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市第二中学 山东青岛 266061)
(2青岛市肿瘤医院 山东青岛 266042)
【摘要】考试前考生通常会出现一定的程度的焦虑情绪,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适当的焦虑可以让考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但过度的焦虑则会对考生产生不利影响。有考试焦虑症状的人常常有一定的性格倾向,也有一定的外部应激性因素。化解考试焦虑,需要考生、家长共同努力。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有关指导,进行放松训练,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保持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创造安静、舒适的复习环境。必要时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辅以小剂量药物,有助于摆脱考试焦虑的困扰。
【关键词】考试;焦虑;考生;家长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345-02
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多数人在面临重要考试时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 ,这是正常的、无害的。考试焦虑其实是一种情感表现,当人们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时,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情绪反应,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总免不了会焦虑[1]。但过度考试焦虑对学习及身心健康危害很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适度的焦虑下可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其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满意的成绩。然而若焦虑过度,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考生自身水平发挥,甚至影响身心健康[2]。
1.焦虑过度的表现
1.1 情绪方面
紧张、恐惧、焦躁、愤怒、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精神恍惚、惶恐不安。
1.2 身体方面
口干舌燥、全身出汗、呼吸浅促、心慌、便意频繁,甚至休克。
1.3 行为方面
坐立不安、手足无措、小动作多。
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个性特征
(1)出现考试焦虑过度症状的人往往呈现一定的性格倾向,如内向,自尊心强,对自己各方面要求特别高,胆怯,内向害羞等。(2)有的学生自我评价过低,总认为自己学习不好,缺乏 必胜的信心,不会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不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水平。与此相反,也有的同学自视甚高,不能清醒认识自己的真正实力,当遭遇考试挫折时,容易一蹶不振,彻底否定自己。(3)当学生的父母或老师等对其期望值过高时,学生容易担心考试成绩不能达到父母或老师的要求,辜负老师和家长,因此产生巨大心理压力,出现应激性反应。而考前父母发生争吵,与周边人处理不当、曾经有考试失利的经历等情况均可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4)其他:如考前准备不充分,包括知识、体能、物质准备等随机因素也可以引起学生考试前的焦虑紧张。
3.如何预防和治疗考试焦虑
3.1 面对升学考试,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
考生平时应有意识地暗示自己“我行,我一定能够考好”。积极良好的暗示可产生自信,有利于缓解焦虑,也可以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等。
3.2 健康教育和有关指导
自我调节是一种极为有效而且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如通过做其他事情缓解紧张的情绪,看看窗外的绿色植物,眺望远处的蓝天白云,回忆某些使自己心情愉悦的事情,或停止学习,休息片刻。还可以通过做几次深呼吸,感受肌肉紧张之后的放松感。
3.3 放松训练[3]
通过语言的暗示有次序地帮助患者放松。先平静而缓慢地呼吸,然后按照双脚-踝关节-膝关节-臀部-腹部-双手-手臂-双肩-脖子-下巴-额部-整个身体的顺序逐步放松, 引导患者体会从下至上的放松。整个过程一般20分钟 。
3.4 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保持生活规律
考生应加强自我管理,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劳逸结合、效率最佳的复习计划。
3.5保证足够的睡眠
以足够的睡眠消除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晚上至少保证7~8小时的睡眠。注意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劳逸结合,合理饮食,及时疏导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顺利度过高考。
3.6 家长应该在平时就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多与考生沟通交流,共同接受考试的任务,共同分担考试的压力。创造安静、舒适的复习环境。在考生复习期间,家长应该尽量少看手机和电视,以免影响考生注意力。让考生劳逸结合,多陪培参加户外运动,一起散步及加强运动锻炼,按时作息,注意天气变化,预防疾病。
化解考试焦虑,需要考生、家长共同努力。一旦考试焦虑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的学习或即将到来的高考是,应该消除疑虑,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必要时辅以小剂量药物,有助于摆脱考试焦虑的困扰[4]。
【参考文献】
[1]陈睿,刘潇楠,周仁来. 不同程度考试焦虑个体对威胁性刺激注意机制的差异[J]. 心理科学,2011,34(01):151-154.
[2]郭梅英,张玉英,张毅,陆杭波,邓听. 考试焦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03):405-408.
[3]王宴庆,赵鑫.正念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OL].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04):746-749.?
论文作者:郭子润1,孙雷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焦虑论文; 考试论文; 考生论文; 家长论文; 心理论文; 劳逸结合论文; 情绪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