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农民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个人养老保险论文

中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农民工论文,中国论文,社会保障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农民工成为中国就业群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劳动力的规模已经达到1.32亿人,并且超过80%进入城市就业(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7)。但是,由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分割的特征,大部分城市农民工并没有被城市社会保障体制所涵盖。当前中国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覆盖情况到底如何?这对于制定相应的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是一个基本问题。不过,由于数据缺乏等原因,截至目前,关于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一幅非常清晰的图景。下面,本文将尝试利用2006年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专项调查数据重点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同时结合对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来提出本文相应的政策含义。

一、数据描述

本研究所依据的数据为2006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城市农民工专项调查。城市农民工定义为原户籍在农村并进城务工经商的劳动者。本次调查样本共涉及全国31个省份各级城市中的29425名农民工,表1列出了样本数据的主要指标,即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培训、收入、户口状况、职业、行业、所有制和地区特征等方面的基本分布情况。

二、中国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

根据对样本数据的统计,2006年,全国城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①的比例分别达到26.63%、26.23%和32.54%。其中,由单位购买和企业个人共同购买的农民工的比例之和分别为75%、72%和86%(如表2所示)。因此,如果不考虑农民工自己购买保险的情况,则我国城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降为20.08%、19%和27.92%。

对比近几年关于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的研究,不难发现,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于2003年对北京、石家庄、沈阳、无锡和东莞五城市外来劳动力的调查,2003年,城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22%、10.43%和9.76%(都阳、高文书,2005)。而根据农业部的调查,2005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农民工比例分别为13.8%、10.0%和12.9%(崔传义,2006)。不过,如果与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对比,城市农民工参加各项保险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分别占城镇全部就业人员的49.9%和40.9%。

地区差异是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重要特征之一。如表3所示,东部地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明显好于中西部。东部地区城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例达到了35.18%、34.87%和40.25%,接近中西部的两倍。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中部和西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几乎没有差别,甚至西部地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略还高于中部。

表3 分区域的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东部 35.1834.8740.25

中部 19.2418.4025.88

西部 19.7119.7026.31

而从分省的数据看,城市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上的地区差距则体现得更加明显。以养老保险为例,虽然全国城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26.63%,但是,具体到各省份,情况最好的是上海市,这一比例高达63.73%,而情况最差的甘肃省仅为5.62%,差距竟达10倍有余。各省在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比例上的差距也非常大。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较好的地区大多也是外出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实际上,近年来部分沿海地区出现的劳工短缺现象也表明,如果迁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需求被忽视,那么,劳动力流动的方向性变化可能会导致局部的劳动力短缺(张建武等,2005)。因此,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诉求得以实现,不仅直接有利于农民工群体本身,而且也有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类型单位就业的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如表5所示)。分行业看,制造业的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最好,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0.79%、37.22%和49.80%;而居民服务业的城市农民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比例最低,分别只有12.78%、13.28%和12.57%。而分单位所有制类型看,在外资企业就业的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就业的城市农民工;而作为个体企业和自由职业者的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较低。

从权益保护的角度讲,城市农民工的工作条件、劳动强度和工资拖欠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在城市农民工的工作岗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方面,岗位防护措施较为严密农民工的比例仅为33.75%,甚至有13.5%的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完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在此次调查中问到了在高温条件下是否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结果显示,只有59.2%的城市农民工所在的企业采取了防暑降温措施。同时,城市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他们平均每周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8.9小时,并且其中46.9%的城市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农民工高达31.9%。另外,虽然工资拖欠的现象目前大有改善,但是,2006年,仍有19.94%的城市农民工被拖欠工资。

除了参加正式的社会保险之外,工作单位所提供的其他劳动者福利也是影响城市农民工福利提升的重要内容。表6示出了享受各种其他福利的城市农民工所占比例。可以看到,88%的城市农民工需要在周六或者周日工作,但超过50%的城市农民工加班却得不到补贴。而能够享受到其他额外福利诸如带薪休假、妇女带薪产假、住房补贴等的城市农民工更是凤毛麟角。享受妇女带薪产假、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的城市农民工比例甚至都在10%以下,分别为7.15%、7.58%和4.76%。

表62006年农民工所享受的其他福利的比例(%)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加班补贴 49.87

妇女带薪产假 7.15

双休日11.94

住房补贴 7.58

带薪休假 20.47

住房公积金4.76

三、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响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因素,笔者采用了Probit模型来考察农民工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决定因素。在模型中,因变量取1表示参加社会保险,取0表示没有参加社会保险。模型设定如下:

P=Xβ+ε(1)

(1)式中,P表示是否参加社会保险,X为解释变量向量,ε为随机误差项。Probit模型可以用以下函数来描述:

在选择解释变量的过程中,除了性别、年龄、人力资本变量(包括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收入等个人基本特征之外,笔者认为,农民工的户口状态、健康状态、外出年限和家庭成员的外出情况会影响到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同时,农民工所处的行业、单位所有制类型以及区域也会影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回归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解释变量对城市农民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影响都非常显著,表7详细示出了城市农民工分别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Probit回归结果。

不难看出,行业、所有制类型和区域特征这三个非个人特征对城市农民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有着较大影响。

分行业看,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概率是最低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建筑业农民工,身处制造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居民服务业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概率要分别高出21.3%、15.8%、15.0%、11.1%和8.1%,参加医疗保险的概率要分别高出13.9%、8.9%、6.7%、6.6%和2.9%。不过,由于工作岗位本身性质的差异,行业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影响略有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概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居民服务业。

[a]dF/dx(边际效应)是指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自变量对城市农民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概率。

对于不同的单位所有制类型,外资企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最好,其次为国有企业、股份或有限责任公司和集体企业,再次为个体企业,社会保障状况最差的是个体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以养老保险为例,与私营企业农民工相比,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股份或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集体企业城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概率要分别高出19.8%、13.3%、10.6%和4.6%,而个体企业城市农民工和自由职业者参加养老保险的概率要分别低8.6%和8.5%。

东部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情况有明显优势。与中部相比,东部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概率要分别高出11.3%、11.9%和10.3%。不过,中部和西部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方面差别不大。中部和西部在农民工养老保险上没有显著差别,甚至西部在农民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上还略好于中部。

与以往研究的发现不同,本文发现,城市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影响很大。都阳、高文书(2006)指出,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对其参加社会保险的概率影响很小,在外来劳动力参加社会保险的决定过程中,单位特征较之个人特征更为重要。不过,随着近几年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环境的改善,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重新考察个人和单位特征的差异对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这里,笔者发现,城市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变量对其参加社会保险影响非常显著。如果从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看,城市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和月收入对其参加社会保险概率的影响与行业、所有制类型和区域的影响几乎相当。

性别和年龄的影响虽然相对较小,但也显著。在其他特征相同的条件下,女性比男性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概率略高,但参加工伤保险的概率略低一些。从年龄上看,参加社会保险概率最高的是36~45岁的农民工。

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培训这两个人力资本变量的影响非常显著,而且边际效应很大。例如,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工相比,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概率分别高出4.8%、16%和31.2%;相比于没有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概率高出11.5%。另外,对于自评健康这一变量,与自评健康“一般”的农民工相比,自评健康“好”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概率要高出1%、2.7%和2.8%;而自评健康“不好”的农民工与自评健康“一般”的农民工在参加社会保险的概率上没有显著差别。从一般经验认识看,自评健康不好的人更有意愿参加社会保险,不过,在回归结果中并没有得到验证。另外,需要注意到,健康实际上也从属于人力资本的范畴,在这里,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健康状况这三个人力资本变量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获得上都显示出显著的正向作用,即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概率越大。如果考虑到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增加农民工收入并且收入本身又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则人力资本的提升对改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作用会更大。

本文中城市农民工被定义为原户籍在农村且进城务工经商的劳动者,而样本中有一部分原籍在农村但现在获得了本地户口的农民工,他们占到样本总量的12.63%。这使得笔者有机会观察户口状态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户口状态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影响非常显著,不过,其影响幅度要比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的影响小一些。与没有获得本市户口的农民工相比,有本市户口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概率要高出8.5%、6.6%和3.6%。

农民工的外出年限和家庭成员的外出情况也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具有显著影响。外出时间越长,参加社会保险的概率越高;家庭成员随迁也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概率。以养老保险为例,与外出1年以下的农民工相比,外出1~3年、3~5年和5年以上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概率分别高出3.9%、4.6%和8.1%。与家庭劳动力没有全部外出的农民工相比,劳动力全部外出和家庭成员全部外出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概率分别高出1.5%和1.8%。

总的来说,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行业、所有制类型和区域等企业或社会因素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特征特别是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等对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也非常大,几乎与行业、所有制类型、区域特征等的影响相当,这说明,当前城市农民工在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上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农民工在获取社会保险上的谈判地位正在逐渐加强,并且在社会保险的获取上有一定的主动权。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从低于0.2的Pseudo R[2]可以看出,Probit模型所能解释的范围是有限的,还有许多未能解释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政策含义

中国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本质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从传统的土地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转换的问题。近几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不过,根据以上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研究,中国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虽然近几年有所改善,但社会保障的覆盖水平仍然较低。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雇主的角度看,社会保险费率偏高,再加上相关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力不强,导致雇主逃避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的义务。更需要重视的是,城市农民工自身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也不高。

本文的分析表明,个人特征对城市农民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很大,也就是说城市农民工自身在社会保险的获取上主动权逐渐增强。如果落实到政策层面,除了要继续加大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之外,改进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来吸引企业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是至关重要的。

建立覆盖所有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对于农民工来说,急需的是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建立工伤保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高于其他险种,因此应当尽快确立和完善。其次,由于中国目前社会保险采取属地化管理,各地的社会保险政策不统一、导致了地区间的转移接续困难,不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作转换频繁的特点,因此需要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全盘考虑,在一个全国统一的系统框架下指导各地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最后,由于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单一的社会保障方案很难满足不同类型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因此一方面,社会保险需要降低门槛,扩大覆盖面;另一方面可以将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分成不同档次,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注释:

①考虑到农民工的失业率较低并且失业持续时间较短,失业保险对城市农民工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本文省略了对城市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情况的分析。

标签:;  ;  ;  ;  ;  

我国城镇农民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个人养老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