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公共财政的实践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省级论文,公共财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财政管理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共财政的理财观念已得到财政学界、实务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是公共财政的基本涵义及实践特征是什么?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就是财政系统的同行对此也颇有分歧。因此,正确界定中国公共财政的基本内涵并系统地总结财政部门已有的公共财政实践探索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我国财政工作的水平,统一人们对我国财政发展思路的认识,真正建立适应中国现实的公共财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作为省级财政,如何适应中央财政的管理思路并逐步建立起真正体现公共财政要求的财政管理体系及运作模式,是地方财政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在总结江苏这几年公共财政实践一些有益探索的基础上,谈谈对省级财政如何实践“公共财政”问题的一些认识。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公共财政不能简单地定义为财政支出退出生产建设领域,这一理念的提出,应被视为是以公共化为基本取向,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政策在内的整体运行格局的根本性变革。我国所要构建的公共财政体系,从体制转轨的要求出发,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应当符合财政预算的范围、结构和方法,更应该与政府职能的范围和方向相适应,并充分体现和满足公共需要、服从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我国国情和财力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以税收为主体,以规范的非税收入为辅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二是建立以公共支出为主体的支出体系;三是建立以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财政法规为依据,以财政收支为中心,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和规范的制度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四是建立以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预算、税收、投资、国债、补贴和贴息等财政政策和手段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
立足于整个社会政治文明和经济民主的高度,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公共财政是服务财政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活动。按公共经济学原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但也存在市场自身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公共问题。[1]公共财政就是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通俗地讲,市场能解决、企业和老板能赚钱的事情,让市场、企业和老板去办,社会有需要、百姓有要求、企业不愿干的事情,财政来办。公共财政的支出,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不是以营利为目标,不是为某一个企业、某一个领域和某一种经济成分谋取特殊利益,而是着眼于公正和公平,为所有的社会成员和市场主体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最终为市场经济顺利、有效运行建立夯实的制度基础、设施基础和社会组织基础。[3]
2.公共财政是百姓财政
简言之,公共财政就是“以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4]老百姓是直接或间接的纳税人,税收虽然缴到了政府,但还是老百姓的钱。老百姓与财政部门的关系是“主人”跟“管家”的关系。“主人”是老百姓,财政部门只是起着“管家”的作用。管家的权力不是天生的,是“主人”给的,是为“主人”服务的。“主人”消费,“管家”买单。老百姓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就必须这样做,而且用同样的钱,服务数量要越多越好、服务质量要越高越好、服务价格要越低越好。作为“管家”,随心所欲地乱花“主人”的钱,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老百姓“需要不需要、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各项财政支出轻重缓急和合理与否的依据,要优先解决好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
3.公共财政是法治财政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公共财政是法治财政,依法理财是公共财政制度最基本的要求。[5]公共财政要把公共管理的原则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始终,以法制为基础,管理要规范和透明,做到讲规矩、有规矩、守规矩。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的约束规范下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形式,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保障手段,社会公众得以真正决定、约束、规范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活动,确保其符合公众的根本利益。具体而言,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数量和财政支出的去向、规模等理财行为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能想收什么就收什么,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或者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要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4.公共财政是绩效财政
公共财政投入要以社会公共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6]必须承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特别巨大,我们很难短时间内解决公共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中国公共财政建设面临着如何把有限财政资源配置到急需的各种公共资源建设上去这一严峻问题。可行的方法就是坚持财政支出的绩效导向标准,即按财政支出满足公共资源建设需要程度的大小来决定财政资源的配置方向及其结构。财政部门在支持做大做优蛋糕、切准吃好蛋糕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从分钱、管钱转移到跟踪问效上来,确保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
5.公共财政是透明财政
公共财政要实现公平、公正、公道,就要做到公开。所有的财政收支,除了某些公开会影响公众利益的特定事项以外,都应当向社会公众公布,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透明财政也是阳光财政,不怕公开,不怕被审计,不怕被监督。透明财政是确保纳税人对各级财政活动具有充分的知情权,从而有效地约束并能引导各级财政部门自觉行使好人民赋予的财政管理职权,确保公共财政目标的全面实现。反之,该公开而不公开,反而不正常,大家难免要猜测,难免要有误解。
二、江苏省级公共财政制度实践的思考
近几年来,江苏财政在服务“两个率先”、富民强省的实践中,牢固确立财政不是财务的理念,立足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层面,来研究省级财政收支组织安排及管理问题,做到工作位置前移、领域拓宽,围绕全省工作中心和大局出谋划策,积极服务发展富民创新,不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把公共财政的思路真正地落到工作实处,做到工作不越位,作用不短腿,过程不糊涂。概括地讲,就是在财政工作实践中坚持“五个转变”,促进“四个转化”。
(一)省级公共财政建设坚持“五个转变”
1.坚持计划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
坚持有保有压、有进有退,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使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财政投入的重点转向公共服务领域。[7]主要表现在:(1)直接关系民生的各类支出大幅增长。2005年全省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投入,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48倍、1.2倍和1.3倍;对市场失效的领域积极探索公共财政发挥作用的方式,比如在南京高温季节支持实施人工降雨,既缓解了用电压力,又提高了百姓舒适度。(2)公共财政开始覆盖农村和农民。2005年,仅省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就达150.4亿元,在2004年增长55.3%的基础上又增长了32.9%。近年来,先后实施了“一免四补”政策,支持兴办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草危房改造、农村改水等五件实事,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了农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投入也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政策措施力度之大、落实措施之实、农民受惠之多是多年来没有的。可以说,农民的切身利益已纳入公共财政范围,并开始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共财政阳光。
2.坚持消费型财政向发展型财政转变
“三财”之道,生财为本,为发展服务始终是公共财政的题中之意。公共财政退出生产性、竞争性领域,并不是不再支持发展,而只是转变了财政支持的方式,主要是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在保证省级及以下各级政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省财政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责任,加快发展环境、企业融资、财税政策、科技信息、县级工业园区等五大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从而使财政在减少对微观经济直接干预的同时,大大地增强了为微观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针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省情,省财政坚持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政策,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五”期间,省财政对苏北的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类补助累计达到384亿元,其中2005年达到132.8亿元,支持了苏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苏北振兴步伐。
3.坚持消极被动型财政向主动服务型财政转变
有限财政资金与无限的支出需求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财政资金的需求迅速膨胀,因此要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财政资金,我们在工作中转变以往管理思路,变被动买单为主动请客。比如,非典疫情出现后,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防疫体系和机制,这几年我们加大投入,三年共安排资金15亿元。对各方面的资金申请,我们一直强调以理服人,应该保障、能够保障的坚决保障到位,对一些暂时无法解决和不应解决的支出,不像以前只是简单答复“不行”,而是着重讲清楚“怎样才行”、“为什么不行”。同时,我们坚持带着问题、带着诚意、带着热情,主动深入部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实际问题入手,开展调查研究,征求大家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急需财政解决的公共建设问题主动提出解决办法和方案。我们还主动听取专家学者、民主党派以及信访等综合部门的意见,积极探索建立重大支出项目公示、听证、质询和招标制度。对新出台的每一项财政政策,我们都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酝酿,首先研究是否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其次分析政策的可行性,再次预测政策实施的经济后果,最终以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来评判和检验。例如,为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在全国首创了“菜单式扶贫”模式,一改过去办公室里拍脑袋主观扶贫的工作方法,由农民“点菜”、“选题”,以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4.坚持分配型财政向监管型财政转变
推进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深入,初步建立了部门预算制度体系,规范了预算编制程序,细化了预算编制内容,改进了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开展了项目预算滚动管理,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公平性。省市县各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改变资金拨付方式,减少资金缴拨环节,实现了财政资金使用由“中转”变“直达”、账户管理由分散到统一,提高了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资金使用效率。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中全面实行了政府采购制度,采购目录逐步细化,采购范围从办公设备逐步拓展到工程、药品以及良种、免费教科书等,采购规模从2002年的8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40亿元。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建立支出使用绩效评价体系,从经济、效率、效果等方面,按国际通用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标准及口径,对各项财政资金的安排、使用及结果,作出全面、公正、严格的公共财政绩效评价,强化财政执行和监督职能,确保有限的财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并取得最理想的绩效。针对长期存在的专项资金管理不力这个薄弱环节,我们努力把好支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每一道关口,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2005年,江苏省财政厅选择省老年公寓等项目进行政府投资“代建制”试点,探索建立政府投资项目投资责任约束机制,实现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分离,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推行了基本建设重点项目派驻财政现场代表制度,解决管理缺位问题,增强政府投资监管的实效性、科学性,提高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取得了较好成效。
5.坚持资金分散型向资金整合型财政转变
针对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存在的点多、线长、面广、资金分散低效等问题,我们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办难事。通过紧缩一般性支出,2004年清理取消了省级部门小专项6 300多项,省级财政增量资金坚持投向百姓、投向“三农”、投向困难地区、投向重大改革领域和重点社会事业,重点支持解决了许多关系全省长远发展和长期稳定的全局性问题,集中财力办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和难事。如省财政安排22.63亿元,支持全省全面免征农业税,让这个在中国存续了2 600多年的老税种从此消失;安排12.6亿元,解决了多年困扰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公教人员省标补贴发放问题等等。此外,为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2005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打包”整合试点,通过省市县联动,在以增量带动存量、发挥总量效应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省级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四个转化”
1.努力把潜在的财政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财政资源
为发挥财政资源的最大效益,省财政厅努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加快财政资金流转,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财政资金调度使用上,着力减少资金沉淀,加快财政资金流动;通过细化预算编制,周密安排支出计划,避免人为的预算支出结转;努力扩大财政资金直接支付范围,减少财政资金支付环节和支付时间。二是挖掘非税收入潜力,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现在大量非税收入游离于政府财政管理之外,存在着监管不到位、收支不规范和政府财力部门化、部门财力个人化等问题。加快实施非税收入改革,使其真正为政府所用,使预算内外资金形成合力。三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登记造册,合理处置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能出售和转让的,就出售转让,努力实现有效配置,发挥最佳效能。
2.努力把财政资源转化成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采用现代方法实现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在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同时,主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灵活运用贴息、担保、补贴、奖励等手段,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把财政资金作为“种子”、“引子”,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支持企业发展。一是帮助企业化解科技转化过程中的风险。省财政从2004年起首次设立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当年安排3亿元,2005年安排5亿元,两年来共支持了105个项目,引导社会资金143亿元,新增销售收入581亿元,新增利税144亿元。二是建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从2004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用于增加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两年来直接支持了78家地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引导新成立39家担保机构,累计担保金额达到390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困难。三是对高新技术产业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研究支持措施,增强竞争能力。
3.努力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从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入手,着力建立健全增收节支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基本解决困难地区县乡财政保障问题的基础上,坚持发展快的要多得、发展慢的不多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以充分调动各地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加强税收征管的各项措施,严格依法治税、依法征税,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全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312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 322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05.4%,实现了三年翻一番。
4.努力把单纯的财政收入增长转化为财政收入与群众生活水平和社会事业同步增长提高在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的基础上,在加大“三农”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如增加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增加弥补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财政补助,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低保制度,支持农村改水、农村草危房改造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件实事,推进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建设。全面加大了对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的支持力度,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大力支持教育强省建设,落实教育投入“三增长”的法定要求。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解决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省标补贴的发放问题;支持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布局调整和实施“校校通”工程;重点支持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改善了职业教育学校人才培训条件;支持了重点高校及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扶困助学机制,通过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助贫困学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发放省政府奖助学金等,全省近70万家庭贫困学生受惠。
“五个转变”、“四个转化”,体现着我们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来重塑江苏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框架及基本模式和具体工作思路,我们希望这些探索能为中国省级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为深化中国公共财政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实践素材和值得深入分析的现实案例,从而为建立中国公共财政体系作出我们的贡献。
三、江苏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任务
进入“十一五”新时期,江苏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着更加艰巨而又繁重的任务,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江苏省财政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经制定完成,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江苏财政发展的目标任务,即做大做优经济财政蛋糕、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1.做大做优经济财政“蛋糕”
重点在“三个支持”上下功夫。一是在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支持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发挥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促进作用,继续支持在关键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发挥科技服务平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支持构建面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的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服务平台,重点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发挥科技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领军作用,积极推进江苏人才高地建设,研究制定引进高精尖人才的财政奖励政策,吸引更多的科技领军人物来江苏创新创业创优。二是在支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上下工夫。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在支持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上下工夫。支持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在政府机关厉行节约;增加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重点支持水和大气污染治理和绿色江苏建设;支持发展循环经济,要在3个层面上实现突破:推进企业内部小循环,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进产业园区中循环,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推进社会大循环,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
2.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重建立两个机制:一是建立稳定的支农投入增长机制。二是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积极支持办好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实施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等新的农村五件实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政策。制定并落实财税扶持措施,积极支持“四沿”产业带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继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扩大范围、提高标准,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优化投向,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助,确保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促进江苏文化大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4.构建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公共财政相适应的现代财政管理模式,加强财政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力争财政预算管理各环节改革都有新突破。预算编制细化、方法科学,国库集中收付的动态监控功能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管理更加规范,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加强财政监督、会计监督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这样,期望通过“十一五”努力,逐步形成财力殷实、职能到位、运转有效、结构优化、理财科学的公共财政体系,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公共财政管理水平。
四、公共财政制度运行的会计制度保障
财政资源的基础是财务,财政管理的基础是会计,公共财政制度的运行必须由一套真实、透明、符合国际惯例要求的会计制度作保证。这套会计制度必须涵盖企业、事业、机关及政府各个方面。在建设公共财政制度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基层财源建设的财务工作和公共财政作用于微观与宏观经济的基本通道——会计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会计行业以改革促发展,以竞争求进步,进行了一系列会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首先,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经济会计模式和会计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一是2000年7月修订后的《会计法》的实施,是我国会计工作和会计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规范会计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继1992年我国发布“两则两制”,进行重大的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之后,经过10多年努力,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构建起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体系,不仅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扫平了会计障碍。如果说“两则两制”的发布指明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调整方向,那么此次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则更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很好体现。另外,近年来财政部相继颁布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这些改革标志着我国营利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其次,不断规范会计行业管理,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经过多年摸索,财政部门通过逐步建立完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高级会计师考评结合等制度,不断提高会计队伍学历结构和专业水平。目前我省66万会计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有25万人,占37.8%;中专学历人员有20万人,占30.3%。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我省经济的发展。
会计行业必须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理论创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今后一段时期内,会计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紧密围绕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设,加快政府会计改革步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民间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因此,我个人认为可以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形成“三足鼎立”。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但政府会计的改革明显滞后,与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不相适应。传统的政府预算会计主要围绕着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进行核算和监督。但随着财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深入,政府会计不仅要核算和反映政府资金的收支活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更要全面、完整地核算和反映政府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和债务。因此,要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标准建设,要以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原则,提高政府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加强政府预算管理、科学评价财政资金支出的有效性、防范潜在财政风险、促进政府改善内部管理,重点规范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的资产负债及其财政、财务收支行为。
2.实施会计人才战略,重点加强对会计行业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
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个单位,能否不断培养、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这个行业、这个单位的兴衰成败,会计行业也是如此。但当前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严重缺乏,以我省为例,目前全省66万会计人员中,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只有3000多人,这显然不能满足江苏经济大省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人才培养,须多管齐下,一是要发挥高校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培养会计人才;二是要建立更加科学的选拔评价机制,要在现有中高级会计师考试选拔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际工作业绩和能力的考核,以真正发现和培养优秀会计人才;三是要注重会计人才的能力培养,现代会计工作者必须全面掌握现代经济学、法学、行政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财务学、会计学知识,在观念、知识、能力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更好地迎接挑战。
3.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水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大,特别是在教育、农业、社会保障、卫生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领域,这要求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相应提高理财水平,从而提高职能部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社会对财政管理的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也必然要求政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当前财政改革的内容较多,这些改革措施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目前,在各项改革措施频繁出台的情况下,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改善,这也是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必然要求。我们将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拓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培训内容;抓紧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防火墙”作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力度,规范单位会计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
标签:公共财政论文; 会计论文; 政府会计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会计规范论文; 公共财政收入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 工作规范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政府服务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