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武, 韦丽银, 刘远杰[1]2015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思维向度和制度建构——中国第六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建设,是人的发展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原则与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衡量标准,考察中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效果或者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存和发展困境的根源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首先需要做好的事情。文章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是前提,明确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核心,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关键,完善产权制度、公共政策体系、双导型生产和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观并依此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是重点,同时还要解决好城镇化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
章衎, 胡刘[2]2017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人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界对人的发展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主要讨论了人的发展的异化、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等问题,并形成了从纯粹理论转向历史现实、从价值观转向历史观并趋于统一、从内容规定转向实践操作并趋于统一等研究思路,和概念思辨、实证分析、逻辑演绎、历史归纳等研究方法。
王政武, 张霞[3]2016年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中国第七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重要要求和理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现与人的协调发展必须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并且能够用于指导经济改革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保障制度应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念体系,建立保障经济发展服务于人生存和发展的良性制度并在实践中得到落实,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制度设计的原则。
陈新夏[4]2014年在《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人的发展》文中提出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人发展的最重要的背景。厘清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是理解当代中国人的发展所处阶段及其特征的前提,也是在当代中国正确应对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影响的前提。一、从市场经济看当代中国人的发展阶段探究当代中国人的发展问题之重要方面,是定位当代中国人的发展阶段。这一定位必须从人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入手,而理解人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关系的理论范式之一,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叁形态"理论。
庄江山[5]2006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带来重大影响,使人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显现具有了全新的特征。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限制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不利影响,最终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归宿、落脚点就应当是人而不是物。
韩蒙[6]2016年在《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问题是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每当社会进入发展变动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话题就会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和研究。当代社会发展表现为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网络化、多元化等特征,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对人的认识以及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时代重要课题。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历史巨变,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逐步进入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诉求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体系中,其创始人马克思本人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起着奠基、核心、和指导作用。加强并深化对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基础研究,深入挖掘其崇高的价值旨归和丰富的理论内涵,对于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中最为复杂的内容之一,所涉及的方面、学科绝非单一的或者少数几个方面的简单相加,对它的研究必须采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通过历史研究法,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放在整个西方思想史的历史时空中进行探讨,不仅仅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并非凭空产生,更是为了从思想史的角度来探寻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的历史渊源,有助于更清晰地从西方社会思想衍变的脉络中把握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通过文本解析法,本文对马克思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经典着作进行了文本探源,马克思早期受到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思想影响较深,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些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进而摆脱前人的错误的思想,继承前人的优秀的思想,发展了前人的思想,从而逐步形成唯物史观,并以之指导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由此,本文分别从理论准备、初始萌芽、科学形态、理论成熟四个时期探讨了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形成的艰辛过程。在历史探析和文本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从人的发展的历史前提、现实动因、本质内涵、价值目标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研究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简洁明快却又清晰条理的框架。这一框架虽然没有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所有内容都囊括进来,但是已经能够从核心内容方面体现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实质。理论的研究全在于运用,因而本文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运用于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方面,以期能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分析每一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贯穿在其中的一根价值主线就是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实现共同富裕”,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以人为本”,直到今天的“共享人生出彩机会”,不难看出,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核心思想一以贯之地坚持、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人民性这一根本政治立场,通过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不断创设促进人的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桑璐[7]2017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发展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人,是启蒙运动以来思想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研究中心。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形成的标志。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其人学思想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各种社会问题的突显,我国也掀起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热潮。国内外的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但是,也存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重视不够,未能全面准确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内涵、性质及地位的不足,从而也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论创新及当代价值等问题认识上的片面性。鉴于此,选择“《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发展思想”作为论文的研究主题,试图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为基础,从准确把握“现实的个人”思想内涵入手,并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观点、理论创新及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近代原子论和整体论、青年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面对的理论背景,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则是其直接的理论来源。2、与青年马克思不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重新界定了“现实的个人”的涵义和性质,并把它确定为人类历史的前提。正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恩阐释了人的主体性的涵义、特征及发展,分析了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物化社会中人的异化的实质,论证了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的目标和途径,建立了系统的人的发展理论。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发展思想,不仅超越了近代,也是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超越。相对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从抽象到现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从全面否定到科学评价,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从空想到科学,对近代人学思想的批判从片面到科学。4、从以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为内容的“现实的个人”出发,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实质是民生改善滞后于经济发展,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解决在于坚持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
雷振扬[8]2002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市场经济暗含着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 ,可能对人的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 ,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限制其消极影响。
李旭华[9]2013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的发展的制度安排,它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也有消极的一面,必须抑制其消极影响,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
张红锋[10]2014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维度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的发展的基本路径。全文包括导论和四章。导论部分界定了本文的基本概念——“人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述评了国内外学界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等研究成果,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基本方法、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章考察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大致要经历叁个阶段,即人的依赖性阶段、物的依赖性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分别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相对应的社会形态分别是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表明,不同经济社会形态下人的发展状况也不同,特别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商品经济既提升了人的创造力,增强了人的自由、平等的观念等,从而有利于人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人的物化和片面发展等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互动性和统一性,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根源,经济社会发展反过来也会推动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总体上一致,都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第二章阐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发展要求、计划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状况和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及其人本意义。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愿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本质规定。新中国成立以后,前30年主要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人民翻身作了主人,为人的解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僵化的体制也使人的发展受到束缚。1978年以后,我们逐步认识到我国初级阶段上的社会主义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预示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是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国从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也彰显出很强的人本意义,对人的发展影响深远。第叁章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状态和人的发展状况。我国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并且建国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迅速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整个社会仍将会处于很长的一个转型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晰化等,各种利益关系也变的错综复杂,社会面临深刻变革,这些都对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个人发展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升了人的素质,使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发生了改变,也使人的观念、意识不同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使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来看,人与人之间交往范围扩大,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复杂化、金钱化;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发展来看,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深化了,表现为人与社会关系的内涵扩大、人在社会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由封闭走向开放;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状况来看,人对自然的影响不断增大,主要表现为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上述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现实状况是非常复杂的。第四章提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的发展的路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制约了人的发展,因此,还需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机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创造出适合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的发展在现阶段主要体现为人的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社会化、文化现代化等等,进而推动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现代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这既对人的现代化提出了要求,又将促进人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遏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推进人的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思维向度和制度建构——中国第六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综述[J]. 王政武, 韦丽银, 刘远杰. 改革与战略. 2015
[2].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发展研究[J]. 章衎, 胡刘. 党政干部学刊. 2017
[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中国第七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综述[J]. 王政武, 张霞. 改革与战略. 2016
[4]. 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人的发展[J]. 陈新夏. 哲学研究. 2014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J]. 庄江山.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6].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D]. 韩蒙. 电子科技大学. 2016
[7].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发展思想研究[D]. 桑璐. 浙江理工大学. 2017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 雷振扬.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J]. 李旭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研究[D]. 张红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14
标签:哲学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