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背后的阴影论文_徐春荣

月光背后的阴影论文_徐春荣

徐春荣 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 河北 沧州 061000

【摘要】燕园博思心理专家肖博士认为: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在笔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无意接触到一名厌学学生,具体来看应该是自卑导致厌学的问题学生,笔者经过历时三年不间断的沟通和观察,终于在高考顺利参加考试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回顾日常教学工作,厌学情况并不少见,可是被注意并重视的少而又少,或者被注意到但是无奈未被解决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本文将致力于分析日常厌学表现并给出相应建议对策,尽量减少因厌学进而辍学的案例。

【关键词】自卑;厌学;上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1-160-02

一、案例背景

王超(化名),是一个白白净净很细心的男生。擅长数学,每次月考排名在班里甚至是年级里都比较靠前。然而他却从来不写各科作业,几乎每天下午都不能准时到校甚至旷课,上午在校期间也是昏昏欲睡的状态。各科老师都纷纷向我反映,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采取什么方式引导他形成健康科学的学习方式?

二、案例过程

为了能够做到对症下药,我利用课余时间与王超同学进行沟通,并且希望能够在寻找症结的过程中慢慢“板正”他的不良习惯。

场景一:

“今天数学留什么作业了?都会吗?做得怎么样呀?”

“没写。”

“跟我说说为什么没写呢?”

“不为什么。”男生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挑衅的语气,而是懵懵懂懂略带羞涩。

说到这,作为刚刚毕业毫无经验的我一时语塞。

“作业是对当天知识的梳理巩固,我希望你能够准时完成哦。”

“恩。”

场景二:

“刚刚看你趴在课桌上,怎么了?不舒服么?”

“不是。困。”

“睡眠不足吗?昨晚几点睡的?”

“凌晨两点。”

“睡的太晚了,难怪会困。你能跟老师说说你熬夜干什么了么?”

“快月考了,昨天晚上我把历史和政治这一个月学的内容自学了一遍,把不太懂的勾了出来。”

“你这种学习的精神值得表扬,可是要注意方式,很明显你昨晚学的太晚今天就会困,那么老师今天讲授的新知识你就学不到了,对吧?”

“但是我喜欢自学。”依旧是笑眯眯的,像是在祈求。

场景三:

“昨天下午没来,是生病了吗?”

“不是。去图书馆了。”

“你很爱看书呀。不过下次你可以把书借出来,拿到班里看。”

“可是我喜欢图书馆的气氛。”

这几次所谓的沟通只能叫问答,没有实现真正的沟通,我并没有了解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对于刚刚毕业毫无经验的我来说,一度甚至都有跟踪王超的冲动。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给了我几张A4纸打印出来的一个所谓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的标题为《关于王超同学不交作业等现象的自我调查报告》,抛开学术性,这种形式的自我反省剖析我从未听过也从未见过,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我回到办公室就认真地读了起来。

“首先,感谢班主任徐老师一直以来的悉心交流,尽管每次我都不知道说什么,我想,徐老师您每次谈心之后是不是也觉得很是不知所措。对此,我想把我真实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旷课,我觉得不管是在家学习还是在学校学习都是一样的,而且我在家还能学到更多,学的更有效率,不懂的知识点直接上网搜,所以非得困在学校完全没有必要,而我为什么不是索性都不来呢?我偶尔会来学校是觉得自己一个人老这么在家对老师印象好像不太好,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也是不太好,所以坚持上午听课。再有,老师留的作业我觉得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我这么说没有故意忤逆老师,而是真的觉得那些时间我可以做更多对我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图书馆或者拓展自己兴趣爱好。”

在与王超多次交流谈心之后,我发现,在这个男生的内心深处有东西影响着他的心理。就像他自己所说,“我是个虚荣心极强的人,在别人眼中,似乎我不需要学习成绩也能考一个令很多人羡慕的分数。我给别人塑造了一个天才的假象。我害怕,害怕在努力学习后却没有进步,害怕这种假象在努力过后被打碎,所以我拒绝努力,我选择懦弱的保持这种假象,然后虚伪的活着。”这段话出现在王超写给我的小纸条上。看到这些工工整整的字,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孩子心底里的一份恐惧。想起之前他回忆初中时说,初中三年没有怎么学习,到初三最后一学期拼命学习中考考的就还算可以。高中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其实他自己已经认为高中也是一样的。哪怕被很多老师多次劝告,他也依旧不努力。这些表象的背后是心理上强烈的自卑。

就像探险者发现了一块新大陆一般激动又小心翼翼,我开始不断的迂回激励他。一方面照顾男生的自尊心,一方面希望能够让他那份久存的自卑得到缓解,把心打开。我发现多次强化确实会催化王超内心的那份“本以为”,但是被强化到一定地步,他就不再能够接受更多的东西,而且王超本身思想比较成熟。临近暑假,我采取了所谓的“绑架”方式让他学习,同时和家长做了沟通工作,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将假期上传作业查作业的工作都交给了我,我不好意思不学习。不学习我没法去收作业。”除此之外,今年的暑假,能够学习王超认为重要的原因“父亲对我进行了经济管制。我很贪心,也是个兴趣广泛甚至有些泛滥的人,所以需要强大的物质保障。我被自己的父亲用物质绑架了,这让我不得不学习”“父亲是会玩的,他把自己的儿子放到自己公司里最累的岗位上,美名其曰了解公司运行流程,其实是想把我累个半死然后让我体验生活不易。”

当看到超说着自己不得不学习的时候,他的脸上明明洋溢的是一种满足,也许是孩子内心的那个自卑得以安放,能够让他所谓的“努力”变成是另有所图,这样就不会有努力之后的失败,因为只要努力了,他的道德和物质都得到满足。对于这份努力,我们在乎的是过程,也希望有好的结果。

三、案例分析和反思

上学,具体地说到学校上学是一件听起来似乎天经地义的人生必经阶段,但是很少人能够给“为什么”一个精确且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对于类似于王超这样的案例,可能每个班级都会有,每个班主任都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或强制或放任。可能有的人会说,在国外学生都是自由学习的,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后来偶然看到2017年2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这条新闻给了我两个提示,第一“在家学习”已经不是个案了;第二义务教育阶段“在家学习”已经被明令禁止。可是,我仍然惆怅,高中学生的“在家学习”又如何掌控呢?这种比义务教育更“自在”的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在家学习”问题又该如何引导?放眼形形色色的人群,考虑到现实社会背景和学生自身发展,我依旧认为高中生有必要到学校上学。

在校学习对于学生心理的成长具有重大作用。拿王超同学来说,他内心潜在的自卑,其实多多少少和他偏向于独处有一定的关系,初中三年他一直都是独来独往。如果多和同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就会更加积极向上。从同学关系的角度,在校学习更容易让他接受并形成和同学朝夕相处的学习方式,有益于形成美好的同学关系,创建属于自己的美好体验。这不光是一个人的成长,更是和同伴一起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希望彻底帮助孩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融合到集体,可采取的方式如下:

(一)强化“绑架”式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在上述案例中,对于这样特殊心理的孩子来说,教师的一两句开导消除不了孩子内心的自卑,更不能帮助孩子克服障碍。如果我喋喋不休地讲道理,恐怕更会增加他的烦躁与厌恶,既然学生偏向于用文字进行交流,那么就借助他提供的“自我调查报告”加强和学生的文字沟通,利用他心理的弱点用行为绑架帮助他克服自卑。学生是能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的教育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促使学生的内因起作用,不断克服自己内心的黑暗。马克思哲学也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一旦行为上开始有变化,他的心理一定也在慢慢的改变。

(二)给予持续且针对的刺激

同时,能够准确敏锐的观察到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积极扭转王超的消极心理,具体的可以尝试制定个别目标或者布置有针对性的任务。就像他自己所说,学更多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利用放学或者周末时候进行学习。

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心理上更容易产生敏感、多疑的体验,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细心的去捕捉这些信息并且做出反馈,尤其是作为年轻班主任更要付出自己的热情走入学生生活中,才能更好的开展自己的工作,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育的发展性,当三年之后走出高中校门,我希望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而是美好的品行,是对学生受益终身的财富,这样的教育之花才会愈显其温润芬芳。

参考文献

[1][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儿童的人格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孙庚.中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华东师范大学说是学位论文.2008,10.

[3]王雨来.心灵的成长启示录[D].硕士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15.

[4]张婷.论《麦田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自卑情结[D].硕士论文:中南大学,2009.

[5]周秀琴.《高中生厌学的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2017(2):63.

论文作者:徐春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  ;  ;  ;  ;  ;  ;  ;  

月光背后的阴影论文_徐春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