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文化污染”与青少年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问题论文,美国论文,青少年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是当今世所公认的最发达的国家、最现代化的社会。但它并没有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令人满意的环境和条件,以致美国青少年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这不是我们的偏见,而是美国客观的社会现实。现根据我旅美期间和最近所接触到的美国媒体公开披露的有关材料,作一个实录性的综述,以飨读者。
美国的“文化污染”与争议
1995年我到美国不久,从一篇记者报道中第一次见到“文化污染”这个词。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国在八十年代早期提出过反对“精神污染”问题。美国的“文化污染”所指的又是什么?据《美中导报》特约记者的讲述,美国人目前正使用“文化污染”(CALTURALPOLLUTION)这个词,并具体列举了曾惊动美国政治领袖和政府高级官员的几个事件;
1.《洛杉矶时报》1995年6月5日头版,引用了一首畅销歌曲,歌词是“她的身体多么漂亮,这勾起我强奸的念头,迂回不断,为什么不把她的帐幕撩开?她命该如此,甩出我的匕首,告诉她,你要敢叫,我就把你宰了,她轻声向我乞求,别杀了我,我用刀划破她的头时,她浑身哆嗦得象在电视镜头中的情景一样。”这首歌是著名摇滚歌手特仑特·雷兹纳的唱片集《七寸指甲》中的一首。由时代华纳这家著名出版业巨子旗下的INTERSOPE录音公司制作发行的。它在纽约和各大都市的流浪汉、贫民窟中尤其流行。这件事引起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纳特十分愤怒。他说:“这样的东西难道是人类可以消化得了的吗?而由全球最大的文化出版公司,把这样的唱片在儿童堆中发行,合适吗?这已不是诲淫诲盗,而是公然把强奸和凶杀用歌曲作了绘形绘声的美化,言论和艺术创作的‘自由边界’究竟应当设在何处?”。这位前教育部长也不得不对美国倡导的言论和艺术创作的自由,提出了质疑。的确,在美国有些文化人,就是以言论和艺术创作自由为标榜,毫无顾忌地炮制“文化毒品”,污染着千千万万人的心灵,特别是美国的青少年。
2.象美国迪斯尼这样拍摄“全家老幼咸宜”的好影片公司,也令人吃惊地走上邪路。它属下的子公司米拉梅,发行了两部影片,一部是《教士》,大量直接地描写了一个同性恋神职人员的性行为,令最开放的好莱坞制片人也感觉过份;另一部是《孩子》,描写纽约市的几位少年终日吸毒和各种各样的性幻想。美国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的夫人莉贝,看了之后感觉恶心,所以她公开宣布,她手中握有1.5万美元迪斯尼公司的股票,虽然价格上升,但她宁可把它卖掉。她说:“我决心不要迪斯尼公司赚来的肮脏钱。”随之,多尔便也公开严词谴责美国大众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
3.一位美国短波电台节目主持人,在主播演讲中说:“美国同胞们,政府正在一步步剥夺你们个人自由意志。怎么办?准备好各种武器,尤其不要忘了重型火器。联邦官员要是敢于进入你家庭院,立即举枪射击,射哪儿呢,记住不要射胸部,那样太傻,他们穿了防弹衣,最好射击脸孔,不过,如果你的枪法并不准,初次做这种事,难免胆怯,不易射中,所以可以朝下,射击阴部,那里也是致命的,别忘了,最好射两枪。”这也引起了克林顿总统的震怒。他有一次对那些不受管制,但却听众甚多的短波电台节目主持人,大加挞伐。
4.美国圣佛南渡谷的千橡树艺术长廊,是加州音象制品和镭射唱片中心,这里出售大量鼓动青少年帮派争勇好斗的歌曲。在这里孩子玩着暴力的电子游戏,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深怕自己的孩子溜进了这个地方。
这位特约记者引述这些“文化污染”事例后指出:“这不难说明,美国为什么每年死于枪下的冤鬼多达数万。每两个小时,就有一个孩子死于枪弹下,每天携枪上课的学生竟达10万人……。”
关于美国“文化污染”问题,我们不妨再看看以下几组他们公开披露的有关材料:
▲1996年初,由四所大学进行的为期20周的调查,对23个频道播出的节目进行了分析的一项全国电视暴力研究报告说,在将近2700个节目中,有57%的节目至少含一些暴力内容。从各媒体播放的暴力节目数量上看,在电视网中,有44%的节目至少含一些暴力内容;在基本的有线电视节目中,则有59%有暴力内容;而在收费频道上,85%的节目含有暴力内容。报告指出,这类内容中,许多部分能使孩子们变得麻木不仁,并促使他们加以模仿:把暴力与它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恶劣影响看成两码事。报告还说,只有16%的暴力节目揭示观众暴力行为会产生长期深远的消极影响,而在所有的暴力场景中,在73%的场景里,罪犯没有受到惩罚。这说明电视上的暴力内容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为普遍和有害。
▲据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卡内基美仑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马丁·芮姆教授领导的一个由20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一年半来进行的研究,在电脑网络上发现917410个色情的图片、短篇小说、故事以及动画、影片,数量相当惊人。同时发现全美50个州的2000多个城市,都有电脑色情的消费者。色情不只是裸体的女人,而是追求更不同的刺激。例如观赏受捆绑的女人,性虐待景象以及兽交等。由于任何人只要有一台电脑和拥有一个资讯解调器(MODEN),即可轻易接触色情资料,为了美国儿童和他们父母,美国国会要立法对付电脑色情。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曾发表一篇用《哎哟!儿童读物中的世界太可怕了》为题目的文章。文章一开头就写道:“一种邪恶现象正在出现——在儿童读物里,世界已变成一个极其可怕的地方。既有小孩杀人,也有小孩被杀。到处都是鲜血。……鲜血时而慢慢渗出,时而四处飞溅,甚至爆炸开来,向四周进射。而小孩们对这些却看起来没个够。”作者还指出,6岁到14岁小孩的书架上大多摆满了恐怖小说。公共图书馆及书店的青少年书柜上摆的主要也是这样一些小说——封面上是一些被强敌悄悄追踪的小孩,一个个吓得瞪大了眼睛,看上去叫人不寒而栗。
▲另据报道,美国《出版者周刊》公布的1995年青少年读物中的平装本畅销书名单上,排在最前面的20本畅销书中有17本是恐怖小说,而其作者均为R、L、斯泰恩。此人每月出版两本书,从创作一直到出版发行均由他一人独揽,现在他已印刷出版的书就多达9500万册。另外,还有五、六个专写恐怖体裁的作者,每本小说也能卖出20万到30万册。对于这一点,连出版商们也感到意外。他们说,“现在恐怖小说备受欢迎是出版行业前所未有的一种现象。”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美国一些观察家认为,“目前恐怖小说在青少年中流行,是因为年轻人需要认识的是一个已变得更加残暴、更加可怕的世界。”而很多家长虽然对这些书的内容感到不安,但想到孩子们能如饥似渴地阅读,也感到很欣慰。
话又说回来,美国“文化污染”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还是影视,仅举一例就可见一斑。有一篇报道讲到,美国一些地方的青少年爱上橡皮奶嘴,把它嘬在嘴里,挂在脖子上成为时髦饰物。一直苦于无计维持课堂秩序的教师发现嘬着奶嘴的大孩子们安静了许多。报道说,这股新潮不知起自何方。但一些青少年说,饶舌歌队“人民公敌”的队员法拉夫在一卷录影带上戴着它。另一些人则说,电影《邻家少年杀人案》中的一个人物口里含着它。可见青少年中这一现象的产生,也与影视的影响有关。
目前美国社会对娱乐业、影坛中的人,喜欢采用粗陋、粗俗、有时极其丑恶的素材,不择手段地破坏大多数美国人仍十分重视的家庭伦理和高尚价值观念,有很多指责,特别对支配全世界通俗文化的美国娱乐事业的巨子——好莱坞,更是首当其冲。好莱坞本身对自己的劣迹,则极力狡赖。美国《读者文摘》曾发表专文就好莱坞三大狡赖,给予驳斥:
其一,“我们的出品给人娱乐而已,并不影响谁。”作者反驳道:“传播媒介不会影响每一个人,并不是说就不影响任何人。电视上播的广告并不指望人人都买那样产品,假使广告在1000人之中只影响了一个人,就算成功了。同样道理,1000人当中,如果电视和电影只刺激教唆了一个人去仿效媒介大肆渲染的不负责任、危害社会的行为,就可说已经对社会贻害甚巨。”作者指出,“凶暴荒淫之行当然不完全是通俗娱乐惹的祸。不过从60多所著名大学提出的证据看来,长期收看电视凶暴的镜头,平日为人处世的态度行为的确会比较不友善、凶暴、不择手段。”
其二,“我们不过是反映现实。别责备我们,该责备社会,”作者首先引述了好莱坞《铁甲威龙》、《宇宙威龙》、《本能》的导演保罗·域浩云,在一次替自己的影片辩护说的话:“艺术家的本份是以明镜照映现实。”“艺术是世界的映象。如果世界是可怕的,镜子里的映象自也可怕。”作者写道:“换句话说,如果供人消遣的东西丑恶,那不是好莱坞的过错,因为好莱坞只是反映丑恶社会的真相而已。真的吗?他这话如果说得对,那么为什么真实生活中看过谋杀的人那么少,而在电视和电影里人人看到的却尽是血腥?凶行最烈的不是在都会里犯罪率偏高的地区,而是在电视上。”作者认为,这个现象很可怕,因为我们的儿女拿大众传播媒介当作家庭之外,获得关于成人世界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意识不良的节目不断出现,儿童看到经过美化的不道德行为所传达的强烈信息,不但会认为这些行为可以接受,而且也认为理所当然。我们当前的危险是:电影电视虚构的世界,总有一天会透过我们的潜意识逐渐实现。
其三,“社会大众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观众如果不中意,随时可以关掉。”作者指出,“这个说法根据的是一般的假定,认为大多数人打心里要看电影中有狂暴的性欲情节。不过最近票房价值收入,证明实情并非如此。”作者列举了美国最卖座的影片《狮王》、《阿甘正传》、《阿波罗13》……都力避性和暴力镜头,而强调一般人向来重视的伦理。作者进一步指出,“20年来列为‘适合一般观众’和‘由家长辅导观看’级的电影卖座,平均都比‘限制未成年人观看’级的影片好,比率不止二比一。尽管这样,‘限制’级影片产量仍增至占所有电影的60%以上”。为什么?作者认为,因为好莱坞有个荒谬的想法,认为艺术之作用不在启发心智,而在震撼感官,他们凭这一点来衡量声望、颁赠奖 誉。对于“要是不中意,关掉就是了”作者批驳说:“这种话所持的理由和‘要是你不喜欢空气污染,别呼吸就是了’一样。”“通俗文化无所不在,和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通俗文化无远弗届,你逃不了。单单是这一类东西不断累积,就很能影响我们的生活了。”
最后作者说,现在我们要求工商界负起防止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责任,大力反对在公共场所吸烟为害,也已经有了成效,那么,要求娱乐界联合大企业多负责任,不要污染我们都需要的文化空气,当然也是合理的。
我们从上述目前美国对“文化污染”的争议中,不难看出,即使象美国这样的开放社会,对于文化领域,特别通俗文化事业中,不择手段、变态式的宣扬暴力、色情等丑恶现象,也是不得人心,令人厌恶的。它毒化社会、危害青少年,受到谴责理所当然。
美国的青少年社会问题种种
从美国传媒披露的青少年社会问题看,突出的有以下方面:
1.校园暴力现象普遍,学生动辄持刀抡枪
1995年12月,美国在纽约州罗契斯特市举行一项有关校园暴力讨论会。纽约州总检察长瓦科在会上公布了一份对纽约州两万所初中和高中学生所作的调查报告。报告说,有18%的学生说他们曾在校园内被攻击过,15%的学生曾在学校内看过枪,52%的学生曾看过同学带刀或是割纸箱刀等危险武器上学。这份调查报告的结果,与纽约州最大的教师工会——纽约教师工会所作的一份调查报告结果非常相似。教师们一致的看法是,危险武器在校园里很常见,很多教师曾被学生攻击过或是害怕被攻击。纽约市公立学校教师工会估计,每月平均有10名教师被打伤。芝加哥公立学校协会估计,每月有55名受到攻击。一些教师为此调了学校或干脆改行。那些还留在原学校的表示他们已经丧失了信心。现在美国各地学区纷纷研究如何保护教师安全。威斯康辛州危机防范协会派出专家小组指导教师如何缓解冲突局面。布碌仑小学则为教师提供小型的警报器,随时可以召来警卫人员。
特别是校园的枪击罪案连续发生,而且有从城市向乡村蔓延之势。据传媒披露,1995年在田纳西、堪萨斯、南卡罗莱纳和佛罗里达等州几所学校里,均发生过学生在学校里开枪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共有四名学生和一名教师被打死,一名教师受了伤。在其中一起事件中,开枪的学生事后举枪自杀。在田纳西州小镇林维尔的一所学校发生的一起枪杀事件,是一名17岁的学生,因几小时前在一车祸中,对一个同班同学感到恼火,在进门大厅里便开枪,打死教师一名,学生一名;另一名教师受伤;而他乱枪伤人时,那名同学却并不在场。这起事件,使整个小镇400名居民惊呆而不敢置信。他们认为这种事只可能发生在大都市里。
舆论普遍认为,携带枪支的学生往往是惹祸者。美国教师联合会说,估计有13.5万学生每天带着武器上学,在过去五年中,由学生犯下的暴行增加了125%。这个教师联合会主席阿尔贝特·善克说:“家庭解体,枪支随手可得这两项,是发生这些事情的主要原因。过去这个问题集中在城市,现在已在全国乡村流传开来。”专家们认为,“今天的年轻人天天在电视上看到暴力形象和角色样板,在电影和流行音乐中,用枪解决问题已成为常规办法。”一些心理学家和教师们则说:“60年代和70年代,中学生们心目中的典范是热爱和平的歌手,如迪兰。今天他们心中的英雄是开枪杀人的男子汉。”
2.青少年吸毒日趋严重,抽烟、酗酒等恶习日渐普遍。
1996年《哥伦比亚时代报》一篇文章中披露,在1991年至1995年期间,14岁至18岁的美国青少年吸毒人数不断增多,5年中增长了100%;1995年中学毕业班学生中有41.7%的人至少吸过一次大麻,而1992年是32.6%;另据全国家长禁毒会关于高中毕业班学生(17—18岁)吸毒情况调查表明,在1995—1996学年,29.5%的学生吸毒,1987—1988学年则为18.6%,在几年内增长了58.6%。在上个学年,高中毕业班学生有1/4以上至少每月非法吸毒一次,18.3%的学生说,他们每周吸毒,8.5%的学生说,每天都吸。在这些学生中,12.1%的学生说,他们吸幻觉剂。11.6%的人说,他们吸安非他明;7.1%的人吸可卡因,35%的人吸海洛因。还据美国有关部门1995年对密执安州立大学1.54万大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有42%的学生,至少每月吸一次大麻。
由此而来,有些校园已成为使用和贩卖毒品的场所,犯罪案件也不断增加。据纽约州检察机关对所属地区两万个初中和高中所作的调查表明,有43%学生说,他们曾亲眼见过学校里有人贩卖毒品。全国性周报《高教纪事报》在分析了1994年有5000名学生以上的831所大学的犯罪报告后发现,因生产、使用和销售毒品而被捕的案件,增加了23%,从1993年的4993起增加到1994年的6138起。
更令美国社会担忧的是,今天的学生很少认为毒品是有害的或非常危险的。洛杉矶反毒品组织——全美合作消除毒品委员会,为了解洛杉矶的青少年市民中对毒品的态度和使用毒品的情况,抽查了洛杉矶县70所学校近6000名学生,结果显示9—12岁的学生更少地意识到海洛因、吸入剂、夸克和可卡因的危害。有40%的洛杉矶学生相信每人都可以尝试毒品;45%学生担心他们将来会尝试毒品。这方面情况与全美比较时,普遍都高;前者全美只有22%学生持此态度,后者全美只有33%。但是即使从全美的情况看,也好不到那里去。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洛杉矶学生情况看,13—15岁的青少年认识毒品的危害比16—17岁的青少年还低。这个全美合作消除毒品组织的主席詹姆斯·布克说,“如果这种对毒品的态度不改变的话,毒品问题将更严重。因为这种态度将会导致行动,更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尝试毒品。
今天的美国学生不仅很少认为毒品有害和非常危险的,而且他们比两年前的学生受到更大的诱惑,总想尝试一次吸毒的滋味。尽管有许多部门可以制止毒品消费的增长,但是他们把这种现实,归咎于社会毒品文化历史本身。美国劝导酗酒和滥用毒品的社会组织负责人辛西娅·莫雷诺说,目前家长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对孩子吸毒的容忍态度。这种放任态度是从60年代起增加的。莫雷诺指出,有些父母还不知道,现在美国就种植着许多大麻,而且由于有先进的种植技术,其后果更加可怕,不仅产量高,而且制作的毒品质量也高,因为使人上瘾的成分四氢大麻醇的含量更高了。化验结果表明,现在种植的大麻中,含有19%至20%的四氢大麻醇,而60年代的大麻只有3%和6%的含量。由于大麻中有害成分的增多,使吸毒者面临更大的危险。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1992年至1994年间,因吸大麻进入急诊室的患者增加了一倍。
美国青少年还普遍沾染抽烟、酗酒等恶习。美国健康基金会1995年10月公布的报告指出,1994年美国高中级学生中吸烟人数为19.4%,比前一年的19%有所增加,且远远超出该基金会规定的到1998年减为14%以下的目标。对美国青少年吸烟问题,引起了克林顿总统的特别关注。他在1996年召开的全国检察官协会春季会议上指出,香烟对青少年健康构成了头号威胁,年轻人不断获得的大量信息是,从香烟里可以找到刺激。克林顿说,这是我们年轻人面对的一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每天他们之中有3000人开始非法吸烟,1000人将因此而缩短寿命。克林顿强调,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使得人们不那么轻易获得香烟,使得儿童不那么容易受到广告的诱惑。他要求检察官实施一项戒烟条例,该条例要各州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但克林顿也承认,即使政府作出最大努力,可能也挡不住一些年轻人吸烟。
不少青少年因酗酒而犯罪。据《高教纪事报》对1994年5000名学生以上的831所大学的犯罪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未成年人因酗酒和其他与酒有关的犯罪而被捕的人数增加了6%。
3.不少青少年染上艾滋病,少女怀孕困扰美国社会
美国青少年一般都过早地有性的行为,因此,难免有的染上了艾滋病。我手边有一篇1992年底在美国时的剪报,那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1.2万名9到12年级的中学生进行调查的报告。该报告指出,过去三年(即1989—1991年),说自己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人数从59%降至54%;有2个或2个以上性伴侣的学生从40%降到35%;有4个以上性伴侣的学生从24%降到19%。对这个下降的趋势,该中心的负责人柯尔比说,我们现在只能表示谨慎的乐观。9年之后,我们才能知道艾滋病的感染者是否真正呈下降趋势。当时他还指出,目前诊断为艾滋病的人中,20岁至29岁的青年占1/5。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十几岁时感染上的。今年(1996)我又看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是15岁的黑人和17岁的白人少年们有一半已经有性的经验。同时,白宫还公布了一项题为《美国日程:青少年和艾滋病毒》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说,“美国4万到8万所感染者中,有1/4是13岁至20岁的青少年。”这说明目前这个问题又有新的发展,年龄更趋下降。一位全国艾滋病政策的负责人帕特利夏·弗莱明发表谈话说,由于艾滋病病毒能经过好多年才使受感染者致死,所以艾滋病现在是25岁到44岁的美国人的头号杀手。她说,我们知道,许多人是在十几岁和二十几岁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艾滋病定时炸弹是在青少年时期点燃的,到青壮年时爆炸了。华盛顿州公共教育负责人朱迪思·比林斯则强调说,青少年因无知而对艾滋病毫无畏惧,这是我们必须克服的障碍。她主张不仅要家庭,而且还要学校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
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的,还存在少女怀孕的社会问题。据媒体报道,美国每年约有100万少女怀孕,少女生育率是英国的2倍,是法国和意大利的6倍。少女怀孕加重了美国福利制度的负担,引起虐待儿童及犯罪等问题,并形成了恶性循环。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6年1月初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指出,少女怀孕是一个严重的全国性问题。克林顿说,少女生孩子在美国是普遍现象,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成了一个经济与社会问题。他说,你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能把少女怀孕率减少一半,美国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将会拥有一个多么不同的美国。于是他发誓要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并指定享利·福斯特博士帮助指导这场由两党共同领导的旨在减少美国少女怀孕现象的全国性运动。克林顿发起这场运动的目标,是在今后10年中,把少女怀孕现象减少1/3。
五花八门的对策
1.通过法律,规定电视机需装“反暴力芯片”(V芯片),传媒又称它为 视觉“滤毒器”。1996年3月克林顿总统把国会通过的旨在对美国电话和有线电视市场加强管制的电信法案,签署成了法律。这个法案规定今后在美国销售的所有电视机,必须安装“反暴力芯片”——一种可以用来阻止接收色情或暴力电视节目的装置。由于公众对电视上的暴力镜头和互联网络上的色情内容越来越担忧,所以这项“消除污染”的法案,得到广泛的政治支持。这种滤暴力芯片,实质上是一种计算机芯片,装入电视机后(装入费用只要1美元),能够接收关于每个节目的编码信息。家长们于是能够给电视机编程序,滤掉编码所指出的那些包含暴力、性和污秽语言等其他令人讨厌的节目内容。在孩子上床后,如果家长们想看,那么它们可按动一个或多个按纽倒回去观看滤掉的部分。所以这种滤暴力芯片受到苦于监视孩子看电视的家长们的欢迎。对政界人士来说,这种装置简直是天赐之物,采用它似乎可对电视暴力内容采取行动,同时又可避免因检查制度以及政府控制带来的麻烦问题。大多数儿童活动家,对这一装置虽表示欢迎,但也认识到,它不是一种灵丹妙药。此外,一些批评的人士警告说,孩子们找到反堵截的方法只是迟早的事。
2.立法管理出售枪支。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以原里根总统的新闻秘书詹姆斯·布雷迪(他在一次对总统未遂暗杀行动中受重伤)命名的枪支控制法案。该法律规定,买手枪要有五天等待时间,即用五个工作日来查对枪支购买者,是否是不允许买枪支的人。1996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公开表示,实行这个法案后,每个月阻止近2500名罪犯购买枪支,而让守法的公民买到枪支,并且强调用枪进行袭击的次数1994年比1993年减少了6%,部分原因是由于实施了布雷迪法。还说,根据布雷迪法进行的查对工作,帮助执法部门逮捕了谋杀犯、毒品贩子、亡命之徒、殴打妻子的人以及其他罪犯,使6万多名罪犯买不到枪支。
3.限售“割纸箱刀”(BOX COTTER)。这种刀容易携带和隐藏,不易被发现,很顺手就可以从口袋里抽出来,在别人身上划一刀。这种刀锋利,比一般的刀更容易划破皮肤、留下伤疤。在1994年下半年,纽约市校园内发生8332件暴力意外,最常见的伤人武器就是这种锋利刀片。1994年在学校没收的危险武器中,割纸箱刀占30%。1995年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便签署法案,禁止商家出售这种刀给未满18岁者,限制商家只在橱窗中展示这种刀,并不准22岁以下年轻人在校园内携带这种刀。根据这个法案,今后这种刀只能在商店收银员或询问柜台附近展示,必须由店员取出才能触摸得到,违法者最高可被判一年徒刑。
4.用金钱鼓励少女不怀孕和少怀孕。这里我举两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做法。1995年底《世界日报》报道,纽约有位男子慨投10万美元私财,设立“处女基金”。他规定纽约三个地区的女子高中生,如19岁还是处女,且得到医院检查证明,该基金就颁发1000美元奖励金。可是基金成立后,申请的人竟寥寥无几。记者评论说,也许对这些高中生而言,为时已晚,奖励对象应找初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才对。另一则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佃巴市特别规定,曾怀过一次孕的少女,如宣誓不再怀孕,且实际做到,就一天给1美元奖金。这笔钱来自市民缴纳的社会事业基金。对此作者评述说,关于怀过一次孕的规定,反而产生了反效果,有的为了得赏金竟去怀孕一次。但是美国少女再妊娠率是50%,而科罗拉多州施行此制度后,佃巴市少女的再妊娠率还是降低了17%。
5.制定条例禁止青少年吸烟。前面我们曾提到,克林顿总统在1996年初全国检察官协会春季会议上,发出要禁止青少年吸烟,要求检察官实施一项戒烟条例,要各州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呼吁以后,检察官们讨论了烟草条例和各州是否应当要求烟草公司赔偿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的医疗费用等。一些官员说,他们正在采取严厉行动,对一些小商店和其他销售店进行检查,制止他们向未成年人非法出售香烟。
6.实施青少年宵禁法。宵禁法规定,年龄在16岁以下的青少年,晚上10点以后到清晨5点之间,不准在街道游荡。至于16岁到17岁的青少年则可以在街上待到11点半。倘若这些被警方逮捕违反宵禁法的青少年,并没有触犯其他罪,警车会将他们送到监护所,在父母尚未抵达监护所接他们回家时,监护所会给他们上课,教导青少年若任意于夜晚逗留街道,可能会面临的危险。据圣荷西市医疗中心1995年11月的报告,自1994年8月实施宵禁法以来,16岁以下者受攻击或遭身体伤害的受伤案件已下降了12%,17岁以下的受攻击或遭身体伤害的受伤案件,则下降了18%。
7.孩子犯罪,父母受罚。由于为青少年犯罪所困,美国各州的立法者都在制订条例,要求父母对孩子的犯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据了解,近年来大约有20个州通过了这方面的立法。这里举几个地方的有关条例的规定:在俄勒冈,孩子违反宵禁法,父母就得参加父母班学习,或罚款1000美元;在路易斯安那州,孩子与流氓团伙的成员来往,父母受到惩罚;在俄克拉何马,如果孩子在校园内携带枪支,按规定,父母就得参加社会服务或被课以罚款;在西弗吉尼亚,如果孩子在公共财物上乱涂乱画,或是造成其他损失,法庭可判其父母支付高达5000美元的罚款;在加利福尼亚州,则实行父母与犯了法的孩子一起参加缓刑期教育。此外,有些州还要父母支付法庭费用和关押费。
过去几年里,有关这方面的法律越来越多,规定也越来越详细。立法者说,制定这些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使父母重新重视,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