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短缺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雨水收集与利用逐渐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城市化改造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水资源合理规划的深入分析,分别从居住区园林景观雨水的收集、道路园林景观雨水的收集以及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公共空间雨水的收集三个方面入手,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雨水收集利用;蓄水系统;生态树池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居住区园林景观雨水的收集
(一)构筑蓄水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水资源逐渐呈现出紧张的态势,为了保证城市生活中可以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关于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建造过程中,有关居住区园林景观雨水收集与利用功能的实现看,可以通过构筑蓄水系统的方式展开。蓄水系统的构筑主要是针对区域内雨水收集引流渠道的建设,并且搭配人工湖泊等一些景观设计,在提升居住区蓄水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整体景观设计的观赏性与欣赏力。与其他景观设计方式相比,在居住区内构筑蓄水系统的方式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比如:在某市居民区绿化设计中,设计人员便通过对居住区地理位置和实际绿化空间的分析,在区域中心部分建立了一个大型人工湖泊,并在四周挖掘了多条人工河道,便于利用蓄水系统对周边植物进行灌溉和排洪。在雨季时,人工河道可以将居住区域内的降水聚集到人工湖泊中,将其作为旱季时期周边植物的灌溉的主要水源。如果居住区域的实际面积较小,无法满足蓄水池修建的实际需要,则可以考虑建立地下蓄水池的方式。
(二)增强土壤蓄水能力
土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雨水收集与利用工作中是作为天然蓄水池存在,可以有效保证雨水不会被立即蒸发,尤其是处于植被绿化区域内部土层中的土壤,对于自然雨水的收集与存储效果十分明显。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居住区雨水收集与利用设计中,增强区域内部土壤自身的蓄水能力非常关键[1]。
比如:在雨水向土层中进行不断下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修建地下蓄水池的方式,对雨水进行统一收集与存储,以此来增加区域内部土层蓄水池的水量存储。在这一过程中,雨水在逐步渗入绿化层土层时,可以通过植物的根系、茎部等部位的过滤作用,将雨水携带的杂物进行筛除,从而进一步提升地下蓄水池中的水质纯净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地下蓄水池周围增加弯曲度的方式,有效减低雨水收集过程中对于土壤产生的冲击力和减缓冲刷速度,进而大大降低由于降水量过大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几率。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绿化带中修建的简单蓄水池以及渗透槽等一系列装置,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城市园林景观的灌溉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道路园林景观雨水的收集
(一)生态树池的合理利用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道路景观的设计对于整体的设计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最为组成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加强道路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可以有效控制雨水的再次利用。从我国道路系统的建设现状来看,由于大多数道路采用的是不透水的铺设材料,同时绿化带区域往往比普通路面要高出许多,所以导致绿化带无法真正的发挥出雨水吸纳的作用。对此,为了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道路景观部分的雨水径流进行合理控制与利用,可以通过生态树池的方式来实现。生态树池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传入,生态树池系统是由种植土壤、排水系统和绿色植物共同组成。利用生态树池设施可以轻松实现对雨水的收集以及再次利用,同时还可以达到增加园林景观观赏性的目的[2]。
(二)生物滞留的应用
与生态树池系统的应用相比,生物滞留方式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对雨水的合理收集和利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实现收集之后雨水的净化与存储。生物滞留这一方法具有应用便利、工艺简单、灵活性高等一系列特征,可以针对不同的城市道路特征对相关的设施配置进行科学的调整,从而保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生物滞留的实际作用。比如:在实际的雨水收集过程中,生物滞留的方式主要是借助对滞留设置的合理配置,在保证雨水可以正常流入的前提下,通过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增设蓄水池以及雨水花园等园林景观的方式,实现对雨水的统一收集与利用。如果道路绿化区域有限,可以设置其他滞留区,而植物的选择应该尽可能的考虑植物自身具备的污染物吸附能力。
(三)组合措施的应用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道路景观中雨水的收集与利用还会用到组合措施的方式,即:将生物滞留与生态树池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道路景观设计实际情况的不同和设计区域的不同,在充分掌握道路景观绿化带基本情况的基本上,对组合措施的配置进行调整,同时对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效果进行合理预测,以此来保证道路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效率。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采用组合措施,应该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从而在有效回收雨水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区域,保证道路雨水收集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
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公共空间雨水的收集
通常情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公共空间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主要是指城市内部的公园区域、公共广场区域等部分的雨水收集与利用。与其他区域相比,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公共空间大多拥有较大的绿化空间,同时在整个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防涝减灾作用。在实际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雨水收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结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对公园区域和公共广场区域的雨水收集进行统一的规划与设计。比如:可以利用竖向设计理念,将城市公园与公共广场设计成梯形,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更好的将雨水引入到地势相对较低一侧的低洼中,从而充分调动城市公共绿化区域对于雨水的调蓄机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公共区域的蓄水功能;
第二,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公园绿地区域设计来说,可以将其设计为波浪形,这些可以在保证区域雨水吸纳能力的同时,增强景观设计的美观性,还可以在公园内部增设生物滞留系统等等;
第三,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公共区域进行设计时,为了保证雨水收集效果,应该注重公共空间内水体的缓冲带设置,以此来提升城市整体的防洪抗灾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对于推动城市的绿化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利用,对于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大大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由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所耗费的水资源。为了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实际作用,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市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婷.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8(08):77-78.
[2]杨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的利用方式分析[J].现代园艺,2018(02):91.
论文作者:黄丽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雨水论文; 城市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区域论文; 方式论文; 蓄水池论文; 道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