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前景论文,框架内论文,能源论文,领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自然资源问题,首先是能源问题和原料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和与之相联系的日益迫近的燃料动力危机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府和科学中心非常明白这种原因。目前,85%的能源为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近92%的所用能源靠矿物有机原料。因此,为解决具有全球性的能源和原料问题,要求国际社会联合行动。
加强燃料动力领域的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有前景的相互合作的方面之一。《上海合作组织至2020年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和2004年通过的《纲要措施实施计划》认为以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油气勘探、开采及加工领域的合作发展;
2.油气管道的设计和建造;
3.燃料动力综合体设施的改造和现代化;
4.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相互进入对方电力市场和在它们境内无障碍地输送电力创造条件;
5.梯级水电站的联合设计和建设;
6.新型的、非传统的、可用作电源的可再生能源的研制和开发。
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动力工业方面的合作发展计划中占有特殊地位。这是因为中亚在探明的碳氢化合物原料的储量方面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占世界探明的石油储量的6%~7%和探明的天然气储量的约40%。里海过去的石油储量估计与波斯湾的石油储量相当。后者的碳氢化合物资源约为78亿桶。预计,至2010年这里的石油日开采量将达到380万桶。
例如,土库曼斯坦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13万亿~20万亿立方米;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探明的天然气和铀的储量方面位列世界前十位(注:乌兹别克斯坦探明的矿物资源估计为3.3万亿美元。);2005年,哈萨克斯坦的采油量预计为6000万吨,估计到2010年,哈的石油出口能力将达到每天200万桶(注:2001年世界石油储量构成比例(%):欧洲——1.8、亚太地区——4.2、北美洲——6.1、独联体国家——6.2、非洲——7.3、中南美洲——9.1、中东——65.3。经证实的石油储量(亿吨):中东——896、北美洲——120、拉丁美洲——93、非洲——78、亚洲——62、欧洲——25、独联体——227、里海地区——40。),到2015年石油出口能力将达到每天300万桶(注:2004年俄罗斯和沙特一昼夜出口石油分别为667万桶和873万桶。科威特、尼日利亚和伊拉克三国一昼夜的采油量各为250万桶。)。
宝贵的石油
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对世界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这是因为工业,特别是开采部门及冶金业、化工和建材业的能耗在增加,用于环境保护所需的能耗越来越大和人口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量不断增加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在逐渐枯竭。据美国政府顾问凯姆普别尔(Colin Campbell)的计算,全球石油储量总数为1.8万亿桶(10亿桶=1.4亿吨),其中已开采8220亿桶。世界年消费石油220亿桶,这种原料的年均勘探量不超过60亿桶。预计,2006年将是世界石油开采高峰年,之后,世界石油储量每年将以约2%的速度减少。
据国际动力工业代办处的资料,目前世界每天约开采石油8600万桶(注:据〔美〕《时代周刊》2004年11月第41期资料,世界石油开采量超出世界石油需求量的100万桶。1960年日采油量为2000万桶,1980年为6000万桶,2005年为8200万~8400万桶。)。据预测,仅亚洲国家保持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它们到2015年对石油的需求量就将增加到每天4000万桶。最近7年,世界油价从每桶10.50美元涨到70美元。专家估计,到2010年油价每桶有可能逼近150~200美元。很多专家不仅把油价跨越式的上涨过程与作为国际政治和安全问题基础的经济形势联系起来,而且还与投机活动联系起来(注:据报刊资料,石油价格政策被用作遏制某些国家经济增长的手段,《中国南方早报》2005年10月11日。)。油价上涨是需求和消费结构深刻变化的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成分的多样化,是石油原料储备减少的显著标志(注:为支持经济增长,当今世界年需石油300亿桶以上,〔美〕《时代周刊》2005年10月21日。)。正如专家们指出,在最近10年阿拉斯加的采油量从每天的200万桶下降到90万桶,而北海油田的采油量减少了25%。西伯利亚的日采油量从1999年的900万桶减少到目前的500万桶。拥有日采油量1500万~2000万桶能力的沙特的采油量也在下降,1980~2002年期间,沙特约开采石油600亿桶。虽然该国的石油储量估计有2635亿桶,但许多研究机构对这种预计的可靠性深表怀疑。
中国能源消费的年增长速度为17%,而石油开采的年增长速度只有2%。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对石油需求的年增长速度约为16%,而世界年均增长速度为6%~7%(注:2005年中国石油的进口量达到1.4亿吨,2004年为1.22亿吨,《Чайна Дэйли》2005年9月30日。)。尽管采取了各种旨在不断减少石油需求、节约能源和寻求“能源篮子”多样化的措施,但到2010年中国对石油进口的需求仍将增加到每天500万桶(注:目前,中国日石油进口量约为300万桶。)。为保证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对能源的需求,一定要有足够的能源储备。即使在其东部省份新建的大型储油罐交付使用后,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才够用20~25天。而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可用118天,德国——127天,日本——160天(注:据布拉赫姆说,美国所拥有的石油战略储备和充足的石油加工能力足以控制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以中国当前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1.28亿~1.30亿辆汽车,将消耗掉国家近50%的石油。
危机的教训
1970~1980年的能源和原料危机除了消极影响外,还有其积极意义。它大大发展了能源保护工艺、加强了原料节约制度、加快了经济结构改革。一方面,它减少了某些部门对石油的依赖,另一方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注:2000年和2020年世界能源平衡表(%)分别为:石油——39/22、天然气——21.4/26.2、煤炭——39.5/18.1、电能和其他可再生能——11/13.7、核能——6.6/25。),仅在1980~1990年期间,发达国家的生产能耗就减少了20%多。例如,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耗大约比中国少75%(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耗约比发达国家高1倍。)。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提出了到2010年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耗减少20%的任务。这个决定应被视为对国际社会优化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努力的战略性贡献。我们都清楚,近些年人们极大地提高了对代用能源其中包括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关注。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原子能电站生产的电力占该国全部电力需求的80%左右。目前,在世界的发电量中原子能电站的发电量占16%~17%。
在核能工业方面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发展合作的客观可能性。例如,近几年中国将计划建造10座新的原子能电站。随着它们的投产中国原子能电站的总数将达到19座,到2020年,原子能电站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将从2.4%提高到4%~5%(注:2004年中国发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440千兆瓦。预计2005年为510千兆瓦,2006年为580千兆瓦,2007年为650千兆瓦。)。新建的原子能电站的原料可以从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国家进口。据中国原子能科学院院长赵志祥说,中国自己的快中子反应堆将有望在2010年前交付使用(注:《中国日报》2005年10月4日。)。这将大大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如果说标准原子核反应堆只能加工0.7%的铀资源的话,那么,快中子反应堆能加工60%~70%的铀资源)。
为广泛发展以铀作燃料的原子能工业,还有几项任务需要解决。其中最困难的任务是,如何埋藏放射性废料。主要困难在于,废料带有很强的放射性且消失缓慢(注:总的说,废料问题是世界生态系统恶化的重要原因。据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世界固体废料可达4000亿~4500亿吨。)。另一个危险在于,如何将快中子反应堆中的铀转化为钚。钚是最好的原子能燃料,是制造原子弹的主要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钚的积累将使其更容易扩散并为人们所获得。原子弹的构造已早为人知,制造一枚原子弹总共才需要几公斤钚(注: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目前世界上注册的浓缩铀反应堆共280座,分布在56个国家。其中60座反应堆靠高浓缩铀——铀235运转。在亚洲和亚太地区有9个国家的反应堆靠这种燃料运转。这些国家是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美国和俄罗斯拥有的核反应堆数量最多。)。
深化动力工业领域的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石油勘探、开采、加工和运输方面的合作正在顺利进行。早在1996年上海合作组织——“上海五国”雏形建立之初就通过了中国向该经济组织投资约95亿美元的决定。据专家估计,随着“阿塔苏—阿拉山口—独山子”中哈石油管道的交付使用,每年将向中国输送石油1000万吨,最终将计划把它的通过能力增加1倍(注:据哈萨克斯坦资料,里海哈方部分的石油开采量到2015年将达到每年1亿~1.5亿吨的水平。)。
中国和俄罗斯公司是中亚主要投资者。俄罗斯在油气及电力领域积极发展同该地区国家的合作。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总额达30亿美元(注: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3。据俄方资料,乌兹别克斯坦露天矿区探明的碳氢化合物储量超过37亿吨标准燃料,该国约60%的领土有油气前景。2004年,乌开采石油约700万吨,天然气550亿~580亿立方米。)。
2004年,中国宣布,计划在乌兹别克斯坦西部、乌斯秋尔特地区和阿拉尔河水域以及费尔干纳盆地投资约1亿美元,共同开发油气田。2005年5月,在北京签署了许多协议。据这些协议,最近几年中国将向乌兹别克斯坦的石油开采、运输和其他经济部门投资约6亿美元(注:乌兹别克斯坦可采天然气储量为1.62万亿立方米。)。目前,除了正在实施的乌中项目外,在动力工业领域还在进行总额超过10亿美元的许多其他方面的合作谈判。
中国国家石油公司购买了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穆奈天然气公司60%的股份。2005年8月中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全部普通的流通股,每股55美元(该公司的石油开采能力为每年800万吨),该交易的总金额估计为41.8亿美元。
根据2002年6月24日签署的框架协议,中国计划向吉尔吉斯斯坦石油开采部门投资约3亿美元。“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日本”石油管线建设方案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兴趣。另一方面,中亚地区在中国向外国非财政部门的投资额中所占的份额相对不多。截至2004年11月底,中国向国外非财政部门的投资额约为350亿美元。
推广其他能源
近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研究水力发电技术方面的合作努力已有初步眉目。
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共和国是世界上能源丰富具有发展前景的地区,其中仅塔吉克斯坦一国的水力发电能力每年就有2830亿~5100亿千瓦时(注:据塔吉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中心资料,塔每平方公里国土平均约有200万千瓦时的发电潜力。)。吉尔吉斯共和国潜在的水力资源估计为1420亿千瓦时,技术上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为729亿千瓦时,而在经济上有效益的水力资源为480亿千瓦时。目前,实际利用的水力资源不到10%。
有一种观点,即山区只有在很大水压的条件下,电力生产才能赢利,这就限制了水力利用规模。这种水力在世界动力平衡表中不超过5%。至于如何获得大功率的动力,可再生能源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主要问题(注:计算显示,在所有提出的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各种方法中,所获得的能量都不能抵补投资费用。例如,为了获得仅1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就必须要采集10平方公里面积的太阳能。)。
但中国的经验证明,仅在2004年在1600个居民点安装的4.38万台太阳能设备就获得了3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这相当于全世界类似设备获得的总装机容量。
因此,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为共同利用并扩大这类资源的出口而建立地区性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现有的能源网络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共同寻找如何完善用煤炭生产燃滑油料的工艺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例如,目前中国、巴西和某些其他国家已积累了把煤炭加工成汽油的经验。中国计划投资约10亿美元,建造几个总生产能力为1600万吨的、把煤炭加工成燃滑油料的生产部门(注:在中国的动力资源构成中,煤炭约占70%,石油和天然气占22%~23%,《北京周报》2005年9月8日。)。
集中或分散
必须指出,石油危机只是人类所积累的诸多重大变化之一,这些变化要求“工艺也要相应改变”。这里指的不只是替代能源和替代从石油中提炼的产品(注:石油是生产各种日用品(地毯、布匹、颜料、玻璃、冷冻剂、管子、塑料、玻璃纸、洗涤剂)、医疗用品和制剂(阿司匹林、抗组胺制剂、止痛剂、防腐剂、假肢材料)、农产品(防腐剂、杀虫剂、肥料)和个人消费品(染发剂、香波、除臭剂、牙膏、体育用品)等的主要原料。),它还指我们的共同态度、对新经济的观念、基础设施、日常生活和人类生存的整个环境的改变和转变。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米舍利·谢尔(Μишель Серр)指出的那样,我们正加速走向一个时间、空间和经济深刻重组的时代,由集中模式走向以新工艺和崭新的现代科学(科学已成为世界性现象)成就为基础的分散和分配模式。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科技合作不仅包括诸如可再生能源利用这样的领域,而且还应包括与寻求应对现代能源挑战有关的更广泛的领域。虽然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的利用效率低,但这些能源对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能源问题是有益的。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专家的资料,近几年中国科学家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据中国科技部的计算,中国陆地上的太阳能每年相当于燃烧1700亿吨煤的能量。中国在太阳能的发电能力和利用太阳能烧水方面居世界首位。2004年这些设备的表面总面积已达7000万平方米。
据权威科学家说,中国教授陈影天(音译)取得的成果开创了太阳能利用的新时代。他在由一台电脑控制的小型设备上所做的实验(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大的面积上),能够将吸收的太阳光线的强度增加到300倍,所获得的能量足够将2吨水加热到60℃~70℃。
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在风能利用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大家认真关注。例如,2004年年底,中国境内安装的风能设备的发电能力共计76万千瓦,在亚洲居第三位,在世界居第十位。据《中国南方早报》的消息,到2020年这些能源大约将能生产出广东省20%的电力。其他方面则是获取生物能。2004年中国生物能设备的发电能力共为200万千瓦。总之,可再生能源可以弥补国家大约10%的能源消费量,相当于燃烧3亿吨标准煤所获得的能量。
共同生产能源保护工艺和建筑材料应该是上海合作组织进行科技合作的一个有前景的方面。应该指出,刚提到的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据专家资料,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绝大部分房屋没有配备现代化的能源保护设备。据他们的计算,若将中国用于房屋建筑的结构材料替换成更优良的、隔热更好的材料将可节约相当于燃烧1000万吨煤炭的能量。
在将高能耗的生产部门靠近重要的能源产地方面,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着研究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相互合作的另一个方面是,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寻找相互可以接受的互利的解决方案。上海合作组织应该在这一领域研究统一立场和共同原则的制定问题。正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在中国提出的2006~2008年提高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1500名专家的职业技能的计划中,将把一定名额分配给动力学专家和与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关领域的代表。在这方面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拥有石油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拥有创新思维”。我们还要补充一点:要做好互利合作的准备。
标签:石油论文; 能源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煤炭储量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新能源论文; 天然气汽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