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万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40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业逐步向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对建筑工程提出更高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质量要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以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由于建筑工程受到外界各种环境条件影响,及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影响,在工程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针对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还需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重要性分析
而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来看,做好工程质量的施工管理,关系着每一位工程使用者的安危,是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具体分析,做好工程建筑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意义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进是工程管理和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工程建筑进行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是工程的生命,也是每一位工程建设者都需要秉承的工作理念。因此,做好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有序顺利的推进,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发展水平。其次,从建筑工程施工的角度来讲,做好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也是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遵守的重要内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升施工的整体水平需要从施工质量的管理角度入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大重要问题,施工质量的保证才能够实现对施工要求的遵守,同时,施工的整体水平才能够提升。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质量的保证意味着安全的保证实现,这也是实现安全施工的重要途径。
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因分析
2.1直接原因
与工程质量事故密切相关的显性原因,属于直接原因。外在直接原因往往是难以预料控制的,大风、沙尘、雨雪、地震等异常天气自然条件往往是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外在直接原因。而内在直接原因主要涉及施工技术、组织工序以及项目管理,相对较易避免和控制。
施工单位使用以次充好的建筑材料及构件,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直接产生质量问题。建设单位任意更改设计用途、随意加层或增加建筑荷载、使用维护管理不当也是可能出现工程质量事故的内在直接原因。
2.2间接原因
对于间接原因,其根源在于各责任主体的不规范行为,往往不直接造成质量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筑工程质量的过程是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严密的系统管理过程。工程质量是各方共同的责任,受制于局部的群体行为甚至是全局性的系统行为。建筑工程责任主体各方的管理缺陷以及目前建筑市场环境的种种弊端,最终表现为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合理,影响了质量的控制管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要端正建筑工程各责任主体的质量管理态度,规范建筑工程各责任主体的质量管理行为。
2.3根本原因
对于根本原因,这是与我国目前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市场环境与法制环境先天脆弱的属性密切相关的。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及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会直接造成工作失误。因人而异的管理方式,又会带来管理混乱。对老问题来不及总结,对新问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思维能力去预判,加之建筑工程质量本身的脆弱性,致使以往在工程上发生的问题一再发生。实践中显现出来的我国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更新完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要下功夫从各建筑企业及从业人员自身做起,在日趋完善之中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中有序经营生产。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质量意识,完善管理机制
人员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要做好质量管理,首先需要提高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实际过程中,应该按照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必须要树立起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预防为主、数据说话以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并重的管理意识。管理人员也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技术和素质,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管理能力,能够进行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具备鉴别质量和检查质量问题的能力,严格的执行安全教育的条例,务必坚持勤于检查严于管理的制度,在工人进场前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只有在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工程。在实施各道工序之前,工长以及安全员应该做好书面交底工作,认真的执行上级所颁发的操作规范和岗位责任制,确保安全。其次,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的划分,建立事故问责制度。需要建立起责任区间,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责任明确,问责有序。这个制度的建立应该是要以主管领导工程质量负责制为中心,建筑项目首先应该安排一个主管领导,对整个工程负责。这样的制度其好处就是可以有效的避免责任区域由于重叠而导致监管混乱,同时也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加快工程的进度。
3.2合理的选用施工技术方案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内,存在交叉作业、隐蔽项目等多种内容,促使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处于复杂、繁琐的状态,很容易引起质量缺陷或安全风险。因此,要合理的选用施工技术方案,规范施工技术的应用,缓解主体结构的施工压力,完善主体结构的施工环境,为建筑提供稳定、可靠的结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内,要注意整个建筑工程的配合性,施工技术或质量控制,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项目,而是要与其他工种、施工项目进行配合,特别注意钢筋、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配合性,强调配合、协调的重要性,才能完善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主体结构内,还要注意物料、技术与人力的规划,为主体施工提供良好的配置,防止主体结构的施工现场,出现资源缺失的情况,施工单位可以提前了解主体结构的施工内容,根据具体的情况,划分好资源配置,准确的分配到主体结构的施工现场,一方面可以掌握主体结构的资源项目,另一方面注重资源的使用,辅助提高主体结构的施工效率,以此来优化主体施工的现场。
3.3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很多工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也涉及到各个专业材料以及施工人员,所以安全和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是比较复杂的,也容易导致问题出现,一旦管控措施不当或者是执行不力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水平。因此,施工企业需要构建起完善的施工管理保障体系,通过合理完善的控制措施为建筑施工提供保障,提高施工水平。比如,可以对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建立起严格的和完善的施工管理标准,加强对于建筑材料和施工之间验收与检验的力度,加大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力度以及使用范围,扩大施工监理范围和监理力度,通过健全的监管来确保施工质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其施工质量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想要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和创新,就必须将质量控制作为第一工作目标,在具体的工程中,不断提升质量意识,将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进而有效确保整个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玉玺.建筑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方式[J].工程技术,2014年57期.
[2]陈嘉乐,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J].广东建材2015年31期:.
[3]叶一喜;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筑;2014年19期.
[4]郑秀丽.影响建筑施工施工质量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基层建筑,2016年23期.
论文作者:施德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建筑论文; 主体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结构论文; 原因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