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越关系缘何停滞不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停滞不前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越南战争已经结束25年了,美越两国也于1995年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然而,5年来,美越关系并未像人们所预想的那么好。 尽管同以前相比双方关系有所改善,并在许多方面加强了合作,但至今两国关系仍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目前,两国的经贸关系仍未实现正常化,军事合作也只仅限于联合调查越战中失踪美军的下落。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美越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历史的包袱
追溯美越关系的历史发展,人们自然会想起越南战争。这场二战后耗资巨大、历时最长、最为激烈、最为残酷的战争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和越南人,并给几代人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可以说,是美国一手操纵并发动了这场战争,随后把越南变成了美国各种先进武器的实验场。当年,不可一世的美国毫不理会戴高乐将军的忠告,戴高乐说,对印度支那的干涉将导致“一场无穷无尽的纠纷”。美国自以为是地认为,用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几十万美国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很快就能将小小的越南击垮。十年越战,美国泥足深陷却难以自拔。尽管花费了3000多亿美元,以5.8万多名美国军人的生命为代价,也未能换来美利坚所期待的辉煌与荣耀。一个实力雄厚的泱泱大国,竟然在“国小力弱”的越南失足,可谓面子丢尽,更何况美国发动战争的初衷首先就是为了“维持美国的威望特别是美国力量的可信性”(注:时殷弘:《美国在越南的干涉和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即使退出也“应该走得光彩体面”(注:转引自解力夫:《越南战争实录》(下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677页。)。因此,越战的失败大大伤害了美国人的自尊,至今一提起越战许多人仍无法释怀,特别是对许多45岁以上的美国人来说,越战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这使得长期以来,美国的仇越心理一直无法消除。
越战结束后,美国先是冻结了所有越南在美国的资产,后又对越南实行了长达19年的贸易禁运,并阻挠越南加入国际社会。尽管越南不计前嫌,提出可与美国谈判建立外交关系,同时希望美国能履行1973 年1月巴黎和平协定的条款,其中包括承诺对战后越南的援助,结果遭到美国的拒绝。越战的历史情结始终困扰着美国的对越政策和对越关系,两国关系冷藏了将近20年。直到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出于双方现实利益的考虑,美越关系才有所松动,并于1995年建交。然而,历史的包袱始终难以放下。
美越建交已经5年了,至今美国仍不愿就美国发动越战作出道歉。 当年的美国战俘、现美国共和党议员麦凯恩25年后重返越南,面对曾救助过他生命的越南人民说出的竟是“我无法原谅那些关押我的人”(注:《联合早报》2000年5月6日。)。对此,越南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在越南犯下滔天罪行的美国人是无权作出批评的”(注:《联合早报》2000年5月6日。)。“明明是自己到了我们国家投下炸弹,炸死我们的同胞,给我们带来深重灾难,他们不但不反省,还在我们对他们既往不咎之后批评我们”(注:《联合早报》2000年5月6日。)。的确,越战给越南人民造成的损失是空前的和灾难性的:在越战中有300 万越南军民丧生,400多万人伤残,而且在战争结束25年后的今天, 越南人民还在忍受当年美军洒下的混有二恶英的枯叶剂的毒害。 据推测, 大约有100万越南人因此而患上了癌症,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不少妇女产下了畸型儿,现在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致命的、难以言状的痛苦之中。可以说,自二战结束后,没有哪一个民族像越南民族那样损失惨重。美国至今仍拒绝作出赔偿。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今年3 月访越前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他不会向越南道歉,因为他不想“往后看”(注:《联合早报》2000年3月15日。)。多么牵强的理由, 这如何能让越南人民相信美国的“诚意”,又如何能让越南不对美国充满戒备之心呢!至今在越南有根深蒂固的反美情绪的战争受害者大有人在。
据《联合早报》报道,几年前,美越双方曾就越战问题在河内召开研讨会,其目的是为了“寻找战争的根源,推进今后的和平进程”,但会上双方相互责难,针对究竟是谁延误了和平的时机而争论不休。可见,双方心理的创伤都未抚平。看来,不能放下沉重的历史包袱,是导致双方缺乏真正互信的重要原因,也是美越关系难以获得全方位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意识形态的差异性
美国和越南是分属不同社会制度的两个国家,双方在政治理念、价值观、人权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分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越关系。
意识形态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外交的最终目标就是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社会制度、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因为在美国传统思想中对自己的信仰和制度具有天生的优越感,尤其是随着经济实力的日渐增强,美国更加迫切地想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别国。战后美国意识形态的特点就是“反共产主义”。反映在外交政策上,其目标之一就是:“防止别国控制和独霸一个地区,反对一种意识形态单独统治一个地区。”这最终导致了干涉主义。当年,艾森豪威尔的“多米诺骨牌理论”就是源自美国对共产主义的畏惧心理,担心共产主义理念会对美国的意识形态构成威胁。美国发动越战,也是基于越南是共产党国家,遏制它才能避免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于是,“越南被美国政府当作了实验场和政治橱窗,在越南进行干涉和打赢战争被认为是挫败和遏阻一切‘中国模式’的解放运动的关键。”(注:时殷弘上引书,第292页。)一场地区性冲突被美国赋予了世界性的意义。 这使得美国在越南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越战的失败无疑使美国的信念受到了重创。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越南战争的漫长影响》一文中回忆道:过去“几乎是全球都信仰美国价值观念的无以伦比性以及它们在世界各地的意义”,然而,自越战后“这些价值观念的意义以及我们是否还应该不遗余力地促进和捍卫它们引起了激烈分歧”(注:《新闻周刊》2000年5月1日。)。越战结束后,美国采取了收缩战略。美国外交中的现实主义成分开始提升。尽管如此,在美国外交的长远目标中,意识形态依然是重要因素。
越战失败后,美国转而用经济手段遏制越南,并在政治上处处压制越南。美国曾三次单方面否决了越南申请加入联合国的要求。这一切都是源于美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考虑。
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对社会主义国家奉行和平演变战略。1995年,美国与越南迅速建交,其中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在美国看来,只有同越南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美国才有可能利用多种“公开合法的手段”向越南输出美国的价值观,促使越南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实现当年越南战争所未能实现的目标。1995年7月14日, 克林顿在宣布同越南关系正常化时,就曾毫不隐讳地阐明了这一点。他说:“我相信美国和越南关系正常化,以及加强美国人和越南人之间的接触,将促进在越南的自由事业,正如以前曾在东欧和苏联所发生的那样。”(注:《西贡解放报》1995年7月14日。)对于美国的意图, 越方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图谋“在和平中夺回战争中失去的东西”。因此美越建交后,越南一直对美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把反和平演变的工作作为越共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近几年来,美国在民主、人权方面不断向越南提出新的条件和要求:在一年一度的人权报告中,美国对越南的人权状况进行攻击,同时要求越南给国内的持不同政见者以更多的民主和自由;要求越南在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同时推行民主化和政治改革。此举引起了越方的强烈不满。今年2月2日在纪念越共创立70周年的大会上,越共总书记黎可漂强调:“我们是独立国家,我们有自己的主权。别国应该尊重我们。”(注:《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4月24日。 )这明显表达了对美国的不满情绪。随着双方在人权、贸易、民主、自由等方面的对立和分歧日益突现,越南在意识形态方面表现出日趋强硬的态度,在同美国进一步发展关系的立场上则更趋谨慎。越南党内的大多数人都主张不急于改善对美关系。可见,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差异性增加了彼此间的隔阂,致使两国关系难以向前跨出一步。
利益的矛盾
国家利益是任何国家对外政策中最基本的要素。美越两国在敌对了20年后握手言和,并非出于美国的恩赐或是良心发现,而是由于彼此间的相互需要。美越建交符合双方的利益。然而,我们也已经看到,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性,加之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各自利益的侧重点明显不同,导致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两国的根本利益难以协调一致,矛盾和分歧时有发生。
美国同越南建交主要是政治经济利益的综合考虑。一方面,美国认为越南在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与越南建交后,不仅会增强美国对越南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力,而且还会增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越南正在不断深化改革,作为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广阔市场,其对美国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美国商界认为,与越南建交可以给美国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另外,当时克林顿正在为竞选下届总统做准备,因此,争取主张与越南建交的美国工商界人士的选票是十分重要的。
对越南来说,经济利益则是最主要的考虑。与美国建交后不仅可以得到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援助,而且还可以利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资金与技术来发展和推动越南经济。
然而,美越建交5年来, 形势的发展并未像双方所预期的那样理想。美越关系的进展一直十分缓慢,特别是在经贸合作领域,至今两国的经贸关系仍未正常化。本来,越南非常重视发展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并一直在致力于与美方谈判签署贸易协定,争取尽快与美国实现经贸关系正常化。但由于美方提出的条件太苛刻,越方认为难以接受。由于没有正常的经贸关系,越南过去所期待的从美国获取更多资金的愿望也难以实现。目前,外资在越南直接投资总额的2/3以上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美国对越南的协议投资额仅为14亿美元,在外资对越投资国家和地区中列第七位。同样,美国对越南的热情似乎也有所降温。由于越南基础较差,能源短缺,通讯交通设施落后,加上政府部门官僚主义严重,办事效率低,在财政、关税、会计、货币等方面也缺少可靠的安全保证,从而增大了外商投资的风险,使得美国商界仍难以进入越南。另外,美国似乎更重视与越南交往中的政治利益,因为它一直试图利用越南急于改善经济状况的迫切心理,在发展双边关系时,附加政治条件。越南希望通过与美国交往实现经济利益的目标,但若因此要以牺牲国家政治利益为代价,这是无法接受的。本来美越两国的通商协定是关系正常化的最后一关,1999年7月两国已达成基本协议,但最终协议仍未签署, 主要就是由于越南担心美国用经济渗透的手段进一步干涉越南的内政。同时越南也担心进一步开放市场会对越南的经济造成冲击,进而威胁到政权的稳定。另外,由于美国国家利益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时有突现,导致越南对美国心存戒心。双方的关系处于“既合作又斗争”的状态中。
从上可见,尽管美越建交为双方都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对本地区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双方的矛盾和分歧绝不会因此而消除。相反,在两国关系的发展中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其中关键在美国。假若美国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还死守着冷战时期的理论遗产,运用其惯用的强权政治手段,那么美国自身的利益最终也会受到损害。当然,美越两国的现实利益最终会促使双方走向合作。但如何放下沉重的历史包袱、抛开意识形态的歧见、有效地平衡各自的利益,是两国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