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本文通过用西门子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的32项生化指标,对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说明做好预防溶血的措施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溶血;生化检验;血液样本
溶血是指保存血液或者运送分离的过程中,或者由于人为的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红细胞破裂。溶血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体外溶血,另一种则是体内溶血。除了红细胞的破坏之外,血小板和白细胞等细胞破坏所释放的细胞内部成分也能够干扰到生化指标的测定。溶血是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最常见干扰因素。在临床中,一些急救患者、需要放疗和化疗的患者对于生化检验结果要求很高,由此可见了解溶血现象对于检验项目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随即抽取本院门诊体检50例标本5ml,无肉眼可见的黄疸、溶血现象。
1.2方法:用西门子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的32项生化指标,试剂由国科华城东提供。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规定的步骤来操作,总计每份溶血血清和正常血清测定10次,标本各指标取均值,将正常标本均值与溶血均值对比观察。分析每一份样本溶血的原因,追查病人的情况、样本的存放等各方面。
2、结果
2.1一些物质在红细胞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所以溶血之后血浆中该物质的浓度将增高。红细胞内有八种指标高于血浆,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CK、TP、Fe、CK2MB。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t检验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方差检验表示计数资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范畴为P<0.05。
2.2溶血的原因分析
其原因是多种的,概况为两大类:①体外溶血:物理因素(水浴温度过高、冰冻),化学因素(血样接触表面活性剂),代谢性因素(遗传性疾病)②体内溶血:物理因素(大血管手术),生物因素(恶性疟疾),药物毒性反应。两大类溶血类型的主要区别是:体外溶血是血浆或血清Hb的增高是和LDH、钾离子平行的,而体内溶血是除了钾离子外都增高。较为常见的因素还有推射注血注射器时用力过猛,导致试管中大量气泡的产生,血标本混匀过程中用力过猛,抽血时进针不准造成血肿等。轻微的溶血使检验结果发生显著变化的物质在细胞内液中较多存在,比如ALP、ALT、钾离子等。在对胆固醇进行的酶法测定实验中,血红蛋白可进行干扰。
2.3溶血对标本的影响机理分析
溶血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影响,这四个方面分别是:
1)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释放之后,通过Hb非特异性吸附、存在于Hb中的过氧化物酶的特性等途径,从而引起测量误差。
2)腺苷酸酶从红细胞中释放出来之后,所有的ATP肌酸类酸转化酶几乎都受到影响,这属于红细胞内外液之间的反应。
3)检测物受到细胞破裂释放的血浆的影响而被稀释
4)由从破裂的红细胞中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引起的测量误差
这四个方面影响了检测结果,对每一个检测项目来说是同时存在而又程度不相同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溶血对检测项目的影响程度
许多因素都会造成红细胞破裂溶血,血清的生化指标测定受溶血影响较大,下面着重讨论一下:
1)增高最明显的是蛋白检测数值,原因是Hb的释放。
2)LDH在红细胞和血小板中的含量是血浆的180倍。
3)AST在红细胞中的活性是血浆的38倍。
4)血浆的稀释和细胞内外液之间的某些反应导致Glu降低。
5)因GGT受到溶血负干扰动力学法测定的影响,其值可降低22%在Hb的水平为 3.4g/L时。
6)血钾的反应比较敏锐,因为红细胞和血清中钾离子的含量相差19倍,红细胞破裂后释放的大量钾离子产生的影响远大于稀释和Hb的影响。
根据学者曾针对Glu下降现象做飞试验,Hb直接抑制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可以排除。Glu下降的原因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存在于红细胞中的极低浓度的物质和红细胞内液体稀释了血清,体积变大的血清中原有成分的浓度随之降低。二是血清中掺入的红细胞中的成分发生了反应干扰了试验,现正探讨其明确的影响因素。
受溶血影响不明显的测定值无显著差异,如Cr、Ca。再有相互抵消的情况,如Nb增加吸光度和稀释正负干扰相消。
综上所述,分析溶血对检测项目的影响应该从不同角度着手。基本确定结果升高的有:钾离子、LDH、TBIL、CK等;降低的有:Glu、ALP等。可见光谱300~500mm因受到Hb的影响吸光度显著增高。Hb的变化程度随分析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最为稳定的方法是动力学法,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终点法,使用终点法测定的浓度假性升高。
3、预防溶血的措施
严格控制影响溶血的因素,是得到理想血清或血浆的前提。临床上,为避免溶血现象发生需采取多种措施,使得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对于采集人员而言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扎实掌握基本功,保证静脉穿刺的较高成功率,尤其是像新生儿、年老体迈者、低血容量患者等,应该做到一次性成功。在临床上采血一般选用的是肘正中静脉或者贵要静脉。对于婴幼儿,股静脉或颈外静脉是常用静脉。
2)规范操作流程,把责任心放到首位,尽可能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并且避免拍打抽血部位时太用力。病人的血管如果隐藏不清楚,可以让其休息片刻进行热敷,然后重新选择穿刺部位。
3)穿刺应在消毒部位的聚维酮碘干燥后进行。
4)皮肤损伤的部位,例如血肿、炎症等应避免采血。
5)离心机速度3000转/分以下。
6)不宜长时间放置血液,防止标本内混入消毒液等物质,一般分离血清选择在采血并且放置0.5~1.0h后。
7)如果操作不规范导致溶血,需马上执行补救措施,重新抽血也可,保证检验结果的较高准确性。
4、讨论
医生诊断的准确性可能受到检测结果偏差的影响,所以产生溶血的标本一定要注明。对于中度以上的溶血,标本检测的重留是必要的。总之,做好预防溶血的措施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唐清.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J].医学检验.2010(09).
[2]药孝明.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1).
[3]赵兴.血液生化检验的临床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1).
论文作者:胡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红细胞论文; 血清论文; 标本论文; 血浆论文; 生化论文; 因素论文; 静脉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