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内在逻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学论文,逻辑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究竟什么是“比较政治学”?在政治学研究中,研究者们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分歧。有的研究者根据研究“方法”来作出定义,他们认为比较政治学是建构跨越国界的普适性理论的学科;另外一些研究者则以研究的“对象”来作出定义,认为比较政治学是研究外国政府、深描和理解外国政治的学科①。这两种对于“比较政治学”的不同定义隐含了对于比较政治学发展方向的不同理解和预设。因此,勾勒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并非一项“客观”的工作,它往往不可避免地反映出研究者个人的学术偏好和对于整个学科的个人理解②。由此,本文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国外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发展逻辑:其一是研究者对于比较政治学中普遍性理论建构存在的方法论问题的探讨,其二是研究者通过澄清“政治”的定义来不断深化对于比较政治学学科边界的认识。本文追溯这两个逻辑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展开,力图由此逻辑勾勒出国外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普遍性理论建构中的方法论探讨:为什么我们需要“比较”?
建立普遍性理论是否可能,是影响比较政治学研究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研究者首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比较?过去,大多数的比较政治学研究不仅涉及到对于特定时空内相同、相似或者具有可比性的政治制度之间的比较,而且往往还蕴含了某种发展观和进化观③。在这些研究中,比较政治学被认为是建构关于政治现象的普遍性解释理论,或者是收集和描绘各种跨国使用的各国和各种政治系统的数据以促成普遍性的理论建构④。
如今受到社会科学哲学和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影响,研究者从两种角度对普遍性理论建构中的方法论问题做出了新的探讨:第一种研究将普遍性理论和个案研究之间的关系当作技术性问题,试图通过关注情景性分析、引入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分析来缓和普遍性理论和个案研究的张力;第二种研究将焦点集中于比较政治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基础,直接针对比较政治学的知识性质,质疑普遍性理论是否可能。
(一)行为主义与普遍性理论的追寻
行为主义是对传统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一个反叛。传统比较政治学关注于外国的正式制度和政府架构,被认为从根本上缺少比较性,是狭隘、静态和描述性的研究。行为主义正是提倡通过跨国政治的比较来构建科学的普遍性理论。因而,在行为主义中,普遍理论和经验数据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就成为了关键的问题⑤。
作为行为主义政治学者的代表,伊斯顿(Easton)就批评当时的研究者仍然不愿意通过引进科学的方法来寻求普遍性的理论总结。在他看来,知识越具有归纳性和内在一致性,越能够应用到大量不同的案例中,它们就越可靠⑥。以实证主义作为其哲学根源,行为主义坚持科学理论必须在原则上可以证伪、普遍性的法则必须从个别的经验观察中获得、政治行为有规可循、法则性的规律可以通过归纳来获得⑦。行为主义的这种哲学起点与当时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理论主导的解释框架有着密切的联系⑧。
然而,行为主义也难以逃脱实证主义的内在缺陷。虽然行为主义拓宽了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范围,将非西方的政治系统纳入到比较中,但它又往往被批评过分追求政治过程中的一致性、统一性、规律性,而忽视了各种独特性和各种低概率的政治事件或者政治结果。在一个充满普遍性的法则和因果关系的世界中,没有例外⑨。就如维巴(Verba)所言,当研究者试图调和普遍性和情境分析的时候,他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两难的困境:为了寻求更普遍的法则,他们不断将各种变量添加到普遍性理论中,但这时往往普遍性的理论也渐渐丧失了其归纳性⑩。
(二)内部的探索:如何更好地获得普遍性理论?
在后行为主义时代,行为主义比较政治学追寻普遍性理论和政治发展规律的热忱和信心日益受到质疑。一方面,研究者开始逐步放弃追求宏大叙事的野心,提倡中层理论和中层概念;另一方面,研究者更加关注在政治分析中如何处理行动者(Agent)和情景式(Context)分析的关系,以避免政治分析中的决定论和目的论。
首先,提倡中层理论和中层概念。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研究者日益重视中层理论和中层概念的探讨,以求缓和普遍性理论与情景性分析之间的张力。通过收缩理论概括和概念抽象的范围,将理论和概念使用的范围局限在特定的范围,只解释特定类型的政治现象、政治行为和政治事件,而不是所有的政治现象、政治行为和政治事件,从而使得理论建构更加能够容纳各种独特性,缓解了比较政治研究中普遍性理论和个案研究的张力。
在中层理论方面,研究者认为,国家—社会的研究范式是对于政治系统功能分析的直接批评,它对于“国家”和“社会”采取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在这样的国家观和社会观下,国家与社会的研究框架将历史重新引进到分析中,并从而将更多的研究重点放在不同国家的差异上(11)。最近对于拉美的研究正是逐步从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的结构性分析中转移出来,开始着重于更加中层的理论建构(12)。
研究者同样还开始提倡中层概念。萨托利(Sartori)认为,概念不只是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还是事实收集、数据承载的工具(13)。他认为,比较政治学应该沿着更中层的范畴来进行中层的理论抽象,以使得理论既具备一定高度的解释能力,又能够融合相对准确的描述性内容、宏观理论和经验证实(14)。克里尔(Collier)与萨托利一样倡导“第二层次的概念”(Secondary Conceptions)来处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在他看来,“多头政治”(Polyarchy)以及“官僚权威主义”(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等中层概念对于比较政治学研究贡献巨大(15)。
其次,旨在发现行动者的理性选择理论。在理性选择理论看来,缓解比较政治研究中普遍性与独特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必然性与随机性关系的关键,并不简单地在于收缩理论概括和概念抽象的范围,而在于将人的理性选择纳入到理论建构中,从而避免在普遍性理论探寻中可能存在的目的论和决定论因素。
行为主义遭到广泛批评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其包含的决定论因素和它缺乏不确定性与随机性。它暗示某种从西方国家经验推导出来的普遍性法则一定会为非西方、非发达国家所追随,它忽视了行动者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16)。事实上,政治研究根本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因素,就在于政治中的行动者使得政治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17)。
理性选择研究正是从个人行为推导出政治现象的结果,因而,它强烈地关注行动者,将行动者的选择纳入到普遍性的理论建构中。在官僚权威主义和民主转型的研究中,理性选择研究使得研究者从不同于现代化理论和政治发展理论的全新视角来探讨政治现象。比如,斯密特(Schmitter)等对于拉美权威主义国家转型的研究就深入地探讨了领袖的随机选择和开放式策略互动过程对于政治变迁的影响(18)。在分别对20世纪60、70和80年代拉美政治研究中的理性选择路径进行评论时,克里尔等人总结了理性选择研究对于比较政治的贡献。他们认为,理性选择研究鼓励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对于政治变迁意义的研究,降低了结构性束缚的重要性(19)。
然而,有的研究者却强调理性选择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关于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论,相反,它将选择性从理性选择中剥离,即理性选择的“矛盾的结构主义”(Paradoxical Structuralism):在理性选择分析中,我们不需要知道任何有关行动者的细节就可以预测出政治行为的后果,而也正是这一点赋予了理性选择研究很强的预测能力。因此,理性选择研究并不代表社会科学哲学中的新的研究方向,相反,它是本质上的实证主义(20)。
一些研究者注意到,目前有将理性选择研究和文化的、阐释的研究路径调和的趋势。研究者提出了“文化理性”(Cultrual Rationality)、“宽泛的实践理性”(Broadened Practical Rationality)等概念来代替“狭隘的经济理性”(Narrow Economic Rationality),以求将诸如道义经济学分析中的情景性和文化因素纳入到理性选择研究中(21)。然而,一些学者仍然批判这些尝试性的研究只是将场景性的因素作为理性选择的变量,不管场景如何,行动者的选择永远是理性的,往往也不能够排除其他有力的解释,因而不可证伪(22)。阿尔蒙德(Almond)就认为,从本质上而言,理性选择理论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也正是在于它迎合了比较政治学研究寻求普遍性理论和解释的热诚(23)。
最后,旨在发现制度背景的新制度主义。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新制度主义将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研究中忽略的“制度”这个变量带回到了政治分析中,更加关注制度背景对于比较的意义(24)。通过关注制度,它们寻求解释被过去的理论所忽视的各个国家的差异(25)。
对于理性选择研究而言,它强调要走出决定论的陷阱就必须强调“选择”,因此,它批评新制度主义强调制度或者结构性的分析,而排斥了政治分析中的选择(26)。新制度主义则批评理性选择研究,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并受到约束的(27)。除非了解制度背景,宽泛地假设所谓的“自利行为”是完全空洞的(28)。因而,相对于理性选择对于普遍性理论的热诚,新制度主义更关注于中层的问题和解释,通过对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差异进行深入探讨而对比较政治学研究作出贡献。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路径在拉美政治研究和后共产主义政治研究中得到充分体现(29)。
在新制度主义研究中,历史制度主义不同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它在强调背景分析、警惕普遍性理论上走得更远。它不仅将行动者的“策略”,而且将行动者的“目标”和“偏好”都作为制度背景所塑造的,因而也是需要被解释的。同时,一方面,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如今也尝试如历史制度主义一样将其分析放到具体的背景中;另一方面,历史制度主义也同样尝试超越它对于历史细节的过度专注,而探索中层的理论解释(30)。
以上这些研究对于普遍性和独特性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但是,正如玛海尼(Mahoney)等指出的:与阐释学派和后现代研究不同,这些研究者探索了普遍性理论的修正问题,却同时仍然是在捍卫因果分析(31)。
(三)外部的挑战:普遍性理论是否可能?
对于一些比较政治学研究学者而言,普遍性和个案研究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在于我们忽视了特定的变量或者应该将个案背景纳入理性选择模型中的问题,而是对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而言,概念本身的意义就可能是根本不同的(32)。这隐含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可能理解别的传统和社会以及所谓普遍的和客观的知识是否能够独立于诸如时空、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背景而被总结概括为普遍性的理论。这一点提出了普遍性和客观性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也再次质疑了为何我们需要比较研究。这种关于普遍性和独特性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科学哲学中探讨了数百年的问题,本文将局限于从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这种研究路径对于比较研究中普遍性理论建构问题的意义。
在1975年政治学手册中,莫恩(Moon)明确地将阐释学的传统与政治学研究结合起来,将政治学研究分为两种模式:科学模式和阐释学模式。在科学模式中,中立和客观地对于政治现象的分析是可能的,在表象和现实之间是没有区分的。对于阐释学而言:社会科学研究的人类行为根本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在于它是有目的和充满意义的(33)。因而,社会科学的任务是对于人类思想和行为进行阐释以求阐明和推动“理解”而不是作出“预测”。“理解”是通过感觉来从事物的表象来认识内在的过程。它关注行为的“理由”(Reason),而解释是关注于行为的“原因”(Cause)(34)。
在比较政治学中,阐释学的政治学往往是比较研究,因为正是由于不同社会或者同一个社会内部共存的各种不断变动的、交迭的和冲突的意义才使得一个阐释学问题得以产生(35)。因而,在强调理解而将阐释学问题引入比较政治学分析中的基础上,这里的“理性”概念的范畴将远远比理性选择理论中的“理性”或者韦伯所说的“非理性”(Irrationality)和“部分非理性”(Partial Irrantionality)宽泛得多。对于舒茨(Schutz)而言,理性是建立在对于意义建构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对于日常情景中意义的理解,我们根本不可能谈论理性。伽达默尔(Gadamer)则强调理性的历史面向。他认为:历史客观主义隐藏了历史意识本身就是在历史结果编制的网络之中这样一个事实(36)。了解不同的传统无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不可能化约为共同因素的这些传统的历史性(37)。
在理解的过程中,语言具有根本的意义。海默斯(Hymes)指出了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两个语言学问题:其一,语言是否影响政治?其二,语言是否影响我们探讨政治?(38)阐释学提醒比较政治学研究者:社会科学是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进行的,而语言并不是一个我们探索事实所通过的透明窗户(39)。对于温奇而言,没有语言,我们不能够达到现实。不同于在宗教或者自然科学中,语言定义了不同的现实,要了解社会,惟一的途径就是语言,它是我们赋予意义于世界的规则。这里就提出了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地理解其他文化的问题(40)。
在比较政治研究中,阐释学传统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多方面的批评。它被认为缺乏解释能力、是相对主义,而且,批评者还认为比较政治学中的阐释学研究路径根本无法真正放弃因果解释:对于意义的描绘和把握并不能够避免其中可能产生的对于事实的随意选择和遗漏,没有某种因果关系分析就不可能建立真正成立的知识(41)。同时,批评者还认为比较政治学中的阐释学研究可能陷入“阐释循环”中:一个成功的阐释是可以澄清和展现原本破碎的、迷雾般的意义,然而,我们如何得知这种阐释是正确的?我们只有通过继续的阐释来验证我们过去的阐释(42)。
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许多研究者仍然致力于因果关系的普遍理论建构。1993年至1994年间,以“比较政治学中理论的角色”为主题的研讨会在普林斯顿大学召开,包括克奇利(Atul Kohli)、埃文斯(Peter Evans)、普沃斯基(Adam Przeworski)、斯科特(James Scott)和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等在内的研究者对于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普遍性理论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他们大多数仍然坚持建立因果分析的理论(43)。
不过,出于对阐释学传统的回应,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尝试将阐释与普遍性理论结合起来。首先,新制度主义明确地开始关注阐释学中提出的问题。马奇(March)和奥尔森(Olsen)就认为,1950年以来的政治学理论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工具主义,它倾向于将决策和资源的分配作为政治生活的中心问题,而较少关注政治生活是如何围绕符号、仪式、象征等意义来组织起来。这些仪式被工具主义者描绘成为真实政治目标的掩饰或者理性行动者追求目标的工具,而马奇和奥尔森坚持,政治仪式的作用要比结果重要许多。比如,咨询专家的决策过程并不在于其产生的实际作用,而在于它反映了现代的、世俗的社会秩序观念。对于工具主义的批评,在社会学制度主义中得到充分体现(44)。在最近的文献中,历史制度主义有向社会学制度主义借鉴的趋势,倾向于不仅仅将制度作为理性选择的背景,而是一整套影响问题的感知及其解决的共享观念(45)。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莫恩提出了“半因果解释”(Quasi-Causal Explanation),法尔(Farr)提出了“情景式分析”(Situational Analysis),维巴等人提出了“定性研究的科学推论”(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等。莫恩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并不是阐释学派所坚持的那样不可逾越。他提出用建立在理性选择基础上的半因果解释来调和普遍性与独特性之间的关系(46)。法尔也提出了“情景式分析”的概念,以统一法则式的归纳、个例解释与情景性阐释,同时关注目的、理性、情景和意义(47)。维巴等人则提出,阐释并不是社会科学中一种完全不同的范式。一方面,他们同意阐释学研究者的观点,即在提出假设和设计研究计划之前对于文化要有深入的理解。“理解”能够提供我们观察世界的新途径:它促发新概念的产生和假设的重估。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理解只是更好归纳的基础,没有归纳,研究永远是未被证实的假设,阐释只能是个人的而不是科学的。在重估假设的时候,科学的推断是不可逾越的(48)。这样,他们将科学的推断作为结合不同研究传统的基础,并进而对“科学的推导”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对于这些试图调和阐释性研究与普遍性理论探求的努力,一些坚守阐释学传统的研究者仍然存在质疑。在这些研究者看来,维巴等人将作出合理的因果推导作为社会科学探讨的最高目标,而将数据分析作为解决复杂的认识论问题的方法,从而将涉及到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复杂的争论降低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分歧,将解决方案化约为技术问题(49)。
二、比较政治学学科边界的探讨:什么是“政治”?
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有很简单的答案,那就是“政治”。然而,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对于“政治”这个概念的定义一直就处于不断探讨之中。围绕如何定义“政治”的概念,研究者力图反思、修正和挑战政治发展理论中隐含的目的论和决定论,从一个侧面为比较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构成了比较政治学研究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本文介绍从“内部”对于“政治”概念的定义和反思,包括了系统功能主义、政治社会学、国家主义和“社会中的国家”研究;另一方面,本文还初步分析了依附理论恢复其批判理论立场,从“外部”对于“政治”概念的定义和分析。
(一)系统功能分析中的政治系统与政治面向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伊斯顿和阿尔蒙德等研究者开始积极倡导比较政治的系统功能分析。在系统功能分析中,研究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政治发展的规律。首先,不同于国家、政府、民族等概念,“政治系统”(Political System)的概念聚焦于政治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以输入和输出进行的交换(50)。其次,研究者坚持“政治系统”和环境边界的模糊性。对于伊斯顿而言,由于政治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边界”(Boundary)的定义是一个困难的问题(51)。阿尔蒙德和鲍威尔(Powell)则认为,政治系统不仅包括政府制度,而且包括所有以“政治面向”出现的社会结构,比如,宗族、利益集团和媒体等(52)。“政治面向”是价值或者合法性的强制力权威性分配所涉及的方面(53)。最后,相互独立和平衡是系统功能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当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发生变化,所有其他部分,甚至包括系统全部都会受到影响。换一句话,如果一个系统中的变量在量上或者质上发生变化,其他的也会受到压力而发生变化,或者功能紊乱部分会被纠正机制所约束,重新恢复系统的平衡(54)。
这样,由于对“政治系统”边界定义的模糊、关注社会生活的所谓“政治面向”以及强调系统间的输入、输出平衡,系统功能分析的研究对象往往并不是“政治系统”,而是关注于包括文化系统、社会结构、经济系统等在内的“社会系统”给予政治系统的影响(55)。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国家(State)扮演了很微小的角色,政治系统的输出往往只被看作是社会有意识地制定和追求集体目标的手段,政治系统的变化被认为是对于社会环境或者国际环境变化的反应。
也正是在这种系统功能主义分析中,政治发展成为比较政治学研究的焦点(56)。从系统功能分析出发,政治发展研究的焦点并不在于“政治系统”本身,而往往在于政治发展的“社会前提”,比如经济发展和政治合法性(57)。这种研究路径被亨廷顿(Huntington)称作兼容性(Compatibility)研究,它们假设政治发展过程中包括经济增长、平等、稳定、自主和民主等在内的不同发展目标是彼此兼容的(58)。由此,研究者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发展等角度来探讨政治发展的规律,创建关于政治发展的普遍性理论。
(二)内部的反思:发现和理解“国家”与“社会”
对于功能系统研究的反思,被认为是比较政治学中最富创造力的理论发展(59)。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比较政治学研究者提出了许多研究框架,试图处理各种所谓“后发展”国家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特别是政治稳定问题。亨廷顿对于政治制度相对于社会力量独立性的分析,使得他被认为是功能系统分析的例外和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的开创者(60)。
萨托利、本迪克斯(Bendix)和斯蒂芬(Stephan)等提倡的政治社会学研究,进一步将比较政治学研究的焦点从所谓的“社会前提”转向政治本身。他们对于功能系统研究的批评,同样聚焦于“政治”的定义。萨托利对“政治社会学”(Political Sociology)和“政治的社会学”(Sociology of Politics)进行了区分:前者是指试图融合“社会”和“政治”两个解释变量的交叉学科,而后者是对于政治的一种社会学化约(61)。“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始祖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托克维尔、韦伯、杜克凯姆。它将政治作为相对于社会独立的实体,关注的是社会因素如何转化(Translated)为政治因素。比如,社会冲突和分歧如何转化到政党政治之中。相反,“政治的社会学”往往认为,政治系统完全是社会输入或者社会变化的反映,而对社会没有独立的影响力和自主性。在一些研究者看来,系统功能分析正是一种“政治的社会学”,它不将国家作为社会具体的组成部分,而是作为虚幻的组成部分,由此陷入政治的社会学化约(62)。
本迪克斯则提出,应该收缩“政治的”定义,将它严格限制在与作为惟一合法权威中心的“国家”(State)所相关的指代上。这样,功能系统分析中的“政治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概念就由“国家”与“社会”这两个概念取代了。虽然,本迪克斯承认社会试图影响政治秩序,但是,他又强调,承认社会的政治影响不应该走得如此之远,因为政治这个概念本身就假设了一个制度框架(63)。国家和社会的研究路径借鉴了马克思政治观和精英主义者的政治观,由此区别于系统功能分析的研究路径(64)。
斯考切波、埃文斯和其他“国家主义者”(Statists)对于政治的系统分析进行了最激烈的批评。斯考切波总结了强调国家对于社会政治影响的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将国家作为有目的的、在政策制定和社会变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行动者;第二种观点可以被称为“托克维尔式的”国家观,它关注于国家的结构、组织构架和其他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的行为模式(65)。斯考切波认为,国家应该被看作是独立于(虽然受束缚于)社会经济利益和结构的自主性组织,而不是自由主义者所假设的社会争夺社会经济利益的平台(66)。
因而,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在对于“政治”定义的讨论中,研究的焦点也逐步从政治的社会决定因素转移到了政治结构和过程本身的研究上。研究者更关注在系统功能分析中被忽视的政治系统“黑匣子”对于政治输出的影响(67)。在许多领域,“将国家重新带入”研究中产生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比如,对于国家形成和国家建设的研究、对于国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国家与社会运动的关系、国家与民族身份认同形成的关系等等(68)。许多概念被提出来修正过去对于国家角色的忽视,比如,“官僚权威主义”(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国家的“切入式自主性”(Embedded Autonomy)等(69)。研究者也更加强调政治制度在民主化和民主巩固中的作用(70)。通过关注政治因素,而非社会经济条件,研究者拒绝了现代化理论的经济决定论和直线发展观(71)。
最近,对于这种国家中心的研究路径,一些研究者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提出了新的批评:“国家主义”被认为将国家隔绝于社会,在关注国家在政治生活的角色的同时,低估了社会的影响。批评者认为,事实上,国家与社会的边界并非如国家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清晰。
米切尔(Mitchell)认为,不管是抛弃“国家”重新接受“政治系统”这样的概念,还是“将国家带回来”,都不得不处理边界的问题(72)。米格代尔(Migdal)将希尔斯(Shils)和国家主义者对于国家与社会的观点相结合,重新提出了边界的问题。他认为,边界是一种社会构建。但是,这些边界处于流动之中。当旧有的边界、抽象的图景或者事实上的分割点被挑战的时候,总是存在不断的争夺(73)。因此,米格代尔和其他提倡国家和社会互强的研究者呼吁,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的政治社会学问题,比如,国家权力的社会决定因素是什么。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强调国家,将产生无数的难以解决的分析困境:中央集权似乎总是伴随着中央虚弱,国家相对于社会的自主性可能不仅是国家能力强大的源泉,同样也是国家能力虚弱的根源(74)。
那么,米格代尔等提出的“社会中的国家”研究与政治的功能系统分析以及本迪克斯等人的政治社会学研究有何区别?对于伊斯顿和阿尔蒙德,社会系统对于政治系统的影响是以“输入”的方式来进行的,而输入包括需要和支持,或者社会化、利益表达和利益聚集,它往往化约为社会经济决定论和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现代化目的论。
建立在对政治功能系统分析的批评基础上,本迪克斯等倡导的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同样强调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但是他们坚持认为,政治研究不应该关注于与社会的“非正式”互动。他们认为,社会生活是结构化的,是为那些正式的制度安排所规导的,忽视这些结构就意味着认为社会现实是本质上无定形的(Amorphous)。事实上,制度往往并不是没有发生作用,相反,制度只是没有按照他们原本的目的运行(75)。
与本迪克斯等政治社会学的观点不同,米格代尔等人提出的“社会中的国家”研究虽然也同样强调国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但却坚持认为国家与社会的边界是模糊的(76)。因而,在政治分析中不应该将“国家”与“社会”作为铁板一块的单一行动者,而应该将它们进行分解(Disaggregate)。米格代尔的“社会中的国家”(State in Society)研究路径就提出,应该将国家“形象”(Image)的一面和其“实际”(Practical)的一面相结合。否则,就会要么夸大国家执行其政策的能力,要么就只是将国家作为由无数追求私利的腐败官员组成的混杂体。这样,就可以力图避免将政治发展作为遵循特定规律和法则的过程,而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对于国家和社会力量的行为“过程”的分析,由此,避免政治发展目的论和社会决定论(77)。
(三)外部的反思:政治化地思考
在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看来,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并不在于是政治系统还是社会系统、是国家还是社会。相反,“政治”无处不在,因为整个社会现实都是由意识形态扭曲的现实,任何理论都必须进行政治化的探讨,且在本质上具有解放性(78)。从批判理论看来,行为科学隐藏了经验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残酷的政治现实。我们必须意识到知识建立的价值基础(79)。并且,批判理论者认为,语言哲学颠倒了事物的秩序:并不是语言规导了社会现实,相反,社会力量扭曲了以共享意义为基础的语言沟通,将现实隐藏在语言之后,从而使得对于社会生活的理解成为意识形态(80)。从批判理论出发,我们要警惕任何概念的概念化,比如,“发展”这个概念被建立在社会进步的概念之上,它本身就是现代世界的产物,不可避免地隐藏了对于特定价值的赞同,本质上就是政治性的,那些试图将科学活动与政治活动截然分离开的人们无疑是维持现状者(81)。
在比较政治学中,研究者力图恢复依附理论作为一种激烈的批判理论的本质,从批判理论角度对政治发展理论进行最猛烈的批判。桑托斯(Dos Santos)对于“依附”的定义是:特定国家的经济情况是为其屈从的他国经济的发展和膨胀所决定(82)。依附理论的批判直接针对“发展”概念本身,不同于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认为边缘社会在全球政治经济之中的位置使得资源不断转移向中心社会,同时,阻碍或者扭曲了边缘社会的发展(83)。发展中国家只有割断与发达国家的联系,才可能获得真正的经济增长,最不发达的国家往往是那些与中心国家有着最密切联系的国家(84)。此后的研究者进一步阐明和发展依附理论,比如弗兰克(Frank)对“不发达国家的发展”的分析,桑托斯的“新依附”理论和卡多佐(Cardoso)的“伴随发展的依附”等(85)。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依附理论同时遭到了实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左派的批判。实证主义者认为它充满了经验事实的谬误和缺少客观性(86),马克思主义左派认为它关注于分配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强调国家间的商业关系而非生产关系,强调国家利益而非阶级利益(87)。左派同时还批判依附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是可以实现的,由此,依附理论不过是期望发展中国家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88)。如今,新的批评者又进一步提出,依附理论其实与功能系统分析有相似之处,即它们都忽略政治行动者,忽视地方性因素;并且,它和功能系统分析一样还都被认为是结构主义的决定论(89)。
在这些批评之下,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是否依附理论已经完全丧失了它对于政治发展理论最根本的挑战能力?为了恢复依附理论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卡多佐提出,现有的主流理论家——特别是美国的研究者——对于依附理论的批评是建立在对于依附理论本身扭曲的基础之上。他强调依附理论是一种根本上的批判理论。在1977年发表的《在美国被消费的依附理论》中,卡多佐首先发起了对于美国依附理论研究的批判。他指出,美国学者们努力将依附理论简化为一种关于依附资本主义发展的铁律,而没有看到它实现整体批判的力量(90)。列纳德(Leonard)也指出,主流的依附理论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分析中,它沿着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路径来创建理论。这种对于依附理论的理解导致了它自身的理论危机,并为现实所挑战(91)。
在这些仍然坚持依附理论研究的学者们看来,依附理论对待经验数据的方式根本不同于政治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中的实证主义。卡多佐认为,依附理论是一种激进的批判理论,因为它追求提供社会行动者理解和改变它们被压迫现状的理论武器(92)。它是一种特别的反抗支配的斗争理论(93)。在《依附和拉美的发展》一文中,卡多佐提出,虽然为了使得辩证的分析不那么抽象和更加具体,信息和实证是必须和有用的,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于关键概念的辩证分析,我们才能够从整体上(in Totality)解释历史的演进(94)。就是说,只有当各种阐释提出足够强大得可以阐明各种支持和反对特定结构环境的根本关系的概念时,历史才变得可以理解。依附理论较之于其他任何比较政治学研究的理论更加“真实”,因为这些分析通过洞悉能够推动转变进程的历史主体以及提供这些历史主体斗争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工具,来把握历史演进的意义,帮助否定既存支配秩序(95)。
正是对于批判理论传统的坚持,解释了为什么依附理论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以及为什么批判理论的拉美传统有恢复其创造力的可能性(96)。在1990年出版的《政治理论中的批判理论》一书中,列纳德也力图将研究者的注意力从依附理论的危机转向它具有的激烈批评性的一面,强调其对于反思全球化话语的重要性。芒克(Munck)将此作为依附理论新的视野,而许多其他批判全球化的研究者同样诉求于依附理论的批判性。正是从依附理论出发,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代表了资本清除所有阻碍资本生产和积累的区域性壁垒,重构国家内部和国际的生产和交换的地域组织。它使得依附的国家边缘化,甚至只能通过政治行动来改变它们边缘化的地位(98)。他们批评将全球化看作显而易见和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相反,全球化的概念本身就充满了深刻的目的论。对于全球化的投入和热忱,事实上是一种返回过时的和早已丧失声誉的趋同论(98)。
总的来说,在全球化和第三波的时代,比较政治学的探讨不得不面对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反思、修正和挑战。不管是从方法论上质疑比较政治学研究对于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追求,还是对“政治”概念的不同界定及对于政治发展理论的修正和挑战,比较政治学都并不是一个历史终结的研究领域。这些争论并非需要在研究者之间达成一致,事实上,它构成了一种“健康的张力”,促进了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99)。它们不断激发比较政治学研究者对原有理论基础进行反思,从而为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Mayer,Burnett and Ogden,Comparative Politics:Nations and Theories in a Changing Worl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c1996.
②James A.Caporaso,"Comparative Politics:Diversity and Coherence",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3,No.6/7 (Aug./Sep.,2000):pp.699-702.
③Howard J.Wiarda,New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Boulder,Colo.:Westview Press,2002.
④See Mayer,Burnett and Ogden,Comparative Politics:Nations and Theories in a Changing Worl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c1996.
⑤Roy C.Macridis,"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In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Politics.New York,Random House,1955.
⑥David Easton,The Political System,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Knopf,1953,p.55.
⑦David Sanders,"Behavioral Analysis",in 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 eds.,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5,Colin Hay,Political Analysis.New York:Palgrave,2002.
⑧Howard J Wiarda,"Is Comparative Politics Dead? Rethinking the Field in the Post-Cold War Era",Third World Quarterly.Vol.19,No.5 (1998),pp.935-949.
⑨Gabriel A.Almond,"Clouds,Clocks,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World Politics Vol.29,No.4 (1977):pp.489-522.
⑩Sidney Verba,"Some Dilemmas in Comparative Research",World Politics.Vol.20,No.1 (Oct 1967):p.114.
(11)Reinhard Bendix ed.State and Society:a Rea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Boston:Little,Brow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12)Gerardo L.Munck,"Between Theory and History and Beyond Traditional Area studies:a New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Latin America",Comparative Plitics,Vol.25,No.4 (Jul.1993 ):pp.475-498.
(13)Giovanni Sartori,"Concept Misformatio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4,No.4(Dec.1970):p.1052.
(14)Ibid.
(15)David Collier and James E.Mahon,Jr.,"Conceptual 'Stretching' Revisited:Adapting Categories in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7,No.4 (Dec.1993):pp.845-855.
(16)Colin Hay,Political Analysis,New York:Palgrave,2002,p.51.
(17)Gabriel A.Almond,"Clouds,Clocks,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World Politics Vol.29,No.4 (1977):pp.489-522.
(18)David Collier,Deborah L.Norden,"Strategic Choice Models of Political Change in Latin America",Comparative Politics,Vol.24,No.2(Jan.1992):pp.229-243.
(19)Guillermo A.O'Donnell and Philippe C.Schmitter,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c1986.
(20)Colin Hay,Political Analysis.New York:Palgrave,2002.
(21)Ruth Lane,"Political Culture:Residual Category of General Theory?"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25.No.3 (Oct.1992):pp.362-387; Daniel Little,"Rational Choice Models and Asian Studie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0,No.1(Feb.1991):pp.35-52.
(22)Margaret Levi,"A Model,a Method,and a Map: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in Mark Irving Lichbach Alan S.Zuckerman.eds.,Comparative Politics:Rationality,Culture,and Structure,Cambridge,U.K.; New York,NY,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3)Gabriel A.Almond,"Clouds,Clocks,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World Politics Vol.29,No.4(1977).
(24)Richard Snyder and James Maboney,"The Missing Variable:Institutions and the Study of Regime Change",Comparative Politics,Vol.32,No.1 (Oct.1999).
(25)Sven Steinmo,Kathleen Thelen,and Frank Longstreth,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6.
(26)Robert H.Bates,"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Rational Choice:A Review Essa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91,No.3 (Sep.1997).
(27)Thomas A.Koelble,"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Comparative Politics,Vol.27,No.2(Jan.,1995).
(28)Sven Steinmo,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9.
(29)Karen L.Remmer,"New Wine or Old Bottlenecks? The Study of Latin American Democracy",Comparative Politics,Vol.32,No.1 (Oct.1999).
(30)Sven Steinmo,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9.
(31)James Mahoney and Dietrich Rueschemeyer,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Cambridge,UK;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32)J.Donald Moon,"The Logic of Political Inquiry:A Synthesis of Opposed Perspectives",in Fred I.Greenstein and Nelson W.Polsby.eds.,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Political Science:Scope and Theory.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75,p.175.
(33)Colin Hay,Political Analysis.New York:Palgrave,2002.
(34)Rosenberg,Alexander,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Boulder,Colo.:Westview Press,1995.
(35)J.Donald Moon,"The Logic of Political Inquiry:A Synthesis of Opposed Perspectives",in Fred I.Greenstein and Nelson W.Polsby.eds.,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Political Science:Scope and Theory.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5.
(36)Hans-Georg Gadamer,"Hermeneutical Understanding",in Gerard Delanty and Piet Strydom eds,Philosophies of Social Science:the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pp.158-159.
(37)Timothy McDaniel,"Meaning and Comparative Concepts",p.94.
(38)Dell Hymes,"Linguistic Aspects of Comparative Political Research",in Robert T.Holt and John E.Turner eds.The 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39)Terrell Carver and Matti Hyvarinen eds.Interpreting the Political New Methodologies.New York:Routledge,1997,p.2.
(40)Ted Benton and Ian Craib,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Social Thought.Houndmills,Basingstoke,Hampshire,New York:Palgrave,2001.
(41)J.Donald Moon,"The Logic of Political Inquiry:A Synthesis of Opposed Perspectives",in Fred I.Greenstein and Nelson W.Polsby.eds.,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Political Science:Scope and Theory.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5; James Farr,"Situational Analysis:Explanation in Political Science",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47,No.4 (Nov.1985):pp.1085-1107.
(42)Charles Taylor,"Interpretation and The Sciences of Man",in Gerard Delanty and Piet Strydom eds.Philosophies of Social Science:the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p.126.
(43)Atul Kohli,Peter Evans et al,"The Role of Theory in Comparative Politics:a Symposium",World Politics,48 (Oct.1995):pp.1-49.
(44)James G.March and Johan P.Olsen,"The New Institutionalism: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8,No.3 (Dec.1983):pp.734-749.
(45)Kathleen Thelen et al.,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46)J.Donald Moon,"The Logic of Political Inquiry:A Synthesis of Opposed Perspectives",in Fred I.Greenstein and Nelson W.Polsby.eds.,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Political Science:Scope and Theory.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5.
(47)James Farr,"Situational Analysis:Explanation in Political Science",p.1085.
(48)Gary King,Robert O.Keohane,Sidney Verba,Designing Social Inquiry: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c1994,p.38.
(49)David D.Laitin,"Disciplining Political Scienc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9,No.2 (Jun.1995):pp.454-456; Peregrine Schwartz-Shea and Dvora Yanow,"'Reading' 'Methods' 'Texts':How Research Methods Texts Construct Political Science",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Vol.55,No.2 (Jun.,2002):p.480.
(50)David Easton,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New York:Jhn Wiley&Sons,Inc.,1967,p.22.
(51)David Easton,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Inc.,1965,p.68.
(52)Gabriel A.Almond,"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Political Systems",World Politics,Vol.17 No.2 (Jan.,1965) p.189; Gabriel A.Almond and G.Bingham Powell,Jr.,Comparative politics:System,Process,and Policy.Boston:Little,Brown,c1978,p.5.
(53)Gabriel A.Almond and G.Bingham Powell,Jr.,Comparative politics:System,Process,and Policy.Boston:Little,Brown,c1978,p.5.
(54)Gabriel A.Almond,"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Political Systems",World Politics,Vol.17 No.2 (Jan.,1965):p.185.
(55)David Easton,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New York:Jhn Wiley&Sons,Inc.,1967,p.23.
(56)Gabriel A.Almond,"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Political Systems",World Politics,Vol.17 No.2 (Jan.,1965).
(57)Seymour Martin Lipset,"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53,No.1 (Mar.,1959).
(58)Myron Weiner,Samuel P.Huntington eds.,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an Analytic Study.Boston:Little,Brown,c1987.
(59)Frances Hagopian,"Political Development,Revisited",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3 No.6/7 (Aug./Sep.,2000):pp.880-911.
(60)Samuel P.Huntington,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p.9.
(61)Giovanni Sartori,"From the Sociology of Politics to Political Sociology",in Martin Lipset ed.,Seymour Politic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p.69.
(62)Lloyd Fallers,"Political Sociology and the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African Politics",in Reinhard Bendix ed.State and Society:a Rea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Boston:Little,Brow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63)Reinhard Bendix ed.State and Society:a Rea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Boston:Little,Brow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64)Dandall Collins,"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Political Sociology",in Reinhard Bendix ed.State and Society:a Ren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Boston:Little,Brow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65)Theda Skocpol,"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in Peter B.Evans,Dietrich Rueschemeyer,and Theda Skocpol.eds.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p.9,p.21.
(66)Theda Skocpol,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Russia,and China.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67)Peter Mair,"Comparative Politics:and Overview",in A New Handbook of Social Science eds.Robert E.Goodi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http://www.oxfordscholarship.com/oso/public/content/politicalscience/0198294719/toc.html.
(68)Mann,Michael."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in John A.Hall ed.,States in History.Oxford:B.Blackwell,1986; David Waldner,State-Building and Late Development.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9; Stephan Haggard and Robert R.Kaufman eds.,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Adjustment:International Constraints,Distributive Conflicts,and the Stat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c1992; Karen Barken and Sunita Parikh,"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State",i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17 (1991).Charls Tilly,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Theda Skocpol,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Russia,and China.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69)Peter Evans,Embedded Autonomy: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c1995.
(70)Arend Lijphart,The Politics of Accommodation; Pluralism and Democracy in the Netherland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Lijphart,Bernard Grofman eds,Choosing an Electoral System:Issues and Alternatives.New York:Praeger,1984; Arend Lijphart,Patterns of Democracy: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c1999.
(71)Stephen D.Krasner,"Approaches to the State: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Comparative Politics,Vol.16,No.2(Jan.,1984):p.234.
(72)Timothy Mitchell,"The Limits of the State:beyond Statist Approaches and Their Critics",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5,No.1 (Mar.,1991):p.77.
(73)Joel S.Migdal,"Introduction:Mental Maps and Virtual Checkpoints:Struggles to Construct and Maintain State and Social Boundaries",in Joel S.Migdal ed.,Boundaries and Belonging:States and Societies in the Struggle to Shape Identities and Local Practices Cambridge,UK; New York:Cambridge,2004,p.6,p.12.
(74)Atul Kohli and Vivenne Shue,"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on Political Contention and Accommodation in the Third World",in Joel S.Migdal,Atul Kohli and Vivienne Shue eds.,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Cambridge [Englan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309.
(75)Reinhard Bendix ed.State and Society:a Rea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Boston:Little,Brow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p.11.
(76)Atul Kohli and Vivenne Shue,"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on Political Contention and Accommodation in the Third World",in Joel S.Migdal,Atul Kohli and Vivienne Shue eds.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77)Joel S.Migdal,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78)Stephen T.Leonard,Critical Theory in Political Practice.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p.XV.
(79)David Easton,"The New Revolution in Political Scienc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3,No.4,1969:p.1052
(80)Timothy McDaniel,"Meaning and Comparative Concepts",pp.106-107.
(81)P.W.Preston,New Trends in Development Theory:Essays i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Theory.London,Boston,Melbourne and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5.
(82)Frances Hagopian,"Political Development,Revisited",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3 No.6/7 (Aug./Sep.,2000).
(83)Stephen T.Leonard,Critical Theory in Political Practice.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p.XV.p.109.
(84)Andre Gunder Frank,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Historical Studies of Chile and Brazil.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67.
(85)Ronald H.Chilcote,"Dependency:A Critical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Vol.1,No.1 (spring,1974):p.13.
(86)Andre Gunder Frank,"Dependency Is Dead,Long Live Dependence and the Class Struggle:an Answer to Critics",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Vol.1,No.1 (Spring,1974):pp.87-106
(87)Steven Topik,"Dependency Revisited:Saving the Baby from the Bathwater",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Vol.25,No.6 (Nov.,1998):pp.95-99.
(88)Agustin Cueva,Jose Villamil and Carlos Fortin,"A Summary of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of Dependency Theory'"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Vol.3,No.4 (Autumn,1976):pp.12-16.
(89)Tony Smith,"The Dependency Approach",in Howard J.Wiarda ed.New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p.49.
(90)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The Consumption of Dependency Theory in the United States",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Vol.12,No.3 (1977):p.15,p.16.
(91)Stephen T.Leonard,Critical Theory in Political Practice.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p.XV.pp.113-114.
(92)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The Consumption of Dependency Theory in the United States",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Vol.12,No.3 (1977):pp.7-24.
(93)Stephen T.Leonard,Critical Theory in Political Practice.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p.XV.
(94)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 and Enzo Faletto,translated by Marjory Mattingly Urquidi,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95)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The Consumption of Dependency Theory in the United States",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Vol.12,No.3 (1977):p.16.
(96)Ronaldo Munck,"Dependency and Imperialism in Latin America:New Horizons",in Ronald M.Chilcote ed.,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mperialism:Critical Appraisals.Boston,Dordrecht,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p.154.
(97)Alex Dupuy,"Thoughts on Globalization,Marxism,and the Left",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Vol.25,No.6 (Nov.,1998):pp.55-58.
(98)Ronaldo Munck,"Dependency and Imperialism in Latin America:New Horizons",in Ronald M.Chilcote ed.,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mperialism:Critical Appraisals.Boston,Dordrecht,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pp.146-148.
(99)Atul Kohli,Peter Evans et al,"The Role of Theory in Comparative Politics:a Symposium",World Politics,48 (Oct.1995).
标签:政治论文; 行为主义论文; 政治学论文; 理性选择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政治背景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