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平湖 314200)
【摘 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80例BPH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而观察组行TUPKP;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6个月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Ur)、前列腺体积(Vp)、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FR、Ur、Vp、IPSS及QOL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FR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而Ur、Vp、IPSS及QO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FR、Ur、Vp、IPSS及QOL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TUPKP治疗BPH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显著缓解BPH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疗效
【中图分类号】R4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59-02
前列腺增生(BPH)是指患者雄雌激素分泌平衡紊乱导致前列腺组织不规则分化增殖,导致后尿道形成结节性结构,并压迫膀胱或尿道,引发膀胱刺激综合征,甚至尿道梗阻[1]。随着对BPH的病因病理认识的不断深入,BPH的病发率随着老龄化而逐渐升高,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利于提高中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BPH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传统手术治疗为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但手术创伤性较大及疗效重复性差。近年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广泛用于治疗BPH,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轻、临床疗效较好等优点[2]。近年来,随着TUPKP的广泛使用及操作技术的成熟,TUPKP已逐渐替代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成为治疗BPH的主要创微治疗术。为进一步提高BPH的疗效,本研究旨在分析TUPKP治疗 BPH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0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80例BPH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90例,年龄范围56.8~73.4岁、平均年龄(62.4±4.3)岁;病程范围1.3~12.6年、平均病程(2.6±0.8)年;BPH叶向分布中Ⅰ~Ⅲ型48例、Ⅳ~Ⅶ型42例;观察组90例,年龄范围55.4~72.5岁、平均年龄(61.6±4.0)岁;病程范围1.1~12.0年、平均病程(2.4±0.7)年;BPH叶向分布中Ⅰ~Ⅲ型45例、Ⅳ~Ⅶ型45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秘尿外科疾病诊断标准,具有TUPKP的适应症及无TUPKP禁忌症,病理切片诊断为BPH,患者签署本院伦理委员会出具的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本研究项目的治疗项目;排除标准:年龄大于75岁,并发严重的组织器官功能不全,临床病历资料不齐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对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患者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常规检查及术前准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及取截石位;观察组患者采用膀胱镜进行初步检查,评估膀胱是否存在病变,排除误诊隐患;根据患者的尿道口大小,置入等离子电切镜,并于耻骨上膀胱穿刺;将电切圈伸至与前列腺距离1cm左右,切除前列腺过程中应浅深交替,呈小舟状,以精阜作为判断电切圈切除至前列腺尖的标志;在5 ~ 7点处自膀胱颈口至精阜位置切除前列腺增生体至前列腺包膜,以此为标志边切边止血,以膀胱颈部见环状纤维作为前列腺增生体切净的标志,将将膀胱内容物进行冲洗清理,插入导尿管,以气囊导尿管引流通畅,定时牵拉气囊导尿管,于尿道外口系拴医疗纱布,于术后2~3h内松解。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在电镜的介导下,依次切除中叶、两侧叶及精阜周围前列腺尖部,后期处理与观察组相同。
1.3疗效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6个月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包膜穿孔、输尿管口、尿道括约肌损伤、尿失禁、尿痛、排尿困难)及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Ur)、前列腺体积(Vp)、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具体如下:利用尿流率测定仪测定MFR;利用B型超声检查测定Ur及测定前列腺的左右、前后、上下径,智能计算Vp;IPSS评分 (总分0~35分),0~8分表明轻度症状、9~20分表明中度症状、21~35分表明重度症状;QOL评分 (总分0~6分),0~2分表明生活质量满意、3~4分表明生活质量一般、5~6分表明生活质量差[3]。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BPH患者,易并发储尿期、排尿期及排尿后等症状,可导致个体差异性的尿路梗阻;通过药物治疗,需严格评估用药周期、毒副作用及随访疗效,难以取得显著的疗效及降低复发的风险[4-5]。TUPKP作为BPH的微创治疗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及手术适应症广等特点[6];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相比,TUPKP切除靶向性更强、操作温度对病灶周围组织损伤小TUPKP中带有回路电流,切割病灶表面易形成凝固层,止血效果良好、切除病灶后易于冲洗及手术适应症更广。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提示TUPKP治疗BPH的疗效确切,手术简便及出血量少。围术期,无明显包膜穿孔、输尿管口及尿道括约肌损伤;随访半年,无尿失禁、尿痛、排尿困难、BPH复发;提示TUPKP治疗BPH的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少。BPH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为MFR、Ur、Vp、IPSS及QOL。MFR可提示膀胱收缩能力的大小,为排尿障碍性疾病筛选及临床疗效提供诊断学依据;Ur可准确评价膀胱排尿障碍的严重程度,作为诊断BPH的重要指标;Vp可作为反映BPH影响排尿功能的本质指标[7]。IPSS已成为诊断BPH、评价BPH的疗效及预后的核心指标,而QOL则反映BPH的治疗水平;通过IPSS与QOL结合作为BPH的疗效评价指标,可进一步提高BPH的疗效监测水平[8]。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FR、Ur、Vp、IPSS及QOL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提示TUPKP治疗BPH病症的临床疗显著,对于缓解BPH患者的排尿障碍,防止尿潴留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TUPKP治疗BPH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显著缓解BPH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光胜.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性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23): 91-93.
[2]李永峰.3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7):113-115.
[3]范岩.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3):216-217.
[4]何子耀,贺志荣.前列腺增生32例手术治疗临床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7): 3522-3523.
[5]宋海龙,任建强.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4,17(35):133-134.
[6]王建龙,朱刚,金滨等.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2μm激光前列腺切除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3,2(4):271-273.
[7]刘琼.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2):3749-3750.
[8]袁渊,姚启盛,王晓康等.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1):25-28.
论文作者:金刚,柯尊金,俞浩,黄建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前列腺论文; 尿道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膀胱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