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浮肿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赵姝,黄魏唯

(淇县人民医院 45675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浮肿率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治疗影响。方法 通过选自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90例患者,按照随机抽查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仍然使用常规性的术后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施加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浮肿率以及心理状态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相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两组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下肢浮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相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较好,两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对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后施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下肢浮肿率,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恐惧、疼痛心理。

关键词:心理护理;深静脉血栓;心理状态

对下肢骨折的患者施以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1】,是由于患者的静脉血管内部形成一定的血结凝块,从而引发的阻塞症状,当患者由于不可继发的肺栓塞以及深静脉功能性不全时,严重者则引发患者生命危险【2】。由于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之后必须保证卧床,因此患者下肢静脉血流较为缓慢,极易形成深静脉血栓【3】,具体的表现为下肢浮肿,疼痛等临床表现,针对此种现象,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重视,从而为患者争取良好预后,提升身体康复效率。由此本次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浮肿率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治疗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纳入的患者标准均为下肢骨折患者。根据在手术治疗之后,施以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包括28例男性和12例女性,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为(46.96±2.5)岁。观察组患者中包括27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为21-68岁,平均年龄为(44.19±2.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统计学可比意义不高,两个样本率无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

在对患者施以术后心理护理过程中,需要重视与患者之间的共同交流,与患者形成良好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患者内心消极情绪,引导患者参与术后健康锻炼,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讲解术后身体正常反应及具体应对措施。

1.2.2疼痛护理

对患者施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之后,往往患者的关节会持续疼痛,且疼痛感维持数周之后。对患者能否有效且及时的施以一定的疼痛护理,对于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的并发症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的术后减痛都是使用药物。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工作使用的是超前镇痛原原则,对患者痛阅达到一定限值,从而起到镇痛作用。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在手术治疗前的一天,通过让患者服用抗镇痛药物,在手术治疗之后仍然保证患者的硬膜外麻醉导管,使得患者的导管留置起到镇痛成效2-3d。当前最为理想的手术期控制方法为,对患者的机体整体镇痛状况起到良好改善,也就是通过使用不同的药物以及其他方法,对多个水平的传导进行疼痛阻滞,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觉,与此同时还降低了止痛技术所引发的副作用。另外在手术48h之内对患者进行局部外部冰敷,能够有效减轻疼痛以及肿胀。

1.3观察指标

使用高分辨率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对患者的深静脉血管进行检查,以患者的血流变细,静脉血管内出现血流回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患者的下肢浮肿现象出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通过使用SDS以及SAS评定表对患者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20.0为统计学基础软件,两个样本率比较以率(%)表示,用X2检验,卡方值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浮肿的情况相较

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且观察组患者下肢浮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浮肿的情况相较

3讨论

通过对下肢骨折患者施以心理护理会对患者在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起到显著的抑制成效。在手术之前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对患者及其家属对病症的预防能力进行加强,指导患者在术后的预防措施,有效的增强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保证患者身体康复率增强的同时,还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康复率。本文通过针对患者施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下肢浮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通过对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后施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下肢浮肿率,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恐惧、疼痛心理,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晓贤.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8):228-229.

【2】欧玉琼,李胜春,梁彩英.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6,(03):726-727.

【3】吴艳.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1):228-229.

论文作者:赵姝,黄魏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浮肿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赵姝,黄魏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