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放射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在治疗后证实为单纯胸部创伤疾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在治疗前采用常规模拟放射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治疗前采用数字放射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诊断检查操作时间、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诊断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5.1%,高于对照组的61.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部创伤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放射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在减少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同时缩短检查所需时间。
【关键词】胸部创伤;数字放射技术;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068-02
胸部创伤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的一种,导致该疾病出现的原因众多,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物理性打击所导致[1]。对胸部受伤部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胸部损伤患者而言显得极为重要,不仅可以对受伤位置和病情严重程度做出迅速准确的评估,还能为治疗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因此与胸部创伤疾病相关的一些影像学检查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发展速度较快,其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拓宽。以往临床对胸部创伤疾病进行检查主要是采用模拟放射技术,诊断的实际效果一般,图像质量相对较差,而近年来所兴起的新型数字放射技术对该疾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使误诊与漏诊率降低[2]。本文主要探讨胸部创伤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放射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在治疗后证实为单纯胸部创伤疾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19~64岁,平均35.8±6.6岁;男性24例,女性17例;创伤发生时间1~15小时,平均6.3±1.4小时;殴打致伤13例,交通事故致伤19例,坠落致伤9例;研究组患者18~69岁,平均35.2±6.5岁;男性27例,女性14例;创伤发生时间1~13小时,平均6.0±1.1小时;殴打致伤15例,交通事故致伤20例,坠落致伤6例。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一般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前采用常规模拟放射技术进行检查,首先拍摄正侧位胸片,如果认为有需要可以进一步拍摄双斜位片。研究组在治疗前采用数字放射技术进行检查,与对照组相同,首先拍摄胸部正侧位片,如果认为有需要可以进一步拍摄双斜位片。拍摄的条件参数为,工作电压控制在75~80kV之间,电流水平控制在160~180mA之间,160msec,采用我院现有的相机进行拍摄并打印。在诊断全部完成之后,通过及时分析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1.3 观察指标
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诊断检查操作时间、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检查操作时间
对照组病情诊断检查操作总时间达到(19.67±3.54)min,研究组达到(12.04±2.59)min,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
研究组患者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5.1%,高于对照组的61.0%,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临床上大多数胸部创伤疾病患者的病情程度较为危重,因此对其病情进行方便、快捷、准确地检查,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赢得更多的有效治疗时间显得十分重要,可以使患者所承受的病痛得以减轻,使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显著提高[3]。
数字放射诊断技术在胸部创伤疾病诊断方面相对于常规模拟放射技术而言优势较为明显,通过相应的先进设备实现对患者胸部各组织之间情况的对比,使图像质量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性的提高,可以对患者胸部的实际生理解剖结构进行更加清晰的显示,对出现异常的部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结合后期对图像进行进一步的综合处理的结果,对骨骼是否存在异常和异常严重程度进行观察,可以使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水平达到提高,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出现[4]。与临床以往应用的传统常规模拟放射技术相比,数字放射技术的成像速度更快,图像的质量更加理想,造成辐射的剂量和范围更小,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低,可以使疾病的诊断水平提高,对受到损伤的部位及实际严重程度进行确认,从而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病情程度危重的患者正确更多的宝贵治疗时间[5]。
【参考文献】
[1]郭勇.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临床结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7):862-863.
[2]关贺新.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临床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3):1754.
[3]赵立新,洪常华.数字化摄影在胸部X线摄影技术中应用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639-3640.
[4]戴九龙,柳建华.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胸部DR在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及肺炎声像特征[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2):3630-3632.
[5]张利民.DR与CT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1(22):95-96.
论文作者:杨明杰,常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3
标签:胸部论文; 创伤论文; 患者论文; 病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技术论文; 疾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