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比较分析_大学论文

大学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织论文,科研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3-0059-05

大学内部存在着各种组织形态。其中,既在总体上存在学术组织和行政组织两大类组织,又可以进一步从学术组织中区分出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作为大学职能拓展的产物,同为学术组织的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既具有类同的组织特征,又存在显著的差异。要全面把握大学内部组织结构、促进大学学术组织创新,无疑需要对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加以充分认识。

一、大学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发展变迁

大学自产生以来,随着自身的职能拓展、制度完善和规模扩张,作为一个组织整体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应地,作为大学的“亚组织”,同为大学学术组织的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也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变化。作为西方大学起源的中世纪大学,产生了原初的学院制,建立了神学、法学、医学等专门学院,成为教学和学生生活的中心,在教学上也以高度系统化的课程为主要依托。因为没有科研的职能,作为教学组织的学院、课程及相应的专业学科就是中世纪大学学术组织的全部。19世纪,以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改革促进了大学学术组织的深刻变革,随着科学研究被确定为大学除教学之外的第二种职能,传统大学主要作为教学组织的单一结构得到了改变,科研组织开始与教学组织并行发展。当时的柏林大学成立了一批集教学与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研究所,也就是人们习称的讲座建制。在这种组织模式影响下,1825年至1870年间,德国大学里出现了专业研究工作的角色和研究实验室的社会结构,大学里建立了专门作为科学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其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对大学内部组织制度的探索使大学的学术组织变革进一步深化。1876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创立真正开始了美国高等教育由“学院时代”向“大学时代”的转变,各种学术组织相应地更加健全[1]。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德国大学讲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了学系制。1825年系在哈佛学院出现,1900年在美国的大学和学院里系已占有牢固地位,成为适应专业化需要、划分更大的结构的基本单位[2]。相对于讲座制,学系涵盖了更宽泛的知识领域,更好地反映了学科分化的要求。在学系制的基础上,随着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和更为复杂的学术分工,20世纪美国大学的学系结构又开始出现内部的自我分化和向学院转化,灵活的院系组织制度又进一步促进了大学中有别于教学组织的研究机构特别是应用性研究机构的发展,从而契合了大学加强社会服务的需要。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学术组织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革,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进一步分化,并根据自身特点分别得以拓展;由专职研究人员组成的专门性科研组织得到发展,这类组织保持着与社会的紧密合作并向社会充分开放;以教授为核心的基层学术组织,特别是跨学院、跨学科的学术组织大量建立;学群制也被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所推行。时至今日,大学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仍然处于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之中。大学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的不断发展变化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大学内部组织制度因应大学职能发展而进行适应性调整的体现。这根本上也是“由知识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的,即不断趋于分化与整合的学科制度化的产物。其中,知识的分化和学科的高度专业化是大学整体组织结构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3]。

二、大学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的总体结构分析

大学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复杂的结构,构成了大学内部多维性的组织体系。

在大学学术组织的主体组织框架中(见图1),大学的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分别从三个维度展开。在第一个维度上,基于传统的学院制,由学院到系再到具体的(教研)室等构成教学组织,由学院到研究所(中心)再到具体的(科研)室等构成科研组织,更多地体现出科层制的组织特征。在第二个维度上,基于对学科的分解,由学科到专业再到课程构成教学组织,由学科到下一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再到科研项目构成科研组织,更多地体现出松散结合的组织特征。在第三个维度上,基于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分别组成跨学院、跨学科的教学组织或科研组织,比如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平台、教学平台,更多地体现出模糊、扁平的组织特征。在这三个维度上,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既可以分别形成相对的体系,又在现实中超越各维度而在整体上形成交叉组合。例如,就教学组织而言,专业往往会归于学院之下,专业建设会纳入系的组织职责。同时,从职能上讲,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在大学这个统一体内也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组合交叉与联系折射出了大学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的庞杂性。

图1 大学学术组织的主体组织框架

但是,事实上以上勾勒出的只是正统意义上的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主体框架,并没有展现目前大学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的全貌。随着大学知识创新、办学革新和大学组织整体的演进,传统的教学科研组织架构模式虽然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但各种新型的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的不断出现,已经在悄悄地改变着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基本格局。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正呈现出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比较分析

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同在大学这个统一体内,共同决定了大学的组织属性,具有共同的组织基础,必然存在基本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大学教学和科研职能及其相应组织模式的完善,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无疑继续保持一定的分化,而且越往基层,这种分化的趋势表现得越突出,这也造成了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的诸多差异。

(一)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一致性

1.组成基础相同

大学是以学科为基本组织单位并围绕学科发展起来的集工作、信念、权力等各种形态于一体的综合机构[4],学科的发展在大学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的变迁中是一条重要线索,而学科本身也可以视为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建立的元点,是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共同的表现形式。虽然在当前的教学和科研组织创新中,顺应学科和科技发展趋势,越来越强调突破单一学科的束缚,但是这两种组织的架构始终把学科作为基本的组织起点。学科为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提供了共同的生成前提和立足根基。首先,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都是围绕不同知识领域组合起来的。正如克拉克所言,一所大学或学院的横向区分是以知识领域为出发点的基本区分形式,这个知识领域无疑就是学科。其次,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人员因学科的相近或联系汇聚在一起,因共同或相近的学科背景而形成了学者团体。第三,教学和科研组织的活动都是围绕学科展开的,既包括应用学科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以发展学科为重要目的,当然还包括借助学科的基本组织形式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

2.组织理念统一

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同为大学的学术组织,都以知识传承、创新和发展学术为目的,其组织理念也是统一的。第一是倡导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现,体现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学者共同体的精神理念,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作为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学者组织必然都要遵行学术自由的理念。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学者的活动始终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界的压力和影响[5]。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正是对此在组织制度上的保障。第二是奉行独立自治。要求独立自治是大学自诞生以来追求的目标。时至今日,随着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已经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无法坚持纯粹的独立自治。尽管如此,大学内部的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依然在坚守并且需要坚守独立自治的制度。为了超越功利、追求真理、服从学术发展的规律,教学和科研组织都竭力避免行政权力的干扰,充分保持与行政组织的距离,自觉把守与社会的边界,划定出一片相对独立的学术净土。第三是遵从学术权威。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都是专业化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中,知识的影响力重于行政的制约性,所以学术权威在其中往往发挥主要影响。许多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往往是直接围绕学术带头人、学科负责人、首席教授建立起来的,他们以知识的权威和个人的魅力吸引和凝聚着其他成员。有的教学组织或科研组织即便设有行政意义上的负责人,组织中的学术权威依然具有崇高威望和重大影响。

3.运行过程相通

虽然大学基本职能和内部组织分化促成了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的分头发展,但是二者的组织边界依然保持着很大程度的模糊性,活动过程依然保持着较大程度的互动和相通。二者具有同样的组成主体。同样的学者既属于某个乃至几个教学组织,又属于相应的科研组织,这两种组织的活动因而必然具有相应的内在联系。二者具有功能的互补性。教学组织需要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有时又可以通过吸收学生参与科研等方式直接将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统一起来,科研组织也需要依托教学活动进行理论完善、知识创新。二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融为一体。在当前倡导科教融合、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为加强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有机统一,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融合的现象正逐渐增多。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一种连体组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相依相映、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差异性

1.有组织性与松散性的差异

韦伯称大学及类似组织为“松散结合的系统”,科恩、马奇和奥尔森把其存在状态称为“有组织的无序状态”。这类组织的主要特征包括:组织的目标不明确;组织管理的手段和程序不清晰;组织成员的自主权大;组织结构不确定;组织运作的无序性;组织管理中参与者的流动性强、实行分权;组织决策的无计划性;等等。大学整体作为一个组织具有这样的特征;同样,大学中的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也具有相近的特征,区别在于这两种组织对于这些特征的接近程度是有差异的。相比较而言,在“松散结合的系统”、“有组织的无序状态”下,教学组织更加表现出结合紧密性和有组织性,科研组织松散性和无序状态的特征更加突出。在组织目标方面,教学组织围绕人才培养的要求设定目标,自主性更强,所以目标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而科研组织需要根据外部要求不断进行目标调整,被动性更强,所以目标不确定性也更大。在组织成员方面,教学组织的人员相对固定、责任明确并需要遵守既定的教学规范;而科研组织人员流动性大,更难以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加以约束。在组织决策运作方面,教学组织可以制定统一的计划和进行有步骤的工作安排,如统一制定教学计划、课程目标和课时安排并要求教师遵照执行;而科研组织却很难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套确切的要求和工作程序。

2.内敛性与开放性的差异

作为一个组织,大学兼具保守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保守性作为大学的遗传特征,很好地适应了其保存知识和观念的基本使命[6]。开放性作为大学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反映了大学组织必然与其他社会组织发生联系的基本特征。这种保守性和开放性既矛盾又统一地体现在大学内部的方方面面,但其具体程度在具体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虽然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两者同时兼有保守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但相对而言,教学组织更加偏重于保守和内敛,科研组织更加倾向于开放和外向。这是因为,教学组织更多地承担了保存知识和观念的任务,更易保持组织的规范性,科研组织更多地承担了大学与外部的经常性联系,更能够灵活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从组织结构来说,“研究自由”在组织上的分裂程度要高于“教学自由”,因而教学活动可以按照层级分明的科层结构来组织,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灵活多样[7]。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教学组织的保守与内敛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固化性、教学团队的稳定性、教学活动的规律性上,教学系、专业、课程及课程组,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组成人员都自成一体、相对固定,受外部影响较小;科研组织的开放性体现在科研内容的适应性、团队组成的不定性、科研活动的灵活性上,科研所、项目组既可以根据需要与其他科研组织进行合作,也需要与校外相关组织和研究人员开展联系与交流,更需要密切关注外部的需求,其组成人员对校内校外都可以保持一定的流动和共享。

3.运行周期性与递进性的差异

由于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所承担功能的不同特点,两者的运行状态也存在着明显差异。教学组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按照学年学期制度、教学计划、基本课程设置、必要教学环节等规定性要求展开,并按周期循环重复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组织无需经常更换目标、改变程序,更多的只是优化过程以更好地实现目标。当然,适应现代教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组织的运行在遵循一定周期性的同时,需要避免简单重复和封闭固化,要以一定的灵活性保证功能的更好发挥。科研组织在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科研活动的规律,按照项目要求和社会需求不断制定新的目标,并以前期工作为基础,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创造新成果。所以,科研组织的运行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创新过程和不断出新的递进过程,没有周期性,也应回避重复性,这也要求科研组织自身进行不断创新。

四、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发展的新型模式

当前大学还在不断发展和进化,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研究领域的相互渗透使科学研究更加复杂化,这对传统的教学、科研组织形式形成了挑战。为此,大学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在保持自身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正在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发展出一些新型模式。

(一)跨学科模式

随着学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同时发生,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必然要建立在多学科的背景之上。为了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解决综合性、复杂性现实问题,为人才培养提供更为全面的方法和技术,实施跨学科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交叉与融合,大学需要改变传统的封闭、分散的组织结构,更多地采用跨学科的模式开展教学和科研组织建设。大学跨学科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是以学科群为基础、打破学科界限而形成的以某一学科为主体的组织体系,这种组织模式通过灵活的组织形式,实现了跨学科协作的实体化和体制化[8]。目前这一组织模式广受重视,在欧美许多大学中得到了迅速发展,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组、研究协会等形式多样的新型教育和科研机构得以创建。跨学科教学和科研组织对大学传统学术组织形成了必要补充,实现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的多样化。许多大学通过跨学科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建设,打破了学院、学科层级和壁垒,促进了学术组织的扁平化。

(二)兼容模式

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的分化虽然适应了大学职能拓展的要求,但也滋生了大学内部的组织冲突和资源分配的矛盾,“教学科研两张皮”的问题也成为大学普遍面临的困扰。因此,基于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之间存在的上述共性,以及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不可分割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整合,建立统一的组织平台,成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的一种选择。科研组织与教学组织的集成、交叉、融合可以提升教学组织的学术水平,可以发挥科研组织的人才培养功能[9]。当前国家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促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建立教学与科研共享的实验平台,推进科研课题、团队承担人才培养功能都已经成为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兼容的实际形式。在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学中,各类基层学术组织的边界已经相当开放,基层学术组织之间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方面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10]。

(三)虚拟模式

在现代学科和科技发展背景下,大学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研究的范围、学科的拓展等方面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需要采取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把能力禀赋、学科归属不同但资源互补的学术人员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合作联盟[11]。这种联盟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保持组织边界的模糊性、组织成员可以动态组合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弹性和虚拟性,是一种基于传统学术组织而又超越传统学术组织的虚拟性学术组织。虚拟学术组织特别是虚拟科研组织将传统的以职能为导向的院系结构转变为以任务为导向的组织形式,将传统的线性组织模式转变为跨区域、跨国别、跨组织的开放式合作模式,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调动组织学术资源,适应学术目标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促进各方面优势互补,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具备特有的组织优势。虚拟组织的模式已经广泛体现在现代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的建设之中,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以及通过信息技术连接各方面资源而形成的研发组织、教学资源平台等都是教学组织或科研组织虚拟化的实际体现。采用虚拟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无疑也是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发展的一个方向。

(四)产学研结合模式

产学研结合是大学学术组织与外部相关因素有效组合的一种模式,体现了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融合,也是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虚拟化的一种体现。产学研结合是产业、学校与研究机构的结合,也是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结合。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平台,可以重点承担人才培养功能,也可以成为技术创新的载体,同时可以作为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组织兼承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建立教学和科研组织,其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包括校企合作开展的人才培养或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的大学研究院和工程技术中心、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和科研中试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协同创新平台等多种形式。近年来,围绕特定目标且以关系契约为基础连接产学研各方而构成的虚拟性动态研发网络组织也得到广泛推崇。今后,随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越来越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利用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积聚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之更系统地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功能,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必将更多地采用产学研结合模式。

收稿日期:2013-04-15

标签:;  ;  ;  ;  

大学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比较分析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