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研究论文_周西若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武汉市 430079)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与管理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关键任务,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远道而来,在适应在华生活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认识到文化休克现象存在,探索其问题的根源和现象,正确有效处理因文化休克带来的相关问题,对留学生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文化休克

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文化的传递和思维的碰撞,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在教育国际化中,留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要素,原因有两点:1.留学生为国际教育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市场发展;2.留学生是国际教育的接收者,而国际教育旨在于多元环境和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出的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及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及国内教育市场,培养出并占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为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赴海外留学“走出去”的人数的逐年增加,我国将国际学生“引进来”留学的政策支持、宣传力度也不断增强。来华留学作为我国外交政策、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播中华文化,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国际友人,扩展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外交软实力、树立正面国际形象、建立“留学中国”品牌。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据统计,2018年度,我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共接收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 名来华留学生,比2017年增加了3,013人,增长比例为0.62%(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1]。

尽管教育国际化能为国家及学生个人提供诸多积极影响,但教育国际化并不应该仅仅只是追求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因为虽然留学经历能给留学生甚至他们的老师带来振奋人心的多元文化体验,但人们在享受“多样性”带来的益处时,难免会遇到语言及文化冲突问题,正确识别、面对并积极解决留学生们在跨文化适应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保证留学质量,帮助留学生们提高学习效果,顺利完成学业。

一、跨文化适应与文化休克

跨文化适应(Culture Adaptation)指的是“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2]”。Ward将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方面:心理适应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和社会适应(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3]。心理适应强调的是心理感受,指的是在文化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幸福感、满足感等情感反应;而社会适应强调的是融入新文化的能力,在有效的社会接触中融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学者们在对其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式,其中最被广泛认可的是Oberg所提出的“文化休克”[4]模型:“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指一个人进入新的文化坏境时,因丧失其所熟悉的文化标志和符号而产生的不安与焦虑感。自该模型被提出,多项关于外国人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此模型上进行追踪调查。Oberg将文化休克所带来的情感波动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 (Honeymoon Stage)、危机期( Crisis Stage)、恢复期(Recovery Stage)和适应期(Biculturalism Stage)。将此模式运用到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留学生在来华后首先会经历一个对异乡文化充满好奇感和新鲜感的时期,在此时期,他们的心情是愉悦而兴奋的,积极情绪会促使他们忽略文化差异,注意力集中在文化共同点上,从而得到身份认可;随着兴奋感逐渐消退,危机期到来,文化休克现象时时出现,留学生们会因其所处陌生社会环境而产生强烈不适感,面对自己所熟知或坚持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等方面被质疑或改变,他们会觉得沮丧、失望、不安等等。Smalley指出,旅居者在主文化中所感受到的的差异、孤立、异化、需求不满使他们坚称本族文化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优越性[5]。而任何文化都有其先进性和不足,若留学生不能以开放的心态入乡随俗,他们将长期深陷于“不愿意接受”和“不被理解”的状态中,无法走出文化休克的困境;在经过了危机期的低谷之后,留学生们开始逐渐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承认并接受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且通过主观的努力来获取得在新的文化坏境中生存的方法,这个时候,他们的情感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由消极逐步向积极转变;当留学生们基本能适应在华生活,并将中华文化视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适应期,而处于适应期的旅居者具备不被本族文化影响其行为及态度的能力,因此,他们能根据所处的坏境来调整自己的思想及行为模式,以更好的适应甚至享受在新文化中的学习和生活。

基于跨文化适应的阶段性特征,学者们提出了文化冲击负面论及文化冲击成长论。负面论主要强调文化休克的成因、表现、影响等因素的消极方面,该论点在早期的跨文化研究中被广为认可,众多学者,如 Oberg、Furnham和Bochner、Befus等都将文化休克视为一种“症状”,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甚至“Oberg的本意是想借用一系列医学词语来比喻人们所遇到的对新文化的不适应和障碍[6]”,由此可见,“ Cultural Shock” 在被始创时便被定义为负面情感体验的集合。然而以动态的角度来看跨文化适应的过程,文化休克作为其中的一个阶段,虽然充满压力,但压力即动力,能促进旅居者更快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成长论在Kim提出的“压力—适应—成长(S t r e s s - a d a p t a t i o n - growth)模式[7](如图1)”中得到很好印证,她将文化休克视为压力的成因,在压力的推进下,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和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呈螺旋状动态发展。许力生也指出,文化休克可以被视为积极的学习经历的一部分,若将其处理得当,可促进深刻的自我认识及个人成长[8]。

图1 压力—适应—成长动力图

二、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及成因

Tseng and Newton指出留学生面对的关键性适应问题分为四个类别:1.生活类适应,如:衣食住行、身体健康、生活开销适应等;2.学术类适应,如:语言障碍、理解困难、学习技巧缺乏等;3.社会文化类适应,如:种族歧视、风俗差异、价值观偏差等;4.个人心理类适应,如:思乡、身份迷失、自我否定等。以上问题的发生不分先后,相互交织,每一类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引发留学生的不适感,从而产生文化休克[9]。

生活类适应属于最基础的适应问题,也是来华留学生在克服文化休克中最无法避免的环节。因为生活包含为了生存而开展的各种活动,衣食住行涉及到方方面面,渗透在每个人每一天的每一个行为中,生活类适应产生的文化休克有时由客观因素产生,并不受主观控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留学生在来华后,经历身体上所感受到的水土不服,虽然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并不是每个人在生活环境改变后都会有强烈的不适感,但如果生活上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其造成的影响会辐射到留学中国的各个方面,直接降低在华生活的体验感。

学术类适应相较于其他三类适应性问题,更为易受主观控制,来华留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而促进适应过程。身处使用中文的语言环境,留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中文,虽然中国各地方言对来华留学生普通话的学习有一定干扰和影响,但他们仍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官方新闻、正式交流等途径学习、练习中文,提高中文水平。虽然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但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老师引导、同学互助、个人摸索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和提升。据笔者观察,绝大多数情况下,勤奋好学的留学生能更快地克服语言障碍,适应在华学习模式;而懒惰畏难的留学生则易长期处于文化休克状态,深陷于听不懂课所以缺勤,缺勤导致知识点遗漏,知识点遗漏导致考试不及格,考试不及格导致无法正常毕业的恶性循环中。

社会文化类适应要求适应者用更为客观、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渊源和文化特色,一种文明之所以被保存并延续,必定会有其存在的理由。不可否认,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社会准则和文化条件,留学生长期在自己家乡文化的熏陶下,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在来华后,会遇到一些因价值观偏差、文明程度不同等因素而造成的尴尬、困惑甚至麻烦,此时他们若盲目坚持“文化的自我中心”心理[10],一味强调自己家乡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并对新接触的社会环境中的差异现象持否定态度,便会逐渐走入封闭狭隘的思想误区,放大文化冲突,导致文化休克。

个人心理类适应属于最普遍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习模式,同时还要克服思乡之情,确实是压力重重,易产生孤独抑郁、不堪重负等消极情绪。文化冲击的程度往往与适应者家乡文化和适应者面对的新文化环境的差异程度呈正比。也就是说,来自离中华文化相差甚远的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所受到的文化冲击更大,他们所感受到的焦虑感会高于来自离中华文化更相近的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在心理适应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对策

1.提倡校园多元文化建设,提升来华留学生文化归属感

多元文化教育是目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学校作为留学生的接收及培养单位,是来华留学生最先接触、也是接触最多的中国社会文化的缩影,留学生在校园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都是他们形成“中国印象”的首要依据,也是他们来华留学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建设平等的文化交流、沟通、理解的校园环境,首先应加强制度建设,将来华留学生管理及培养工作列入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框架设计中,完善各项来华留学生工作相关政策,为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及培养提供政策依据,让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从制度和政策上确保和鼓励来华留学生事业蓬勃发展;其次需提升办学理念,加大国际化建设投入,培养多语种教学及管理人才,以为留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细致的教育服务;最后需保证“趋同化”管理质量,避免“边缘化”现象产生。趋同管理并不应该盲目追求中外学生管理的统一性,来华留学生群体有其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如他们来华后所经历的文化休克现象,这要求校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平台,帮助他们熟悉校园设施,融入中国的风土人情[11],同时,由于学校体制惯性,留学生事务多由独立的部门进行管理,导致相关工作被“边缘化”[12]。明确认识来华留学生的需求特性,完善部门分工,优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发展,让留学生感受到包容、和谐的校园生活,提升他们的文化归属感。

2.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正面引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服务宗旨,旨在通过关怀、爱心、尊重、理解形成教育与关爱相统一的育人模式,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来华留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休克现象带来的不适感和情绪波动,此时的他们非常需要正确的方向引导和有效的心理疏导,校长信箱、辅导员谈心、心理咨询室、学生间的一对一帮扶等相关交流平台,都是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健全的校内交互机制的有效途径。同时,辅导员、班主任等学校教育者应多加关注留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动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正面的舆论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鼓励他们勇敢地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真实的民俗民风,在不断地接触和感知中逐渐适应中华文化,融入到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2]王丽娟.(2011).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山东社会科学(4),44-49.

[3]Ward,C.(1996) Acculturation.In D.Landis and R.S.Bhagat (eds)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2nd edition,124– 147.

[4]Oberg,K.(1960).Cultural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Practical Anthropology,7,177-182.


[5]Smalley,W.A.(1963).“Culture shock,language shock,and the shock of self-discovery”.Practical Anthropology,10,49-56.

[6]安然.(2010).“文化休克”译释探源.学术研究(3),50-54.

[7]Kim,Young,Y.,Gudykunst,& William,B.(1992).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

[8]许力生.(2004).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Tseng,W.and Newton,F.(2002).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rategies for well-being.College Student Journal,36(4),591-597.

[10]张秋红.(2011).外国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的探析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5).

[11]李明爽,白迪迪,& 杨洋.(2013).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12(18),111-112.

[12]张轮.(2017).来华留学生该怎么“管”.神州学人(2),40-45.

论文作者:周西若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研究论文_周西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