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双语教材_英语论文

浅谈中学地理双语教材_英语论文

中学地理双语教材浅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语论文,地理论文,教材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我国的一些学校正在进行地理双语教学实验,但至今还没有成套的地理双语教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要保证地理双语教学的有效进行,一本好的教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套好的双语教材要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要集科学性、思想性、先进性和适合于教学的适应性于一体,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地理双语教材的开发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双语教材是地理双语教学的基本教学素材,直接关系到地理双语教学的成败。可以说,优秀的双语教材与优秀的双语师资同样重要。目前,地理双语教学可采用的教材主要分为三类:国(境)外引进教材、国内编写出版教材、学校或教师自编自用教材。这三种教材瑕瑜互见,各有利弊,但在目前的运用中都不尽理想。

一、从国(境)外引进的教材

国(境)外引进教材指引进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的原版英语教材。这类教材优点是:

其一,语言纯正地道,内容生动活泼、形象、贴近生活。例如:由Richard G Boehm主编的美国中学英语原版教材,在第四章The United States中,当讲到美国是世界上第四大国时,它是这样描述的:The United States ranks as the fourth-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Only Russia,Canada,and China are larger.这种英语表达读起来特别舒服,原汁原味。倘若让我们来编写的话,会更注重语法,这句话很可能会写成:The United States is larger than Russia,Canada,and China.这样,意思的确表达出来了,但总觉是中国式英语,不利于学生进入真实的英语语境。

其二,讲究可读性、实用性,印刷美观、插图精美,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Richard G Boehm主编的英语原版教材,在讲到A Variety of Climate(气候的多样性)时,教材中适时给出Seasons in Vermont(佛蒙特州气候)四季变化图,并在图片下面作了一些简单讲解。四幅图片的巧妙对比,让学生能更直观地对这个地方的季节气候特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学生为图片的美景所深深吸引时,编者提出问题:How does a humid continental climate differ from a humid subtropical climate? 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对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加深了解的过程。

其三,原版教材大都配有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包括教师指导书、学生辅导书、电子教案、配套光盘以及网上材料等,即教材的“立体化”配套,可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教学和学习需要。如美国中学英语原版教材在The United States一章中,编者在第一页的左下角用相对较小的字注明:To learn more about the people and place of the United States,view The World and Its People Chapter 4 video.(要了解更多关于美国的知识,可去看与教材配套的第四章的碟片),这些碟片的内容都是编者精心准备的。

当然,地理双语教学如全部依托于国外原版教材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差异,我国学生对原版英语教材部分内容的理解存在一些困难。例如:由Richard G Boehm主编的美国中学英语原版教材,在第四章The United States第三部分,讲到American Culture(美国文化):Two themes are comm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One theme focuses on the rich diversity of the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poetry of Langston Hughes and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 portray the triumphs and sorrows of African Americans.(美国文学中有两个主题是永恒的,其中一个主题就是美国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人的生活。Langston Hughes的诗和Toni Morrison的小说则展现了在美国生活的非洲人的悲哀和无奈)。首先,大部分国内的学生对Langston Hughes和Toni Morrison(非裔美国人)这两个作家是不熟悉的。其次,国内学生对美国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包括非洲人在美国的遭遇也了解不多,所以对教材上这段话的理解不会很深刻。

(2)教材的编写体系与我国现行汉语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The United States一章后面,教材列出一个栏目Making Connections,把该章关于美国的land、climate、economy、art、literature等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复习。接着,编者又列出一个起名为" Amercians All" 的内容,主要分别由土著美国诗人和非裔美国诗人所写两首诗,并配有精美的相关历史图片。总结语是这样的:Africans Americans endured many years of injustice.Even so,the pride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se Americans remained strong.(虽然非裔美国人曾经遭受过很多年的不平等待遇,然而,他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依然很强烈)。国内教材很少有这样的编写体例,国内学生可能会不太理解它们对学习的意义。

(3)英语原版教材的价格较高。一本原版中学地理教材,彩色印刷,内容偏多,篇幅偏厚,价格一般在百元人民币以上,这超出了国内学校和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

二、国内编写出版的教材

目前,国内编写出版的中学地理双语教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出版社组织相关地理学科专家、一线地理教师及外籍专家编写的双语教材。这类教材优点是:

其一,双语教材的知识体系与国内的统编教材基本一致。国内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双语教材,参考或选用了国外教材的部分内容,内容更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在讲到“美国”这一课时,有的教材补充了美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too much trash" ,并延伸了Making a Difference、What Can I Do、Recycling这几个板块,且图文并茂,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其二,语言相对纯正,表达准确、流畅、简洁、易懂,印刷美观,篇幅长短适当,符合我国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审美心理,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原版英语教材中,讲到Entering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时,有一句话是这样的:The American economy,although strong,faces challeng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One of these challenges is how to clean up pollution and trash.(美国的经济虽然强大,在21世纪依然面临挑战,其中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减少污染,如何清除垃圾)。在国内编写的教材中则是这样表达: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American economy faces challenges.For example,how to clean up pollution and trash.这样就便于国内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理解和学习。又以“日本”的位置为例,汉语教材上说:“日本是一个由几千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在众多的岛屿中,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另外三个是北海道、九州岛和四国岛。日本东面是太平洋,西面是日本海”。双语教材则用简明的方式清楚地表达了日本的位置:Japan is in the east of Asia.It is between the Pacific and the Sea of Japan.It has four islands.They are Honkaiduo、Honshu、Shikuko and Kyushu。这段英语简单明了,除了专有名词之外,没有很难的词汇。这样的编写,通俗易懂,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这类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许多表述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汉语的痕迹。这对于培养学生外语思维不利。如在《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中,讲到“水先蒸发变成水蒸气,挥发到空中”时是这样描述的:First she becomes steam and flies in the sky.这种表达的确很生动形象,但仍旧是中国式英语。②仅仅出版某一或某几个年级的地理双语教材,存在教材不配套和断层现象,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如人教社出版了高一的地理双语教材,其他出版社出版了初中地理双语教材。

另一类是把现行地理汉语教材中的汉语全部翻译成英语而形成的教材,即翻译(汉译英)教材。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双语教材就是翻译教材。这类教材优点是:坚持与汉语版教材同步对译的原则,使用时可在教学内容、每周课时数、单元考试、期末考试等方面与常规班基本保持一致,既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又有助于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满足教学、升学的要求。

三、学校自编自用的教材

由于各个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一些个别的学校推广很成功的教材不一定适合每个学校。加上考虑到出版成本等现实,许多学校自编了地理双语教材。这类教材优点是:

有很强的灵活性,最能体现国内地理教学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目前,除了很少的一些中学自编了体系完整、衔接配套的地理双语教材外,绝大多数学校的地理双语教材都属“活页教材”,其编写过程采用了“剪刀+浆糊+复印”的方法。这些教材自编自写,也体现了编写者的个性。如上海一位中学教师曾经自编过《学科英语选读——地理》,共十多万字。教材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补充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上海“申博”成功,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结合“神舟6号”的成功发射,适当介绍一些天文知识,并让学生试着制作双语小报等等。

这类教材可能存在的问题是:①教师通过在英语词典、地理专业英语书上查阅有关的词汇、资料进行双语教材的编写,某些句子的英语表达不一定准确。而且,有些单词和资料很难查询和搜集到。②这些教材大多由地理双语教师独立编写,人手紧张,工作强度大。

地理双语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地理双语教材建设在推动地理双语教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花力气去研究和开发。由于各个学校本身的情况不一样,找到适合各校实际的双语教材是搞好地理双语教学的关键之一。

好的双语教材应能够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模式的教学提供帮助,并有由低到高、逐步过渡的空间。中学地理双语教材的编写和运用,绝对不能脱离我们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否则就不可能有效地服务于本国的地理教学。

标签:;  ;  ;  ;  

浅谈中学地理双语教材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