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新农村建设_农民论文

浙江省义乌市新农村建设_农民论文

浙江省义乌市新农村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义乌市论文,浙江省论文,新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乌市小商品发达,近年来农村有崭新变化。这座经济快速崛起的新型商贸城市,面积只有1105平方公里,本地人口只有68万,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口却达到75万。城区常住人口中,有来自近100个国家及地区的6000多名外商。通过对义乌市九个村的观访和初步研究,我们认为,义乌的新农村建设确实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已经初具规模,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借鉴意义。

一、义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

义乌市在2003年就规划对市域800多个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并启动81个村的旧村改造和303个村的整治建设,新农村已初成规模。尽管经济较发达的村与经济欠发达的村尚有差别,但义乌的新农村建设举措使整个农村面貌一新。这种新农村,与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质的区别。那时的“新农村”建立在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上,是平均的、也是贫穷落后的“新农村”。义乌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则是与现代工商业、与信息时代相联系。

义乌大地上涌现的这些新农村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现代工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并能反哺农业的结果。换言之,经济快速发展这一先决条件,使义乌市的新农村建设成为现实并能走在全国的前列。2004年,义乌的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3∶47.3∶49.4。2005年,义乌的生产总值为304亿元,人均GDP5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0元。义乌不仅是全国的百强县市,也是浙江省最具竞争力的县市,其人均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电话普及率、每百户私人汽车拥有量、城市化水平等均列浙江省乃至全国县市前茅。当然,经济的发展只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它并不能自动生成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在义乌已成规模首先在于义乌市党政领导者的前瞻性指导。早在2003年7月,义乌市在全国率先制订颁发《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对全市区域进行规划并付诸实施。《纲要》指出:“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将义乌1105平方公里市域进行整体性、一次性的规划,整合人口和产业布局,优化各种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纲要》考虑到区域的差异性、任务的长期性和工作的艰巨性,确立城乡一体化行动总体思路是:“四个区、三步走、二十年、一体化”。四个区,即把义乌整个市域划分为主城区、副城区、城郊区和远郊区等四个区。通过科学布局和整合改造,把主城区、副城区内的村庄,建设成为城市社区;把城郊区内的村庄,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远郊区内的村庄,全部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融入就近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新社区。三步走,即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到2005年,完成全市社区布局规划编制和村庄改造试点工作,启动主城区1/2“城中村”改造和远郊区全部村庄异地奔小康工程。第二步到2010年,基本完成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完成副城区1/3村庄改造、城郊区1/4村庄改造和远郊区异地奔小康工程;各分区内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环卫、绿化等相关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第三步到2020年,完成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任务,市域共享现代文明。二十年,即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时间约为20年。即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在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义乌国际性商贸城市基本建成之时,城乡一体化行动基本完成。一体化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城乡分割建设和差别发展的现状,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推进户籍制度、就业市场管理、社会保障机制、公共财政体制以及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的一体化,使村庄转变为社区,农民转化为市民。

在分区推进村庄改造和新社区建设,义乌市的设计是整体改造主城区村庄,整合改造副城区村庄,轮换建设城郊区村庄。实施远郊区村庄异地奔小康工程,使山区农户融入城市社区和农村新社区,同时依法加快推进新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农民市民化。为此,义乌市委市政府力求扩大就业空间,统筹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为了抓紧这项工作,义乌市从相关部门抽调20名公务员,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办公室,进行专项管理。

《纲要》付诸实施后,义乌市财政局每年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城乡一体化行动补助。2002-2004年,义乌市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分别为8.4亿元、8.9亿元、12.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分别为25.5%、26.1%、28.6%。2005年投入资金16.8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45.8%,占预算总支出的32%。这些资金投向交通、农业、水利、卫生等九个方面的基础设施。

二、义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

1.兴商强农,贸工联动,促进农业企业化。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没有自然资源优势,当初的交通也不很便捷。但义乌市历届党委、政府都把培育小商品市场的持续发展作为义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中心任务来抓。2005年,义乌市场成交额289亿元,商品出口到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4年居全国各专业市场榜首。商贸的繁荣,吸收了近20万义乌农民改农从商,这些人成为义乌市场的创造者,同时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2005年,农民来自商贸业的纯收入人均达1563元。近年来义乌市又推行以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的政策,大力发展与市场关联度紧密的小商品制造业,促进工业产业规模的扩张和产业升级。到目前为止,全市培育出2.5万家工企业、20多万名经商办厂能人,发展了20多个具有世界市场影响力的小商品制造产业,引领了国内外消费潮流。其中袜业、针织内衣、玩具、化妆品、工艺品、饰品、拉链等产业的产销量占全国30%以上。义乌还开展“市场带百村”的活动。至2005年,全市已发展来料加工5万余户,年加工费5亿多元,人均增收2500元。小商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和间接创造非农就业岗位100万个,促进了义乌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目前,义乌31.6万农村劳动力中,有22万已稳定转入非农产业,其产业所得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以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义乌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得到落实,其公共财政开始投向“三农”。2002年,义乌市免去了农民教育附加费6400万元,减免各项费规。2003年,义乌率先免征农业税(每年的农业税在900万元左右)。同时,义乌还大力实施农业企业化,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义乌共有500多名工商业主进入农业,投入资金5亿多元,经营农地4万余亩。2005年,义乌已流转农地使用权面积12万亩,约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发展农业企业和规模种植户1900余家,其中163家农业龙头企业的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业企业联接各类基地30万亩,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民12万户。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这主要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饮水、安居工程及环境卫生等工程建设。其中公路交通就投入14460万元,目的是达到通村公路等级率100%;饮水工程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目标是至2007年95%以上的农村人口用上卫生的饮用水;异地奔小康的安居工程每年投入500多万元,逐步将1万多山区农村融入城市和农村社区;镇、村垃圾处理投入3600多万元,现在动工建设标准压缩式集中垃圾中转站的同时,已建成25个简易中转站和693个农村垃圾房并投入使用。此外,还投入774万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和政府在农村的行政基础。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农民安心奔小康。义乌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及医疗求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为了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体系,2003年以来,市财政总计已经投入资金7亿多元,用于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用水改造等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单农民医疗保险一项,市财政每年就要补贴2000多万元。2004年,制订并实施《义乌市农村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农民因病致贫问题,同时提高医疗保险保障力度,对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参加大额大病保险、被征地村民参加小额大病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实行财政全额补助等。目前,全市参保人数超过46万。在2005年,市财政为保险支付基金3100万元。为了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求助体系,2005年修订了《困难群众医疗求助办法》和《无助病人医疗救治管理办法》,使义乌本地人以及在义乌工作的外地人等在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得到政府及时的医疗救助。为此,市财政投入资金160万元。为了让城乡一体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困难居民的生活,2003年制颁了《义乌市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暂行办法》,建立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基金由个人、集体和国家各出一部分。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11万人参加被征地村民养老保险,已有2.2万人每月领取养老金,总资金支付额3760万元,其中市财政支付2000余万元。此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目前提高到140元/月,城镇的标准提高到260元/月,财政为此支出经费1100万元,使全市7480名符合低保条件者生活都有提高。义乌五保老人也得到了很好的供养,现在每个乡镇都有标准化的敬老院,对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年人均标准4500元以上。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812名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供养率达95%。

4.加强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义乌十分重视农村的文化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2001-2005年,市预算内财政拨款从1.8亿元递增至4.2亿元,同时每年还有预算外资金2亿元用来投入教育基建。教育设施如校舍、教学器具在省内和国内都达到先进水平。为了普及义务教育,2003年秋季起,进一步扩大了免交义务教育收费范围,农村学校按在校人数20%减免学杂费。2005年,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辍学率为0,同时还解决了22640名外来务工者子女就学。全市17周岁人口初中教育完成率达99.87%,农村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59%,干部、职工及农民继续教育率达53.1%,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大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40%。

农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成人教育和培训,其重点是技能培训。目前义乌已组织了41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计算机应用、烹饪、服装裁剪、电焊、商务英语、企业管理等7个行业18个工种的业务技能培训,2000多名失业者参加了再就业培训,6500余人参加了农村“家庭网上行”电脑培训,以适应现代家庭生活需求。全市31.6万农村劳动力,有22万经过基本培训转移到二、三产业工作。

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良好。对农村卫生室的标准化改造,2004年投入146万元专项资金,改造了全市348个卫生室,为农民创造了很好的医疗服务条件。同时,义乌市又开展了市、镇、村三级卫生网络的建设,并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全科医生的培训,建立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已建成40多个)。这使农民看病不再难,也能看得起病。同时,义乌在着力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疾病的防控,让人们少生病,其理念已开始从“病人为中心”转变为“健康为中心”,卫栓、疾控系统等为公众的健康更充分地发挥着作用。

农村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也很快。全市新辟了70多万平方米的室内外文体活动场地,建成803个标准篮球场和3000多个室内活动场所,新增图书阅览室500余个,新建宣传栏、阅报栏1900余块,公众化的农村文化设施网络在逐步形成。同时,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常年开展,农村文化节、企业文化节、全民健身节,各类球赛经常进行,书法、舞蹈、腰鼓、象棋等娱乐活动更为常见。在2005—2007年间,义乌市计划由市财政投入3.96亿元用于文化建设,如包括国际文化中心的启动和建设,义乌剧院改造,婺剧团迁建,绣湖体育改造等。这些设施将使人们过上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全市的户籍、社保、医疗、就业等各项改革的纵深发展,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在推动这一建设时,义乌市共新制作了11400多块公民道德永久性标牌,发放了40多万份公民道德宣传资料,送书8万余册下乡,并推行精神文明达标村公德评议制度,还组建了1500余支文体宣传队伍,广泛开展各种健康有益、适合公众口味的德育宣传活动。此外,还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2005年,义乌的以社会礼仪、市场礼仪、场馆礼仪、生活礼仪、职业礼仪、校园礼仪、涉外礼仪为重点的道德教育活动推开。全市万名党员干部上街倡导“文明举止”,12万名中小学生向家长示范文明礼仪,5万个商位、20万经商从业人员承诺“文明从我做起”。文明礼仪活动提高了义乌人的文明素养。

三、义乌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及其思考

义乌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同全国各地许多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一样,从实践上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提供了例证。义乌从总体上做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此引出的道理是:新农村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以工养农阶段的结果,需要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面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只能制定不同的时间表,分地区、分阶段推进,并进行分类指导,而不能在经济不发展的地区强迫实行,否则欲速则不达。从实际情况看,义乌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诸多投资基本上由义乌市财政自行承担,并非来自中央政府。在现有的财政体制下,如果西部及中部一些地区自身没有相当数额的财政投入、基本生产设施建设尚且欠缺资金,大规模展开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就不是太大。义乌人凭着精明的商业头脑,使义乌的经济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义乌人的创业精神,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对客观规律认识的一些经验确是值得借鉴。

第一,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科学决策。牢牢把握以商兴市、带动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注重人才培训,不断开拓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使自己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05年,义乌市最大的变化是更现代化、更国际化。义乌市场已经集产品展示、代理批发、厂家直销、电子商务于一体,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义乌有面积32.4平方公里的国际商贸城,有经营面积260多万平方米、5万余个商位的超大型市场。这个“全球最大超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购物天堂”,它有完善的配套服务,海关、物流、金融、餐饮、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同国际接轨,服务水平和运营质量更高,并配备了智能化管理设备(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的中国小商品数字城也已投入使用),整个市场业实现了宾馆式、星级化现代管理。义乌在开拓市场方面总是领先一步,积极推行电子商务这种市场交易方式,以网上展示、在线洽谈、电话下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营业逐步取代传统交易方式;积极培育提升外贸主体,实行“异地报关、口岸放行”一站式大通关,不仅缩短了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扩大了交易市场,更促进了市场以国内贸易为主转向国际国内贸易并重发展,拓展了市场发展空间。这些战略性举措有力地推动着义乌商贸业在持续繁荣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使义乌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国内外市场的迅速拓展,使义乌市以商贸带动其他产业的能力越来越强。

义乌市深知市场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非常注重培养工商人才。义乌现与国内知名大学联合办起了义乌工商学院,大规模培养兴商兴工人才。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凡是上大学深造者或读MBA者,市政府都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义乌市委党校则担负起对各级公务员培训的任务。造就大批优秀企业人才,才使义乌在全球性市场竞争中不断取得成功。

第二,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全面推进科学、民主、依法行政。义乌以商兴市的发展战略具有连续性,这不能不归结为义乌历届党政领导人的科学、民主、依法行政能力。例如,义乌素来重视“三农”问题,1996年就提出了“以工哺农、以商强农”的策略,2002年就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战略,2003年则制订颁发《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对全市区域进行规划并付诸实施。这表明,义乌某项政策的付诸实施,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根据的,通过调查研究制订条例或者文件,并经人大审议通过后予以颁布。义乌的领导部门对于不清楚或不懂的问题,就借助智囊团决策。为了修编高标准的市域一体化规划,义乌邀请深圳城乡规划设计院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吸取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等设计单位的优点与长处。自浙江省委、政府提出生态省建设后,义乌市按照省委的部署抓生态市建设,委托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编制了《义乌生态市建设规划》。这种决策过程中形成的规划,既具科学性,又有很强的操作性,能与义乌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符合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该规划通过金华市生态办组织专家论证,经义乌市人大审议通过于2004年颁布实施。此后,义乌又有序推进子系统和子规划的编制工作,经专家评审后由各镇政府颁布实施。

第三,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广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他们吸引到新农村的建设实践中来。义乌市不仅通过兴市富农、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让农民转产致富,而且善于通过基层组织把农民广泛地吸引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义乌的一个成功经验是加强对农村基层行政组织的建设,尊重村民的民主自治和管理。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义乌市上级机关能保证村治民主落到实处,遵从村民选举有理想、有文化、有能力的企业家任村两委负责人的意愿。同时,义乌市采用奖金鼓励的办法,促使当选者为村民服好务,带头改造农村面貌。从我们得到的情况看,义乌的村两委干部多是年富力强、有进取精神的工商业者。任职后他们确实能够克己奉公,能为村民做好事,也能遂愿留个好名声。这些新式村干部经过多年商海搏击,基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显示出他们有很强的能力和水平,他们贡献出才智和一部分资金,能使村民直接受益。农民经过十几年基层民主的训练,已能理智地对待选举,从发展经济以及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本村和本人都能带来直接利益的人。义乌市遵从村民的自治,并且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来支持这种自治,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无疑有利于农村治理和农村的发展。

(执笔:中央党校胡为雄教授)

标签:;  ;  ;  ;  ;  ;  ;  ;  ;  ;  ;  

浙江省义乌市新农村建设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