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话题下的企业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话题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类的实践活动,促进了他们大脑的发育,使之有了对周围事物进行本质性认识的能力。对周围事物能够进行本质性的认识,恰恰是人类文化的开始,是人类与一般动物的分界。
世界差别的存在,是人类认识能够实现的条件。由于他们对这些差别的认识,他们才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要求。不过,这种要求是有意识,是对自身本能的改造。笔者把它称之为文化要求。
他们的文化要求是从自身的利益、是从对自己有利出发的。他们的文化要求继续转化成目的;而目的与周围所要改造的事物结合后成为方向;方向和目的具体化为目标,最后,目标的外延界限被规定为原则:要好的、求强的、向上的就成了他们选择的标准。
人类这种要好的、求强的、向上的文化倾向形成为一种力、一种推动力;一种提升力;一种扩张力……就是这种力开始改变了人类做为一般动物的现状,并继续改变着他们的存在,促使他们进步、促使他们提高、创造和发展。人类就是靠着这种有意识的选择,及其各种展开的形式如:改变现状、推动、提升、创造、创新、发展、文明和进步等等,才使人类从一般动物中分离出来,开始自立为人类。由于他们的这种有意识的选择是永恒的、不断的,才使他们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这都是人类有意识的选择,即文化的结果。
人类通过有意识地选择,他们选择了文明、进步、发展……或者说选择了文化。因此他们才能够向人、向现代人、向文明人转变,这种转变及其过程就是文化。过去人们认为的"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等在本质上并不是文化,而是文化的成果、形式或载体。
总结人类文化的过程,若将人类的最初与现在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人类所实现的文明和进步,深刻地体现着世世代代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体现着推动前进,提升自己,不断创造、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因此,人类有意识的选择及其多种实现形式如:推动、提升、创造、创新、发展等已构成人类文化的本质内容,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精髓。
在人类文化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构成一个文化的原生体。而经常、不断、有意识地选择是他们的文化本性。在他们身上,文化的倾向随时随地都要发生。他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不断地在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力图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拥有更大的权力。
要好的、求强的、向上的是他们的最基本的文化要求,他们的这种要求会向社会化发展,与人类其它成员的要求汇聚成为一股巨大的文化倾向:要和平、要光明、要文明、要进步、要科学、要发展等等已成为人类文化的总趋向。
一般说来,文化的发生最初是从个体开始的,他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自我生存,从家庭等方面的需求出发,不断地提高自己、拓展自己、实现自己。此时,他们会不断地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有时并发生"碰撞"。这就出现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可以说人类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已经包含着人类全部生活的内容。
多数人,在文化方向的选择上是理智的、积极的,把自己的文化方向定位在与人类总体文化、民族地区文化、国家和集体文化方向的统一上。实现多方面文化的统一和融合。其基本的特征是多方的利益都要兼顾和统一。这是人类文化的主流形式,我们把它称之为"文化"。
有人也是从自身或是局部的、集团的、阶级的利益出发,把自己文化的方向定位在冲击、抵毁、削弱、侵害、影响或干扰人类的总体文化;民族、国家、社会的文化;地区、集体的文化上;这是以毁灭、牺牲、侵害、削弱、影响或干扰人类总体、部分或个人的文化为前提的。这些人,这些民族或国家的少数人也是在"拓展自己"、"提升自己",但是他们的这种"拓展和提升"是为了侵略、为了杀人、放火、制毒、贩毒、劫掠、盗窃、诈骗、盗版、侵权、制假售假……这就是自人类脱离开动物以来不断地出现的侵略战争,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以及社会上的一切丑恶现象的根源。其实这种行为最初就没有"文明、进步","科学、发展"的文化特征,而本来就是人类动物一般性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这些人理智的丧失和社会控制的缺失。这种现象笔者把它称之为"反文化"。
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他们在各自的文化过程中,受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不仅在形式上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在程度上、进度上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别,这就是现实中人们常说的"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
在个人、地区、民族、国家等个体或群体的文化过程中,由于对外界事物认识的错误或目前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认识手段和认识能力,因此,人们在文化方向的选择上,或者在方法、手段的使用上出现错误。因而,文化过程也必然是错误的。最后不但达不到文化目的所要求的结果,甚至,有时竟会造成一些巨大的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这种文化,笔者把它称之为"错误文化"。
也有的人把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目的定位在人类总体文化、国家民族文化、地区、整体文化的方向和目的上,他们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地区集体的利益,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有的甚至可以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现象是人类文化过程中人性,即人类文化性的集体体现。是人类文化的楷模、是人类文化所推崇的、颂扬的,这种现象笔者称之为"模范文化"。
另外,本人还揭示了文化的阶段;文化与一般实践活动的关系;文化的自发形态和自觉形态;文化的主体;文化的人本性;文化的形式;文化的对象;文化的传承以及一些主要的特征。这样,本人就否定了西方人把人们的生活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机制……视作"文化"的观点;同时,也否定了我国普遍认可的:人类历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文化的观点。
笔者认为:人类的文化学是研究人类的文明、进步、科学和发展的科学。具体的讲:就是专门研究人类实现文明、进步、科学、发展的原因、动力和趋势的。尤其应当强调的是:文化论不仅仅是一种世界观,即人的文化观。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论,即文化推进、提升、拓展和发展的方法。
应该说,文化规律的发现以及对它的理论说明,是人类思想的一次重要的飞跃;它不仅对于我们多年来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能够给予说明,而且会对于我们人类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思想意识的发展等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人类对自身文化过程的认识,人类将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自觉的文化时代。
二、企业文化,起源于人类的消费文化。
依据文化的原理,有意识地选择是人的文化本性,那么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成员也都在进行着有意识的选择,因此,也可以说,他们都在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观察: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是消费者,因此,选择消费方式、选择消费品、选择消费品的生产厂商,是消费者的文化本性。并随着人们消费文化的进步,又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更广泛的、更节约的消费要求。因此,消费在文化,在进步…… 我们注意到:所有的消费者都是在有意识地选择中进行消费的。对于他们所要选购的消费品:同等价格的,他们选择质量好的、选款式新的;同等质量的,他们选便宜的、选款式新的;同等款式的他们选质量好的、选便宜的;各种指标都接近的他们选名牌的、选有把握的……这里就有一个趋势发生,同类商品的价格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好;款式越来越新,而且越来越名牌化……在这个趋势的对面又有一个机制产生:这就是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
因供货厂商不是一个、两个,所以,有的厂商的商品就能够卖掉,比如:那些产品质量好、价格优、款式新的。而有的厂商的商品就有可能卖不掉。比如那些产品质量差、价格高、款式老化的……渐渐的有的厂商就会被淘汰。
而生产厂商呢?在他没有投资办企业之前,他也同样是一名消费者。他之所以投资办企业也^是他的文化的表现。他为了提高、拓展、发展自己,为了多赚些钱,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生活的更好。他每时每刻都在文化的选择中。他见人家办企业,做老板,他羡慕不已。当他瞄准商机的时候,他也筹资来办企业。
投资办企业是他这次文化的方向。他经过认真地调研,把这次文化的具体方向定位在了消费者的需要上。比如:羊毛衫。在这里,一方面羊毛衫是消费者的文化要求,并且凝聚着消费者的文化目的;另一方面又是生产者的文化结果,也凝聚着生产者的文化方向和文化目的。
消费者的文化目的是羊毛衫的使用性,即取暖、美观等;而生产者的文化目的却是价值。他关心的是赚钱。他们双方文化的目的:一个是使用价值,一个是交换价值。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二者的文化目的是矛盾的、冲突的。不过,他们各自的目的:羊毛衫的使用价值和羊毛衫的交换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都是对方各自的手段。因此,就等于他们各自都把自己的目的定位在了对方的手段上。比如:消费者瞄准的是厂商的羊毛衫,而厂商瞄准的是消费者兜里的钞票。就此,他们是矛盾的、冲突的,但又是能够统一的、融合的,他们有条件并且能够成为一个文化的融合体。
因此,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文化冲突即企业文化的基本矛盾诞生了。这个矛盾就统一和融合在羊毛衫中。这个羊毛衫既有消费者们的文化要求:文化目的和文化方向,即消费者们的文化;更有生产者的文化要求:文化目的和文化方向,即生产者的文化。二者的统一和融合就形成为企业文化、并物化在产品中。无可争辩,产品就是物化的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文化就物化在产品中。
企业是做什么的?企业就是做产品的。从来还没有听说不做产品(也包括服务)而长期活下去的企业。因而,产品成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点,企业与消费者在此结合的紧密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
生产者为了实现与消费者文化的统一和融合,他就必须生产出消费者们需要的产品。他不仅要依靠自己文化的力量,而且要多方面结合和利用社会上已有或者是待开发的资源。一方面备齐生产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工装、卡具等生产手段和必需的生产资料、能源、电力等,使企业具有生产和制造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物质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他又要招聘、引进研发、设计、管理、质检、生产、营销和物流方面的管理人才,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和把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并及时收回货款。
企业中的员工,只所以来企业打工,也是他们各自的文化表现。他们作为文化的原生体,每一个人也都在各自的文化中。是他们的文化、各自的文化要求、文化方向,让他们选择了来企业打工。他们临来之前,就把自己来企业以后文化发展的方向,有的定位在了高层管理上;有的定位在了技术上;有的定位在了生产管理上或质量监督上;有的定位在了市场开发或市场营销上;有的定位在了人力资源或者物流管理上……
老板雇工的目的是获取被雇佣人员的"能力",即"使用价值";而打工者来企业打工的目的,则是那几张以工资形式付给他的钞票,即交换价值。因此老板和打工者的文化目的是矛盾的、冲突的。不过,他们之间的雇佣关系是自愿的。你给我干活,我付给你报酬。因此,他们双方各自的目的又都是对方的手段。老板瞄准的是员工的能力和贡献;而打工者瞄准的是老板承诺的那几张哗哗响的钞票。为此,他们才成为了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文化融合体。
企业的老板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与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的基本矛盾的实现形式。在企业文化过程中,它位居主要的地位,被称之为企业文化的"主要矛盾"。企业文化的基本矛盾所反映的是企业与外部的联系,是企业的"生存链"。而企业文化的主要矛盾所反映的是企业内部的联系,是制约企业内部一切矛盾的纲,是实现企业文化的基本矛盾的统一和融合的主要形式。
进而,员工与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分公司之间等文化的统一和融合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的主要矛盾的统一和融合。
在理论上,生产者与消费者文化的统一和融合并不复杂,不过,这只能是一种抽象概括。在现实中,就不会那么轻松。比如:在抽象层面上只要生产者适应了消费者文化的要求,适应消费者文化要求所形成的市场规律,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文化就统一了、融合了,矛盾也就解决了。
但是,在现实中,消费者这个群体,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因此,他们每一个人的文化要求、文化方向在总的方面虽然是一致的,但是又是有区别的。他们国籍不同、地区、民族、国家不同;有的地处天南、有的地处海北;他们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信仰、礼教也不同;因而他们的文化要求也不尽相同。这里只能是一个大致的统一和融合。
并且,这些消费者有的在城里;有的在乡村;要让他们认识和接受你的产品,把他们兜里的钞票掏出来,这就要企业尽许多甚至巨大的文化努力。这里不仅有市场的开发、广告促销、市场营销等等企业文化的形式,而且又有售后或跟踪服务等形式。
消费者的文化本性,就是有意识地选择、就是选购、就是挑剔。不过,使消费者的这种文化能够实现的是产品的差别和厂商之间差别的存在。更因为生产厂商不是一个、两个,而是许多。尤其厂商们提供的商品更是五花八门。这就为消费者们能够挑剔、能够选择,为消费者文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厂商们发现,消费者是聪明的,是不好欺骗的,他们紧紧地捂住钱袋,并且又非常吝啬。厂商们在挑剔的消费者面前,就如同放在筐里的胡萝卜,不停地被挑过来拣过去。有的被选中、挑走;有的没有选中重新扔回去……最后也有的没有人再要,被倒进了垃圾箱里……
现实告诉他们: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与同类厂商竞争,只有把同类厂商挤垮,自己才能生存下去。自此,竞争的文化诞生了,并从此确立了企业文化的竞争的本性。
竞争文化的核心,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其一是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即对竞争对手文化实力、文化方向、文化目的、文化意图、文化策略的了解;其二是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定、巩固和提升。总之,竞争是企业文化的最高的表现,也可以说企业文化就是竞争的文化。
相继,企业文化的目的;企业文化的要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人、企业人的文化、企业家等等确立了企业不同层次的文化内容。
企业文化的基本规律的发现,结束了人们在企业文化方面盲目的文化状态,结束了人们把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经营哲学、规章制度、行为习惯、道德标准、厂风厂貌、司徽司标等等误认为企业文化的历史。 ^而以上被国内外都普遍认可的"企业文化",只是为了统一和融合企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为了促进企业竞争文化的发展,为了提升企业的策略文化等等而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形式或手段。他们虽然是必要的,但对比其总体来说有些仍然算是小伎俩。
新企业文化思想,以方法论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了竞争和发展的锐利武器。用新的文化思想武装企业是企业人的明智选择,是他们文化的表现。否则,他们很可能落后、失利甚至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