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
摘要:未来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工作是已建区域的更新改造。对老旧小区而言,大面积的推倒重建不可实现,小微空间的有机更新更为现实。上海近年陆续出台从规划到设计的政策和办法,初步尝试制定普适性导则,自上而下指导城市更新实施,并提出行动计划,确定相关试点,开始实际操作。这其中包括在居住小区和街巷空间层面进行社区提升改造,着眼零碎的小微空间,精细化设计和建造,以“点”为契机,解决“面”的问题,通过“美丽家园”、“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缤纷社区”等活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微更新”运动。本文以大宁街道宁和小区为例,从需求分析、空间设计、设施更新、运行机制等方面阐述上海老旧小区微更新的实践。
关键词:小微空间;有机更新;老旧小区;上海
PRACTICE OF MICRO SPACES UPDATING IN OLD COMMUNITIES IN SHANGHAI
——Take Ninghe residential area as an example
Lu Xi
(Tongji Architectural Design(Group)Co.,Ltd,Shanghai 200092)
Abstracts: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s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is the renewal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built areas. For the old community,demol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can not be realized,and the organic renewal of small space is more realistic. In recent years,Shanghai has successively issued policies and methods from planning to design,initially tried to formulate universal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of urban renewal,proposed action plans,determined relevant pilot projects,and began practical operations. These include community upgrading at the level of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and street spaces,focusing on micro-spaces. Through the refinement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the micro-update campaign tr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old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takes Ninghe residential area of daning street as an example,expounding the practice of micro-update of Shanghai's old community from the aspects of demand analysis,space design,facilities renewal,social mechanism,etc..
Keywords:micro-space in communities;update;old community;Shanghai
1未来社区空间的改造将以小微空间更新为主
目前,我国新城建设步伐逐渐放缓,一、二线城市建设用地日益减少,未来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将主要是已建区域的更新改造。过去20年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市场需求和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居住小区建设。当使用了一定年限后,这些小区即面临诸如设施、绿化、管道、建筑立面、屋顶等的更换、修补工程。这就是老旧小区改造。如果能够利用这次改造机会,以解决小区的基本矛盾为基础,更进一步提升小区空间使用效率和空间品质,通过改造使这一空间发挥最大的效能,就能实现老旧小区的有机更新,使我们的社区空间朝特色、宜居、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 上海的老旧小区改造概况
在建设用地总规模和开发强度双控的背景下,近年来,上海针对城市更新陆续出台《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1、《上海街道空间设计导则》2等从规划到设计的政策和办法,初步尝试制定普适性意见,自上而下指导城市更新实施。政策出台的同时,由政府层面推动,提出行动计划,确定相关试点,开始实际操作。在社区层面,2016年年中提出用三年时间,实施包括“共享社区计划、创新园区计划、魅力风貌计划、休闲网络计划”的有机更新四大计划。再下一个层面就是在居住小区和街巷空间的层面进行社区提升改造,包括静安区的“美丽家园”行动、浦东新区的“缤纷社区”和上海市城市公共空间促进中心的“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以下简称“社区微更新”)活动等。“美丽家园”建设是原闸北区(现已并入静安区)推动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首先解决小区内道路狭窄、停车空间紧张、管线老化、上漏下涝、建筑立面和楼道风貌整治等最基本的问题。“社区微更新”则是关注小区内或城市公共空间的零星地块、闲置地块,解决功能缺失和空间使用矛盾,提升小微休闲空间质量和文化艺术品味3。这些行动高效并初见成效,已有多个社区空间微更新试点完成改造,交付居民使用了。
“美丽家园”、“缤纷社区”、“社区微更新”等社区小微空间更新活动,旨在在居民、居委会和街道、规划管理部门、社区促进组织(社会工作者)、设计师、艺术家、施工方的共同参与下,调动小区层面的更新改造热情,提升居民对自己生活的小区空间质量的关注度,通过提升社区内小微尺度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空间品质,解决社区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些微空间的改造细腻到一砖一石的铺装样式、一椅一凳的摆放方式、一树一花的种植选择、一人一力的参与模式,并具有极大的艺术性,使空间品质获得极大提升。
3 宁和小区的实践
位于原闸北区的大宁街道宁和小区,在“美丽家园”行动中即是试点,后又被列为2016年“社区微更新”试点,可以说是上海社区微空间更新的典型案例。“美丽家园”行动阶段,解决了小区内道路狭窄、停车空间紧张、管线老化、上漏下涝、建筑立面和楼道风貌整治等最基本的问题,“社区微更新”阶段则进一步提升零星消极空间和利用率不高的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和艺术性问题。以下以宁和小区为例,从需求分析、空间布局、设施设计、实践机制等方面窥探上海老旧小区微更新的实践。
3.1 问题征询和空间使用者的需求调查
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使用效能,必须对空间使用者的需求进行细致分析。宁和小区试点首先通过居委会发放调查问卷,针对目前小区内存在的各式问题和矛盾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形成交给设计师的设计任务书。通过问卷和访谈,基本形成设施矛盾和公共空间休闲矛盾两方面问题。设施矛盾主要指小区的内涝、屋顶漏水、楼栋雨污水合流、停车位缺口大、一楼晾晒空间不足、垃圾房设置不合理、小区绿化杂乱等;公共空间休闲矛盾指小区中心花园需要提升、小区内闲置空间需利用等问题。
在方案形成之前,设计师也尽可能细致观察和了解居民需求。宁和小区由于历史原因留下了3500平米的中心花园,在老旧小区中十分少见。本小区居民们对这个花园极为爱惜,甚至通过众筹铺设了质量上乘的花岗岩地面,并添置了3套石桌石凳。花园也很受附近几个小区居民的欢迎,清晨锻炼的人群、买菜路过的老年人和上班族,上午到这里玩耍的婴童、下棋打牌的人们,下午附近幼儿园和小学放学的孩子,傍晚打球散步的人们和晚间在这里跳广场舞的老年人……设计师通过访谈和观察,对来到花园活动的人群的活动规律和需求进行精细分析:老年人需要遮阴设施打牌下棋,青年人需要较大的空场地锻炼身体、孩子需要相对独立的空间奔跑和玩耍,上班族需要便捷的穿行路径。同时,到这里活动的居民由于互为邻居,相互熟识,所以存在大量的交谈活动:使用健身器械进行锻炼的同时伴随的交谈,多人围坐的交谈,孩子的看护人之间的交谈。还有很多居民只是在这里坐下,观看众人的活动,这也形成了特有的现象——很多居民自发搬来家中闲置的椅子,坐在其上观看花园内其他人的活动。每一个社区都有着自己的社会生态,而小区的公共空间是社区社会生态的展示舞台。
3.3提升基础设施 解决基本矛盾
在全面精细分析小区问题和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形成改造方案。
首先针对居民的基本矛盾进行改造。针对小区内涝优化小区内部雨水排水设施;针对屋顶漏水进行查缺补漏;针对由于阳台生活污水排放导致的楼栋雨污合流情况进行排水管改造;针对停车位缺口问题梳理交通流线,采取单行交通管制,结余下空间设置停车位;针对小区绿化杂乱问题进一步分析,确定修建灌木区、补植地被区;针对垃圾房设置不合理问题,取消利用率不高的垃圾房,合理选择远离居民住户,便于垃圾转运的地点。而一楼晾晒空间不足的问题,通过第二阶段公共空间整体规划统筹解决。
由此基本矛盾得以解决之后,便可以启动研究公共休闲空间利用和艺术品位的提升问题。
3.3 公共空间整体规划 功能统筹
在整个小区层面对功能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和组合,有助于高效利用空间、科学设定活动区域。所谓合理划分,不是绝对的隔绝。具有关联活动规律的人群,其活动空间可以进行组合。例如,因为当今照看幼童玩耍的往往是老年人,所以幼童和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可以就近设置。而具有明显冲突的人群则各自需要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例如球类运动、学龄儿童的轮滑、自行车等游戏活动对老年人和学步儿童的活动均会产生影响。
在宁和小区的中心花园,平日附近小学的孩子们放学后,会带着篮球、滑板车等到中心花园玩耍,这与在此活动的老年人和学步期孩童的活动形成冲突,周末此矛盾更为突出。因此,需要在小区进一步挖潜,利用未被高效利用的潜在空间建成球类运动场地和儿童自行车微型赛道,通过空间设施的吸引力将这一类型活动与其他人群活动分隔开。
3.5休闲设施精准设计 满足居民休闲需求
设施设计要精准满足居民所需。中心花园活动广场周边均布置有座椅,但居民却从家里搬来桌椅(图1),这是因为来此活动的居民相互熟识,他们往往更喜欢围坐在一起聊天,或一边健身一边交流;而花园内安装的椅子都是一字排开,甚至有居民不得不坐在健身器械上与朋友攀谈(图2)。因此,设计师设置转角座椅,为居民提供面对面交谈的舒适空间;在健身设施的侧前方设置休息座椅,方便使用健身器械的居民在锻炼的同时与其他居民做短暂交谈(图3);设置躺椅,为花园边缘持续数小时的休息和观察活动提供舒适的设施;设置可坐可靠的两面座椅,一面为照看婴童的家长提供坐的设施,另一面为观察邻近幼儿园内孩童活动的家长提供倚靠的设施(图4)。
这仅仅是休闲设施精准设计的其中一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弥足珍贵,更要在空间和合理利用和设施设计上精细研究。
图4 幼儿园外站立观看儿童活动的家长
4 上海社区微空间更新的运行机制
宁和小区试点由闸北区(与静安区合并后变更为静安区)、上海市规土局(现为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分别推动并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居委会具体落实,首先由推动主体和落实主体走访和发放问卷、召开居民座谈会,摸清小区切实存在的问题和居民亟待解决的需求,构成规划设计任务书,接着通过两次设计竞赛决出最佳方案,后由同一设计单位负责融合、深化至施工图。这一运行机制的优点是:至上而下的推动效率极高,并试图通过深入居民解决落地问题;通过设计竞赛广泛征询设计方案,集思广益,以获取最优解决办法。缺点是并没有完全实现民意的充分表达,为了实施便利,设计方案形成以后,广泛的民意征询改为由施工方作为代甲方与推动主体和设计单位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民意,并且由于利益的驱动,甚至无法表达出真实民意。
5 小结
通过3年试点建设,上海逐步摸索出①街道上报、规划管理部门遴选试点;②通过举办设计竞赛获得空间方案;③施工高效推进并进行建成试点的评优的高效的推行办法。期间举行吸引广大市民目光的“城市空间艺术季”等城市更新展览和节庆,使市民逐步关注到这个城市正在发生的空间变化;举办吸引专业人士关注的论坛,充分吸收学术界的前沿观点和论述;广泛邀请社会工作者、社区推动组织、城市规划师、建筑和景观设计师、艺术家、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作为方案评委,进而逐步形成了社区导师制。在3年试点推动的影响下,各区自发将社区更新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已不限于市区确定的试点,而是由区、镇和街道自行推动辖区内小微空间的更新改造,社区导师则作为技术支持,对设计方案进行把关,持续为社区更新出谋划策。
面越铺越广的同时,逐步暴露出急功近利、资金来源等问题,导致某些项目品质不高或中途停止,某些领导顾及建成后的管理责任放弃前沿的空间设计方案,使得更新以后未能起到良好城市生活的导向作用。
未来,还需解决的问题包括:
① 建设和管理维护的资金来源
公共项目投资受资金的压力较大,即使由政府出资建成,后续的管理维护成本也困难重重。建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减少相关部门的管理维护成本和压力。
② 微更新过程中的民意觉醒
居民的使用是检验空间更新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更新过程中因充分了解民意,甚至应探索公众参与的有效机制,让居民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激发居民自治的积极性。
以自上而下为主推进的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未来应进一步激发居民的自治意识,发挥自下而上的巨大作用,伴随以切实解决社区问题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的认真分析和思考,通过精细分析居民需求和现状问题、合理划分活动空间、精准设计景观设施等途径,使出最小的力度,达到最好的改造效果,使每一处社区小微空间的改造都能是一次社区空间使用效率和景观品质的提升,并伴随居民的家园归属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15〕20号)
[2]《关于印发并实施<上海市 街道设计导则>的通知》(沪规土资政〔2016〕815号)
[3] 陆曦.社区空间改造进入精细化设计时代——从设计师的角度看社区小微空间改造.现代物业,2017年6期:12-16
论文作者:陆曦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空间论文; 小区论文; 居民论文; 社区论文; 上海论文; 设施论文; 试点论文; 《房地产世界》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