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宝
四川建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10041
摘要:目前农用水资源的含量越来越少,而这也使得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而为了有效的在农业生产中达到节水的目的,则需要对现今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改进。
关键词: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对水资源提出了更大的取用需求。而就我国的耗水大户,农业的发展来看,其是否选用了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同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建造价值的实现关联密切。基于此,探究新型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1新型灌溉技术概述
新型灌溉技术指的就是基于先进农业理论与科学节水技术所形成的一种灌溉模式,是我国农业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借助于各种新型灌溉技术,人们可以在一定比例水资源投入的基础上,获得更大规模的农作物产出。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用水比重约占总用水量的50%,而我国的农业用水比率远高于这一数值。现阶段,之所以要在我国大力推广新型灌溉技术,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较低水平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以及水资源应用过程中所凸显的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特点。特别是基于日益扩张的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有关主体必须在农业领域大力推广并应用新型灌溉技术,尽可能提升农业水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应用价值,才能助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2.1微灌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在以往灌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也是一种新型的灌溉技术。在微灌技术当中一般包括了几种方式,有渗灌,滴灌以及微喷灌等技术的应用。而微灌技术通常是由几部分来组成的,其中包括了水资源,灌水器,灌区以及输配水管网等。由于微灌技术在流量上是非常小的,所以进行灌溉时的时间就会很长,周期短,从而也就较容易的控制好流水量,对植物的根部可以直接输送养分和水分,这种灌溉技术更适用于种植的农作物,不仅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节约了水资源,提高水分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
2.2喷灌技术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离不开应用喷灌技术,主要也是利用动力机以及加压水泵装置操作的,再利用喷灌机所带来的压力带动卷盘,达到灌溉。这种技术一般更适用于大面积的农田,在喷灌机上安装喷头再进行灌溉,并且可以自行设计农田灌溉的方向,简单的对喷灌机进行移动便可以,再喷向农田的各个方向,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不同地形的农田,而且管理方式上也较为简单,操作便利,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利用率非常高。
2.3步行式灌溉技术
这种技术与喷灌技术相类似,都是来借助设备的应用,然而在组装方面,却比其它应用技术更加简便。而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组装设备就是拖拉机,是通过拖拉机来灌溉的,更加方便,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这种应用技术还可以提高灌溉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用水,提升灌溉效率,达到节水的要求。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技术的应用在农田水利当水是最实用的。
2.4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地下水对农田进行灌溉,也是进行输水的一个过程。该技术的应用就是利用一系列管道,把地下水进行输送到需要的区域,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技术。另外,在应用该技术对农田进行灌溉时,要应用低压把水输送到所需区域,不然会适得其反。这种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渗漏,提高水利用率,同时也能减少蒸发的损失,提高农业的增产,所以这种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灌溉渠道防渗技术
根据使用的防渗建设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其渠道分为石头衬砌、浆砌以及塑料薄膜防渗等不同类型,这种灌溉优化技术是减少了灌溉过程中水流渠道对于水资源的吸收,防止了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实现了灌溉水的防渗透控制,这是该技术的优点之一。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
3.1增强节水灌溉意识
政府以及农田水利局的人员要定期进行相关节水灌溉意识的宣传,进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的交流与宣讲。同时,对于知识层次不高、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可以选择话剧以及纪录片放映的形式,让农民真正了解到进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以及它将为农业发展带来的长远利益与报酬。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节水灌溉的意识深入人心,并进行节水灌溉的具体实施,从而有效地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2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机制
农田水利局以及政府部门应该健全管理机制,对于内部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来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对于节水灌溉的技术应用以及具体操作过程与计划应该进行相关的规划与统筹,这样便于节水灌溉措施的顺利实施。例如:新疆某市水利局建设了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并制定了一定的管理制度,对于不同地貌、地形区域的农田节水灌溉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与管理要求,从而发挥出地区的地理优势,从而在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的总产值。
3.3因地制宜进行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后期还需要配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这都需要有经济支持,所以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可先选择投入和维护成本低的地下输水管道灌溉等的方式;在经济水平较好的地区,如果资金充足,可以选择节水效果好、劳动强度弱的微灌和高效的滴灌技术等灌溉方式。
3.4完善节水灌溉系统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中为了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应以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及工程灌溉范围来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在实际的灌溉过程中可以通过适量的水资源灌溉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通过节水灌溉系统的制定及完善,来实现水资源优化利用的目的。例如,通过长期的研究和观察,研究人员发现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
3.5提高节水灌溉技术
(1)智能化。在新时期背景下,传统灌溉技术难以与人们需求相适应,为此,不得不引入现代科学方式,以保证节水管理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其中,借助计算机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农作物生长的状况,深入分析各阶段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数据信息,特别是温湿度与土壤含水量等等,通过向计算机数据分析系统录入数据,完成整理与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的结果研究农作物生长的状态,合理选择生长环境,节省灌溉实际用水量。
(2)节能化。节能灌溉技术虽然有效地减少了水资源使用量,但在后期发展方面,仍需要全面优化各使用流程,更加合理地运用水资源。在改进灌溉技术与方式的基础上,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节能化发展。
(3)自动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可实现自动节水灌溉,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土壤情况和作物种类制定一套较为合理的灌溉数据,通过传感器感知土地中实际的各类数值,传感器将感知所得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后执行灌溉任务。
结束语
伴随人们水资源节约意识的增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在上文中,系统化地研究了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只有对节水灌溉技术合理运用,才能够优化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节省农田灌溉成本。所以,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薛长青.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7(12):64-64.
[2]吕晓丛,赵金山.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5,35(24):58-58.
[3]于惠明. 探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J]. 魅力中国,2016(34).
论文作者:张君宝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技术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农田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高效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