的主要指标。常见的市政道路施工材料有砂砾石土、砂性土等。在摩擦内角控制上,35°是摩擦内角控制的合理范围,而部分市政工程施工中,其材料的摩擦内角明显小于30°,且透水性性能较差,对台背回填部分的压实度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容易导致柔性路基的不规则变形,造成涵洞结构破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回填过程中注重材料的使用,确保涵洞台背的均匀受力,实现涵洞结构的完整。

结语

市政工程的道路施工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系统实践过程。其容易受到设计规划,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环境下,面对越来越高的市政工程道路建设要求,工程建设人员只有系统把控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要点,并做好施工技术,现场管理,及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把控,才能实现市政工程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道路的建设质量,推动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红银.公路工程关键部位设置技巧及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5,(35).

[2]王烨,吴巨良.有关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05).

[3]张美祥.公路路基施工中冲击压实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12).

[4]刘杰胜,吴少鹏,杨洪波,等.武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治理[J].中国建筑防水,2013,(01).

[5]赵刚.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资讯,2016,(14).

论文作者:郭爱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论文_郭爱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