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其时代价值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其时代价值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其时代价值

喻婷婷*闫成松*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1)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同时就开始了其中国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立足新的实践在基本原理和中国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本文从灌输主体、灌输客体、灌输内容、灌输方法等方面重点梳理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化进程,同时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中国化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价值

灌输是思想理论传播的重要方式,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作为科学的理论,则是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运动逐步形成并发展。尽管灌输理论的创立者,一直在讨论中,但这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早已是一个包含灌输原因、灌输主体、灌输内容、灌输客体、灌输方法、灌输目的等主要内容且体系完整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发现,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历程的研究较少,相关文章仅有7篇,针对改革开放以后的则更少。理清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化进程并探讨其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进程的回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灌输各革命阶级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之形成合力,打击共同的敌人。毛泽东同志曾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理论灌输教育是党的所有政治任务的先决条件,是首先需要引起重视的”[1]

第一,丰富了灌输的内容,即中国共产党既向灌输客体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灌输毛泽东思想,在内容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突出民族性,主张民族独立;其二,更加大众化,即针对灌输对象的实际情况,灌输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要为大众服务,也要维持在大众能够接受的水平。第二,拓宽了灌输客体的范围。拓宽至农民阶级、人民军队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级。第三,创新了灌输的方式方法。其一,针对灌输客体理论水平不一、阶级背景不同采取分类灌输的方法;其二,通过标志性的运动进行灌输,即通过一定时期内大讨论大学习等形式灌输马克思主义;其三,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灌输马克思主义,如歌剧《白毛女》、评剧《小二黑结婚》、板画《减租斗争》等等。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一个企业所处的地域、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高管人才状况、行业部分特点等。其中,在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行业部分特点两条中,国企高管薪酬的体现比较明显,因为这些企业存在垄断、部分垄断或权力支撑等问题,它的经营条件、环境对比非国有企业具有先天优势。事实上,这也是国企高管薪酬备受争议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在外部环境因素中,关注的焦点仍是薪酬的竞争力。

此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创办了党校、政治处、《红星报》、《新华日报》等专门的灌输机构、刊物。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第一,继续丰富了灌输理论的内容。其一,开始突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其二,时刻紧抓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其三,继续开展反帝反封建反资本主义教育;其四,开展反对修正主义教育。第二,全面拓宽了灌输客体的范围,全体人民群众都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客体。特别重视两部分客体的灌输:其一,知识分子,如提出了“效忠社会主义,力争又红又专”的口号等;其二,改造后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第三,进一步创新了灌输的方式方法。其一,通过官方机构开展全国性的理论灌输,比如一些全国性的报纸、期刊、电台等。其二,在全国各级各种性质单位成立专业的灌输部门,如企业、学校等成立党委、总支、支部。其三,根据不同性质的客体采取不同的灌输方法,如内部群众采取的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对阶级敌人则用专政的方法等。

二、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江泽民时期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一方面,内容上融入社会主义道德和新的时代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和巩固,指导思想决不可多元化。”[4]为了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灌输,他提出要融入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如抗洪精神、创新精神等。另一方面,理论灌输在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精神支柱的作用,提出要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同时运用新的文化传媒和文化设施开展理论灌输。

第一,邓小平时期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总结十年文革的经验,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其一,内容上突出灌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其二,客体上重视对青少年的灌输。他指出,要把青少年教育成为忠于祖国、忠于马列的优秀人才。[2]其三,方法上重视讨论法的运用,同时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这一时期更加重视说理、疏导、稳步推进的方法去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3]邓小平还重视利用社会环境向人民群众灌输,如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等。

第一,完善了新时代的灌输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需要,全面完善了灌输主体并使之形成了分工明确的灌输主体队伍。其一,宣传思想队伍。宣传思想队伍是第一灌输主体,既要不断推进理论持续发展,又要认真做好理论灌输工作,担负着守土有责的历史使命。其二,文艺工作者。“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6]。其三,哲社工作者。哲社工作者的工作过程既是理论的创造过程,也是理论的灌输过程。其四,网络工作者。网络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思想传播方面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第四,创新了新时代的灌输方法。“互联网+”是新时代的主要特征和必然趋势,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积极探索如何发挥网络的灌输作用,并相继开发各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网站、APP和公众号,开展多样的网络问政、网络征文、网络评价等活动。

(二)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

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触角深入到全社会各个层面,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2013年8月3日青海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为大美青海增添华彩》一文,介绍了青海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的实效。此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他们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9月9日由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现场观摩会”,这是青海省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现场观摩会,现场会在总结现有治理经验的同时,明确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目标要求,有力推进了青海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第三,丰富了新时代的灌输内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内容具有新时代的烙印。其一,内容新颖。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成了新时代理论灌输的主要内容。其二,更加具体。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使得灌输内容更加具体。其三,更加全面。如今马克思主义灌输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内容十分全面。

第二,指出了新时代的灌输客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客体是全体人民群众,结合不同的行业、职业等开展相应的主体思想教育活动。当前形势要求,在全员参与的同时,要有不同的侧重。其一,青年群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其二,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重要客体,而且对其他客体有着重要影响。其三,党员队伍。党员同志具有示范作用,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大,甚至关系党的存亡。通过“两学一做”、完善党规条例等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其四,人民军队。人民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安全保障,必须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

第三,胡锦涛时期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第一,灌输内容更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如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内容日趋具体化、明确化。第二,灌输方法上更重视理论学习。并提出了具体的观点,如“学习理论以指导实践”;理论学习要结合发展实际、结合个人世界观、结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等。[5]同时,开始了灌输主体队伍的建设、进行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第三,明确大学生是灌输的重要客体。胡锦涛同志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对于目前对“修昔底德陷阱”主要从体系层次来分析战争原因,将之归因于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权力转移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对雅典和斯巴达间战争的复杂成因进行了多层次分析,主要涉及国际体系、国家与个体三个层次。

三、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的时代价值

第一,为做好极端重要的意识形体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如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四十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基本上实现了全方位的开放,已经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的局面。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势在必行。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是对中国理论灌输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既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必然可以指导我们做好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第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精神武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批判的武器可以帮助理论掌握群众,更好实现武器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就是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很好的推动群众进行武器的批判。经过四十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接近伟大复兴的时刻。复兴至少要包括物质层次的复兴和精神层次的复兴,更需要物质的积淀和精神的推动,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既可以帮助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层次的复兴,也可以为中华民族物质层次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武器。

第三,为早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包括人的现代化,这也是最终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步骤。人的现代化则必须有两点表现: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首先是帮助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思想,这是人的现代化乃至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应有之义。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政策声明》分为总体说明(General Information)、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资助条款和条件(Terms and Conditions of NIH Grant Awards)、 联 络 信 息(Points of Contact)3部分内容,共20章,涵盖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信息。

[ 参 考 文 献 ]

[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109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106.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336.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6.

[5]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03-7-2.

[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01).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0-0086-02

*作者简介: 喻婷婷(1992-),女,汉族,山东曹县人,硕士,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闫成松(1988-),男,汉族,安徽亳州人,硕士,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标签:;  ;  ;  ;  ;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其时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