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医养结合”模式下以社区为主的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医养结合”模式下以社区为主的综合康复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未行上述综合康复)与实验组(35例:行上述综合康复),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锻炼1个月、3个月后Barthel指数同期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医养结合”模式下以社区为主的综合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效果。
关键词:医养结合模式;社区为主;综合康复;脑卒中后遗症;生活质量
脑卒中已逐渐成为我国老年患者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病发作后个体语言交流、日常活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行早期康复锻炼,对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近些年我国社区医疗基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35例“医养结合”模式下以社区为主的综合康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与35例未行上述综合康复治疗患者康复锻炼前后不同时间段Barthel指数得分变化情况,从而论证“医养结合”模式下以社区为主的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5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比例为4:3,年龄在57岁至78岁,中位年龄为(63.12±1.12)岁,病程在6个月至25个月,平均病程在(12.14±0.12)个月。病变性质:有25例为脑梗死,有10例为脑出血。对照组35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比例为3:2,年龄在55岁至76岁,中位年龄为(63.11±1.15)岁,病程在6个月至24个月,平均病程在(12.11±0.15)个月。病变性质:有20例为脑梗死,有15例为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方面资料数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具有可对比性,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有脑卒中病史,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参考我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中制定的脑卒中后遗症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脑卒中发作后出现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后遗症,医护人员向患者、患者家属阐述本次研究目的、内容,在征得患者以及医院伦理会同意后实施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沟通障碍患者。(2)排除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3)排除再次脑卒中患者。
1.3 方法
1.3.1对照组:脑卒中后后遗症患者均行常规康复锻炼,患者家属根据网络、电视以及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给予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对患者躯体长期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并给予皮肤清洁,从而保证患者皮肤洁净。除此之外,为患者制定清淡、易消化的营养餐制,餐后给予患者口腔护理。循医嘱按时、按量给药并指导患者上肢、下肢行主动、被动锻炼。
1.3.2实验组:在“医养结合”模式下以社区为主的综合康复:(1)社区医院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建立个体档案,档案中详细记录患者脑卒中病史、住院地址以及联系方式,社区医护人员每周电话随访,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康复情况以及用药情况,并嘱患者定期入院行康复锻炼。(2)社区医护人员每隔月成立家庭随访小组,上门给予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指导,指导患者家属被动活动患者患侧关节,向患者讲解积极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引导患者主动行上下肢康复锻炼。除此之外,在上门随访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耐心回答患者、患者家属问题,通过列举康复良好案例,提升患者、患者家属对康复锻炼的信心。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本次研究参考Barthel指数(百分制),Barthel指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中诊疗资料中相关以(χ±s)表示的相关计量数据用t 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各项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具体情况(加见表1),实验组患者康复锻炼前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患者同期Barthel指数经T值验证,各项得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着康复锻炼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得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实验组患者康复锻炼后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前后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得分变化情况 [x±s、n]
3 讨论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由于脑卒中发生时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个体自主活动能力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尽早行康复管理对脑神经灰色区域神经元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2]。社区康复在我国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的覆盖,“医养结合”模式为社区康复常见模式,该模式即要求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与社区医护人员共同合作,社区医护人员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提供科学指导,从而调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积极进行康复锻炼[3]。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康复锻炼1个月、3个月后Barthel指数得分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医养结合"模式下以社区为主的综合康复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李玄玲,易月婵,汤金聚等."医养结合"模式下以社区为主的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2):145-148.
张福英,杨长贵,唐永艳等.脑卒中后遗症期"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2):246-248,252.
徐娟.对脑卒中后献:
[1]李玄玲,易月婵,汤金聚等."医养结合"模式下以社区为主的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2):145-148.
[2]张福英,杨长贵,唐永艳等.脑卒中后遗症期"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2):246-248,252.
[3]徐娟.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6(10):172-173.
论文作者:杨石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患者论文; 后遗症论文; 脑卒中论文; 实验组论文; 社区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个月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