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方法论文_王含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方法论文_王含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00120

摘要: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论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方法。研究表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人的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要做好质量管理,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且需要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1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通常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与成本管理作为管理的三大目标。在三大目标中,又以“质量第一”为首要原则。建筑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也直接决定了国家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和工程的适用性,是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息息相关的。低劣的质量不仅会造成返修、加固、补强、人工、器材、能源的消耗等的大幅度增加;而且还会为用户带来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费用的增多。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以确保质量水平。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首先需要掌握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影响施工工程质量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即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机械因素、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施工操作人员的工艺水平、技术能力和质量意识,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经验,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2)材料因素

包括半成品、构配件、原材料、生产设备、成品、仪器仪表等,这些构成了工程项目的物质基础,并且也是实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

(3)机械因素

施工机械对于工程项目施工来说起到了物质基础的作用,同时对于现代化施工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否做到选择先进、适用和合理的施工机械设备将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是否受到其影响。所以施工单位开展工作时,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选用合适的施工机械。

(4)方法因素

包括施工工艺技术、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先进性以及控制方法因素。 “方法”的得当与否,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带来相应影响,另外,特别是施工方案的合理和正确,不仅对施工质量带来影响,而且对施工的费用和进度也带来了重要影响。

(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工程劳动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活动开展的情况、质量体系的完善与否、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等)。环境因素虽然不会直接对质量产生影响,但施工环境的好坏,会对人、机械、方法等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3 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三个环节。

3.1 事前质量管理

事前质量管理指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每道工序和工艺的准备工作。为了加强事前阶段的质量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所在地区的技术经济条件、政治及社会环境,选择与本单位相适应的最优施工技术组织方案。项目部管理人员依据此方案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项目部管理人员应依据当地人文、地理、社会环境选择与本单位、建筑工程项目、所处地区环境相适应的施工队伍,并依据施工方案对所选施工队伍进行各项培训、学习。

(2)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在使用前要做好事前控制。首先要先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材料质量标准,确定材料的检测方法,确定检测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要求。第二,建筑材料的选用检查应从生产厂家、进场验收、试验等方面进行。厂家要选用有一定的生产能力,资质齐全,信誉好的企业。进场应检查材料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材料的外观等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材料还应对材料进行见证取样复试,试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中。

(3)建筑工程项目开关前应做好施工图会审与设计交底工作,组织工程相关的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成本的情况下提出合理化建议,各个专技术人员应相互之间沟通协调避免在施工时遇见不必要的麻烦。

3.2 事中质量管理

事中质量管理是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施工单位应配备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的检查人员及相关的设备,对关键部位、重要分部分项工程设立工程控制点。首先要完成与本项目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而使项目的质量能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

(2)过程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跟踪检查,每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对影响的质量的因素要进行整理并且反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要经过审查,各专业人员分析、讨论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成本是否合理,然后才能决定是否要进行变更。

(3)验收,每个工序的检查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相关的行业及地方标准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应该在自检合格的情况下方可报监理进行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重要的部位应经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等几方共同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道程序。建筑材料应该严格执行从厂家、进场、安装每一步都要验收,材料进场要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检查材料的外观,对于重要材料还应做化学分析或安全功能检测。对于一些在现场进行加工安装的材料应从材料的下料、配料、安装每一步都要检查到,例如钢筋。

3.3 事后质量管理

事后质量管理指分部、分项或每道工艺完成后对其进行检查,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① 分部、分项工程中间验收和分部、分项工程完成之后的实体验收。② 分部、分项工程的档案资料验收,分部、分项的质量评定、隐检、关于结构功能安全方面的验收记录、材料的出厂试验收资料、实体的外观等。③ 分部、分项工程按合同或行业或地方的相关标准做出的评定。

(2)单位或整个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单位或整个项目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先进行自检,在工程实体和档案资料自检合格的情况向监理方提出验收收申请,竣工验收应邀请质量监督部门参加。

(3)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时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再进行验收。当整改后仍达不规范要求时,经有资质的检测部门与设计部门进行验算不影响结构使用功能时可以验收,当整改后影响结构使用功能时应由设计部门制定技术处理方案或返工重做。

4 结论

要使建筑工程按时按质完成、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施行科学而严密的工程质量管理,而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出发,做好施工前、中、后各个阶段的控制措施。另外,组建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控制施工材料质量标准、完善管理流程及注重细节管理都有助于做好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尚斌.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及控制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1).

[2]杨大伟.建筑工程质量技术管理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8).

[3]祝凯.浅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管理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08).

论文作者:王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方法论文_王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