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化建议论文_徐冉

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化建议论文_徐冉

天津宇昊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高层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当代建筑的设计水平和审美趋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负面问题。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效益和当前需要的前提下,明确高层建筑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绿色设计;设计要点;实例

引言

目前,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建造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鉴于高层建筑在刺激经济发展、促进城市荣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深入的形势下,有必要从建筑设计阶段就开始融入绿色生态理念,构建绿色生态型建筑体系,确保建筑的环境质量。

1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定义

绿色生态住宅,即生态住宅、可持续住宅与绿色住宅。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是技术元素与自然元素密切融合的重要产物,其主要是发挥好自然资源的基本优势,要求整个居住环境能保持清洁、舒适,营造优美的环境,既可降低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破坏性,也会滋生自然灾害,利于实现小区的稳定度、可持续性与协调性。此外,绿色生态建筑主要是以节能环保为根本主题,此种能源节约的核心点在于生物森林资源、水资源等,也能有效缓解当前大气污染问题,其基本诠释为利用最少的资源与能源来产生最少的垃圾,以达到环保的效果。

2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2.1和谐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时候,需要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需要符合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最主要的是需要达到健康舒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人体的质量,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2.2适地原则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需要遵循适地原则,也就是建筑设计需要相应的适应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场地要求,同时要拿出相应的环境要求,例如在建筑的内部控制中需要进行节暖节能、墙体隔热、遮阳等设计。

2.3经济原则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主要是能够有效地控制能源消耗,节约资源,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效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已经提出了相应的节约土地、材料以及用水等方面的倡议。

3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分析

3.1建筑形态的优化

建筑形态包括建筑造型、建筑空间和建筑环境等综合形体。其中建筑造型主要指构成建筑外部形态的美学形式,其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审美观念、结构材料、平面组织要求等。基于绿色理念下的建筑形态优化设计,强调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自然生态规律,对高层风、自然光和地震力等要素进行结构优化、参数优化、立体优化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形态美。比如在立体绿化的形态设计方面,新加坡某高层建筑由倡导绿色城市的WOHA建筑事务所设计,设计人员带有强烈的热带元素,建筑整体塑造为可一个具有较强的穿透性的塔楼结构,一方面营造良好的通风效果、景观形象,另一方面大楼首层结构作抬高处理,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另外,大楼外墙面种植了爬山虎,由此充分提高建筑的绿色性、生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建筑场地与内部空间的优化

3.2.1基底设计

高层建筑基底设计包括:地面裙房、地下空间,同时也涉及广场、道路等相关建筑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加重视交往空间、公共绿地问题,对于高层建筑来说:①需要与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有机结合;②以贯通的多层裙房作为快速通道;③常由2个及以上的大楼构成集群,这些有助于减少公众对汽车的依赖,切实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

3.2.2竖向设计

21世纪高层建筑的竖向设计应将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内部环境中。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空间效率,高层建筑将各种功能加以整合、划分,并在垂直方向叠放。此种合理划分竖向功能的方式,可有效提高交通服务系统运作效率,从而达到减少建筑能耗的目的。某建筑在垂直高度上将功能类型分成五种,从下至上为商业区、高端办公室、酒店式公寓区、星级酒店区及高级会所,各区段间整合了设备层、结构加强层和避难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建筑高度不断增加,使得核心筒的面积持续减少,而该建筑的核心筒结构在顶部作收分处理,对空出来的中心空间,设计人员原本设在裙房的一部分机电设备全部移至顶部,这一设计不仅降低垂直运输能耗,也释放了底层设备空间占用面积,建筑空间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3.2.3垂直通风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风环境是影响建筑形态设计、结构形式选择和技术手段应用的关键因素。设置中庭是高层建筑常见的绿色设计策略之一,可有效实现自然通风,但同时还需注意考虑空气流的影响,以逐段布

3.3充分利用好太阳能

就目前太阳能技术发展实况来看,其中最为成熟的技术为太阳能热水技术,即太阳能热水器。基于此,太阳能空调示范工程、被动式太阳房等都以初步建设完成,然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还处在初步环节。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凭借其便捷度、低成本等优势,其被广泛的应用到普通家庭之中。设计绿色生态建筑时,设计师应统筹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防止出现二次安装与二次投入问题。

3.4科学运用水文特征

如果建筑物所在地周围有湖泊、溪流等水体景观,那么在设计时就应注意考虑其中,使建筑物与其周围水文特征相互适应,使建筑物的生态效益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如果建筑周围存在湿地或者建筑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那么设计过程中也应考虑充分,提升建筑物的生态价值。此外,雨水经过合理设计以后,能够有效改善建筑物周围环境,对雨水收集起来可用于小区绿化用水,进行适当处理后能够充当冲厕用水,从而有效降低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另外,改善建筑物周围土壤,促进土壤渗透性的提升,可在其表面栽植一些草皮或绿色植物使土壤特性得以改善,这样就能使土壤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5 外围护系统设计

建筑的外围护系统包括了传统的立面设计和窗户、墙体和屋顶等外围护构件等,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外围护系统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形式美、能耗高低及内部环境的舒适性等。比如建筑遮阳系统:建筑遮阳系统是指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减少直射阳光的进入,防止室内温度过高,也减少室内物品受到阳光直射。一般情况下,未设遮阳的建筑,其热量可达遮阳完善建筑的 2~3 倍,可见遮阳系统对于构建绿色生态型建筑的意义。在很多实际工程案例中,遮阳系统设计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为其提供功能基础、美学保障,常见的高层建筑遮阳系统形式包括建筑自遮阳、构件遮阳和智能遮阳。比如某建筑处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考虑,未在建筑外部安装遮阳构件,自遮阳、LOW-E 玻璃、室内遮阳系统组成建筑幕墙系统,三角形玻璃幕墙呈现为锯齿状,为了保证自然通风效果,锯齿短边采用外部固定透空钢网,这种幕墙系统一方面有利于节省建筑材料,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强化建筑的通风、采光和遮阳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生态型建筑作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技术,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在满足经济性、合理性、舒适性等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形态、建筑场地、建筑内部空间等,充分落实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及节能型材料的使用等工作,有效减少高层建筑的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系数,兼顾建筑行业与环境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王力.绿色生态策略在传统生土建筑改造中的应用———以郑州邙山黄河黄土地质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J].建筑科学,2014,30(2):24~29.

[2]陈颖,王慧明,张爱民,等.生态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技术,2014,45(4):307~309.

论文作者:徐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化建议论文_徐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