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与主要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持续发展论文,对策论文,因素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持续发展是解决当今全球性PRED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已得到各国政府、社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区域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理想境界,其主要目标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区域不平等、增长的质量、人口压力、科技水平和管理、决策水平等。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区域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加快科技进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区域协调,实行对外开放;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加强法制及组织管理。
关键词 区域持续发展 限制因素 对策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人们已开始重新认识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寻求新的高质量、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和战略,谋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land)及其所主持的、有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目前,已被各个领域的学者及各国政府所接受。
从空间尺度上讲,可持续发展存在两种尺度: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区域持续发展,是在区域自然、社会、经济资源支持下,区域环境所能承载的,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既符合局部人口利益又符合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区域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原则,区域可持续发展则是区域动态发展演变的最理想的境界。
1 面临的问题与因素分析
持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求和限制。前者尤其指人们的基本需要,后者是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所以,准确诊断区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阻碍因素十分必要。
1.1 资源短缺
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提出必然的要求,只有资源匹配良好或者充分利用区内外资源的地区才能获得经济的不断增长,即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尽管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1.2 环境压力
自工业化以来,传统的发展模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三废”污染严重,许多区域都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环境恶化,严重损害了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森林砍伐、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区域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判断其环境容量,将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上限以内。
1.3 区域不平等
不同尺度区域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巨系统,要想实现区域持续发展,区域之间的合理的物流、能流、人流、信息流是必须的。资源利用的不平等,致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愈来愈大,这不仅制约着欠发达地区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影响着发达地区。同时,真正意义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不是区域之间差距和不平等的扩大,而是区际差异的逐步缩小,达到区域均衡发展。区域协作,逐步消除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源耗竭和环境压力等许多问题都产生于经济和政治权利的不平等”。(WCED,1987)
1.4 增长的质量
70年代以来,“发展”的涵义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上的改善。过去,人们只注意经济增长,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峻。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循序前进的变革”,以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为目标。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人们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意愿的机会,“一个以贫困为特点的世界,将永远摆脱不了生态和其他的灾难”(WCED,1987)。
1.5 人口压力
人是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主体,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人口增长又是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根源,给区域持续发展带来压力。在欠发达地区,人口的增长使人地矛盾、资源缺乏、社会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会日益严重:在发达地区,每增加同等数量的人口所需耗费的资源、社会设施等远多于欠发达地区,同样给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人,同时又是一种资源(人力资源),是一种潜在的社会财富,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区域能承载的、高素质的人口。
1.6 技术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明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使人类思想得以解放和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目前,全球性资源危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都亟待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技术进步,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开辟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为人类高效、合理、可持续利用资源开辟崭新的途径;技术进步,将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同时提高人类治理污染的能力,为全人类提供高质量的生存空间;给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使缩小地区差异成为可能,为实现人口控制,提高人口素质提供支持力量。
区域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1.7 管理与决策
区域管理与决策已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已成为区域经济学家和管理者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在70年代,遭受自然灾害的人数比60年代增加了一倍。这些大都是与环境或发展的错误管理有直接关系的灾害”。(WCED,1987)区域,是地球表层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内部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区域问题也日趋复杂。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科学、成功的区域管理与决策,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就是一例。
2 区域持续发展的目标
根据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需求、限制和公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有:
2.1 社会持续发展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能够满足目前和今后人类的需要,能够控制人口在合理规模上,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以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和第三产业满足民众的生活和消费要求;能够尽快消除贫困和地区不平等;能够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灾害治理体系;能够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达的医疗卫生事业;能够为公众提供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并提高其参与意识与能力。
2.2 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要手段,必须恢复经济增长。贫困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人们以持续的方式利用资源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消除贫困作为最优先考虑的目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正经受来自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陷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恶性循环,必须恢复经济增长,这是对经济发展、减轻贫困和改善环境状况发挥最直接作用的联系环节(WCED,1987),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同时,又必须改变增长的质量,变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必须更好地保证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储备为基础”。至少,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和生物(WCED,1987)。经济的发展,必须减小区域复合系统的脆弱性,否则,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持续,只有把经济增长与降低区域的脆弱性联系起来,才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不仅消除了贫困和地区不平等,还将提高人类解决PRED问题的能力,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人类社会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2.3 生态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离开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包含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可持续性两个方面。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引起资源生态系统衰退的主要原因,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人类必须将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工作结合起来,环境的可持续性包括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两方面。前者侧重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流失的防治、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已毁生态环境的恢复等;后者主要包括工业污染的防治、人类住区的改善、人为生态环境的整治等。
以上三方面的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3 持续发展主要对策
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针对于我国的国情,区域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能源建设。能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能源需求将不断增加。能源供需缺口将不断加大;目前能源工业技术落后,利用率不到30%,比工业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以上,并且污染严重。今后,必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依靠科技,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压缩、限制、淘汰高耗能、低效益的设备和产品。
大力兴建水利工程。改变部分地区水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保持大部分地区供需平衡;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加强渠道防渗措施,降低灌溉定额,建立节水农业;要加强水利规划和新水源开发,在条件适宜地区,修建大中型水库,增加拦蓄水量;利用沿海地区优势,使用海水替换淡水;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同时,适当提高水价,从经济上控制用水量。
加快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采用BOT方式,加速主要铁路干线、 高等级公路建设及主要航道的整治,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和站点、港口的吞吐出能力及其现代化水平,形成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消除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壁垒,发展综合运输。
3.2 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我国正处于经济加快发展阶段,对资源的需求量将居高不下;同时,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和设备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李鹏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两个转变。今后在“开源”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节流”,加强资源立法,统一规划和管理,建立体现资源价值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现资源有偿使用;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减少资源在开发、传输、利用等过程中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对可再生资源而言,其利用程度要限制在其承载力限度内,同时,采用各种生物工程措施,维持基本的生态系统和生命支持系统,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对不可再生资源而言,要提高其利用率,积极开辟新的资源途径,寻求替代资源;适时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物耗,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
3.3 加快科技进步
当前,我国原料生产和初级加工比重大,高技术含量产品少,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只有积极促进科技进步,才能充分利用已用资源,发现和开辟新的资源并提高其利用效率,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比如,加强海洋科技工作,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预计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是高科技产业, 我国海洋石油年产量已突破1000万t.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边际效益油气田开发利用的研究,提高老油田采收率,并做好地质工作和技术贮备。为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作好准备。潮汐、波浪、海流、温差、盐差均可为未来能源开发提供动力,潮汐能在技术经济上已比较成熟,可在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将为滨海缺水地区开辟淡水更广泛的来源。部分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促进新兴产业的兴起,将为区域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3.4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众多,增长迅速,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4/5,文盲、半文盲所占比重大,劳动力素质较差,大批从业者从未接受过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从业培训,不具备现代化知识技能,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区域持续发展。今后,应保持或加强人口政策的实施,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育,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同时提高人口素质,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人才培育,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文化构成的质量,为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高素质的人力保障。
3.5 区域协调与对外开放
地区发展缺乏协调,分割严重,影响整体优势的发挥和地区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缩小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之间的差异。
保持和加强与国内外多方面的联系和交流,在沿海、沿边少数口岸建立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实行商品、资金、人员进出自由;部分开放城市建立保税区,区内对进口商品免税,区外保持原来的往来关系和贸易方式。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使我国经济发展与广阔的国际市场接轨。另外,在积极引进国外资金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适时扩大对外投资。
3.6 保护、整治环境
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是影响持续发展的潜在危机。
必须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建立环境监测制度,以重点地区和敏感环境问题为纲,确定环境保护、整治规范。
严格控制新建火电站的数量和规模,大力开发新能源,实行废气达标排放制度,改造城镇生活能源结构:强化污(废)水达标排放制度、强化乡镇企业和农业污染管理;强化水土保持及防护林网建设。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在中心城市集中建立大型现代化废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在小城镇及分散的工业点建立污水处理池;使各主要河流的大部分河段水质保持在国家地面水2—3类水质标准,饮用水保持国家1—2类标准,沿海地区浅海滩涂除规划的工业区、纳污水域允许在国家3类海水水质标准,港口区控制为2类标准外,其余岸段水质力求保持1类水质标准;要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自然保护区; 严格防止工业污染,对大型建设项目要在确保环境风险最小的前提下立项,沿海地区要适当控制吹沙造地规模,合理利用岸线滩涂资源,滩涂围垦工程要限制在中潮线以上区域,强化环境功能分区,加强排污管制,净化海水,保护好水产资源及旅游资源。
3.7 加强法制及组织管理
要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制止掠夺性开发,使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环境严重者及不符合规定乱上项目者,要重点予以打击,决不姑息纵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把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利用等提上议事日程;加强水土保持法、森林法、水环境污染法等专门法规的贯彻执行;建立区域环境保护与整治指导、监督、协调委员会,由国家环保局和国家计委联合授权,行使区域经济开发区和开发项目的立项否决权及对违法单位的处罚权,建立环境稽查队,定期或不定期交叉执法,实行易地稽查。建立环境补偿机制,并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审批制度,实行“累加负荷”评价审查制。
[1]收稿日期:1996—11—13
ANALYSES ON THE FACTORS OF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LEVANT POLICIES
Sun Shangzhi Li Lifeng
(Commission for Integrated Survey of Natu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Beijing 100101)
Abstract
Nowadays,with the emergence of PRED,the man has realized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which only paidattention to the speed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neglecting the 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basic principle anda final targe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ustainablereg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ideal mod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and has main sub—targets as followings:sustainable socialdevelopment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ecological development.Generally speaking,there
are manyrestricted factors affecting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such as the shortage of natural resources,environmentalcapavcity and pollution regional disparity the quality of economical development population pressure,the level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etc.
Toda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ne policy for the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pment of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the character of the population, natural resources andenvironment, we put r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China'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followings:
1)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building.including energy,irrigation works and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2) Building the resource —saving economic system,andpromoting the effici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3)Spee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Controlling the quantity and raising the quality ofpopulation.
5)Enforcing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regions.carrying outthe open—doorpolicy.
6)Paying more attenti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renovation.
7)Strengthening the legislat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restrictedfactors;policy.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控制环境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