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的思考_科技论文

关于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的思考_科技论文

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总体论文,体系论文,我国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3)07-0006-06

未来十到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时期。研究开发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加强研究与开发体系是提高国家持续创新能力的保证。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逐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新阶段,我国研究开发体系建设在改革的推动下正在不断优化和加强。在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发展的自身规律,进一步明确未来我国研究开发体系的总体框架,对于我们坚定信心,明确方向,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未来十到二十年,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机制灵活、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体系;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使科技资源配置基本优化,科技投入效益明显提高;创新主体结构合理、功能明确并形成良好的互动联系;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政策环境基本完善;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研究开发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在头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科技创新能力在20-30年内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到50年内,达到发达国家创新能力的平均水平。在科技应用能力方面,要使科技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首先使专利产出总量要与德、法、俄等国家并列,并逐步达到美日等技术创新强国水平,使核心技术专利比例不断上升;在科学探索能力方面,使我国的论文产出由世界前十名进入到世界前三名,充分体现科学强国的水平。形成一大批为世界公认的著名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机构。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参考和借鉴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的模式和经验,但却不能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模式,中国有自身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背景。必须从我们自身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以及中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出发,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要把握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引导科技创新的新方向,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与我国新世纪战略目标相适应;明确适应时代特征的科技价值观,实施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战略;基于现代的大科技观,实施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原则,加速科技成果的传播和应用;以人为本,以尊重人才为基础,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保证,坚持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原则;立足现实基础、善用现有条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提高创新效益;加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多语言先进文化的融合,使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中逐步提高。

二、形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新思路

进入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即逐步进入到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改革和发展的阶段,逐步形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框架。

宏观管理:形成良好的宏观管理和战略协同机制,政府围绕重大战略目标,组织和集成社会创新资源,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进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政策环境,创造并引导市场需求;制定标准,行使评估和监督等职能,使有关部门、地方在研究开发活动中协调一致,提高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国家层次上的资助调控与协调机制。

研究开发:通过宏观调整和政策导向,逐步形成较为合理的研究开发力量布局和结构性安排。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利益的重大科技研究,到重大的社会公益性科技研究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到广泛的自由探索科技研究,以及涉及到各类领域的产业竞争技术研究和产品技术研究,都有较为明确的、具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和队伍来承担,分工明确而又互为补充。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学工程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主要由国家级的科研机构承担。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以及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等,主要由大学承担,也可以由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联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和技术开发。大学也承担培养和储备高级研究人才队伍的任务,要以现有的各类实验室为依托,形成一批多学科交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些领域可以成立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形成几个重点研究型大学。

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利益的重大公共技术等“公共产品”的研究主要由国家公益类科研机构承担,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代表国家利益和国家科研水平的研究机构和队伍。如农业、卫生、能源、环保、地质、水利、气象等。这次结构调整大约形成约100多个机构、1.5万人的研究队伍,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以及国力的增强,将会与时俱进,不断壮大。

产业竞争技术及少量应用基础研究等主要由企业研究开发机构承担。通过推进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使其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形成由行业协会牵头、同行业企业出资组建、政府积极支持的一批独立的技术开发中心,形成多个大企业之间组建的技术战略联盟,在研究组织任务、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外国公司在华开办的研发机构享有中国企业研发机构同样的国民待遇。

需要指出的是,在未来的研究开发体系中,民营科技企业的研究开发力量和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将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发挥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开放,这两支研究力量增长会非常迅速,在以上研究开发的各个方面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承担极其重要的任务。

评价监督:形成科学、客观的评价研究开发机构、人员、成果等各方面的评价体系,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聘用海外科学家参与科技评价,对各个层次、各种性质的研究开发活动的绩效和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价,引导研究开发的方向及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研究开发人员的水平,使科技评价真正能够激励研究开发活动。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和制度,保证国家财政投入和各项研发经费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支撑服务:形成强大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研究开发要求的支撑服务体系。成为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的中介服务网络,包括各种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情报信息中心、咨询服务机构、评估机构等。开展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信息交流、决策咨询、资源配置、技术服务以及科技鉴定等各方面的活动。促进政府、各类研究开发主体与市场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加强各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

(一)集中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与创新基地

科研基地、科研院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批国际水平的研究基地和研究院所,不具备好的体制、机制、设备及好的管理,再好的人才、再多的项目恐怕也难做好。可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耽误了一些时间,这也是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需要加强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实施“211”工程,在大学集中了一批重要资源,如:资金和先进设备,吸引人才等等。这些资源的集聚必然会带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辉煌,紧接着加强科研院所的投入和建设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基地和科研院所,这是实现小康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早在1999年8月20日,江泽民同志就发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的号召,科技界也一直在呼吁,可以讲是大势所趋。因此,创建世界一流院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不仅要提出这个目标,更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经过若干年的奋斗,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基地和科研院所。作为国家重点学术研究机构,在解决国家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科学工程等方面,探索科研院所新的管理制度和创新模式,通过这些一流院所的建设,带动其他各类科研院所的发展,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机制

研究开发的主体是人,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对于研究开发是极端重要的,科技人才决定着中国研究开发的未来。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

对国际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技活动,同时也能够主动地组织一些国际性的科研活动,请世界各国科学家参加。国家计划对社会开放,欢迎和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科研设施对全社会开放,共用共享,提高使用效率。科技成果不能成为科学家和研究机构的私有财产,向全社会开放,由全社会共享。国家应当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渐打破各类创新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打破各创新机构之间相互封闭的局面。建立大型研究设施向大学、企业开放制度,数据共享制度。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研发中的作用,加强与外资研发机构的合作。

形成科研人员有序合理的流动,国内国外的流动、科研机构之间的流动,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流动。在科研编制中留有一定比例的流动编制,扩大博士后等流动方式的比例。建立和完善促进人员流动的制度,如客座研究制度;建立大学、企业及国外合作研究制度。

打破部门和行业以及地域的限制,各类机构都可以平等地参与承担国家重大计划和任务,各类人才都可以在竞争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处理好竞争性投入和稳定性投入间的比例关系。

(三)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基础条件和环境

1.科技基础条件和平台 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大力推动之下,逐步形成研究开发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平台环境,保证科技基础条件的投入,建成良好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科技基础平台,使广大科技人员和社会公众迅速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得到必要的公共科技基础支持。科技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2.完善的科技政策 消除一切制约研究开发能力提高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积极推动各项政策意见的实施,通过试点等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推广和完善,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巨大威力,形成良好的有关研究开发的制度、政策环境。使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各种研究开发的实践都能得到顺利的实施。

3.充足的科技投入 稳定增长的国家财政投入及强大的、积极的、收到各方面政策鼓励和保护的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调动社会各方面对科技的投入。在投入分配中既要有充分的竞争性的国家科技投入,也要有相当的体现国家目标和利益的稳定的科技投入。以法律形式保障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具有高层次的、有效的科技投入预算和协调机制,使我国有限的科技资源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避免浪费。形成引导和激励社会方方面面积极投入研究开发的投入调控机制和与科技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4.有利于研究开发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形成一种鼓励创新、探索、敢冒风险、容忍失败、尊重不同学术意见的环境和弘扬科学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使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地参与和贯穿到研究开发的各个环节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效结合,形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四)形成军民结合、产学研结合及互动的体制和机制

为了有效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军民分离格局,应当努力实现军民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国防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转换,由单向的“军转民”转向“建立军民共用技术基础”,使国防科技在更深的层次上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一致。在科技管理体制上,应当积极协调、整合军民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形成军民两大科技系统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机制。除特殊需要外,军品科研及生产项目一般应实行全社会招投标。积极探索并推进军事科研机构的改革,积极引入民营机制和竞争机制,对有条件的国防科研单位或军工企业应当实行属地化管理。

加强产、学、研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工作。要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强产学研各个创新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相互连动的创新网络。科技计划要引导知识流动,优先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承担项目,对于产业化、工程化程度高的项目,一定要由企业牵头,推动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

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共建共管,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形成一批联合研究机构,组建一批行业性或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开放式的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基地和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制造基地。要特别重视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开发活动,探索企业共同出资建立行业技术开发组织。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探索新的机制,形成高水平科研院所与大学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紧密合作的局面。

三、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政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关于现有研发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改革方向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主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学工程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按照知识创新工程的部署,改革到位后中科院保留80多个机构,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培养和凝聚一大批一流的科技人才。

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主要承担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培养和储备高级研究人才队伍,也可以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与产业界联合开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要继续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形成一批多学科交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形成若干重点研究型大学。

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承担相关领域的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利益的重大公共技术等“公共产品”的研究,如农业、卫生、能源、环保、地质、水利、气象等。继续推进分类改革,圆满完成公益类研究院所改革任务。

企业研究开发机构:主要承担产业竞争技术及少量应用基础研究。继续推进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增强其持续创新能力,与关联企业建立技术联盟,联合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积极探讨由行业协会牵头,同行业企业出资组建的独立的技术开发中心,也可以是多个大企业之间组建的技术战略联盟等研究组织形式。

(二)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企业的地位、作用与表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反映了一种理念,“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则反映了政府的愿望和努力方向。怎样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以现代化、国际化的视野深化战略思考;以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强化政策设计与落实的力度,以系统工程的方法优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创新环境。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看,企业不仅是指“经济个体”,也指“产业群体”,更是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载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一国经济的盛衰。从一般意义上说,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当有以下特征:第一,企业是科技成果的最大吸纳者;第二,企业是新技术的主要创造者;第三,企业是创新人才和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第四,企业是工业知识产权的主要拥有者;第五,企业是产业未来技术的主要引领者。很多不错的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和资金,但过分强调研发不适合国情,一味走短平快的道路,总想用人家过期的专利成果,忽视研究开发的驱动力。企业不搞研发永远提高不了核心竞争力,这一点需要研究。

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1992年至2001年10年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开发累计投入为2463亿元,平均占技工贸总收入的3.63%,年均每三家企业就有两项新产品推向市场。据统计,在民营科技企业的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例平均在25%以上,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占总收入的5%以上。深圳市华为公司成立13年来,用于研发的经费始终保持占销售额10%以上,仅2001年一年的研发投入就达到30亿元,常年从事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人员超过1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5%,截至2001年底,已经累计申请专利1021项。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让一部分企业先强起来,解决企业乃至全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使企业成为共性技术的创造者和拥有者。要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培育产业技术的主导级企业,让技术创业更加活跃。大力促进联合与互动,支持各类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通过共同建立实验室或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任务的形式,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推动企业广泛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使民营科技企业对国家的科技计划、扶持措施有充分的了解,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承担国家计划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

(三)建设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内容。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出现了显著的区域化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经济的区域化。新的世界分工不再遵循国家的边界进行,而是按照区域的竞争力进行,经济区域化的背后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消长变化。而决定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地方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创新体系,包括创新的主体、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机制等多个方面,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根本保证。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有效地支撑区域内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把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地方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当前,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地方科技部门的首要工作。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都面临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科技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很难适应这些要求,因此,应当针对科技对区域经济支撑能力薄弱、科技人员积极性未能有效发挥、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资源难以有效集成等问题,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为核心,大力推进地方科技工作。一是要在十五后期,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二是要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更加重视有较强内在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培养跨省市的区域创新协作网络,实现大联合、大协作。三是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既要从现在的工作做起,选准突破口,抓好切入点,又要制定长远的工作计划,使这项工作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四是既要服务地方,又要考虑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服务。要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制约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又要确立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定位,更好地发挥作用。五是要转变政府职能,采取新的制度和新的工作模式与方法,发挥地方政府贴近企业、贴近市场的优势,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先行一步,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研究,要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既要研究宏观的政策和战略,也要研究具体工作中的方法和重点,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要继续推进地方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体制与机制的不断创新。当前,地方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同时要全面展开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工作。第三要加强科技中介机构的能力建设,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广大中小企业搭建坚实的技术、信息和服务平台。第四要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使民营科技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成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创造者和拥有者。第五要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龙头作用,引导高新区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辐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创新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产业群的形成和升级。

四、近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若干措施的思考

进一步推进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的改制工作。开发类院所的改革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狠抓政策落实,实现运行机制的转变,尤其是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出台并积极推动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强对转制科研机构的跟踪指导和政策完善工作,还要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大在转制科研机构实施2002年8月国办转发的有关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意见的力度,加强培训,组织示范,监督检查,开拓运行机制转变的新局面。

全面启动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的分类改革。针对我国社会公益性科学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薄弱环节之一的问题,加大社会公益类院所分类改革的力度。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研究机构要向企业化转制,确需国家支持的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要在调整结构、转变机制、分流人才的基础上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在2003年上半年完成最后9部门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启动工作,并完成第一批四个部门98个院所分类改革的验收工作。推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的工作力度,促进地方开发类院所工商登记早日全部完成,启动全国各地的公益类院所改革。

把大力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扶持和培育一批骨干科技中介机构,制定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意见,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等机构的税收扶持政策。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地培养和使用人才,建立新型的科技人员薪酬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扩大研究生培养,完善对各级人才的评估和监督考核。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体现国家意志和确保国家利益为目标,加强对国家科技资源投入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督,重点解决多头投入和重复分散的问题,发挥资源投入和整体效应。保持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加,保证基础研究投入的比例。针对目前存在的多头投入、分散重复等突出问题,建设国家层次的科技投入调控与协调机制,实行科技投入决策联席会议制度,各有关科技投入部门的重大项目统一由科技部发布项目指南;严格项目申请事先声明制度,对已获得支持的课题其他部门不再立项支持。

调整科技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合理布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公益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技术开发研究等科技力量。特别要充分重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注重区域间的联合。注重研究和分析民营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究机构在研究开发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扶持和引导这些研究开发的新生力量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作用。

我们这个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与创新体系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我们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创新体系既是一个体系,也是一个网络,其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宏观政策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尤其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且还在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应该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顶层设计,这是极其重要的。但相当一部分创新是在规划设计之外产生,而且有些方面是不可能设计出来的。因此要解决好这些环节的关键,就是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需的国家创新体系,对于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收稿日期:2003-04-20

标签:;  ;  ;  ;  ;  ;  ;  ;  

关于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的思考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