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55100
摘 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同时,社会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今天的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全面发展,应让自身快速熟练应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以往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老师都是依靠经验来教学的,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究竟应该如何实施,下面我浅谈一下我从实践中得来的个人体悟,与同学科教师交流、探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 熟练应用 实施
创新是一个民族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处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尤为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当今信息爆炸、计算机迅速普及的局面,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滞后于现代化的需要了。为改变现状,必须将创新教育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理念等在高中计算机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个国家的方针政策被提出,可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国家的重视程度。而钱学森老先生临终前的一问,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匮乏以及我们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在高中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发现其中的不足,改革弊端,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知识陈旧,应用价值低。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可谓是瞬息万变,与此相对应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本应该紧跟其步伐和学科的更新保持一致,然而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发现在很多高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有的老师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按自己的老一套讲,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已经被淘汰掉了的。试想这样的现状我们怎么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2.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在高中阶段我们就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将来走向高一级学校打好基础,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我们更加看重的,但这并不是说理论教学就不重要。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情况,高中有的学生文化水平偏低,对复杂、乏味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掌握得并不够好,常常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操作的流程,对于原理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没有科学的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被严重限制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很多学科的教学领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埋头苦学,考试得到高分以为这样就是学好了,心存这种观念的学生很多,老师也不在少数。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更多的应该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而不是引导学生埋头故纸堆地死读书。能力更重要,我们应坚决避免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学生满腹经纶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绝不是教育的宗旨。这样的教育不会培养出人才,更不会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二、创新教育在高中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学校应根据计算机学科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选择教材上紧跟学科前沿。应当选择一些新的计算机领域知识作为补充,及时教授给学生,果断淘汰一些陈旧内容,避免学生学到陈旧的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其次,多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创新,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奇思妙想,创造一个尊重创新、敢于创新的氛围;再次,多安排学生的相互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自己看到的新的技术、知识、想法都可以拿来分享,这样同学们更容易受到启发,增强创新的意识。
2.分不同层次因材施教。
智育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创新教育更不能单从智育方面下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创新主要来自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把不同潜质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就着重让他做一些实践性强的工作;而对于逻辑思维方面存在优势的学生,注重对他的理论教育,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取长补短,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可能的团队。
3.创新的教学理念。
老师作为一个教授者,在教育中的责任是教授知识,培养兴趣,积极引导。在创新教学理念方面教师更是处于主导的地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理念决定老师的行为,科学的理念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观念的创新更要先于其他工作。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尤其在高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只重理论、分数,忽略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应用是计算机学习的真正意义,在教授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的教学任务要具有实际意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学到的东西是有用的。
总之,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创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爆炸带来的眼花缭乱的信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计算机基础创新教育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专业的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和对信息的更好的把握,这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要为学生将来到高一级学校继续探索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孙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学生论文; 计算机论文; 基础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高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