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论文_赵文英

探究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论文_赵文英

赵文英 黑龙江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 要】目的 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研究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儿康复。方法 选取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 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治愈34例(80.95%),显效4例(9.52%),好转3例(7.14%),无效1例(2.38%),总有效率达97.62%;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中,治愈18例(42.86%),显效11例(26.19%),好转7例(16.67%),无效6例(14.29%),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护理干预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当中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多为患儿肺部受到致病菌侵袭[1]。住院病死率高达1.7%-6.4%[2],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为心力衰竭,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较严重的心肌损害合并症之一。本文选取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对其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住院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3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1.3岁;对照组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4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1.5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本研究中的84例患儿均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及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其它并发症如脓胸、败血症、脓气胸等的肺炎,并排除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1.3护理方法

1.3.1常规护理措施 ①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半卧位。新生儿及婴幼儿宜取20-30°右斜位,保证绝对休息,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这是为了减少患儿需氧量,减少回心血量,减轻患儿的心脏负担。②若伴有水肿,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被、被褥的洁净干爽,防止皮肤损伤。③根据患儿病情及时调节氧气浓度、流量和吸氧时间、氧气浓度通常控制在35%左右。新生儿不宜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防止引起晶体后纤维增生症而造成失明。④进行输液治疗时,严格控制液体输注总量及滴速,新生儿输液速度为4-6滴/min;幼儿及儿童输液量应控制在6-10滴/min为宜[3]。⑤当患儿发热时,应进行物理降温,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可以采用必要的药物方式降温。⑥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排痰、清除呼吸道内异物。使患儿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分泌物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护理干预措施 ①为患儿提供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空气要流通,温度以24-26℃为宜,湿度为55-65%。②患儿年龄较小时,可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若患儿年龄较大,可直接运用语言、肢体等方式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以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效果。③患儿宜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的低盐食物,采用少食多餐,保证蛋白质与能量供给。耐心喂养患儿,预防食物呛入气管。④保持大便通畅,一旦发现便秘,应及时进行相关护理,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⑤长期卧床的患儿应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1.4疗效评判标准 ①治愈:咳嗽减轻或消失、呼吸平稳,双肺啰音消失,胸片肺部阴影完全吸收;②显效:咳嗽减轻,双肺无啰音,胸片阴影有所改善;③好转:胸片阴影有部分吸收,肺部会有少许痰鸣;④无效:咳嗽症状依然明显,有干湿性啰音,胸片无任何改变。

2结果

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治愈34例(80.95%),显效4例(9.52%),好转3例(7.14%),无效1例(2.38%),总有效率达97.62%;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中,治愈18例(42.86%),显效11例(26.19%),好转7例(16.67%),无效6例(14.29%),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加之儿童反应能力差,及时治疗、正确的护理措施不但能够为患儿赢得抢救时间,还对改善预后有促进作用[4]。本院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诊治护理方案,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本文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所产生的效果显示,观察组42例患儿平均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极大地促进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恢复。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为儿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会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及早诊断、规范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及时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诱发心力衰竭的各种因素,以减轻或消除心力衰竭并发症,促进患儿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生命安全,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军保,郭志良.关于支气管肺炎患儿心功能状态的一点看法[J].中华儿科杂志,2011,39(10):638-639.

[2]李尚娣,陈海英,李作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肺炎并发心衰的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2):200-201.

[3]袁壮,董宗祈,鲁继荣,等.小儿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

论文作者:赵文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探究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论文_赵文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