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民族文化观及其当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民族文化论文,当代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代条件下开展对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马克思关于全球化思想的有关历史文本做出新的解释,一方面揭示其本来意义,另一方面阐述和彰显其当代意义。《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著作中对世界历史及民族文化的独特视角,体现了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的内在统一,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把握马克思的民族文化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民族文化观的理论来源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全球化”这一概念,但他谈到了“世界市场”、“世界历史”、“普遍交往”、“世界交往”、“世界民族”以及“世界文学”这样的概念。这些概念所蕴涵的思想无疑是当今“全球化”思想的源头所在,其相关论述为重新理解、定位全球化背景中的民族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源。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普遍交往等理论完全是从全球的视野去思考和分析有关问题的。在马克思的视野里,全球化是指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使人类活动超越民族和地域的局限和障碍,形成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全面的互相往来与互相依赖的趋势和过程。①因此,当代的“全球化”思想可以理解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描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全球紧密联系的世界历史新画面:“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②世界市场使得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连为一体,形成世界历史。“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③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工业技术革命为代表的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及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世界历史最初阶段的主要平台。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与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人类活动超越民族与地域的局限和障碍,形成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全面的互相依赖与互相往来,进而使“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④由此开创出人类历史发展的新趋向,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资本主义建立起对生产要素进行全面组合的新型生产关系,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资源交换以及劳动分工国际化,使得隔绝、孤立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候,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人类社会将要面临的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在1853年谈到资产阶级历史阶段的作用时指出:“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⑤马克思指出,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⑥这就是说,交往对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具有促进作用。
交往不仅能促使旧的生产关系解体,而且能促使新的革命力量很快地联合起来,从而加速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马克思说:“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⑦交通工具和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克服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增加了交往的次数,提高了交往的频率,使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观念很快得到交流,加快了新的社会组织的产生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概言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平等独立状态下需要几十年、几百年才能充分体现的矛盾,在这交往过程中,便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从而使人们在涉及自身的民族文化观念上产生了一种改良、改革或革命的欲望和需要,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一系列的改良、改革或革命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马克思在论述世界历史条件下的文明关系时指出:“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⑧马克思曾经把“未开化”与“半开化”的民族称为“野蛮的民族”,而把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民族称为“文明的民族”。显然,马克思注重社会历史的客观性进而作出的一种事实判断就是,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经历从“野蛮”到“文明”的蜕变。
马克思的上述观点揭示了全球化概念的本质内涵,其全球化思想也揭示了各民族文化在世界交往中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其民族文化观在全球普遍交往的历史格局中朗然呈现。因为只有在全球普遍交往中,世界上不同的民族间才有可能在共同生产与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出共同的信仰与追求,一起致力于消灭不合理的剥削制度的伟大行动,最终形成超越各民族的、地域性的个体全面发展的依存关系,形成超越民族文化片面性与局限性的世界文化。可以说,马克思民族文化观是从世界市场到世界历史再到世界文化三者内在统一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的。
二、马克思民族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民族文化观体现在《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有关全球化思想的著述中,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其一,全球化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世界交往是各个民族及其文化发展延续的社会基础。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各个民族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以世界交往普遍发展为标志的全球化本身就包含着每一个民族同其他民族的依存关系,包含着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得以传承的先决条件。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是全球化形成的社会基础。“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⑨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原来那种地方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代之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依赖,从而使民族史、国家史都成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一部分;社会分工发展的直接后果是工商业的繁荣,在民族和国家交往日益频繁和扩大的基础上,它使各个民族和国家成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整体。“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独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陷入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⑩
交往作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往来,其程度与规模不仅改变了一般人的活动方式,也引发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形式的改变,使任何一种产品和发明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科学预见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并且可以经验的事实。不同民族之间的广泛联系,使得“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做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11)这样,一切民族都会卷入到世界交往的大潮中,从而促进了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普遍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马克思在谈到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时指出:“从人的感情上说,亲眼看到这无数辛勤经营的宗法制的祥和无害的社会组织一个个土崩瓦解,被投入苦海,亲眼看到它们的成员既丧失自己的古老形式的文明又丧失祖传的谋生手段,是会感到难过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于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的首创精神。因此,尽管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2)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这个1000多年来一直抗拒任何发展和历史运动的国家中,随着英国人及其机器的出现,一切都变了样,被卷入了文明中”。(13)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某种革命充当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以历史的眼光看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不管民族文化处于什么样的境遇,只要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人们最终获得的幸福或利益远远高于以前,即使暂时的代价再大、再痛苦也是值得的。
其二,作为世界文明史的组成部分,全球化集中各民族的文学推动世界文学的形成。资本主义大工业过程中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开创了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也开创了“世界文学”这种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世界历史性。各民族文化必须适应世界潮流,以开阔的胸襟包容世界交往、融入世界历史。由于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他们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生产、交换和消费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4)马克思还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15)“世界文学”不能也不可能通过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之消亡来实现;恰恰相反,它是植根于各民族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中,由各民族和各地方的文学所形成的精神交往的产物。这并不意味着有一种凌驾于各民族、各地方文学之上的世界文学的存在。世界文学只能是通过各民族、各地方文学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和相互吸纳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公共财产”。这种“世界文学”也不是说世界上只存在着一种模式的文学,“而是在一种大的、宏观的、国际的乃至全球的背景下,存在着一种仍保持着各民族原有风格特色的、但同时又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审美潮流和发展方向的世界文学”。(16)世界文学彰显马克思看待民族文化问题的价值尺度,它是在文化民族性基础上的高度抽象,预示着民族文化前进的方向。
其三,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化全面交往、共同发展的新型世界历史,它既是客观趋势,又是必然过程。全球化一般是经过从民族的、地方的历史向世界性的、普遍交往的历史过渡的两个发展阶段。在民族的、地方的历史阶段,各个民族和国家都走着孤立发展的道路,任何一种发明,任何一种生产方式的形成,都要从头开始;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也仅仅限于该民族和国家,具有地方性的意义。在普遍交往的历史阶段,人类之间由于“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7)置身于全球化境遇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其持续发展的背景正是与其他国家或民族发生广泛的交往联系,要想使自己的某项发明不至于在以后的发展中失传,要想自立于世界文明史的行列而不至于被淘汰,就必须杜绝故步自封、不求变革的传统保守主义。马克思指出旧的交往形式成为桎梏,就要以新的交往形式取而代之。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言,它也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在世界交往背景下,一种文化都是相对于另一种文化而存在的,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交往”中主体间性的互动作用。也只有通过不同文化的主体间性的互动作用,它们的话语力量才能得以在不同层面上、在交往形式的不断发展中,进行对话和沟通,从而形成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其四,马克思以辩证的眼光对全球化的现实作出批判,即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性理解中必然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点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式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以冷静的眼光来看他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18)这里,马克思展示了这样一种景观:全球化带来过程、生活形态及其观念与整个文化基础的裂变。马克思以辩证否定观审视了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实现现代转向的残酷性以及焕发生机的可能性。当然,马克思是以积极的姿态来审视民族文化从传统的恒定中游离出来的命运:“一切宗法的东西都消失了,因为只有商业即买卖才是唯一的联系……旧社会的一切关系一般脱去了神圣的外衣,因为它们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同样,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全体牧师、医生、律师等,从而宗教、法学等,都只是根据他们的商业价值来估价了,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啊。”(19)这里同样衍生出马克思对于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潮流中的态度:一个民族的历史只有经历磨难才能进步。坚持历史的辩证法,马克思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资本主义不由自主地带来的“世界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化存在形式。
三、马克思民族文化观的当代意义
综上所述,全球化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历史性及全面联系性的人类社会运动。全球化在当代的迅猛发展及其影响无处不在,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以及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等问题。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理论体系,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及其民族文化观,从“普遍联系”这样一种整体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问题,体现开放心态,彰显历史格局,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融入全球化的积极意义。
第一,马克思民族文化观有助于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或公共性。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全球化运动,在深刻改变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建构起一种人类公共的认知方式,即世界意义上的文化理解与认同。马克思在关注文化民族性的同时,也注意到文化世界性的重要意义。世界性也即普适性,只有那些真正称得上是人类智慧结晶、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明成果才是世界性的文化,才是人类公共的认知方式。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在生产力发展推动下的客观历史进程,世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他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他们的全部价值仅仅在于,每个民族都为其他民族完成了人类从中经历了自己发展的一个主要的使命(主要的方面)。因此,在英国的工业、法国的政治和德国的哲学制定出来之后,它们就是为全世界制定的了。”(20)全球化的特点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是一个世界性的过程,是在一种全新的文化发展模式中,在新的世界文化体系的构建中,提升自己的民族性,体现“世界性”。在世界性的互动过程中,文化世界性赋予文化民族性以新的内涵,并使其获得时代规定性。“民族文化的真正发展,历来都是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吸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在相互的交往和借鉴中前进的。”(21)文化的“世界性”突出地表现在“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而“公共的财产”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公共性,一方面通过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显示出来,另一方面体现在其使用时的共用与共享性。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和精神产品被使用得越多、传播得越广,也就越具有公共性。“公共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种公共职业精神和信念,这是一种公共精神信仰和追求,是一种主观责任意识和内在精神动力,是一种正义感与责任感。”(22)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在对这种公共财产的不断创造与使用中向前推进的。莎士比亚、歌德、普希金等文学巨擘所创造的作品不仅是民族文学的伟大代表,也总是积极地处于世界各国文化艺术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之中心,成为颇具公共性的世界文化。正因为这种“公共性”的彰显,马克思认为在文化的发展上,“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这种不可能已经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成了一种客观必然趋势,一种民族文化及其历史实现持续建构的必然途径。这种途径的特征不是某种自我规定,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历史长河中多种力量的交织互动。
第二,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原理的深刻理解与具体认识。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特殊性,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彼此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内在的普遍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辩证的统一,它们反映着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同一性的辩证联系。一方面,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通过民族性表现出世界性。没有民族文化个性的存在,世界性的文化共性也就失去了存在基础。马克思把世界文化看作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地方的文学”形成的。也就是说,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都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功能,除了存在于各民族文化之中的世界文化,没有与任何民族都不相干的所谓“世界文化”。另一方面,世界性影响制约民族性。理解、包容、和谐、共生等价值观理念是构建世界文化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前提,这种普遍意义上的文化理念引导、规范、制约着民族性的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生活方式、文化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同时,某些文化上的民族性或民族差异不仅没有被消除,甚至比以往更加明显或突出,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也因此存在对立的一面。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文化的民族性彰显一定民族的历史传统及自身特点,民族性比较突出的文化往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其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氛围中越容易走向世界,体现世界性。文化的世界性是文化的民族性发展的需求和重要旨归,为文化的民族性发展提供导向,世界性比民族性更深刻,民族性比世界性更丰富,没有离开民族性的世界性,也没有离开世界性的民族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马克思民族文化观有助于人们扩大交往,增进了解,推动世界文化的形成。世界性交往导致世界历史的形成,世界历史孕育了世界文化的生成,由于普遍的交往及其扩大,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断增强的相互依赖性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中的世界,每一个国家都与其他国家处于紧密的联系之中。每一个国家作为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必然受到世界体系的影响,因而必须以世界历史的发展作为参考系来考虑各自的发展,在更广阔的世界背景下设计自己的指导方针、发展战略,安排自己的活动,这无疑是一种具有新坐标的崭新的历史观。(23)这种历史观对人权、环境、气候及物种的命运表达出的关切攸关全人类的未来,日益成为世界意义上的问题。因此,各民族文化交融及整合的时代要求必然推进世界文化形成的实践过程。这种文化关注全人类的普遍利益,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所讲的世界文学就是世界文化。(24)歌德在使用“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时,指的是看报纸、文学杂志,读翻译文学,可以了解到跟自己不同的他人都在做什么、想什么、怎么生活。他认为,如果坐在原地不动就可以做文学的世界旅行,今天进入法国人的心灵状态,明天进入苏格兰人的生活世界,人或许可以极大地摆脱自身生长环境带来的村俗气和狭隘性,而变成一个视野开阔、富有想象力的“世界公民”。所谓世界文学指的是这种文化的参与状态和互动状态,而不是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之上的一个大屋顶。(25)世界文化所体现的是各个民族、国家的共同愿望和公共利益,它不具有某种狭隘自私甚至霸权的性质。世界文化的实践性体现在不同文化之间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的国家、民族范围内世世代代延续的,而在历史进入世界历史的条件下,日益扩大的世界性交往,使得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而每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可能离开这种影响而寻求孤立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所讲的世界文化并非一种脱离民族文化之外的独立的文化形态,而是由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交往、交融的实践过程进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是全球性普遍交往的实践结果,是民族国家文化的合理延伸,是一种全新的民族文化形式。
总而言之,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点,这些文化传统和特点,积淀在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心灵里,流淌在这些国家和民族的血液中。全球化的结果,并不是消解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是对文化的民族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代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客观趋势、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全球化,蕴涵着深刻的时代性和世界性,昭示着文化发展的精神方向。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民族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在于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互相借鉴、吸收,彼此包容、理解,从而开阔民族文化的视野,丰富民族文化的内容,提升民族文化的品质。只有把代表人类发展方向、反映当今世界精神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吸收、整合到民族文化之中,才能巩固、丰富民族文化的特色,达到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注释:
①贾英健:《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载《哲学原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2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③④⑤⑦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4、217、773、28、276—27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3页。
⑨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0、559页。
(11)(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4、765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76页。马克思“世界文学”概念中的“文学”一词既可以指文学也可以指文化。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上编译者的注:它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等方面的著作”。德文的“文学”同所有西文的“文学”一样,均来自拉丁文,狭义上系指文学;广义上系指学术文化。从书中“文学”一词的上下文看,它既指文学也指文化。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2页。
(16)王宁:《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理论的建构》,载叶汝贤等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页。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4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4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59—660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57页。
(21)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22)郭湛主编:《社会公共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23)周德刚:《世界历史维度中的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价值指向》,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4期。
(24)详见丰子义《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一书中“关于‘世界文化’问题”的专门论述。
(25)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86页。
标签:全球化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普遍联系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经济论文; 世界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