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中医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治疗措施,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疗程与护理措施完成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效果良好,观察组患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2h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控制患者血糖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还能够改善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疗效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80 cases of diabetes mellitus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There were 2 groups,4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d the same treatment measur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method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starte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 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 were completed,all the patients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t the same time,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he clinical indexes of 2H empty stomach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ata conformed to th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at the same time,the diabetic patients receiv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which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ntrolling the blood sugar of the patients,and can also improve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The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can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diabetes mellitus;curative effect.
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会引起糖、脂肪、水、电解质与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且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给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1]。临床治疗关键主要是稳定患者血糖,预防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判断标准。男46例,女34例,患者年龄为55-88岁,平均年龄为(66.3±7.7)岁。病程3-17年,平均病程为(13.8±2.4)年。将其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一般性资料与观察组并无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如下:
(1)心理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病程长,需长时间通过药物控制病情,且这种疾病的恢复速度非常缓慢,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需反复性的接受治疗。此时患者非常容易产生焦虑、悲观以及绝望等心理。面对此,护理人员就应与其交流,加强心理辅导。并向患者说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与基础性护理方法。促使患者准确认识疾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治疗,促进身体康复。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候,需根据其实际情况,了解个体化需求,完善临床护理模式。(2)血糖监测护理干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监测其血糖的变化,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护理人员需在患者的配合下,餐后2h或睡前以及凌晨3点测定其血糖。多次监测能够了解血糖浓度,以此可及时调整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2]。(3)饮食护理干预。饮食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显得非常重要。护理人员明确告知患者禁止食用甜品与糕点等含有糖分的食物。适当食用糖分低的水果,以此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同时,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定量、定时就餐,促使其能够及时获得足够能量,以此促进代谢,保持血糖稳定。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可满足患者基础性热量需求的同时,预防摄入过量的糖分。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治疗期间严禁烟酒。(4)运动指导护理干预。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展开适当的运动。并根据其健康状况制定运动策略。适当运动,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跑以及散步等。通过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5)药物指导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需利用药物控制病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促使掌握药物摄取量。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减轻对肾脏的损伤。预防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全身浮肿的现象,可指导患者使用50%的乙醇擦背。护理人员还需遵循医嘱,注射适量的胰岛素。观察药物服用期间的不良反应。
1.3统计学分析
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7.0的软件包来处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利用t检验原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与率(%)采用X2检验,如数据显示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疗程与护理措施完成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效果良好,观察组患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2h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前,对照组HbAlc(9.2±1.8)mmol/L、2hPBG(14.8±2.6)mmol/L、PBG(10.2±1.1)mmol/L,观察组患者HbAlc(9.3±1.7)mmol/L、2hPBG(14.9±2.7)mmol/L、PBG(10.2±1.2)mmol/L,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bAlc(7.2±1.3)mmol/L、2hPBG(8.2±1.8)mmol/L、PBG(6.47±0.82)mmol/L,对照组HbAlc(8.1±0.2)mmol/L、2hPBG(9.6±1.7)mmol/L、PBG(8.34±0.78)mmol/L。
3.讨论
糖尿病患临床特点就是高血糖。长时间保持高血糖状态,就会引起机体出现多种免疫机能,同时还可能产生多种急慢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糖尿病是一种病程相对较长的慢性疾病,患者需长时间通过药物控制病情。但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长时间服用药物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大部分患者治疗期间的负性情绪较为明显。针对此,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促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3]。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控制患者血糖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还能够改善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一婷.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6,10(4):109-109.
[2]周静.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12(19):69-69.
[3]张莉.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22(80):207-208.
论文作者:袁立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效果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