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与效益是矿山一切工作的核心。矿山,特别是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造成突发性事故的因素较多,工作场所及资源条件不断变化。因此,对井下安全与工况进行监测,及时记录井下工况,实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有关领导及技术人员,是准确、科学决策与指挥的基础,是实现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也是许多现场与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与目标。多年来,我国煤矿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矿井安全监测上。早期开发的系统只是将瓦斯遥测仪地面接收机的信号取出后输入计算机,井下只有一种瓦斯传感器,随后,逐步发展的监测系统有电机车调度“信集闭”系统、安全考勤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矿井提升监测系统、核子秤测重系统、供电监测系统、通风监测系统等等。
关键词:煤矿调度;信息系统;完善;分析
1导言
近几年来,煤炭生产经营、非煤产业健康发展,安全生产形势逐年稳定好转,但所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受自然灾害威胁严重;历史遗留隐患多;老矿井生产条件逐年恶化,老矿井生产条件呈现为“边、残、余”,“深、薄、难”;新矿井地质采矿条件复杂。安全生产是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煤矿生产调度管理在煤矿生产中起着组织、指挥和预测的作用。因此加强煤矿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煤矿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合理有效地管理煤矿调度信息,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
2系统的功能特点
煤矿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是以煤田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的安全、生产监控信息系统。系统可及时、可靠、安全地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各类信息(数字、图形、图像)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WEB信息发布,并具有事故报警、抢险救灾的调度指挥、专家救灾会商等功能内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一是系统采用总线结构,便于安装、维护和系统扩展。二是对各种参数实时采集、处理、存储、显示、超限报警和打印。三是软件操作简便。需要观看图形或信息只要方便地点击,即点即得所需信息。可随时显示监测数据、图形、曲线和报警点及数值。四是传感器具有智能化、小型化特点,可直接挂接总线。五是报警点由软件设定或修改,实现区域内的超限自动断电。超限时有声光报警显示,并在主机屏幕上有醒目的报警条显示,列出报警数值、地点及报警时间。六是系统提供多种诊断功能,包括系统的传输校验、传感器、分站故障统计等监测系统的自身诊断。七是与上级主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局在授权的情况下通过网络随时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监测数据,加强监督管理。八是按照通用标准及煤炭调度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进行设计开发,系统标准统一、开放式结构,便于升级集成和维护。
3系统开发应用环境
3.1软件系统环境
系统按照SCADA_WEB_B/S模式构建。一是选用目前流行的运行于Web服务器上的应用软件。二是结合Intranet/Internet网络,可实现方便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记录及各种信息、趋势图的发布。三是基于关系型网络数据库开发,采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同时兼容其它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集中可靠存取及开发的数据结构,实现安全的数据交互式共享。四是基于开放的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SERVER网络操作系统,保证网络通讯协议的开放性、规范性,系统维护简单、操作方便。
3.2硬件系统环境
一是井下设备采用符合煤矿安全生产规范规定的防爆安全设备。二是数据采集设备采用标准通用的数据采集模块和设备,实现机柜式统一集中管理,保证所有数据采集的准确、实时、可靠及新增数据量的扩充方便。三是显示设备采用先进的LED电子屏、等离子屏、彩色电视实现数字、视频等多种信息的并行显示,通过计算机设备实现调度人员的任意切换显示监控。四是系统维护和管理采用标准的计算机设备进行本地化的维护、管理和显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加大力度、落实措施,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建设
4.1加大投入力度,保障系统建设所需资金
要疏通资金渠道,建立地方和企业共同投入、以企业投入为主的投入机制,解决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资金问题。一是企业自筹。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根据《安全生产法》,所有企业都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自主负责、全面负责。加大安全投入,改善技术装备条件,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4.2落实责任,把工作抓紧、抓实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是一项很实际的工作,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必须明确责任,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必须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人员力量等各个方面予以保障。
4.3优化设计,搞好系统建设
在系统设计上,要优化方案。目前国内数字化监控技术的种类型号较多,质量和性能参差不齐。在筹建系统时,要从灾害防治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那些性能稳定、成熟可靠、既先进又适用的技术和设备。在系统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把质量关。系统建成后要经过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建成的系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安全可靠。
4.4加强管理和维护
建立了监测监控系统,如管理跟不上,维护不及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一是进行安全性能检查和评估,及时淘汰达不到标准要求、功能不全、运行不正常的设施设备。二是健全完善系统管理运行机制。要建立监控系统管理机构,配置专门人员负责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监测、控制和预警作用。要按照“分级监管,分级响应”的原则,建立非正常情况处置程序和应急预案。三是加强培训。针对监测监控人员配备不足、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系统出现问题不会或不能及时处理等问题,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培训,所有煤矿数字化监控系统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4.5加大监管力度,推进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建设
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和监督管理的通知》(安委办〔2007〕11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装备联网和维护使用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1号)要求,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监督检查。一是督促煤矿企业不断拓展系统功能,健全调度、地面集控、视频、办公自动化和门户网站等系统,促进“数字化矿山”建设。促使各煤矿企业逐步向“采掘机械化、辅助系统自动化、安全监测监控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方向发展,打造出一大批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的矿井。二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安全生产指挥信息系统功能不健全的,要及时给予通报;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不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不能正常使用的,必须提出要求限期整改;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不能发挥作用的,要责令停产整顿;对严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矿井,要依法进行关闭。
5结论
煤矿指挥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搞好日常管理,又要有远景规划目标。在煤矿指挥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制定可靠方案,按照正确的途径,进行管理,确保系统安全、可靠,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米静.佳煤集团安全生产综合调度管理平台分析与设计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
[2]石志泉,武美芳.煤炭调度指挥中心在安全生产中运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4):128.
[3]杨阳.煤矿调度系统现代化建设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6(03):136.
[4]顾默.浅论煤矿调度指挥中心的作用[J].同煤科技,2015(03):60-62.
[5]尚茜.生产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4(06):37-38.
[6]张铁岗,汪云甲,李钢.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及其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01):47-51+1.
论文作者:尹梦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系统论文; 煤矿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矿井论文; 一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