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探讨与研究论文_李超

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探讨与研究论文_李超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黑龙江省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与发展,我国的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制约着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质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路;桥梁;质量问题;研究

前言

道路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其他产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道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桥梁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城市道路桥梁的施工以及管理过程,有利于维护城市的形象,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施工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包括裂缝问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问题两个方面。本文重点分析了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质量问题的措施。

一、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

(一)施工中的裂缝问题

(1)裂缝的类型。施工中常见的裂缝类型包括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和沉降裂缝等。其中,沉降裂缝是指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均匀、松软或不均匀的回填土引发沉降而出现的裂缝,不过内模板支撑间距超过承载极限或刚度差也会引发沉降裂缝,且裂缝口比较大。

另外,塑性收缩裂缝是一种在多风、高温环境下易出现的裂缝类型,由于混凝土未完全凝固或浇筑完成后,没有做好表面覆盖工作,致使混凝土表面脱水严重,进而出现塑性收缩裂缝。这种裂缝的危害性较大,可增加混凝土表面的延伸性。

(2)裂缝出现的原因。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出现裂缝,与温度因素、材料因素和施工因素等密切相关。其中,温度因素是指在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由于气候变化较大,施工中的温度差较大,混凝土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处于硬化起的混凝土,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如果温度下降较大,其内部的拉应力逐步增加,在超出混凝土极限承载能力时,就会导致裂缝。

材料因素也是引起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的质量与水泥材料的型号、质量等密切相关。但是不少的单位为了节省资金,减少费用,选择使用质量无保障的水泥,或者水泥型号不符合要求。同时,在材料投入使用前,并未对材料进行抽检,直接投入使用,导致施工中出现不合格的水泥材料,造成质量隐患。另外,原材料配比不合理,比如在配料时,过多掺加粗骨料或细骨料,均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影响混凝土浇筑时的坍塌度及和易性,引发裂缝。

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而引发的裂缝,主要是指混凝土施工不规范,在开始施工前,未能认真勘察地质。比如地基压实度不够,地基承载力差,或混凝土浇筑不规范,模板变形较大,或混凝土搅拌时间短,降低了其和易性等,还有随意改变水灰比、振捣不均匀等,均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导致出现裂缝。

另外,施工中监管不到位、后期养护工作效果不佳等,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而出现塑性变形等,均会导致裂缝。

(二)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问题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是否可靠,对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均会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道路与桥梁的施工由两个相对独立的单位负责,工程结尾时,对道路与桥梁接缝的处理不到位,可能影响施工的质量,出现桥梁深陷、裂缝等问题。车辆通过时,可能出现跳车现象,影响正常的行驶速度和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道路与桥梁施工时,需要多种机械设备,在过程中需要泥浆、钢筋等材料的运输,导致现场车辆来往不断,工具乱放。因此必须加强对现场的管理:

(1)将施工计划落到实处。施工人员应根据计划来施工,加强现场的管理,要去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时总结,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指导书。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加强安全检查,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市场上的材料多样,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可进行统一采购,选择那些信誉好、生产技术水平高和规模大的企业,可采用大批进货方式,节省材料费用。对于进入现场的材料,应加大抽查力度,及时发现不合格材料,保证材料的质量不出现问题。

(3)完善激励机制。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墩身、墩帽等施工难度大,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与施工单位签署协议,并制定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保证施工人员规范施工,并对规范施工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二)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

施工技术上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的质量干礼,二是桥梁结构的质量管理。

(1)混凝土质量的管理。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采购材料,严把材料质量关,尤其是水泥材料的质量,应保证不出问题;二是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抗渗强度、等级配比混凝土,在其入模时,采用分层浇筑方式,并严格控制好温度,同时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避免内外温度差过大;三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要均匀,尤其是腹板内预应力管道集中部位,不得出现欠振、漏振等现象。

(2)桥梁结构的质量管理。加强桥梁结构的质量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事前做好监测,保证放线定位的准确性,不得出现偏差,并找平桥梁平面位置;二是由于桥梁施工工序较多,对技术管理的要求高,所以应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保证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符合要求;三是加强桥梁外观的管理,不得出现裂缝、凹陷等质量问题。

(三)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

混凝土后期的养护管理,对于降低裂缝的发生率,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承载力均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比如对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可于其上覆盖一定的塑料或稻草,在避免表面水分过度流失的同时,也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过大,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

(四)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教育

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与施工人员有关系。比如如果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差,规范施工的意识就不会高,增加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因此,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教育,通过管理与教育,提高其规范施工的意识和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作业标准施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施工的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结语

道路桥梁的飞速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城镇化的必经之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推动作用,因此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需要加强控制与管理。我们知道,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属于一项具有多功能的工程,在对城市道路桥梁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确保路面的平整以及线条的流畅,还需要保证桥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能够体现出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对于城市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问题,需要得到施工单位的充分重视,只有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全面地控制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常悦.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267.

[2]王雨楠,高峰.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重要性的思考[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4,04:88.

[3]张海宁.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5:63-64.

论文作者: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探讨与研究论文_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