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海潮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海潮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积极应用BIM技术能够改变传统中的工作模式,还能有效加强建设项目中的实际工程项目控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工程项目的全方位管理,进而体现出造价管理在项目中管理的重要意义。BIM技术将工程项目不同阶段和环节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应用

引言

BIM技术使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应用得到不断发展,提高了信息共享和数据处理速度,实现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合理化和精确化,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日后的使用中不断创新完善BIM技术,推动BIM技术在建筑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对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引进新方法、新技术加以解决,而BIM技术正是运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用新的方法、新的思维解决目前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在上海等国内大城市运用BIM技术取得的实践结果证明,合理地运用BIM技术对控制工程的造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1、BIM技术

BIM技术即是建筑信息信息化技术,是一种多维(三维空间、四维时间、五维成本、N维更多应用)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可以使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方(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业主、设计、施工、监理、造价、运营管理、项目用户等)在项目从概念产生到完全拆除的整个寿命周期内都能够在模型中操作信息和在信息中操作模型,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从业人员依靠符号文字形式图纸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工作方式,实现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减少错误和风险的目标。BIM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建筑业工程设计、成本管理、施工控制、运营维护等全过程的信息数据提供支持与传递,达到项目管理之间的要求。

BIM技术主要是运用在建设项目开启之前与建设过程中建立起一个模拟的工程建筑物,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BIM技术能够有效缩短工期、控制造价、提高质量。有了BIM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工具实现施工中各环节的不同需求。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可视化、协调性、仿真性和参数化之上,其中可视化是 BIM 技术中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今很多工艺工程的施工图纸均是平面的,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相关人员充满想象力。简单的图纸和线条可以使施工人员在理解时没有过多问题,但近年来新工艺层出不穷,若依然使用此种方式则很难通过图纸将整个工程的特点和构造等得以展现。BIM技术提供了可视化思路,在应用中,其可以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且可在设计图纸中将重点进行标注,通过不同构件之间的互动和反馈,使整个过程变为可视化的过程。协调性,在任何工程造价管理中,对各个方面进行协调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施工单位,业主,或是设计单位,均需要在工程建设中做好协调工作。但在实际的施工中不仅难以做到及时全面,也会为相关人员带来更多麻烦,而应用 BIM 技术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此方面问题,其可以贯穿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便于能够及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模拟性,BIM 技术中,模拟性也是极为重要的,在应用时其可以将设计阶段的工作做得更加完善。在整个过程中,能够通过模拟实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进行操作的过程。如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后会造成什么后果等,通过模拟即能够进行一定的模拟实验,如使消防人员进行模拟疏散,或是进行紧急逃生的模拟演练等,通过模拟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也能够有效优化整个设计。

2、BIM在工程造价中应用的优势

2.1、计量、计价更精细

在建筑项目中使用BIM技术,能够改善传统工程造价模式在计量、计价方面的短板,让计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项目工程中,引入BIM技术后,造价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运用软件建立数字模型,通过软件优化整合模型数据,得到最佳的工程清单。和传统工程造价相比,既省去了繁琐的算量过程,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误差造成的影响,保证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传统造价管理在面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变动显得无力,通常要重新进行大量的分析、计算,但是运用BIM技术,就省去了这些麻烦,只要在软件中改动对应数据就能完成工程量的修改和预算书的更正。

在传统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实际设计与施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的形式最终会导致工程变更等现象发生,同时给工程量计算也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这样的形式就应对工程量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最终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伴随着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数据模型,进而生成变更结果,对计算准确度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运用BIM技术可以分析建设期各时间段的费用。

2.2、建立共享数据库

BIM能够建立完善的能够共享的数据库,这是对比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的天然优势。应用BIM技术后,整个工程造价行业可以互通信息,在互联网上共享数据,建立资源庞大的数据库,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数据库中下载当前项目所需的信息。既能够帮助自己进行高效的工程造价工作,又能推动整个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进行项目建设时,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三者之间可以快速建立数据共享渠道,及时更新各方所需信息,建立最合理模型,极大提高了建设项目各方的效率。

积极建立数据库,能够全面的实现建设数据共享,这样能够加强项目建设各单位的信息交流,还能更好推进建设工作自身的良好发展。换句话讲积极利用 BIM技术,能够将建设中的各方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库中,真正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仅提高了实际中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减少了实际中的成本浪费。

2.3、有利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工作

得益于BIM技术的时效共享数据库,项目建设在各个阶段都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检查工程进度和预期是否一致。该技术可以在运营阶段准确合理地预测决策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情况,并且及时分析,让运营维护阶段造价管理成本降到最低,使整个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把运营阶段和决策阶段的工作做到最好。有利于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真正做到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措施

BIM技术作为新兴的资源共享应用技术,与在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运用上的结合,实现了工程项目的更为精确的管理,在新的管理模式下,BIM将对工程造价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上应用的更加全面和具体,大幅实现建筑项目所耗费的时间上和资源上的节约,BIM技术在建筑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可运算和参数化,利用BIM技术不仅可以在决策阶段构建参数化构件进行循环使用,还能参考类似的建筑模型搭建简单的BIM模型,大大提高提取工程量的效率,并且结合BIM技术的造价云系统,能够快速地获取准确的人力、建材、机械等方面的价格以及其他经济指标,在没有具体图纸的不利情况下仍可以制定出准确的方案与相对正确的决策与投资预算。在决策阶段充分发挥BIM技术,结合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能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改善传统决策阶段的弊端。

3.2、BIM技术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应用

(1)初步设计阶段

在该阶段,应用BIM技术的关键是利用可视化模型快速获取准确的工程量,将相关文件导出,再将计价软件导入,将工程的各项基础信息精确地衔接起来。快速的对设计方案进行必选优化。具体的建模软件包括Revit、鲁班系列等。根据信息管理平台能提取人力、建材、机械等方面的费用,为编制概预算提供数据支持。另外,建立模型后,BIM技术还能动态地展示出设备装吊等环节的全过程,模拟整个流程操作,出现摩擦与碰撞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方便设计人员及时改变方案与路线,避免事故出现后再亡羊补牢。BIM技术还能结合广联达移动应用,将现场画面与虚拟模型位置相对应,将出现的偏差及时反馈到电脑系统,给设计人员部署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减少交叉碰撞产生的损失,提高初设准确性。

(2)施工图设计阶段

该阶段的设计深度有所加深,BIM模型能随着工程信息的更新而更新,特别是一些细节,例如,构建的明细表和装饰部件等。设计阶段利用设计建模,对建筑进行准确的能耗分析、结构分析、光照分析等完善图纸设计。在BIM技术中能利用虚拟模型自动减扣,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率与准确性,节省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给造价管理人员留下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询价和工料机分析阶段。另一方面,在BIM模型中加入时间与工程进度信息能构建出4D建筑模型,对施工的实际过程进行模拟。在提取各个阶段技术及造价信息时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手工输入方式,避免信息数据的错误。

3.3、BIM在发承包阶段的应用

BIM的应用价值能在该阶段获得更明显的体现。首先设计建模具有协同性和统一性,各参建单位通过模型所获取的工程量、技术标准一致,设计单位在BIM模型中加入建材、工程进度等信息,承建单位与招标委托人可以通过该模型获取工程量,将工程量与国家相关规范进行结合就能编制出工程量清单,为招标工作打下基础。然后将工程量清单添加到BIM模型里,将该模型发送给招标方,就能有效衔接招标信息与设计信息。

3.4、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建设周期过程中,因为施工阶段持续时间长、工作内容复杂、设计变更多、索赔事件多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施工阶段工作造价极难控制。目前,施工图纸依然是二维CAD图纸,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各自持有各自版本的CAD图纸,导致工程造价控制滞后,而且数据量十分庞大而且费时、费力,结果不精确。因此,增加了工程造价的控制风险。运用BIM平台后,施工方利用BIM三维可视化的特点,进行施工模拟、虚拟施工管理和关键工艺展示,在施工之前发现设计不合理地方,达到虚拟技术交底,把施工工程中索赔降到最小。同时,根据BIM平台的多维特点,建立不同时间点的工程材料用量的统计以及每个部分的工程材料用量,协调材料的运输与搬运,降低二次搬运费用的产生;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发生变更引起索赔事件是在所难免的,目前这阶段由于变更无发直观展现、时间滞后,导致变更算量过程十分复杂,难以准确计算因变更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引入BIM技术后,可以在BIM平台上进行变更修改,以三维模型直观显现变更内容,自动计算变更后的材料变化以及工程价格的变动。对于变更部分以三维显示,有利于索赔的签字确认。

3.5、BIM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建造的结束点同时也是运营的起始点。常规条件下,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量核对十分庞大,工程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范围,所涉及到的资料分布在不同技术人员手中,汇总比较困难;由于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有些资料在建设过程中有丢失现象;总的来说,结算工作效率十分低下,而且数据间的传承效率低,改变现有的结算方式迫在眉睫。通过引入BIM及技术后,由于BIM模型是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运用的,中途经过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等BIM模型信息越来越丰富;随着建造过程中的变更而变更;当工程竣工验收时,BIM模型与实际工程保持高度一致,通过BIM平台进行竣工结算大大的提高了结算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结算透明度。

4、BIM技术运用于今后的发展

4.1、BIM技术的今后发展趋势

BIM技术有其技术的巨大优势,今后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建设施工、竣工等阶段的造价管理阶段,运用BIM技术使整个工程的建设变得更加容易。国外比国内使用BIM技术更早,而我国BIM技术已经从上海等几个大城市发展为全国使用,虽然BIM技术的大规模运用是必然的,但是在看到BIM的技术优势的同时,也不能盲目地跟随国外的运用方式,我国的工程造价有自己不同于国外的一些管理方式,在运用BIM的同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4.2、BIM技术的实际运用

人们经常用“罗马是怎样建成的”来想象在城市建设中的复杂和艰辛,而悉尼的“布莱街一号”这个号称“全球最佳摩天大楼”正是依靠BIM技术科学严谨的管理建成。“布莱街一号”项目是近几年来运用BIM技术成功的范例之一,有了BIM技术组成的BIM软件,建筑师设计的是房屋而不是工程图纸。

结束语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突出表现在信息化技术的领域发展,BIM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上,相对于传统的建筑造价管理上,在工程项目的目标上有了明显的突破,不仅在原有的工程期限上有效率的完成了目标,对于期间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的解决,确保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BIM技术作为一个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在分享和传递建筑项目的相关数据时,不仅为技术团队缩短了工期,加强团队处理和接受信息的速度,对于建筑项目的运行速率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建筑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圣山.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66-67.

[2]黄慧赟.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6,(24):218-219.

[3]洪瑞旭.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03):53-55.

论文作者:李海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海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