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时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_中西部地区论文

高速增长时期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时期论文,地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F124

中国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邓小平同志对此问题给予了较大关注,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地区间差距过大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而且存在于南北方之间、各省区以及各省区的内部地区之间。这一问题如不解决,它必将阻碍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社会稳定。本文拟对其中最为人们所瞩目的东、中、西部差距作一浅要分析,并借鉴国际经验,以作为同样处在高速增长时期的我国在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借鉴和参考。

一、地区间差距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呈现出以下特点:

(1)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之势,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差距扩大速度加快。

(2)三大地带之间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大于经济发展差距,这是影响人们对差距扩大的直接感受和心理平衡的最主要因素。

(3)三大地带间乡村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关于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在理论界现有多种不同意见:一是历史之因,即认为我国生产力布局历史上就集中在东南沿海;二是产业布局之因,即按照国家产业垂直区域分工布局,加工主导型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资源开发型产业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基础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致使西部在地区经济发展中部分效益外流;三是地理环境之因,即认为东南沿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笔者不排斥以上因素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在以1978年为起点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逐步扩大的,由此可推论,经济高速增长促使地区间差距由潜在的可能变为现实。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地区间差距的扩大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相关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侯永志、胡长顺《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一文中有关数据整理而来。

本文所表明的地区间差距变动是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比较分析的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改革以前,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不大,即使1978年,东部人均GDP与中部之差仅为165.58元,与西部之差仅为227.65元,而到1993年,其差距分别扩大为785.51元和912.29元。进一步分析还会发现,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时期,也正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78-1996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平均年增长率接近10%,在近20年内以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总量增加了3倍以上。二者在时间上的一致性,表明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剧了地区间业已存在的矛盾,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凸现。一般来说,国民经济发展越快,地区间经济不平衡发展程度差异就越大,这是符合经济增长与地区发展不平衡之相关规律的。因为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各国都是以提高效率为首要目标,在国家社会和私人资本以及人力物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各国都将那些发展条件好、基础较为雄厚、单位投资和边际生产率高的地区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这些地区集中,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有利条件和现实的发展条件、潜力,力求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二战后,一些国家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如日本为尽快增强国力,选择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特殊区域综合开发计划,从1958年起,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区域开发重点转向太平洋沿岸,强调建设太平洋带状工业区,这一策略的实施极大促进了日本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日本沿太平洋狭长地带尽快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重化工产业带之一。韩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形成了京仁、东南沿海等迅速发展的经济区域,同样也极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很显然,一国的经济在地区开发或高速增长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形成集中于一极的状况,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极使用会产生规模经济等好处,从而极大地促进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它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即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会有扩大的趋势,公平性就会有一定程度的牺牲,这在我国1978年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相当明显。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寻找经济的高速增长,首先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区位条件好,市场经济意识强,并与海外华人、华裔有着天然往来的东南沿海,实行一系列区域优惠政策以及加大投资等措施,使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使该地区率先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为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也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得到了提高,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但与此同时,它也激化了原有的地区间所存在的矛盾,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步扩大,成为一个跨世纪的难题。

同时,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还有非国有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中国渐进式改革之所以成功,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在强调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国有制经济。然而,非国有制经济在不同地区发展状况是不同的,所引发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一个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得越快,其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反之,则越慢。从表2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间差距的扩大与非国有制经济成分在各地带间发展速度之差存在着十分紧密的正相关关系。

注:三大地带的划分是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和海南等12个省区;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等9个省区;西部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9个省区。

资料来源:郭克莎《我国地区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动及其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东部沿海的工业所有制构成在1984年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别并不大,而1984-1993年这9年间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东部地区的国有比重下降了18.7%,中西部只下降了8.2%和6%,东部下降幅度为中部的2倍多、西部的3倍多。相应地,9年间东部地区的非国有经济比重迅速上升,1993年已接近50%,而中西部地区上升幅度较慢,到1993年中部非国有经济只接近30%,西部接近20%。从整体发展态势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省区的非国有经济比重都是上升的,但上升的幅度或速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必然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在1991-1993年的工业增长中,年均增长率高于20%的有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和广西7个省区,这些省区正是非国有工业比重大和上升快的省区,其中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的非国有工业比重高达60.4%-68%;而年均增长率低于10%的7个省区是山西、内蒙古、黑龙江、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这些省区正是非国有工业比重小和上升慢的省区,非国有工业比重除山西外都不足20%。

应该说,在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方面,国家政策并没有重大的空间差别,但由于各地区原有体制以及自然、社会等条件限制,情况在改革之初就有所不同了,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通讯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国有经济比重大等,统一的优惠政策对西部发展起不了多大作用,它需要更多、更大程度上的优惠政策。而国家出台的政策却是“一刀切”政策,致使中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也就不能凭借其优势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据有关分析表明,国有工业中重工业比重普遍较高,非国有工业中重工业比重普遍较低,因此,国有工业比重大的省区如中西部地区,其工业结构中的工业比重就较高,反之,则较低,如东南沿海地区。而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经济结构的迅速调整和升级,势必会使国有工业所占比重大的地区经济迅速下降和衰退;而且还有一个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国家为了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所采取的政策首先被管住的是国有经济,它所受到的限制要比非国有经济大得多,沿海省份在宏观经济紧缩后还能依靠非国有制经济较快发展而增加收入,中西部地区则因国有经济的停滞或萎缩而同沿海地区扩大了收入差距。

二、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影响

如上所述,我国东、中、西部差距的存在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甚至在一定时期内还可扩大,而且存在一定差距并不一定是消极和不利的。但是,经济差距的存在和扩大必须有一个限度,差距过于悬殊,形成发展的两极,不仅中西部群众难以接受,就是对整个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也是不利的。

(1)差距过大,不仅会挫伤落后地区的积极性,而且受利益趋动,各种要素不断东移,在持续吸引中西部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种资源、资本、劳动力外流的同时,也带走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需求,从而有可能使中西部落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根据有关经济预测,照此发展到2000年,东部经济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份额将由目前的58.5%上升到66.4%,接近2/3的规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0%左右。东部与中西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到2000年分别达1400元、970元、770元,三者之比为1.82:1.76:1,到2050年上升到2.21:1.53:1,到那时再解决各种摩擦和矛盾将会更加棘手。

(2)过大的地区差别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如果地区间差距进一步扩大,会导致东部地区高收入家庭越来越多,需求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相似;而中西部低收入家庭会越来越多,需求层次较低。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东南沿海市场逐渐被国外产品所占领,而中西部市场逐渐萎缩,国内市场难以扩大,大国庞大内需的独特经济优势难以发挥,最终将影响民族工业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我国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对中西部资源的开发,如果不适当地超前发展中西部资源能源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因资源、能源的“瓶颈”而缺乏发展后劲,这已为其它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4)差距过大,会与我们提出的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相冲突。我国规划的三步走的蓝图,设想到本世纪末要进入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不能满足于统计学上的平均数,不能是只有一部分人实现了这一目标,而应是大多数人实现了这一目标,差距过大显然与此是相悖的,这也与社会主义本质“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是相背离的。

(5)差距过大,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东部、中部地区民族构成比较简单,而西部却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有2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不同国家发展情况对比更为明显,这些地区发展滞后有可能引起一些复杂的矛盾。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如果差距持续扩大,它将加快经济高速增长终结期的较快到来。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问题,任何企图掩盖或淡化地区差距的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在此,建议国家采取一定措施把地区发展差距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什么是合理限度?这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但可以给出一个基本标准即经济上的合理性,包括资源配置较为合理,中西部地区应发展得快一些,让现有的差距在利弊权衡中,能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控制和缩小不合理差距的原则和途径

控制地区差距的无限扩大和缩小不合理的经济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解决差距问题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兼顾原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首先表现为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其次才是国内各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差距仍然很大,而且我国周边国家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又给我国施加了很大压力,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仍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优先考虑提高整个国家的效益,继续把有限的资源较多地引导到能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地区。但同时,也应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发展中逐步使地区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二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2)促进发展原则。控制地区差距无限制扩大和缩小不合理经济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就其本质而言还是为了避免差距过大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以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因此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决不能忽视发展原则。如果中西部发展是采取截长补短、抽肥补瘦的方法,这也许在短期内可以奏效,但它却会使整个经济失去活力和动力,中西部地区的增长还不足以弥补高速发展地区损失,导致整个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这是有背于地区协调发展初衷的。

(3)循序渐进原则。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在当今发达国家,地区不平衡发展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更何况我国目前正处于两个转变过程中,在整个国家资源有限、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急于在短期内缩小差距或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在坚持以上原则的条件下,目前可供选择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1.在提高中央政府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增强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

在目前建议中有为数不少的学者建议,应靠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力量寻求发展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笔者认为,通过各省自身努力去调整经济发展差距的时代在中国已经结束了,因为越先发展起来的越容易发展,反之则不易发展,所以我国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中央政府。今后应采取有效手段改善中央财政紧张状况,使中央政府有能力通过转移支付、投资补贴、财政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此外,我们还要借鉴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充分发挥国家投融资政策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支持中西部地区从事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建设,适当压缩国家对东南沿海的直接投资比例,转用于中西部地区;国家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一些有利于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和带动地区发展的若干项目,并在项目审批权、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贷款利率及偿还期限等方面给予优惠。

2.发展交通通迅等基础产业,为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交通通迅是经济发展的先行部门,没有畅通的交通通迅,就没有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从而就根本谈不上区域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新兴工业国家经济发展起步和发达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开发都是以交通通迅为突破口的。如美国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从宏观上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主要是抓了两件事,一是建设全国公路网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经过半个多世纪,公路网由北向南从东往西不断延伸,美国南北和东西差距也在缩小;二是建设全国信息网,80-90年代以来美政府特别重视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目前各行各业广泛运用计算机并相互连接成网络,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科技等信息,各地区均能平等享用,在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用上,区域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这使一些落后地区和老工业基地通过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发展新技术产业而后来居上。因此我国政府应重视西部地区交通通迅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落后地区基础产业的发展,以期带动全局。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仅仅依靠原有基础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依靠发展非国有制经济这个最富活力的增长点,其关键是要进一步创造宽松的环境,在从业人员、从业范围、发展速度、价格等方面实行放开政策,推动其大发展。在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对国有经济的改造。因为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国有企业的聚居区,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优势,合理改造调整老工业区,不仅能促进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全国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德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对鲁尔区的改造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我国应借鉴德国经验,争取成功改造中西部地区的国有企业。

此外,可供选择的措施还有:加速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向商品经济优势转换;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加强东中西地区横向经济联合;增加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等等。

缩小东西部差距,各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目标,但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消除贫困,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人们的希望所在。

标签:;  ;  ;  ;  ;  ;  ;  

高速增长时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