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党派斗争与新大选结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尼泊尔论文,党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5月3日和17日尼泊尔进行了两轮议会下院的民众选举。选举结果是,在下院总共205个议席中,尼泊尔大会党获得110席,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68席,民族民主党11席,民族人民战线5席, 尼泊尔亲善党和尼泊尔工农党共获11席。根据尼泊尔1990年颁布的宪法的规定,获得半数以上席位的政党组阁执政。尼泊尔大会党取得组阁的权力。 5月31日,以大会党领导人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巴特拉依为首相,建立了由大会党一党组成的新政府。
激烈的党派斗争
本次选举是尼泊尔恢复议会民主制后的第三次大选。尼泊尔的议会民主,是经过1990年的民主运动,结束无党派的评议会制后,恢复君主立宪制而实现的。根据该制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议会议员,在选举中获得议会席位半数以上的政党获得执政权。9年来, 尼泊尔的各政治党派之间、朝野之间一直为争得执政权进行对抗。由于议院内党派多,争权夺利,因而形成多次建政府,倒政府,再建政府,再倒政府的不稳定的政治局面。具体地讲,自1990年开始,以尼泊尔大会党和尼泊尔共产党两大政治势力为首的、国家承认的几个政治党派,一直围绕着大选和倒阁一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991年5月尼泊尔举行了恢复民主后的第一次大选。大选前, 尼泊尔大会党和共产党都积极做竞选宣传。当时,由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在1990年委任的、以大会党主席克·普·巴塔拉依为首相的大会党临时政府已工作了一年。在这一年中,大会党临时政府为赢得未来大选的胜利,努力工作,积极活动,争取民心。临时政府首先解决与尼泊尔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重新签订尼印商贸和过境条约,开放被印度关闭的商贸口岸;为在民主运动中牺牲的烈士平反昭雪,给烈士家属发放抚恤金;修改1962年制定的尼泊尔宪法等。这些工作为1991年大选争取选票打下了基础。1991年5月的选举结果是,在议会205个席位中,尼泊尔大会党获得110席,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69席, 尼共的其他派系获13席,民族民主党获4席。尼泊尔大会党获得执政权, 成立了以大会党领导人杰·普·柯伊拉腊为首相的大会党政府。该政府在执政期间一直面临着经济困难的压力和来自以尼共(联合马列)为首的反对党的压力。反对党尼共(联合马列)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它主张保护国家利益,消除贫困和贫富差别;它不断揭露柯伊拉腊政府的贪污腐败、裙带关系和言而无信的坏作风,如大会党政府在重要部门安插亲信,许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解决失业问题都没有兑现。这些都引起民众的不满,成为反对党攻击的口实。此外,尼共(联合马列)利用大会党内部的矛盾,联合大会党内部的反柯派,团结民族民主党,弹劾柯伊拉腊政府。经过3年的党派角逐,大会党政府被击败。
1994年11月15日尼泊尔举行中期大选。竞选中,尼共(联合马列)提出改变尼泊尔的土地所有制、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改善城市贫民的生活等利国利民的治国思想,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因为尼泊尔有8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但大部分农民没有土地,尼泊尔全国还有4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所以在大选中工农群众积极投尼共的票。选举结果,在众议院205个议席中,尼共获得88席,大会党83党, 民族民主党20席,尼泊尔工农党4席,亲善党3席,独立人士2席。 尼共虽未获半数以上的议席,但在议会中已成为第一大党。尼国王委托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组织政府。尼共(联合马列)希望同大会党和民族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但这两个党派都不响应。11月30日由尼共(联合马列)主席曼·莫汗·阿迪卡里任首相的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政府成立。这是尼泊尔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由共产党执政的政府。尼共(联合马列)政府工作极其谨慎,它许诺忠于多党派的民主体制和国王,强调在土地改革问题上,不是为了实行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而是要把它作为发展的基础,推行中将努力与各方达成共识以利于改革。为了打消某些人的政治顾虑,首相阿迪卡里表示,尼共(联合马列)政府将致力于使民主进程制度化,并且在道德准则的基础上建立政治文化。他还重申建立廉洁的政府和消除腐败是尼共政府的首要任务。但尼共政府经验少,又面临一个强大的反对党。因此,刚刚执政一个月就遭到大会党的冲击。12月17日,大会党人拉姆·钱德拉·布德尔当选为议长。这个重要的职位为大会党在议会中的活动提供了方便。果然,在尼共政府执政第9 个月时,大会党对尼共政府提出不信任案,指责尼共政府是集权政府,尼共的土地改革计划是实施共产主义等。1995年9月10日, 在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案的投票中,大会党联合民族民主党和亲善党一举击败尼共政府。
从上述两次大选及其结果来看,无论是大会党上台还是共产党执政,其政府都面临着反对党的冲击和生存的威胁。这使尼泊尔政坛呈现尼泊尔大会党和尼泊尔共产党两个有较大实力的政党之间的角逐,形成两大党之间不断相互施压、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态势。
自1995年9月10日尼共政府倒台,至1999年5月尼泊尔进行第三次大选之前,尼泊尔又连续更换了4个政府。它们分别是:
德乌帕政府
1995年9月12 日由尼泊尔大会党领导人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组成的由大会党、民族民主党和亲善党参加的三党联合政府。由于在内阁权力分配上三党之间和三党各党内部都存在着争斗,德乌帕首相要不断地协调三党之间的权力关系。德乌帕的三党联合政府维持了一年半的时间。在此期间,反对党尼共(联合马列)三次联合民族民主党内的昌德派向德乌帕政府发起进攻,终于在1997年3月6日议会通过对德乌帕政府的不信任案,将三党联合政府摧垮。
昌德政府
1997年3月10日, 民族民主党议会党团领袖肯德拉·巴哈杜尔·昌德出任首相,组成民族民主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和亲善党参加的联合政府。但由于民族民主党内部出现分裂,分为昌德派和塔帕派,大会党利用民族民主党的内部矛盾,联合塔帕派反政府。如此昌德政府只维持了7个月就被推翻。
帕塔政府
1997年10月6日, 民族民主党的苏尔亚·巴哈杜尔·塔帕出任首相,组成民族民主党塔帕派、大会党和亲善党三党联合政府。按照大会党与塔帕派联合推翻昌德政府的协议,塔帕只能做10个月的首相。10个月以后首相职位由大会党人接任。但塔帕在首相这把交椅上刚刚坐了3 个月,他就向国王请求解散议会,举行中期选举。这时塔帕面临的问题是:(1 )反对党尼共(联合马列)与民族民主党的昌德派联合对其政府提出不信任案。(2)昌德派与其正式分道扬镳,进行新党注册。 由于塔帕的请求未能获准,他又无法打破僵局,大会党领导人杰·普·柯伊拉腊接任了首相职位。
柯伊拉腊政府
1998年4月12日,柯伊拉腊被任命为首相, 组成大会党一党政府。但大会政府一成立,尼共(联合马列)就给它一个下马威。尼共(联合马列)书记马·古·内帕尔领导一个代表团到首相府向柯伊拉腊提出36条要求。其中包括:要求组织具有高级决策权力的公民委员会;要求成立具有各方面权力的国会下属机构,以控制和打击走私与贩毒等有害国家的犯罪行为;要求政府的工作一定从国家利益出发;要求在解决不丹难民问题上走出具有影响的一步;要求在利用尼泊尔水利资源时,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国家政策;要求让印度军队从尼泊尔的卡拉巴尼撤回;要求同印度科学划分边界线等等。尽管党派斗争仍不断进行,柯伊拉腊政府总算维持到1999年5月的第三次大选。
上述尼泊尔政府的4次更迭, 已不是仅仅由于尼泊尔大会党和尼泊尔共产党之间的两党之争,而是体现了多种党派之间的纷争。这些党派斗争之所以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根据尼泊尔宪法,尼泊尔预定将在1999年举行大选。于是,各党派都把希望寄托于1999年的大选上。为赢得未来大选的胜利,各党派之间相互作梗,夺取大选前的执政权,以便利用大选前的执政机会,一方面讨好选民,另一方面可以主持和操纵大选,从而有利于自己。
对大选的评价
1999年5月举行的第三次大选,改变了过去的选举方法, 实行两轮选举法。第一轮选举在尼泊尔35个县、90个选区里进行,选民有600 万。第二轮选举在39个县、102个选区里进行,选民有730余万。结果大会党获胜,笔者对这次大选的结果,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大选前尼泊尔大会党已作充分准备,志在必得。
大选前尼泊尔大会党总结了1994年大选失败的教训,统一思想,决心为建立稳定的政局和多数派政府而奋斗。它首先搞好党内团结,提倡党内相互理解,为战胜对立面而团结一致。事实上,大会党人也承认,这次大选获胜的根本原因,是大会党内部的空前团结。大会党人之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坦诚相见、关系亲密。大会党团结的气氛使得它在国内成为人心所向。其次,大会党利用大选前的执政机会,通过电视、电台、报纸和上中下各级组织,进行有利于大会党的竞选宣传,影响选民意向。大会党向民众宣传本党是代表人民的第一个掌权者,引导人们回顾大会党的政绩:1950年, 大会党联合国王势力推翻拉纳独裁统治。 1958年,在尼泊尔举行的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多党派选举中, 大会党以2/3的绝对多数的选票,战胜了参选的廓尔喀党、 统一民主党和共产党。1960年,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取消了政党,实行专权的评议会制度。从此,大会党虽处于非法地位,但从未停止过争取民主、反对评议会制的活动。1990年,大会党联合尼泊尔左翼阵线掀起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迫使现尼王比兰德拉解除党禁,实行君主立宪。自1990年尼泊尔恢复民主制后,大会党先后4次执政,积累了管理国家的经验。的确, 大会党在尼泊尔资格老,有丰富的从政经验。从中央到地方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可以掌握从上到下的各级政权。这些都是大会党在大选中占优势的基础。为确保赢得大选,大会党领导人亲自下基层,组织群众大会,阐述大会党政府为人民做过的好事,以及未来大会党政府发展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的计划。75岁高龄的大会党领导人柯伊拉腊,在大选前冒着36℃的酷暑,走访尼泊尔南方各个区县,发表演讲,争取选票。此外,大会党利用报刊,诋毁竞争对手,指责尼共在1951年历史性的人民运动中没有出现;在1990年的民主运动中主要起协助作用;采用实用主义;高喊激进口号;利用国会筑成尼共的堡垒;不能成为真正的民主者;共产党已分裂,没有能力领导人民干事业等等,以此削弱尼共的竞争力量。
第二,尼泊尔共产党四分五裂,影响下降。
尼共(联合马列)的公开分裂和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公开化,是导致它在这次选举中失利的自身的直接原因。自从1998年1 月尼共(联合马列)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始,尼共(联合马列)总书记内帕尔同政治常委(曾任副总书记)高达姆在尼共(联合马列)建国建党的纲领路线上发生公开的争执。此后,这种分裂发展到不仅仅是政策观点的不同,更多的是决策者领导人之间的不和。大选前,高达姆从议会里拉出尼共(联合马列)的40个议员,成立了尼共(马列)组织,从而影响了尼泊尔共产党的党内团结以及在社会上的形象。尼泊尔共产党派别多,除尼共(联合马列)、尼共(马列)外,还有人民战线等至少有半打多的派别。这些派别自行其事,使尼共力量分散,竞争力减弱。有的派别还主张采取暴力行动,制造恐怖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整个尼泊尔共产党的参选成绩。除上述情况外,在这次大选前,尼共(联合马列)主席曼·莫汗·阿迪卡里因病突然去世,对尼共争取选票是个损失。因为阿迪卡里在党内外颇有影响,原打算投他的票的选民只好放弃。由于上述各种原因,本次大选尼共(联合马列)所得选票比1994年减少了12%。
第三,民族民主党等小党派无力争夺执政权。
参加本次大选的尼泊尔政治党派共有38个。在这38个政党中只有尼泊尔大会党和尼共(联合马列)具有争夺执政权的实力。尼泊尔民族民主党主要由原评议会议员和怀念评议会制度的人员组成,其号召力远远不如上述两大党,只能在政府中起配角的作用。尼泊尔亲善党属于亲印派,每次大选只能获得极少的席位。其他党派除工农党和民族战线之外,几乎都与选票无缘。具体地讲,在这次大选中,尼泊尔大会党获36%的选票,尼共(联合马列)获30%,民族民主党获15%,亲善党获3 %,尼共(马列)获6%,民族民主党昌德派获3%,民族人民战线、联合人民战线和工农党共获5%,自由人士获2%。有些党派,如人民民主党、民族团结党等没能获得一张选票。根据1999年5月27 日尼泊尔《廓尔喀日报》新闻处的报道,在38个参选政党中,只有6 个被承认为国家政党,它们是:尼泊尔大会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尼泊尔民族民主党、尼泊尔亲善党、尼泊尔共产党(马列)和尼泊尔民族民主党昌德派。其他党派均属非国家政党。连在这次大选中已获得议席的民族人民战线和工农党都没能获得国家政党的资格。
第四,尼泊尔人民寻求稳定的心理对这次大选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尼泊尔人民在饱尝9年政局动荡之苦后,都期望结束政局不稳定、人民生活不安定的混乱的局面。他们认识到,前两次大选按照自己的希望投票,但希望都成了幻想。选举出的政权,中心越多,政府内的矛盾越大,国家越不得安宁,希望通过这次选举产生一个多数派政府。而大会党的竞选宣传里一再强调将建立一个稳定的积极的有实效的廉洁政府。这一点恰好符合尼泊尔人民的心愿。另外,人民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条件,他们认准哪个党能够发展国家经济,解决贫困问题、失业问题、饮用水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并且开始了行动,不是耍花架子,他们就投那个党的票。大会党在基层做竞选宣传时,正是一一列举了为某县修了路,为某城安装了饮用水管,以及未来要完成的消除贫困与疾病等等各项任务,从而赢得了民心和选票。
如此看来,经过第三次大选选出的大会党多数派政府会相对稳定一个时期。一方面,反对党要经过一段重整旗鼓的时间,另一方面,大会党政府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会提防反对党的进攻,谨慎从事。但大会党面临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要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也确实是个难题。然而,大会党若不尽快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和控制物价上涨、反对贪污腐败行为,随时都会让反对党抓住把柄。总之,只要这一届大会党政府把对民众的许诺付诸行动,虽然朝野之间仍会存在争斗,但激烈程度可能会有所减弱,大会党政府相对稳定一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