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王俊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王俊

甘肃兴陇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5200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日益提升,政府对于公路交通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不断提高建设力度。在改革开放前期的口号“要致富,先修路”中的“路”所代表的就是公路。在我国纵横交错的交通系统中,公路的覆盖范围最为广泛,而且其工程类型多,层次分明的特性构成了我国交通的骨架,在推动经济发展、带动人民群众提升收入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新时期的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综合这些因素,为了让公路施工减少成本,提高稳定性,加长运行寿命等,包括便利后期维护工作,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成为了当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技术

1引言

我国具有较为辽阔的疆域,所以要想发展地方上的经济,那么首先需要保证的一点,就是交通的畅通。“要想富,先修路”的观点深入人心。相比较其它类型的交通,公路可以说是层次分明,覆盖面广,能够延伸到任何一个地方,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为直接的推动作用,对地方上的人力、物流、信息等资源,都实现了较为快速的流通。在公路建设中,所采取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运行寿命长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后期的养护环节,对于设备、人员和资金的需求,都十分的节约,因此这项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当今的路面建设之中,施工方一般利用模板来增加路面的平整性,在模板的安装之中,首先要注意模板的平整边线以及模板之间是否平顺相连,平整的模板以及边线可以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不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同时在施工之中,施工方一般会注意避免漏浆现象的发生,因此保持模板高度高于路面设计高度是有其必要的。工程建设之中,混凝土的质量决定了工程的完成质量,混凝土的配置顺序也影响着混合水泥的质量。在添加原料完成之后,再添加适当比例的水,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注意稀释均匀。

在我国当前的混凝土道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之中,道路施工部门使用较多的两种施工方式分别是分层浇筑法和推移浇筑法。第一层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施工监理人员要对其浇筑的质量进行检验,在检验其满足施工的质量要求之后,才能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作业。同时,第二层浇筑应该在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为完全凝固之前进行浇筑作业,并且,各层的施工时间最好不要相隔太长,不要超过混凝土层的初凝时间,以保证浇筑作业的高质量完成。除此之外,在分层施工的进行过程之中,在进行第一层的浇筑之前,要保证浇筑表面不存在阻碍浇筑作业的杂物。

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机械及材料的准备,首先是对施工机械的准备,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摊铺机、刷毛机等相关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应提前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单位组织专业人员对其性能和质量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影响工程进度。2)基础层处理,在施工开始之前对路面的基础层进行处理,将表面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随后在基础层上设置功能性的隔离层,来增强路面的稳定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需测量基础层的弯沉量,一般情况下弯沉值应小于 0.6mm,若基础层存在坑洼不平的地带,则应该及时进行填实,确保基础层的平整度。

3.2 安装模板

在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运行过程中,模板的安装十分关键,需要在铺设混合料之前进行集中操作。1)施工人员要对模板进行检测和校正,保证模板不会出现变形和弯曲问题,从而使模板和混凝土保持一致。2)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要将模板放在整个系统的基层位置,利用铁钎对其外侧进行施压,保证模板固定效果符合预期。在摊铺振捣操作中,不仅要对其牢固性进行分析,也要保证标高和平面位置之间的适应性,提高混凝土整体处理结构和应用水平。

3.3 混凝土的拌合与运输

进行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方案设计的配合比投放原材料,在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温度以及运输距离的情况下,合理的控制拌合时间,并对拌制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质量合格之后才能应用到施工之中。在进行混凝土的运输之前,将自卸车的车厢内部清扫干净,运输时避免出现漏浆的现象,不仅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也会对运输路面造成污染。待混凝土运送至施工路段,检查其是否出现离析现象,并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验,一般情况下坍落度应保持在 10—30mm 之间,禁止使用坍落度不合格的混凝土。

3.4 摊铺操作

摊铺操作是保证施工效果和整体质量的关键,在实际施工体系建立后,要对基层路面的湿润程度有明确的认知,优化摊铺效果的同时,对路面进行有效的操作,不能出现抛掷或者是耧耙的问题,要从根本上防止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在落实模板安装操作的同时,要对尺寸的标准要求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管控。若是模板附件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则需要借助方铲进行浆水捣出操作,一定程度上提高路面的稳定性,优化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在高于模板顶面的同时,对具体高出范围展开深度整合,确保一致性的同时,提高路面整体质量。

3.5 碾压施工技术

水泥混凝土的碾压施工技术,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常被使用在二级和二级以下等级的公路路面。其工艺流程主要分为摊铺、压实等工序,在这些工序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对石料的粒径进行控制,确保石料粒径的最大值在 2cm 左右。在摊铺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两层铺设的化,那么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将石料的粒径扩展到 4cm 左右。因为在对混合石料进行碾压的过程中,这一类施工技术比较方便,所使用的振捣设备较少,水泥和用水量较少,因此可以选择那些标号小的水泥,并且在其中添加适量的煤灰,在对混合材料进行搅拌的时候,也要利用强制搅拌机来进行施工,并用振动机进行振压。

4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4.1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混凝土拌制之前,应先对各项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为了确定科学的配合比,在充分了解原材料性能的基础上进行配合比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材料比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能够满足公路工程施工的要求。在拌制的过程中,合理控制混凝土拌合的时间,使混合料得到充分均匀的搅拌,对于拌制完成的混凝土材料再次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避免在以后的施工中出现类似问题。

4.2 做好公路养护工作

在常规化操作结束后,要对农村公路的路面进行集中养护,升级处理效果的同时,混凝土路面强度要满足施工要求,要用手轻轻按压路面结构,对痕迹进行集中处理。另外,利用稻草和湿麻袋进行铺设,为保温效果进行综合性管控,结合天气情况对洒水数量展开分析后,优化路面养护的实际水平和综合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养护操作机制建立后,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问题和具体情况展开深度整合和集中化处理,升级处理效果的同时,为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全面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工程中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对相关的技术内容,给予高度的重视,从根本内容上入手,提高施工质量,完善施工环节,为以后的公路工程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玲.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6(11).

[2]赵娟,李慧.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4(9).

[3]贾利民,侯利红.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4(9).

论文作者:王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王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