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要实现四个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建工作论文,新格局论文,城市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在构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中,尽管从总体上来说,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围绕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中心开展工作并走出了一条新路,但是,在对社区党建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必须大胆突破。
一是在服务群众的内涵方面,要突破把“服务群众”定位于某一单项的特别是仅仅为群众生活服务的狭隘的认识上
服务群众的基础是满足群众需要,这样就提出了如何认识群众需要的问题。狭隘的或者说偏离正确方向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中,不是把为群众服务建立在完整的群众需要上,而是片面地认识和理解群众需要,从而把为群众服务理解为某一单项的服务上。由此而构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也必然是低层次和不全面的。
不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是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中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来看,从来都不是单一地看待群众需要,而总是把群众的需要看作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需要的统一体。具体来说,这种统一体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首先,社区群众需要是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政权问题是政治属性的重要内容。但这种政治属性一般是通过具体的社会属性形式表现出来的,只要这种形式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政权建设,就必然表现为政治。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社区大多数人对社区的需要,尽管这些需要从表面上看并不具有政治的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关系到政权的巩固或衰亡,但当这些需要具体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关系到居民群众切身利益时,从而也就最终关系到了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根本问题,关系到了政权建设的根本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关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论述,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其次,是低层次需要与高层次需要的统一。需要也有一个由低级阶段不断向高级阶段递进的过程。如果没有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人的政治需要就无从说起。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最低层次需要的实现,需要层次也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对于社区群众来说,这种统一关系不仅表现在作为单个人需要不断要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递进的关系,而且作为社区群众这个群体来说,由于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等情况的不同,对社区的需要也各有不同,这种不同的需要都是作为一个统一体存在于社区中的。
第三,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统一。十六大把“三个文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之一,同时又提出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种统一体的关系也体现在社区群众的需要中,只不过需要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比如,社区群众对物质文明的需要,除一部分弱势群体外,大多数并不表现为对物质的直接需要,而是通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而实现物质需要;在政治文明的需要上,社区群众的需要则更多地表现为对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自治上,具体来说,就是表现在对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的需要上。而在精神文明的需要方面,主要体现在他们对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的需要上。
由此可见,坚持把社区党建定位在社区群众物质、政治和精神文化和相统一的需要上,不仅能使社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建立在社区广大群众的共同的需求上,而且,还使社区党建更具统揽全局的特点。
二是在确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内容中,要突破把格局内容定位在组织构建的局限上
对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可以说是伴随着社区建设就开始了。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一般概括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团结奋斗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应该说这一格局的内容构成,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社区党建的主体定位。对于社区党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把社区党建内容的这一界定,放在党的十六大关于“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来对比分析,就会发现目前的关于社区党建工作格局在内容上还不够全面,也就是说,它只是反映了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组织载体即谁来进行社区党建的问题,而对社区党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在这个格局中社区党建的主体内容是什么,制度安排应该如何来进行等等,却并没有涉及。显然,把以组织构建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格局,既不能反映社区党建的实际,也不能体现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论述的全部内涵。
我们认为,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就是要坚持把“服务群众”为主题,围绕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组织建设和制度安排等各个方面来展开。在指导思想上,要着眼于社区群众的需要,在党建工作指导思想上,由过去低层次、片面地理解社区群众需要,转变到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认识社区群众的需要,把解决社区群众需要的过程当作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当作执政为民的过程。在工作目标上,要在坚持党的工作总目标的基础上,把社区群众的需要作为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着力点,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工作内容上。要把为社区群众服务当作一个内涵的确定性与外延扩展性相统一的概念。从内涵的确定性来看,它指明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属性是服务,也就是围绕着党的工作中心,特别是围绕着城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服务工作。从外延的扩展性来看,它不是把服务群众看作是为群众生活服务,而是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把为群众服务渗透到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在组织建设上,要通过组织结构的重建或调整,围绕着社区群众的需要,构建起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团结奋斗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从而使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在组织上得到保证。在工作制度上,要围绕服务群众的重点,建立有利于保障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决策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共驻共建制度,不断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在工作重心的确定上,要突破社区党建偏重现代新型小区的倾向
这种倾向突出表现在,在一些地方不是把社区党建的关注重点放在为社区最广大的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服务上,而是放在那些人均收入较高的居民小区上,以为只有在这些豪华小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才能抓出成效。于是,他们把社区党建的重点放在这些地方,在工作上悉心指导,在经费上大量投入,来培育那种“既听得又看得”的社区党建典型,似乎只有现代的新型小区才能搞好党建。实际上这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个很大误区。诚然在这些小区开展社区党的工作,无论是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还是在开展“三个文明”中,都有着老城区无法比较的优势,特别是在服务群众方面,这些功能齐备的小区所能提供的手段和条件也是这些社区不能比的。抓好这些社区的党建是党组织的责任。但是,应该看到,在我国城市中,这样的新型小区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大量的城市低收入阶层、弱势群体还居住在老城区或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小区中。他们还处在较低层次的需求上,有的甚至还需要社会救助才能得以生存。正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的存在,决定了社区党建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为最广大的社区群众服务特别是这些低收入或弱势群体服务上,也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为社区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中,组织和动员社区内的各类组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各种力量,完善各类服务功能,健全各项服务措施,使居住在社区的群众普遍都能得到最好的服务。
提出这一思路也正体现了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体现了在实现小康社会中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具体到社区党建实践中,就是体现了抓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社区党的建设的统一。试想,在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中,大批居住在老城区的居民被排斥在社区服务的体系之外,或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还能说这样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是代表和反映了人民利益的吗?
四是在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上,要大胆突破社区党建被动的状况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而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的全部工作中,党的建设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同样也是由社区党组织在社区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所决定的。确立这种主导地位,不仅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而且对于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然而在社区党建中,在相当一部分社区中,党的建设处在从属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首先,突出体现在社区党的建设思路不清,对象不明,方法不多,主导地位不突出,往往是社区这一块搞起来了,社区党建才随后跟进。比如社区搞下岗职工再就业,社区党建就搞下岗党员职工再就业,社区搞创建学习型社区,社区党建就搞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其次,在社区的全部工作中,社区党组织自觉或不自觉地游离于社区决策体制之外,一些党组织很少甚至从不研究社区建设方面的工作,仅仅把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在一般地抓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的甚至只是限于抓党员的学习。因此,为了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社区群众中去,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把社区党建放在突出的位置,使社区党建不论是在社区组织设计、制度安排,还是在社区建设以及社区服务中都处于主导地位;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和社区党的建设的协调机制中,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
具体来说这种主导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主导。我们加强社区建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通过全面推进城市基层政权建设,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推进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程和推进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党的建设的战略全局高度,把社区党建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着力点,通过社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广大党员社区工作者和社区群众的思想,并统领着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全部工作。防止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偏离社区居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发生。
组织主导。核心内容是要基于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定位,着眼于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要求,广开选人用人渠道,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管理、会协调、善于做群众工作、热心为居民服务并具有一定专业文化水平和党政工作经验的干部选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同时要在推进社区民主政治进程中,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居民自治的关系,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居民自治,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的社区党组织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机制,使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社区内的各个党组织中发挥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使社区党的组织建设活动在社区其他组织活动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党建活动主导。十六大指出: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既是对我们党八十年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在新形势下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社区党建工作在社区的所有组织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就必须确立正确的党建工作思路,围绕社区工作的中心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决不能游离于外就党建而抓党建,从而把党建弱化成为可有可无的活动。在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过程中,为群众服务构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主体内容,这就要求社区党建活动必须围绕着为群众服务这一主题,把党建活动渗透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各个领域中,并把这些领域的活动引导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面来。同时在这些活动中,要组织广大党员在为社区群众服务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